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控器与集成车身控制模块自动在线配对的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365681发布日期:2018-12-22 08:25阅读:282来源:国知局
遥控器与集成车身控制模块自动在线配对的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自动配对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遥控器与集成车身控制模块自动在线配对的系统。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汽车的电子产品的集成化车都越来越高,设计师不断地通过使汽车电子化程度不断加深来赢得有利地位,其发展趋势也由之前的分散控制模式向集成统一控制模式发展,随之出现了通过遥控器控制集成车身控制模块的方式。其中,在集成车身控制模块与遥控器分别生产完成后,还需要完成遥控器与集成车身控制模块之间的遥控配对,即一个集成车身控制模块对一个遥控器代码的记忆与识别功能,配对完成后的集成车身控制模块仅对听命于与其完成配对的那个遥控器,实现遥控器的遥控开锁、遥控闭锁、遥控后备箱开锁及遥控电动窗玻璃上升等功能。现有市场上,集成车身控制模块与遥控器的配对方式主要为人工手动遥控器配对和半自动的遥控器配对,其中人工手动遥控器配对需要工人手动对集成车身控制模块与遥控器进行逐对配对,并进行遥控功能的测试,工作量比较大,效率较低,速度比较慢,遥控测试过程中还容易出现漏检甚至误检的问题;而半自动遥控器配对采用半自动配对装置和人工按遥控器按键相配合的方式来完成的,该半自动配对方式相对于人工操作方式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工作效率,但人工的劳动量仍比较大,依然存在人工的漏检的问题;且这两种方式都是工人在封闭性良好的屏蔽室内操作完成的,工人需要长时间在密闭的屏蔽室内工作,空气不流通,影响了工人的身体健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正是基于上述技术问题至少之一,提出了一种新的遥控器与集成车身控制模块自动在线配对的系统,能够有效提高遥控器与集成车身控制模块的配对效率,减少了人工的投入,避免了人为因素的干扰,有效解决了工人长时间在密闭屏蔽室内工作的引起的身体健康问题。

发明人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后发现,在集成车身控制模块与遥控器分别生产完成后,还需要完成遥控器与集成车身控制模块之间的遥控配对,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集成车身控制模块与遥控器的配对方式主要为人工手动遥控器配对和半自动的遥控器配对,其中人工手动遥控器配对是用按钮作为开关量的输入,通过人工手动按遥控器,使用led为指示灯来判断集成车身控制模块对输入控制信号和遥控器的按键信号的反应是否正常,配对时需要工人手动对集成车身控制模块与遥控器进行逐对配对,并进行遥控功能的测试,工作量比较大,效率较低,速度比较慢,遥控测试过程中还容易出现漏检甚至误检的问题;而半自动遥控器配对采用半自动配对装置和人工按遥控器按键相配合的方式来完成的,通过控制器模拟集成车身控制模块进入学习状态的逻辑信号,并检测集成车身控制模块对遥控器信号的输出反应,由人工手动按遥控器按键,通过触摸屏显示对配结果,该半自动配对方式相对于人工操作方式能够提高效率,但人工的劳动量仍比较大,依然存在人工的漏检的问题;且该两种现有的配对方式均需要工人处于密闭的屏蔽室内工作,而工人长期处于空气不流通的屏蔽室内,常会出现一些健康问题。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新的遥控器与集成车身控制模块自动在线配对的系统,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包括生产线和分拣线,所述生产线上设置有生产传送带,所述分拣线上设置有合格传送带和不合格传送带,所述不合格传送带设置在所述合格传送带的上方,所述生产传送带、所述合格传送带和所述不合格传送带上均设置有托盘;配对工位,包括第一配对屏蔽箱和第二配对屏蔽箱,所述第一配对屏蔽箱和所述第二配对屏蔽箱串行设置在所述工作台上;夹持机构,包括第一机械臂和第二机械臂,夹持机构,包括第一机械臂和第二机械臂,所述第一机械臂与所述第一配对屏蔽箱对应设置,所述第二机械臂与所述第二配对屏蔽箱对应设置;分拣工位,包括第三机械臂,所述第三机械臂设置在所述生产线和所述分拣线的衔接处,用于将在配对后的产品分拣到合格传送带和不合格传送带上。

