一种家居安防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22257阅读:208来源:国知局
一种家居安防系统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家居安防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家居安防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日益的提高,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人们对于生活质量也也越来越重视。家居安防系统是以住宅为平台,利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嵌入式系统和网络通讯技术、利用综合布线技术、安全防范技术、自动控制技术、音视频技术等将与家居生活有关的设备进行集成,构建高效的住宅设施与家庭日程事务的管理系统,智能家居将让用户有更方便的手段来管理家庭设备,提升家居安全性、便利性、舒适性。但目前的家居安防系统普遍存在着价格高、安装复杂、安全等级不高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家居安防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家居安防系统,包括主壳体和副壳体,所述主壳体的内部转动设有杠杆,所述杠杆的上端侧壁设有第一磁铁,所述杠杆的下端侧壁通过拉簧连接主壳体的内壁,所述杠杆的下端设有接触杆,所述接触杆设有导电金属片,所述导电金属片一侧的主壳体内壁上设有导电柱,所述导电柱下方的主壳体内部设有电池槽,所述电池槽内设有电池,所述电池的一侧设有无线遥控开关,所述无线遥控开关的一侧设有蜂鸣器,所述电池的一极电性连接导电柱,所述电池的另一极电性连接无线遥控开关,所述无线遥控开关电性连接蜂鸣器,所述蜂鸣器电性连接导电金属片,所述副壳体的内部设有磁铁槽,所述磁铁槽内设有第二磁铁。

优选的,所述主壳体的上端面设有主壳体盖,所述副壳体的上端面转动连接副壳体盖,所述主壳体盖和副壳体盖均通过螺钉固定。

优选的,所述磁铁槽的数量不少于三个。

优选的,所述主壳体和副壳体的底部均开有粘贴带槽,所述粘贴带槽的内部设有双面粘贴带。

优选的,所述主壳体盖和副壳体盖的表面均设有强化金属板层。

优选的,所述导电金属片设置为均有弹性的弧形金属板。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该家居安防系统,结构合理,实用性强,将主壳体和副壳体分别固定在门和门框上且距离相近,当门被打开时,第一磁铁和第二磁铁分离,拉簧拉动杠杆使导电金属片和导电柱接触,电路接通,蜂鸣器就会发出警报,非常灵敏,无线遥控开关可以控制电路通断,避免自己开门也发出警报,非常实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主壳体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副壳体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主壳体、2副壳体、3杠杆、4第一磁铁、5接触杆、6拉簧、7导电金属片、8导电柱、9电池槽、10电池、11无线遥控开关、12蜂鸣器、13主壳体盖、14副壳体盖、15粘贴带槽、16双面粘贴带、17磁铁槽、18第二磁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图1-3所示的一种家居安防系统,包括主壳体1和副壳体2,所述主壳体1的内部转动设有杠杆3,所述杠杆3的上端侧壁设有第一磁铁4,所述杠杆3的下端侧壁通过拉簧6连接主壳体1的内壁,所述杠杆3的下端设有接触杆5,所述接触杆5设有导电金属片7,所述导电金属片7一侧的主壳体1内壁上设有导电柱8,所述导电柱8下方的主壳体1内部设有电池槽9,所述电池槽9内设有电池10,所述电池10的一侧设有无线遥控开关11,所述无线遥控开关11的一侧设有蜂鸣器12,所述电池10的一极电性连接导电柱8,所述电池10的另一极电性连接无线遥控开关11,所述无线遥控开关11电性连接蜂鸣器12,所述蜂鸣器12电性连接导电金属片7,所述副壳体2的内部设有磁铁槽17,所述磁铁槽17内设有第二磁铁18,所述主壳体1的上端面设有主壳体盖13,所述副壳体2的上端面转动连接副壳体盖14,所述主壳体盖13和副壳体盖14均通过螺钉固定,所述磁铁槽17的数量不少于三个,所述主壳体1和副壳体2的底部均开有粘贴带槽15,所述粘贴带槽15的内部设有双面粘贴带16,所述主壳体盖13和副壳体盖14的表面均设有强化金属板层,所述导电金属片7设置为均有弹性的弧形金属板。

工作原理:主壳体1和副壳体2分别固定在门和门框上且距离相近,当门被打开时,第一磁铁4和第二磁铁18分离,拉簧6拉动杠杆3使导电金属片7和导电柱8接触,电路接通,蜂鸣器12就会发出警报,非常灵敏,无线遥控开关11可以控制电路通断,避免自己开门也发出警报,非常实用,该装置还可连接摄像头等其他家居安防设备,当电路接通,其他家居安防设备打开,进一步提高安全性能。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