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家用电器无线红外控制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356190阅读:743来源:国知局
一种家用电器无线红外控制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红外控制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家用电器无线红外控制器。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物联网的推广普及,智能家居逐渐走进千家万户,为人们日常生活提供便利。智能家居是以住宅为平台,利用综合布线技术、网络通信技术、安全防范技术、自动控制技术和音视频技术将家居生活有关的设施集成,构件高效的住宅设施与家庭日常事务的管理系统,提升家居安全性、便利性、舒适性、艺术性,并实现环保节能的居住环境。其中,自动控制技术是智能家居面向家用电器控制的端口,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每个家电的遥控设备一般是不能通用的,无法实现控制端的统一。

针对上述问题,我国现有如下专利:

专利公告号:CN203523094U,公开了一种无线LED照明装置与无线照明控制系统,LED照明装置包括供电模块以及与供电模块连接的LED发光模块、WiFi模块和红外遥控模块,所述WiFi模块和红外遥控模块电性连接;无线照明控制系统,包括无线LED照明装置、智能终端和多个支持红外遥控功能的家电,无线LED照明装置的WiFi模块将接收到的来自智能终端的控制指令发送给红外遥控模块,红外遥控模块再转换为红外控制信号后发送给支持红外遥控功能的家电。该实用新型将WiFi模块和红外遥控模块集成在一个无线LED照明装置里面,通过WiFi信号将接收到的控制指令转化为红外控制信号,来控制空调等支持红外遥控的家电,所以无需多个遥控装置即可控制多个家电。

然而,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发现,当控制多个家用电器时,常常在控制装置和家用电器的信号接收窗之间会存在障碍物,阻碍红外遥控的信号,影响遥控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家用电器无线红外控制器,其特点是能够就近安装于受控家用电器的信号接收窗附近,保证红外信号的传输不受障碍物的阻碍。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家用电器无线红外控制器,包括无线通信模块、微控制器、电源模块、红外学习模块和红外发送模块,所述无线通信模块、红外学习模块和红外发送模块均与微控制器耦接,所述电源模块与无线通信模块和微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无线红外控制器上设有固定件。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无线红外控制器上设有固定件,能够就近设置于家用电器的信号接收窗附近,保证红外信号的传输不受障碍物的阻碍;无线红外控制器上设置无线通信模块,实现无线红外控制器和外部主机的数据通信;设置红外学习模块,能够学习家用电器原装红外遥控器的红外控制信号,并模仿该信号生成控制信号,有效控制家用电器;设置电源模块,无需连接外部电源,设置更自由。

优选的,所述红外学习模块包括依次电性连接的学习触发单元、红外接收单元和输出单元。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设置学习触发单元,在需要进行红外学习时启动红外接收单元,避免红外接收单元收集不必要的红外信息,造成干扰。

优选的,所述学习触发单元包括MOS管,所述MOS管的栅极与微控制器电性连接,MOS管与所述红外接收单元串联。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利用MOS管的开关特性,通过微控制器控制红外接收单元的导通和截止。

优选的,所述红外接收单元为三端红外接收管,其输出端耦接有输出单元。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利用三端红外接收管接收红外信号。

优选的,所述输出单元包括并联于红外接收管输出端的脉冲输出端和中断唤醒端,所述脉冲输出端和中断唤醒端均与微控制器电性连接。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将红外接收单元接收到的红外信号分两路输出,一路输出用于唤醒微处理器,提示微处理器接收红外信号并处理记录;另一路输出用于输出脉冲形式的红外信号至微处理器。

优选的,所述脉冲输出端设置有零欧姆电阻。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设置零欧姆电阻,提供较窄的电流通路,能够限制环路电流,抑制噪声,提高抗干扰能力。

优选的,所述红外发送模块包括并联设置的红外发射管和发射触发单元,所述发射触发单元为MOS管,所述MOS管的栅极与微控制器典型连接。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利用MOS管的开关特性,通过微控制器控制红外发射管的导通和截止。

优选的,所述无线传感模块为ZigBee模块。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使用ZigBee无线传感网络,功耗低,复杂度低,成本低;能够自组织,具有较高的灵活性和远程控制能力;通信效率高,安全性高。

优选的,所述固定件为双面胶或磁铁。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设置双面胶,能够将无线红外控制器轻松贴覆在表面较为光滑的区域;设置磁铁,能够将无线红外控制器放置于铁质器件或磁性器件的表面,令无线红外控制器的安装范围广。