在该技术方案中,遥控器与集成车身控制模块自动在线配对的系统设置的工作台包括生产线和分拣线,该生产线的生产传送带上对应设置有第一配对屏蔽箱和第一机械臂,及第二配对屏蔽箱和第二机械臂,使得该工作台能够同时处理多批次的配对工作,有效提高了遥控器与集成车身控制模块的配对效率;其中第一配对屏蔽箱和第二配对屏蔽箱能够在完全屏蔽的箱体内自动完成车身控制模块和遥控器的配对,并完成遥控器对车身控制模块的功能测试,避免了人为因素的干扰,有效解决了工人长时间在密闭屏蔽室内工作的引起的身体健康问题;设置在生产线后面的分拣线上单独设置有第三机械臂,使得能够通过第三机械臂直接将配对后的产品分拣到合格传送带和不合格传送带上,减少了人工的投入。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第一机械臂、第二机械臂和第三机械臂均包括:控制电缆、第一转轴、第二转轴、第三转轴、第四转轴、丝杠、连杆、抓手和伺服电机,所述第一转轴通过所述连杆连接于所述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通过所述连杆连接于所述第三转轴和第四转轴,所述控制电缆连接于所述连杆,所述第三转轴通过所述丝杠和所述连杆连接于所述第四转轴,所述抓手设置在所述第四转轴上,所述抓手、所述第一转轴、所述第二转轴、所述第三转轴和所述第四转轴均连接于所述伺服电机。

在该技术方案中,第一机械臂、第二机械臂和第三机械臂均为四轴结构,其中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可以保证抓手能够覆盖最大半径圆内的位置的抓取,第四转轴方便在抓手完成抓取后,进行集成车身控制模块与遥控器摆放角度的调整,第三转轴能够实现上下高度的调整,提高了抓手的灵活度。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抓手采用气动抱闸原理。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第一配对屏蔽箱和所述第二配对屏蔽箱内均包括箱体、触摸屏、plc控制板、动板抽屉、上针床、下针床、上气缸、下气缸、推送气缸和按键小气缸,所述plc控制板连接于所述触摸屏、所述动板抽屉、所述上针床、所述下针床、所述推送气缸和所述按键小气缸,所述上气缸通过支撑板设置在所述箱体的上部,所述下气缸通过所述支撑板设置在所述箱体的底部,所述支撑板通过支撑柱设置在所述箱体内部,所述上针床和所述按键小气缸设置在所述上气缸的活塞上,所述下针床设置在所述下气缸的活塞上,所述推送气缸的一端固定在所述箱体的内侧壁上,所述动板抽屉设置在所述推送气缸的另一端。

在该技术方案中,第一配对屏蔽箱和第二配对屏蔽箱以plc控制板为控制核心,通过常规的接口电路连接来驱动上气缸、下气缸、推送气缸和按键小气缸动作,从而实现动板抽屉、上针床、下针床的运动及遥控器案件的动作,实现自动在线配对功能。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动板抽屉上设置有金属布带。

在该技术方案中,金属布带主要设置在动板抽屉的外挡板的外周向上,可以填充动板抽屉与箱体的接触处的缝隙,能够营造更为封闭的屏蔽空间。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托盘上设置有对射传感器。

在该技术方案中,托盘上设置对射传感器能够实时检测托盘是否为空,避免误操作。

通过以上技术方案,在同一工作台上设置第一配对屏蔽箱、第二配对屏蔽箱及第一机械臂、第二机械臂和三台机械臂,能够有效提高遥控器与集成车身控制模块的配对效率,并通过第三机械臂根据第一配对屏蔽箱和第二配对屏蔽箱的信息在分拣线上自动将产品分拣到合格传送带和不合格传送带,减少了人工的投入,避免了人为因素的干扰,有效解决了工人长时间在密闭屏蔽室内工作的引起的身体健康问题。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遥控器与集成车身控制模块自动在线配对的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遥控器与集成车身控制模块自动在线配对的系统的连接结构框图;

图3示出了图1中的第一机械臂的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图1中的第一配对屏蔽箱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示出了图4中的第一配对屏蔽箱的连接结构框图;

