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变电站监控预警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83445阅读:188来源:国知局
一种变电站监控预警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监控预警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变电站监控预警系统。



背景技术:

变电站设备区排水速度慢,如遇大雨积水严重;电缆沟、竖井等地存在较高火灾隐患、雨雪天气后变电站设备内潮气较重,形成凝露易造成设备接地,针对以上情况,为了保证变电站设备的安全正常运行,工作人员需要经常进行安全隐患排查工作。

现有技术中一般是采用人工方式进行全站隐患排查工作,但是人工的方式存在人力消耗量大、工作效率低下的问题。为了及时处理事故提高工作效率,保证电力设备正常运行,变电站设备的统一管控预警成了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变电站监控预警系统,旨在解决变电站安全隐患排查工作存在的人力消耗量大、工作效率低下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变电站监控预警系统,包括:防水预警装置、防火预警装置、防潮预警装置、主控装置和终端设备;

所述防水预警装置包括第一数据采集单元和第一控制单元,所述第一数据采集单元与第一控制单元连接;所述防火预警装置包括第二数据采集单元和第二控制单元,所述第二数据采集单元与第二控制单元连接;所述防潮预警装置包括第三数据采集单元和第三控制单元,所述第三数据采集单元与第三控制单元连接;所述第一控制单元第一输出端、所述第二控制单元和所述第三控制单元第一输出端分别与所述主控装置连接,所述主控装置与所述终端设备连接;

所述第一数据采集单元采集液位信号,所述第一控制单元根据所述液位信号生成第一报警信号,所述主控装置根据所述第一报警信号生成第一报警信息,所述终端设备显示所述第一报警信息;

所述第二数据采集单元采集烟雾、温度信号,所述第二控制单元根据所述烟雾、温度信号生成第二报警信号,所述主控装置根据所述第二报警信号生成第二报警信息,所述终端设备显示所述第二报警信息;

所述第三数据采集单元采集温湿度信号,所述第三控制单元根据所述温湿度信号生成第三报警信号,所述主控装置根据所述第三报警信号生成第三报警信息,所述终端设备显示所述第三报警信息;

进一步地,所述防水预警装置还包括:第一执行单元,所述第一控制单元第二输出端与所述第一执行单元输入端连接;

所述第一控制单元发送第一控制命令到所述第一执行单元,所述第一执行单元根据所述第一控制命令进行抽水工作。

进一步地,所述防潮预警装置还包括:第三执行单元,所述第三控制单元第二输出端与所述第三执行单元输入端连接,

所述第三控制单元发送第三控制命令到所述第三执行单元,所述第三执行单元根据所述第三控制命令进行排风加热工作。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执行单元为抽水泵。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执行单元为排风扇和加热器。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数据采集单元为液位传感器,所述第二数据采集单元为烟雾传感器与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三数据采集单元为温度传感器与湿度传感器。

进一步地,所述的一种变电站监控预警系统还包括:信号传输装置,所述信号传输装置包括信号传输器与信号接收器;所述防水预警装置、所述防火预警装置、所述防潮预警装置分别通过信号传输装置与所述主控装置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报警信息包括第一发生事故位置编号、第一具体位置信息和第一事故类型;所述主控装置将所述第一报警信息展示在显示屏上;所述主控装置将所述第一报警信息发送给终端设备。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报警信息包括第二发生事故位置编号、第二具体位置信息和第二事故类型;所述主控装置将第二报警信息展示在显示屏上;所述主控装置将所述第二报警信息通过给终端设备。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报警信息包括第三发生事故位置编号、第三具体位置信息和第三事故类型;所述主控装置将所述第三报警信息展示在显示屏上;所述主控装置将所述第三报警信息发送给终端设备。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通过设计一种变电站监控预警系统,利用预警装置针对不同的设备采集水位、火情、温湿度数据,并在数据达到阈值发生事故时发出报警信号,然后以短消息的方式将报警信息通知给工作人员,使工作人员在最短的时间内了解到发生事故的具体位置及事故信息,达到对变电站设备统一管控的效果,提高了变电站设备的处理效率,更大程度的保证电力设备的正常运行。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变电站监控预警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防水预警装置的实现流程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防火预警装置的实现流程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防潮预警装置的实现流程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变电站监控预警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技术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

应当理解,当在本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使用时,术语“包括”指示所描述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素和/或组件的存在,但并不排除一个或多个其它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素、组件和/或其集合的存在或添加。

还应当理解,在此本实用新型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仅仅是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并不意在限制本实用新型。如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那样,除非上下文清楚地指明其它情况,否则单数形式的“一”、“一个”及“该”意在包括复数形式。