优选的,所述红外控制器内还设有温湿度检测模块,所述温湿度检测模块与微控制器耦接。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设置温湿度检测模块,检测室内的温湿度信号,微控制器能够根据室内的温湿度情况,判断是否需要开启或调节经由无线红外控制器控制的空调,从而保证室内恒温恒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1)能够就近安装于受控家用电器的信号接收窗附近,保证红外信号的传输不受障碍物的阻碍;2)设置红外学习模块,能够学习家用电器原装红外遥控器的红外控制信号,并模仿该信号生成控制信号,有效控制家用电器;3)设置电源模块,无需连接外部电源,设置更自由;4)设置学习触发单元,在需要进行红外学习时启动红外接收单元,避免红外接收单元收集不必要的红外信息,造成干扰;5)设置零欧姆电阻,提供较窄的电流通路,能够限制环路电流,抑制噪声,提高抗干扰能力;6)使用ZigBee无线传感网络,功耗低,复杂度低,成本低;7)设置双面胶,能够将无线红外控制器轻松贴覆在表面较为光滑的区域;设置磁铁,能够将无线红外控制器放置于铁质器件或磁性器件的表面,令无线红外控制器的安装范围更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无线红外控制器的电气连接图;

图2为红外学习模块的电气连结构图;

图3为红外发送模块的电气结构图;

图4为用于显示红外控制家用电器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无线红外控制器;2、温湿度检测模块;3、微控制器;4、红外学习模块;41、学习触发单元;42、输出单元;43、红外接收单元;5、无线通信模块;6、红外发送模块;61、发射触发单元;7、电源模块;9、红外控制家用电器;91、红外接收窗;10、主机;D1、红外接收管;D2、红外发射管;R2、上拉电阻;R3、零欧姆电阻;R1、R4、R5均为限流电阻;Q1、Q2均为MOS管;IN1、IN2均为输入端;OUT1、脉冲输出端;OUT2中断唤醒端;VDD、电源。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实施例公开的一种家用电器无线红外控制器1,如图1所示,无线红外控制器1包括温湿度检测模块2、微控制器3、红外学习模块4、无线通信模块5和红外发送模块6。其中,温湿度检测模块2与微控制器3耦接,向微控制器3发送温湿度信号。红外学习模块4与微控制器3耦接,向微控制器3发送红外控制家用电器9的原装红外遥控器的红外控制信号。红外发送模块6与微控制器3耦接,通过微控制器3控制红外发送模块6向外发送红外信号。无线通信模块5与微控制器3耦接,实现无线红外控制器1的无线通信。

如图2所示,红外学习模块4包括学习触发单元41、红外接收单元43和输出单元42。学习触发单元41包括MOS管Q1,MOS管Q1的栅极上连接有限流电阻R1,限流电阻R1与输入端IN1连接,输入端IN1与微处理器连接。MOS管Q1的漏极连接电源VDD。红外接收单元43包括三端红外接收管D1,红外接收管D1的正极与MOS管Q1的源极连接,红外接收管D1的负极接地。输出单元42与红外接收管D1的输出端连接。输出单元42包括上拉电阻R2和零欧姆电阻R3。上拉电阻R2的一端连接在红外接收管D1的输出端上,另一端与电源VDD连接。零欧姆电阻R3的一端也与红外接收管D1的输出端连接,另一端连接脉冲输出端OUT2,脉冲输出端OUT2与微处理器连接,向微处理器输出脉冲信号。中断唤醒端连接在上拉电阻R2和零欧姆电阻R3之间。

如图3所示,红外发送模块6包括MOS管Q2,MOS管Q2的栅极连接限流电阻R5,限流电阻R5与输入端IN2连接。输入端IN2连接微处理器,接收来自微处理器的控制信号。MOS管Q2的源极接地,漏极连接红外发射管D2的负极。红外发射管D2的正极连接电源VDD。红外发射管D2和MOS管Q2的漏极之间设置有限流电阻R4。

如图1、4所示,无线红外控制器1上设置有固定件,固定件可以为双面胶或磁铁。通过固定件,能将无线红外控制器1安装到红外控制家用电器9的红外接收窗附近。无线红外控制器1通过无线通信模块5向外部主机10发送和接收信号。无线通信模块5为ZigBee模块。

该实施例的工作方式如下:通过微控制器3解析并记录原装红外遥控器的红外控制信号的特征,并模仿红外遥控器的红外控制信号输出相应的控制信号,操控红外控制家用电器。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示范性实施方式,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确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