图6和图7相连接示出了遥控器与集成车身控制模块自动在线配对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以下结合图1至图7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遥控器101与集成车身控制模块102自动在线配对的系统,包括:工作台103,所述工作台103包括生产线104和分拣线105,所述生产线104上设置有生产传送带106,所述分拣线105上设置有合格传送带107和不合格传送带108,所述不合格传送带108设置在所述合格传送带107的上方,所述生产传送带106、所述合格传送带107和所述不合格传送带108上均设置有托盘109;配对工位,包括第一配对屏蔽箱110和第二配对屏蔽箱111,所述第一配对屏蔽箱110和所述第二配对屏蔽箱111串行设置在所述工作台103上;夹持机构,包括第一机械臂112和第二机械臂113,所述第一机械臂112对应设置在所述第一配对屏蔽箱110的上方,所述第二机械臂113对应设置在所述第二配对屏蔽箱111的上方;分拣工位,包括第三机械臂114,所述第三机械臂114设置在所述生产线104和所述分拣线105的衔接处,用于将在配对后的产品分拣到合格传送带107和不合格传送带108上。

在该技术方案中,如图2所示,遥控器101与集成车身控制模块102自动在线配对的系统设置的工作台103包括生产线104和分拣线105,该生产线104的生产传送带106上对应设置有第一配对屏蔽箱110和第一机械臂112,及第二配对屏蔽箱111和第二机械臂113,使得该工作台103能够同时处理多批次的配对工作,有效提高了遥控器101与集成车身控制模块102的配对效率;其中第一配对屏蔽箱110和第二配对屏蔽箱111能够在完全屏蔽的箱体123内自动完成车身控制模块和遥控器101的配对,并完成遥控器101对车身控制模块的功能测试,避免了人为因素的干扰,有效解决了工人长时间在密闭屏蔽室内工作的引起的身体健康问题;设置在生产线104后面的分拣线105上单独设置有第三机械臂114,使得能够通过第三机械臂114直接将配对后的产品分拣到合格传送带107和不合格传送带108上,减少了人工的投入。

所述第一机械臂112、第二机械臂113和第三机械臂114结构一致,如图3所示,所述第一机械臂112包括:控制电缆115、第一转轴116、第二转轴117、第三转轴118、第四转轴119、丝杠120、连杆121、抓手122和伺服电机(图中未示出),所述第一转轴116通过所述连杆121连接于所述第二转轴117,所述第二转轴117通过所述连杆121连接于所述第三转轴118和第四转轴119,控制电缆115连接于所述连杆121,所述第三转轴118通过所述丝杠120和所述连杆121连接于所述第四转轴119,所述抓手122设置在所述第四转轴119上,所述抓手122、所述第一转轴116、所述第二转轴117、所述第三转轴118和所述第四转轴119均连接于所述伺服电机;所述抓手122采用气动抱闸原理;其中第一机械臂112、第二机械臂113和第三机械臂114均为四轴结构,第一转轴116和第二转轴117可以保证抓手122能够覆盖最大半径圆内的位置的抓取,第四转轴119方便在抓手122完成抓取后,进行集成车身控制模块102与遥控器101摆放角度的调整,第三转轴118能够实现上下高度的调整,提高了抓手122的灵活度。

所述第一配对屏蔽箱110和所述第二配对屏蔽箱111的结构一致,如图4所示,第一配对屏蔽箱110包括箱体123、触摸屏124、plc控制板125、动板抽屉126、上针床127、下针床128、上气缸129、下气缸130、推送气缸131和按键小气缸132,所述plc控制板125连接于所述触摸屏124、所述动板抽屉126、所述上针床127、所述下针床128、所述推送气缸131和所述按键小气缸132,所述上气缸129通过支撑板133设置在所述箱体123的上部,所述下气缸130通过所述支撑板133设置在所述箱体123的底部,所述支撑板133通过支撑柱134设置在所述箱体123内部,所述上针床127和所述按键小气缸132设置在所述上气缸129的活塞上,所述下针床128设置在所述下气缸130的活塞上,所述推送气缸131的一端固定在所述箱体123的内侧壁上,所述动板抽屉126设置在所述推送气缸131的另一端,该所述动板抽屉126上设置有金属布带135,金属布带135主要设置在动板抽屉126的外挡板的外周向上,可以填充动板抽屉126与箱体123的接触处的缝隙,推送气缸131、上气缸129、下气缸130上均设置有限位传感器136;如图5所示,第一配对屏蔽箱110和第二配对屏蔽箱111以plc控制板125为控制核心,通过常规的接口电路139来驱动上气缸129、下气缸130、推送气缸131和按键小气缸132动作,从而带动动板抽屉126、上针床127、下针床128的运动及遥控器101案件的动作,实现自动在线配对功能,其中动板抽屉126上设置金属布带135能够营造更为封闭的屏蔽空间,所述托盘109上设置有对射传感器137,托盘109上设置对射传感器137能够实时检测托盘109是否为空,避免误操作。

