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患用昏倒求救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50839阅读:218来源:国知局
病患用昏倒求救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病患护理装置,具体涉及一种病患用昏倒求救器。



背景技术:

身体虚弱的病患,尤其是心脑血管病患,存在着随时出现昏厥的隐患。昏厥后的病患需要立即救治,若病患昏厥时无人发现,则会延误救治时机,甚至危及患者生命。而医护人员或陪护人员难以做到对病患24小时不间断的监护,尤其是上厕所等场合,这时若病患发生昏厥跌倒,则不容易被人发现,后果不堪设想。因此,如何提供一种能在病患昏倒后及时呼救信号的装置,就成了值得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出一种病患用昏倒求救器,并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本发明的病患用昏倒求救器包括感应呼救电路、电路盒以及固定套;所述感应呼救电路包括水银开关sk、ne555型时基集成电路ic1、ivr1601型语言集成电路ic2、按钮开关s、直流电源e、npn型三极管vt1、npn型三极管vt2、npn型三极管vt3、npn型三极管vt4、二极管d1、发光二极管led1、扬声器y、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电阻r4、电阻r5、电阻r6、电阻r7、电阻r8、电阻r9、电容c1、电容c2、电容c3以及电位器rp1;所述e的正极同时连接y的正极、ic2的第8引脚、ic2的第1引脚、r9的一端、r7的一端、r5的一端、ic1的第8引脚、ic1的第4引脚、r8的一端、rp1的一个定值端、r2的一端以及r1的一端,e的负极串联s后同时连接vt4的发射极、ic2的第16引脚、vt3的发射极、c3的一端、ic1的第1引脚、c2的一端、c1的一端、vt2的发射极以及vt1的发射极;y的负极连接vt4的集电极,ic2的第9引脚连接vt4的基极,ic2的第4引脚同时连接r7的另一端以及vt3的集电极,ic2的第2引脚连接r9的另一端,r5的另一端连接led1的阳极,ic1的第3引脚同时连接led1的阴极以及r6的一端,ic1的第7引脚同时连接ic1的第2引脚、ic1的第6引脚、r8的另一端、r4的一端以及d1的阳极,ic1的第5引脚连接c3的另一端,rp1的另一个定值端同时连接rp1的调节端、vt2的集电极、d1的阴极以及c1的另一端,r2的另一端同时连接r3的一端以及vt1的集电极,r1的另一端连接sk的电极端,vt3的基极连接r6的另一端,c2的另一端连接r4的另一端,vt2的基极连接r3的另一端,vt1的基极连接sk的引线端;所述电路盒的上壁开设有调节缝,电路盒的后壁外表面固定有扁管状的固定套;所述sk、ic1、ic2、e、vt1、vt2、vt3、vt4、d1、r1、r2、r3、r4、r5、r6、r7、r8、r9、c1、c2、c3以及rp1均设置于电路盒内,rp1的调节端经调节缝伸出电路盒外,所述s和led1均嵌设固定于电路盒的上壁外表面,所述y嵌设固定于电路盒的前壁外表面。

本发明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进一步改进。

作为优选,所述水银开关sk的外部固定有防漏罩,sk的电极端和引线端分别从防漏罩的顶部和底部穿出。

作为优选,所述电路盒的左侧壁外表面和右侧壁外表面均固定有带扣。

作为优选,所述直流电源e为6v纽扣电池。

作为优选,所述vt1、vt2、vt3和vt4均为9014型三极管或均为9013型三极管。

作为优选,所述d1为in4148型二极管。

作为优选,所述r1、r2、r3、r4、r5、r6、r7、r8以及r9的阻值分别为4千欧、20千欧、1千欧、1兆欧、200欧、500欧、20千欧、1千欧以及50欧,所述c1、c2以及c3的容值分别为220微法、0.1微法以及0.1微法,所述rp1的最大阻值为1.5兆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1、利用水银开关的姿态感知功能,能够在病患昏倒后接通感应呼救电路发出求救声音信号,以引起周围人的关注,从而大大增加及时救治的可能;

2、设有延时电路,能够避免因患者弯腰等正常活动误触发感应呼救电路;

3、设有固定套,便于将电路盒固定于患者身体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昏倒求救器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施例中感应呼救电路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1、电路盒;2、固定套;3、rp1的调节端;11、调节缝;12、固定带扣。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的理解本发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做具体说明。