还应当进一步理解,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相关联列出的项中的一个或多个的任何组合以及所有可能组合,并且包括这些组合。

如在本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那样,术语“如果”可以依据上下文被解释为“当...时”或“一旦”或“响应于确定”或“响应于检测到”。类似地,短语“如果确定”或“如果检测到[所描述条件或事件]”可以依据上下文被解释为意指“一旦确定”或“响应于确定”或“一旦检测到[所描述条件或事件]”或“响应于检测到[所描述条件或事件]”。

为了说明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进行说明。

实施例一

首先请参照图1,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变电站监控预警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系统包括防水预警装置1、防火预警装置2、防潮预警装置3、主控装置4和终端设备5。

防水预警装置1包括第一数据采集单元11和第一控制单元12,第一数据采集单元11与第一控制单元12连接;防火预警装置2包括第二数据采集单元21和第二控制单元22,第二数据采集单元21与第二控制单元22连接;防潮预警装置3包括第三数据采集单元31和第三控制单元32,第三数据采集单元31与第三控制单元32连接;第一控制单元12第一输出端、第二控制单元22和第三控制单元32第一输出端分别与主控装置4连接,主控装置4与终端设备5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防水预警装置1安装在变电站内易积水区域,在夏季来临雨量骤增的情况下,一些设备区域如电缆沟等地排水速度慢,容易造成积水损坏设备。防水预警装置1通过其第一数据采集单元11采集液位信号,并将采集到的液位信号发送给第一控制单元12,第一控制单元12经过报警条件的判断,达到报警条件则发出第一报警信号,并将此第一报警信号发送给主控装置4,主控装置4通过预置信息将第一报警信号生成第一报警信息,并将第一报警信息发送给终端设备5,以使终端设备5显示所述第一报警信息。使工作人员能及时处理变电站设备区积水。

防火预警装置2安装在变电站内存在火灾隐患的设备或区域内,变电站是电力系统的枢纽,一但出现火灾,会造成整个电网的瓦解,严重危害了供电可靠性,电气火灾就其燃烧过程而言都是有其预兆的,所以在变电站内如竖井、电缆间等存在火灾隐患的区域安装防火预警装置2,防火预警装置2通过其第二数据采集单元21采集烟雾、温度信号,并将采集到的烟雾、温度信号发送给第二控制单元22,第二控制单元22经过报警条件的判断,达到报警条件则发出第二报警信号,并将此第二报警信号发送给主控装置4,主控装置4通过预置信息将第二报警信号生成第二报警信息,并将第二报警信息发送给终端设备5,以使终端设备5显示所述第二报警信息。使工作人员能及时发现并处理火情。

防潮预警装置3安装在变电站内如端子箱、汇控柜等设备中,雨雪天气后端子箱、汇控柜内潮气较重,形成凝露,从而易造成直流接地,致使保护拒动或误动,造成设备事故,所以在这些设备中安装防潮预警装置3,防潮预警装置3通过其第三数据采集单元31采集温湿度信号,并将采集到的温湿度信号发送给第三控制单元32,第三控制单元32经过报警条件的判断,达到报警条件则发出第三报警信号,并将此第三报警信号发送给主控装置4,主控装置4通过预置信息将第三报警信号生成第三报警信息,并将第三报警信息发送给终端设备5,以使终端设备5显示所述第三报警信息。

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防水预警装置的实现流程图。

如图2所示,在S101中,第一数据采集单元将采集到的液位信号发送给第一控制单元。

其中第一数据采集单元11可以采用浮力式液位计也可以采用压力传感器,对于传感器采用液位计或者压力传感器的例子,本实用新型不再作详细的描述,因为,这些属于常规技术,本领域技术人员无需创造性劳动都可以加以实现。第一数据采集单元11实时采集液位信号,并将此液位信号发送给第一控制单元12。

在S102中,第一控制单元根据所述液位信号判断液位是否超过第一阈值;当液位超过第一阈值时,第一控制单元生成第一报警信号。

其中,第一控制单元12为单片机芯片,第一控制单元12接收第一数据采集单元11发送来的液位信号,在第一控制单元12中预先设置第一阈值,当采集到的液位信号达到第一阈值时,第一控制单元12生成第一报警信号,如果采集到的液位信号没有达到阈值,则继续接收第一数据采集单元发送的液位信号。

