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间设备环境智能报警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79597发布日期:2018-09-18 22:18阅读:26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环境监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车间设备环境智能报警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发展,工业生产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其中车间环境问题也引起了人们的高度重视。从工效学角度看,人、机、环境是是一个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有机整体,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人的作业活动和机器的运转,环境是人机系统的干扰因素。车间中的环境污染因素不仅影响作业工人的工作效率,而且对其身心健康与安全均有伤害,同时对于洁净度要求较高的车间,环境也会对产品质量产生影响,因此只有实现车间环境的监测控制,才能提高现场监督管理水平,进而提高产品质量,改善工人的劳动环境。

当前市场上专门针对车间环境设备报警的产品较少,一般只是在环境参数出现异常时进行报警,数据采集点较少,而且很少进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因此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设备环境智能报警装置,能够对车间设备环境进行实时监测和报警,并且采用模块化设计,可根据车间的采集点数量随时随意进行扩展,增加该装置的数量,从而保证车间环境安全及设备的正常运行。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车间设备环境智能报警装置,实现了车间设备环境监测装置的模块化,提高了整个装置的稳定性及精确性。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车间设备环境智能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传感器组、模拟输入模块、信号放大模块、A/D转换模块、恒流源、数字输出模块、通讯模块、主电源、次电源、拨码按键,

所述传感器组包括温湿度传感器、设备运行参数传感器、气体浓度传感器,分别采集车间的温湿度、设备运行参数、车间气体浓度数据,并将采集的数据通过模拟输入模块发送至信号放大模块进行信号放大,进一步通过所述A/D转换模块将放大后的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发送至CPU,以由所述CPU进行数据处理;

所述数字输出模块与所述CPU相连,用于将CPU处理的数字信号转换为电压信号,以控制空调机组和送风机的启停;

所述恒流源一端与所述模拟输入模块相连,另一端与所述A/D转换模块相连,用于恒定传感器组至CPU之间的电流;

所述拨码按键与所述CPU的输入端相连,用于设置CPU的编码地址;

所述通讯模块与所述CPU的输出端相连,用于将采集的数据发送至上位机,以由上位机进行监控和显示;

所述主电源用于为所述CPU提供24V电能,所述次电源用于为所述通讯模块提供5V电能。

进一步,所述CPU采用的芯片型号为ST80C52-12。

进一步,所述通讯模块采用的芯片型号为MAX485CPA,所述通讯模块与所述CPU之间还连接有光耦隔离器。

进一步,所述次电源采用的电源芯片型号为LM2576T5.0。

进一步,所述拨码按键包括四个按键,为CPU提供16个编码地址。

进一步,所述恒流源包括双运算放大器、三极管、电容、第一至第八电阻、第一至第二二极管、第一至第二可调电阻,所述双运算放大器的正向输入端连接第四电阻的第一端,第四电阻的第二端连接第二可调电阻的滑动端,第二可调电阻的第一固定端串联第二电阻后接地,第二可调电阻的第二固定端串联第一电阻后连接A/D转换模块;所述双运算放大器的反向输入端分别连接第三电阻的第一端和第六电阻的第一端,第三电阻的第二端接地,第六电阻的第二端连接第一可调电阻的第一端,第一可调电阻的第二端连接第八电阻的第一端,第八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模拟输入模块;所述双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串联第七电阻后连接至三极管的基极,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12V电源,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分别连接第八电阻的第一端和第一二极管的阳极,第一二极管的阴极连接至三极管的基极;其中,第二二极管的阳极接地,第二二极管的阴极串联第五电阻后连接至双运算放大器的正相输入端,双运算放大器的反相输入端与输出端之间串联有电容。

进一步,所述双运算放大器采用的型号为LM358。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将模拟输入模块、数字输出模块以及CPU、通讯模块等多个模块集成在一块电路板上,实现了车间设备环境监测装置的模块化,能够根据车间采集点的数量随时增加监测装置,实时、准确、详细地对每个采集点的数据进行采集,并对采集数据进行及时存储、分析和处理,从而保证车间环境安全及设备的正常运行;另外设置恒流源,保证装置采集电流的输入恒定,进而保证整个装置的稳定性及精确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车间设备环境智能报警装置的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车间设备环境智能报警装置的恒流源的电路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车间设备环境智能报警装置的信号放大模块的电路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车间设备环境智能报警装置的数字输出模块的电路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车间设备环境智能报警装置的通讯模块和次电源的电路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车间设备环境智能报警装置的CPU的电路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车间设备环境智能报警装置的整体电路原理图。