实施例: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病患用昏倒求救器包括感应呼救电路、电路盒1以及固定套2;所述感应呼救电路包括水银开关sk、ne555型时基集成电路ic1、ivr1601型语言集成电路ic2、按钮开关s、直流电源e、npn型三极管vt1、npn型三极管vt2、npn型三极管vt3、npn型三极管vt4、二极管d1、发光二极管led1、扬声器y、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电阻r4、电阻r5、电阻r6、电阻r7、电阻r8、电阻r9、电容c1、电容c2、电容c3以及电位器rp1;所述e的正极同时连接y的正极、ic2的第8引脚、ic2的第1引脚、r9的一端、r7的一端、r5的一端、ic1的第8引脚、ic1的第4引脚、r8的一端、rp1的一个定值端、r2的一端以及r1的一端,e的负极串联s后同时连接vt4的发射极、ic2的第16引脚、vt3的发射极、c3的一端、ic1的第1引脚、c2的一端、c1的一端、vt2的发射极以及vt1的发射极;y的负极连接vt4的集电极,ic2的第9引脚连接vt4的基极,ic2的第4引脚同时连接r7的另一端以及vt3的集电极,ic2的第2引脚连接r9的另一端,r5的另一端连接led1的阳极,ic1的第3引脚同时连接led1的阴极以及r6的一端,ic1的第7引脚同时连接ic1的第2引脚、ic1的第6引脚、r8的另一端、r4的一端以及d1的阳极,ic1的第5引脚连接c3的另一端,rp1的另一个定值端同时连接rp1的调节端、vt2的集电极、d1的阴极以及c1的另一端,r2的另一端同时连接r3的一端以及vt1的集电极,r1的另一端连接sk的电极端,vt3的基极连接r6的另一端,c2的另一端连接r4的另一端,vt2的基极连接r3的另一端,vt1的基极连接sk的引线端;所述电路盒1的上壁开设有调节缝11,电路盒1的后壁外表面固定有扁管状的固定套2;所述sk、ic1、ic2、e、vt1、vt2、vt3、vt4、d1、r1、r2、r3、r4、r5、r6、r7、r8、r9、c1、c2、c3以及rp1均设置于电路盒1内,rp1的调节端3经调节缝11伸出电路盒1外,所述s和led1均嵌设固定于电路盒1的上壁外表面,所述y嵌设固定于电路盒1的前壁外表面。

使用时,保持水银开关sk的电极端朝上,将固定套2套在患者腰带上,即可将电路盒1牢固的固定在患者腰部。有时患者穿病号服或运动裤时并不佩戴腰带,为了便于无腰带患者固定电路盒1,可以在所述电路盒1的左侧壁外表面和右侧壁外表面均固定带扣12。借助现有的绷带或绳子等物,穿过带扣12将电路盒1固定于患者腰部。

水银开关sk用于检测患者姿态。患者静止时,水银沉积于壳体下部不接触电极端,电极端和引线分离,sk断开;rp1和c1组成充电延时单元,患者正常弯腰活动时,水银晃动,sk时断时通,vt1和vt2时通时止,c1时充电时放电,使c1两端的电压差一直低于ic1的触发电压;当患者昏倒后,sk跟随患者改为平躺姿态,水银与电极端保持接触,sk保持接通状态,vt1和vt2保持接通,持续对c1充电,使c1电压达到触发电压,触发ic1结束复位状态,ic1的第3引脚由输出高电平转换为输出低电平,使vt3导通,触发ic2经y发出求救声音。

电路盒1用于加强对感应呼救电路的保护。rp1的调节端3经调节缝11伸出电路盒1外,是为了便于调节rp1接入电路的有效阻值,从而调节c1的充电延时时间。

由于水银对人体有毒,而现有技术中的水银开关多为玻璃壳体,玻璃壳体破裂后,里面的水银外泄会造成人体伤害。因此,为了加强对水银开关的保护作用,防止水银外泄,可以在所述水银开关sk的外部固定防漏罩,sk的电极端和引线端分别从防漏罩的顶部和底部穿出。

所述直流电源e可以选优现有技术中的6v纽扣电池。

所述vt1、vt2、vt3和vt4均可以选优现有技术中的9014型三极管或均可以选优现有技术中的9013型三极管。

所述d1可以选优现有技术中的in4148型二极管。

所述r1、r2、r3、r4、r5、r6、r7、r8以及r9的阻值分别可以优选为4千欧、20千欧、1千欧、1兆欧、200欧、500欧、20千欧、1千欧以及50欧,所述c1、c2以及c3的容值分别可以优选为220微法、0.1微法以及0.1微法,所述rp1的最大阻值可以优选为1.5兆欧。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