在S103中,第一控制单元将第一报警信号发送到主控装置。

第一控制单元12将生成的第一报警信号发送给主控装置4,以使主控装置4生成第一报警信息发送给终端设备5。

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防火预警装置的实现流程图。

如图3所示,在S201中,第二数据采集单元将采集到的烟雾、温度信号发送给第二控制单元。

其中,第二数据采集单元21为烟雾、温度传感器,第二数据采集单元21实时采集能够代表火情信息的烟雾、温度信号,并将此烟雾、温度信号发送给第二控制单元22。

在S202中,第二控制单元根据所述烟雾、温度信号判断烟雾、温度是否超过第二阈值,当烟雾、温度超过第二阈值时,第二控制单元生成第二报警信号。

其中,第二控制单元22也是一个单片机芯片,第二控制单元22接收第二数据采集单元21发送来的烟雾、温度信号,在第二控制单元22中预先设置第二阈值,当采集到烟雾、温度达到第二阈值时,第二控制单元22生成第二报警信号,如果采集到的烟雾、温度信号没有达到第二阈值,则继续接收第二数据采集单元发送的烟雾、温度信号。

在S203中,第二控制单元将第二报警信号发送到主控装置。

第二控制单元22将生成的第二报警信号发送给主控装置4,以使主控装置4生成第二报警信息发送给终端设备5。

图4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防潮预警装置的实现流程图。

如图4所示,在S301中,第三数据采集单元将采集到的温湿度信号发送给第三控制单元。

其中,第三数据采集单元31为温湿度传感器,第三数据采集单元31实时采集温湿度信号,并将温湿度信号发送给第三控制单元32。

在S302中,第三控制单元根据所述温湿度信号判断温湿度是否超过第三阈值,当温湿度超过第三阈值时,第三控制单元生成第三报警信号。

其中,第三控制单元32也是一个单片机芯片,第三控制单元32接收第三数据采集单元31发送来的温湿度信号,在第三控制单元32中预先设置第三阈值,当采集到温湿度达到第三阈值时,第三控制单元32生成第三报警信号,如果采集到的温湿度信号没有达到第三阈值,则继续接收第三数据采集单元发送的温湿度信号。

在S303中,第三控制单元将第三报警信号发送到主控装置。,

第三控制单元32将生成的第三报警信号发送给主控装置4,以使主控装置生成第二报警信息发送给终端设备5.

进一步地,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主控装置4生成的所述第一报警信息包括第一发生事故位置编号、第一具体位置信息和第一事故类型;所述主控装置将所述第一报警信息展示在显示屏上;所述主控装置将所述第一报警信息发送给终端设备。

所述第二报警信息包括第二发生事故位置编号、第二具体位置信息和第二事故类型;所述主控装置将所述第一报警信息展示在显示屏上;所述主控装置将所述第一报警信息发送给终端设备。

所述第三报警信息包括第三发生事故位置编号、第三具体位置信息和第三事故类型;所述主控装置将所述第一报警信息展示在显示屏上;所述主控装置将所述第一报警信息发送给终端设备。

在本实施例中,主控装置4主要完成以下三个功能,分别是生成报警信息,显示报警信息和发送短息三个功能。

主控装置4的第一个功能生成报警信息。主控装置4中包括一个数据库,数据库中存储变电站设备表和事故信息,其中变电站设备表包括变电站设备的编号与对应的位置信息,事故信息包括事故编号与类型。根据上述变电站设备表和事故信息,主控装置将接收的第一报警信号转换为第一报警信息,将接收的第二报警信号转换成第二报警信息,将接收来的第三报警信号转换成第三报警信息,所述第一、第二、第三报警信息均包括发生事故的位置编号、发生事故设备的具体位置信息和事故类型;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的防水、防火和防潮预警装置分别发送的第一、第二和第三报警信号可以包括设备编号与故障类型编号,编码方式为“设备编号+故障类型编号”。例如,从1开始为每一个设备或易发生事故区域的每一个预警装置进行编号,防水、防火、防潮三种故障类型分别编号1、2、3。每一个设备中的每个预警装置中都有唯一的报警编号,当设备1发生火情信息时,则其单片机芯片发出的报警信号为012,其中01为设备编号,2为故障类型。

主控装置4第二个功能为报警信息显示功能,主控装置4生成报警信息后,将报警信息在显示屏上显示出来,此处的显示屏可以是计算机电脑,也可以是其他专门设置的报警显示屏,其在显示屏上显示的信息为发生事故的位置编号、发生事故设备的具体位置信息和事故类型,例如,显示上述报警信号为012的报警信息为“xxx处01号设备发生火情!!!”。所述的显示功能还可以包括触发声光报警装置,当控制器接收到报警信号后即触发声光报警装置,使主控室内的工作人员能够更加快速的发现报警信息,提高事故处理的效率。