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如图6和图7所示,系统上电后,开始运行;具体过程如下,运行步骤601,首先在生产线上任意选择第一配对屏蔽箱或第二配对屏蔽箱单独使用,或者第一配对屏蔽箱与第二配对屏蔽箱共同使用,此时,如果只选择第一配对屏蔽箱或第二配对屏蔽箱单独使用,则只在被选择的配对工位完成遥控配对工作;如果第一配对屏蔽箱和第二配对屏蔽箱同时工作,则生产线优先采用第二配对屏蔽箱来工作,被选定的配对屏蔽箱的动板抽屉自动推出,等待生产线的工作通知信号;当托盘到达指定位置被选定的配对工位时,运行步骤602,生产线通知该配对屏蔽箱开始工作,同时通知该配对工位对应的夹持机构从生产线上抓取车身控制模块和遥控器放置到遥控器配对箱的动板抽屉里,运行步骤603,夹持机构完成放置动作后通知产品放置到位,开始配对;在接收到生产线的开始测试信号和夹持机构的放置完成信号后,运行步骤604,plc控制板控制动板抽屉推入屏蔽箱内,并一直拉紧动板抽屉,保持密闭性;当检测到推送气缸的限位传感器的限位信号时,运行步骤605,plc控制板控制上针床下行压紧集成车身控制模块,完成与集成车身控制模块的上侧的电路连接;然后控制下针床上行,完成与集成车身控制模块的下侧的电路连接;按照集成车身控制模块的输入信号的要求,运行步骤606,plc控制板通过接口电路提供适于集成车身控制模块一定顺序的输入控制信号,然后运行步骤607,通过读取集成车身控制模块的对应输出信号,判断其是否进入配对学习状态,如进入配对状态,运行步骤608,plc控制板控制按键小汽缸按下指定遥控器按键,同时读取车身控制器的输出;如未进入配对装置,运行步骤609,提示没有进入学习状态,通过触摸屏提示“不合格”;接步骤608读取车身控制器的输出后运行步骤610,判断遥控器与集成车身控制器配对成功否,若配对成功,运行步骤611,,plc控制板给车身控制模块特定信号,使车身控制模块退出学习状态;若没配对成功,进行步骤612,通过触摸屏提示“不合格”;接上步骤611车身控制模块退出学习状态后运行步骤613,plc控制板按特定顺序控制按键小汽缸依次按压遥控器上的按键;然后运行步骤614,通过读取集成车身控制模块的输出判断遥控解锁、遥控闭锁、尾门解锁、寻车及遥控升窗等功能是否合格;若测试合格,运行步骤615,通过触摸屏提示“合格”;若测试不合格,运行步骤616,通过触摸屏提示“不合格”;至此,通过触摸屏显示“合格”与“不合格”后,均运行步骤617,给生产线发送本次配对测试“结束”、“合格”或“不合格”信号,最后运行步骤618,即plc控制板直接控制下气缸落下至下气缸的下限位后,控制上针床运动之其上限位,然后将动板抽屉推出至外限位位置,通知夹持机构将集成车身控制模块和遥控器抓回生产线,生产线将其传送至分拣位置;然后运行步骤619,即分拣线按照当前托盘的遥控配对的“合格”、“不合格”信息通知第三机械臂后,运行步骤620和步骤621,其中步骤620为第三机械臂将“合格”品抓至合格传送带,步骤621为第三机械臂将“不合格”品抓至不合格传送带,系统运行结束。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说明了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提出了一种新的遥控器与集成车身控制模块自动在线配对的系统,在同一工作台上设置第一配对屏蔽箱、第二配对屏蔽箱及第一机械臂、第二机械臂和三台机械臂,能够有效提高遥控器与集成车身控制模块的配对效率,并通过第三机械臂根据第一配对屏蔽箱和第二配对屏蔽箱的信息在分拣线上自动将产品分拣到合格传送带和不合格传送带,减少了人工的投入,避免了人为因素的干扰,有效解决了工人长时间在密闭屏蔽室内工作的引起的身体健康问题。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