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内安全防范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199637发布日期:2018-08-19 10:15阅读:36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汽车安全系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内安全防范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的普及与发展,越来越多的家庭拥有了自己的私家车,汽车也越来越智能化,但仍有不足。

车辆停放后,容易出现由于长辈锁车后疏忽,导致儿童被困车内;小孩不小心将自己反锁在车内;独自在封闭的车内休息,不小心忘记时间等情况发生。这些状况极易导致车内人发生窒息、高温晒伤等生命危险。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内安全防范方法,采用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解决了车辆锁车后,因为疏忽造成车内人员安全事故问题的技术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车内安全防范方法,应用于具备发消息打电话功能的主机的汽车,包括以下步骤:

1)、检测到车主锁车信号,检测车载空调是否开启;

2)、若车载空调开启,不做任何动作;若车载空调关闭,检测车内是否存在人员;

3)、检测到人员在车内的停留时间超过预设时间,检测车内温度以及车内氧气浓度;

4)、车内温度值位于预设温度值范围外,或者车内氧气浓度值位于预设氧气含量范围外,获取车辆位置信息及当前车内状况;

5)、向与车辆绑定的移动电子设备发送红色警报,同时发送车内信息及车辆位置到110。

在步骤5中,向与车辆绑定的移动电子设备发送红色警报,同时发送车内信息及车辆位置到110,优选的,还包括:通过车载t-box拨打报警电话。

在步骤2中,若车载空调关闭,检测车内是否存在人员,优选的,包括开启红外传感器检测车内是否存在人员。

在步骤3中,检测到人员在车内的停留时间超过预设时间,检测车内温度以及车内氧气浓度;优选的,所述预设时间为30分钟。

优选的,在所述预设时间内,每10分钟检测一次车内是否存在人员。

在步骤3中检测到人员在车内的停留时间超过预设时间,检测车内温度以及车内氧气浓度;优选的,在检测车内温度以及车内氧气浓度前,发送提示信息至与车辆绑定的移动电子设备,并在若干时间后再次检测车内是否存在人员。

在步骤3中,检测到人员在车内的停留时间超过预设时间,检测车内温度以及车内氧气浓度,优选的,通过温度传感器及氧气浓度传感器检测车内温度以及车内氧气浓度。

在步骤4中,车内温度值位于预设温度值范围外,或者车内氧气浓度值位于预设氧气含量范围外,获取车辆位置信息及当前车内状况;优选的,所述预设温度值范围为20℃~55℃。

优选的,所述预设氧气含量范围为17%~20%。

优选的,在步骤5向与车辆绑定的移动电子设备发送红色警报前,发送开启信号至车载空调,并重复步骤3-5。

由上可知,应用本发明可以得到以下有益效果:能够即时检测车内状况,尽可能避免发生意外事故;在意外情况发生时能及时提示警告及处理;解决了车辆锁车后,因为疏忽造成车内人员安全事故问题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的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流程框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车辆停放后,在未开启车载空调的情况下,长时间待在车内极易导致车内人发生窒息、高温晒伤等生命危险。

请参见图1-2,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车内安全防范方法,应用于具备发消息打电话功能的主机的汽车,包括以下步骤:

1)、检测到车主锁车信号,检测车载空调是否开启。

由于本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为了解决在未开启车载空调下造成的窒息或晒伤问题,因此在检测到车主锁车信号后,需检测车载空调是否开启。

2)、若车载空调开启,不做任何动作;若车载空调关闭,检测车内是否存在人员。

在该步骤中,采用红外传感器对车内进行人员检测。

3)、检测到人员在车内的停留时间超过预设时间,检测车内温度以及车内氧气浓度。

出于安全考虑,在该步骤中,预设时间设定为30分钟,并且在预设时间内,每10分钟检测一次车内是否存在人员。当锁车30分钟后,在车内仍检测到人员存在,通过温度传感器及氧气浓度传感器检测车内温度以及车内氧气浓度。

另外,在检测车内温度以及车内氧气浓度前,发送提示信息至与车辆绑定的移动电子设备,并在若干时间后再次检测车内是否存在人员,该步骤需要准确判断车主是否解决当前状况的问题。

4)、车内温度值位于预设温度值范围外,或者车内氧气浓度值位于预设氧气含量范围外,获取车辆位置信息及当前车内状况。

考虑到夏季外界温度过高,会导致暴露在阳光下的汽车车内温度急剧上升,所以预设温度值范围为20℃~55℃。穿上薄衣服休息在气温19℃以下的环境中,会出现热量“入不敷出”的负平衡,一旦长时间处于严寒的环境中,会使体温下降。人体在干燥的空气环境中所能忍受的最高温度:在71℃环境中,能坚持整整1个小时;在82℃时,能坚持49分钟;在93℃时,能坚持33分钟;在104℃时,则仅仅能坚持26分钟。

考虑到此时封闭车内氧气会持续消耗,预设氧气含量范围为17%~20%。氧气浓度超过21%时,有严重的火灾和爆炸危险性存在。一般人存活的氧气浓度低限为10%;氧浓度低至17%,肌肉功能会减退,此为缺氧症现象;10~14%氧气浓度时,人仍有意识,但显现错误判断力,且本身不察觉;6~8%氧气浓度时,呼吸停止,将在6~8分鐘内发生窒息死亡。

5)、向与车辆绑定的移动电子设备发送红色警报,同时发送车内信息及车辆位置到110。

在该步骤中,向与车辆绑定的移动电子设备发送红色警报,同时发送车内信息及车辆位置到110,还包括:通过车载t-box拨打报警电话。

作为优选的一种技术方案,在步骤4中,检测到浓度超标时,在步骤5向与车辆绑定的移动电子设备发送红色警报前,可以通过发送一个信号到车机,然后车机能够启动并打开空调,这样可以换气,同时缓解车内温度,空调开启应根据车内温度智能调度,如车内温度过高时开冷风,车内温度过低时开启暖风,并重复步骤3-5。这样汽车自动处理好事故问题,就可以避免在检测出错的情况下拨通报警电话。

采用本实施例提供的车内安全防范方法,能够即时检测车内状况,尽可能避免发生意外事故;在意外情况发生时能及时提示警告及处理;解决了车辆锁车后,因为疏忽造成车内人员安全事故问题的技术问题。

以上所述的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该技术方案保护范围的限定。任何在上述实施方式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该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