进一步地,主控装置的报警信息显示功能还可以以图形的方式将报警设备具体位置在变电站电子地图上显示出来,使工作室工作人员能够更直观的发现报警设备的具体位置,缩短了工作人员的反应时间,提高事故的处理效率。

主控装置4的第三个功能是短信发送功能,此项功能用于将生成的报警信息通过预先存储的通信信息发送给终端设备5,预先存储的通信信息为工作人员的手机号码,通过一个自动拨号程序将报警信息发送到工作人员的终端设备5中,终端设备5可以是手机或者平板等移动设备。例如,主控装置4依然接收到编号为012的报警信号后,发送短信给终端设备,工作人员的终端设备5会收到一条内容为“xxx处01号设备发生火情,请尽快处理!!”的消息,使工作人员即使不在主控室也都能够及时接到报警信息,及时开展处理工作。

从本实施例可知,防水预警装置1通过第一数据采集单元11采集液位信号并发送给第一控制单元12,第一控制单元12在液位达到第一阈值时发出第一报警信号并发送给主控装置4;防火预警装置2通过第二数据采集单元21检测火情信号,第二控制单元22在火情信号达到第二阈值时生成第二报警信号并发送给主控装置;防潮预警装置3通过第三数据采集单元31检测温湿度信号并发送给第三控制单元32,第三控制单元32在温湿度信号达到第三阈值时发出第三报警信号并发送给主控装置4,主控装置接收报警信号并发送给终端设备5。本实用新型通过主控装置4将三种预警装置发送的报警信号发送给终端设备5,提醒所有的变电站工作人员及时处理发生的事故,达到对变电站设备统一管控的效果,提高了变电站设备事故的处理效率,有效的保证了变电站设备的安全运行。

实施例二

请参考图5,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变电站监控预警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施例的变电站监控预警系统还包括第一执行单元13、第三执行单元33。

第一执行单元13,所述第一控制单元第二输出端与所述第一执行单元输入端连接;当所述第一控制单元判断液位数据超过第一阈值时,发送第一控制命令到所述第一执行单元,所述第一执行单元根据所述第一控制命令进行抽水工作。

其中,第一执行单元13为一个或者多个抽水泵,在第一控制单元12判断液位超过第一阈值发出第一报警信号的基础上,同时发出第一控制命令到第一执行单元13,以使第一执行单元抽水泵进行抽水工作。

第三执行单元33,所述第三控制单元第二输出端与所述第三执行单元输入端连接,当所述第三控制单元判断温湿度数据超过第三阈值时,发送第三控制命令到所述第三执行单元,所述第三执行单元根据所述第三控制命令进行排风加热工作。

其中,第三执行单元33为排风扇和加热器,在第三控制单元32判断温湿度超过第三阈值发出第三报警信号的基础上,同时发出第三控制命令到第三执行单元13,以使第三执行单元排风扇和加热器进行排风加热驱潮工作。

从本实施例可知,防水预警装置1在检测到液位超过第一阈值发出第一报警信号的基础上增加第一执行单元13,以使第一执行单元13自动启动应急装置抽水泵进行自动抽水;防潮预警装置3在检测到温湿度超过第三阈值发出第三报警信号的基础上增加第三执行单元33,以使第三执行单元33自动启动应急装置排风扇和加热器对受潮设备进行排风加热驱潮,避免因工作人员无法及时到达现场而造成更严重的事故,有效提高了事故的处理效率。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的系统还包括信号传输装置6,信号传输装置6包括信号传输器与信号接受器;防水预警装置1、防火预警装置2、防潮预警装置3分别通过信号传输装置6与主控装置4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在防水预警装置1发出第一报警信号,防火预警装置2发出第二报警信号,防潮预警装置3发出第三报警信号之后,通过信号传输装置6将第一、第二、第三报警信号传输给主控装置4。所述的信号传输装置6包括信号传输器与信号接收器,在三个预警装置的输出端安装信号传输器,信号传输器用于接收预警装置发出的报警信号,并将这些报警信号发送出去,然后由信号接收器接收信号传输器发送来的报警信号,并将接收到的报警信号发送给主控装置4。

进一步地,信号传输器选择无线信号传输器,信号接收器选择无线信号接收器,以无线方式传送具有灵活机动。操作简便、能够克服环境、地形等因素的限制,保证数据传输的可靠性。

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