其中:1、CPU;2、传感器组;3、模拟输入模块;4、信号放大模块;5、A/D转换模块;6、恒流源;7、拨码按键;8、主电源;9、通讯模块;10、次电源;11、数字输出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如图1-图7所示,一种车间设备环境智能报警装置,包括:传感器组2、模拟输入模块3、信号放大模块4、A/D转换模块5、恒流源6、数字输出模块11、通讯模块9、主电源8、次电源10、拨码按键7,

所述传感器组2包括温湿度传感器、设备运行参数传感器、气体浓度传感器,分别采集车间的温湿度、设备运行参数、车间气体浓度数据,并将采集的数据通过模拟输入模块3发送至信号放大模块4进行信号放大,进一步通过所述A/D转换模块5将放大后的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发送至CPU1,以由所述CPU1进行数据处理;

所述数字输出模块11与所述CPU1相连,用于将CPU1处理的数字信号转换为电压信号,以控制空调机组和送风机的启停;

所述恒流源6一端与所述模拟输入模块3相连,另一端与所述A/D转换模块5相连,用于恒定传感器组2至CPU1之间的电流;

所述拨码按键7与所述CPU1的输入端相连,用于设置CPU1的编码地址;

所述通讯模块9与所述CPU1的输出端相连,用于将采集的数据发送至上位机,以由上位机进行监控和显示;

所述主电源8用于为所述CPU1提供24V电能,所述次电源10用于为所述通讯模块9提供5V电能。

进一步,所述CPU1采用的芯片型号为ST80C52-12。

进一步,所述通讯模块9采用的芯片型号为MAX485CPA,所述通讯模块9与所述CPU1之间还连接有光耦隔离器。光耦隔离器使CPU1输入端与输出端实现了电气隔离,输出信号对输入端无光耦影响,抗干扰能力强,工作稳定,传输效率高。

进一步,所述次电源10采用的电源芯片型号为LM2576T5.0。

进一步,所述拨码按键7包括四个按键,为CPU1提供16个编码地址。

如图2所示,所述恒流源6包括双运算放大器IC1B、三极管G1、电容C14、第一至第八电阻(R1-R8)、第一至第二二极管(D1、D2)、第一至第二可调电阻(W2、W3),所述双运算放大器IC1B的正向输入端连接第四电阻R4的第一端,第四电阻R4的第二端连接第二可调电阻W3的滑动端,第二可调电阻W3的第一固定端串联第二电阻R28后接地,第二可调电阻W3的第二固定端串联第一电阻R1后连接A/D转换模块5;所述双运算放大器IC1B的反向输入端分别连接第三电阻R3的第一端和第六电阻R6的第一端,第三电阻R3的第二端接地,第六电阻的第二端连接第一可调电阻的第一端,第一可调电阻的第二端连接第八电阻的第一端,第八电阻R8的第二端连接模拟输入模块3;所述双运算放大器IC1B的输出端串联第七电阻R7后连接至三极管G1的基极,三极管G1的集电极连接12V电源,三极管G1的发射极连接分别连接第八电阻R8的第一端和第一二极管D1的阳极,第一二极管D1的阴极连接至三极管G1的基极;其中,第二二极管D2的阳极接地,第二二极管D2的阴极串联第五电阻R5后连接至双运算放大器IC1B的正相输入端,双运算放大器IC1B的反相输入端与输出端之间串联有电容C14。

进一步,所述双运算放大器采用的型号为LM358。

工作方式:模拟输入模块3接收现场传感器组2采集的车间环境参数、设备运行参数及有害气体浓度等数据,并将现场采集的参数经过放大、模数转换处理后发送至CPU1,以由CPU1通过通讯模块9上传至上位机,上位机显示现场的车间环境及设备运行参数,并对数据进行存储、处理和分析,以判断环境是否安全,设备是否正常运行,从而保证车间环境安全及设备的正常运行。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