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拐卖智能追踪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043813发布日期:2018-11-24 10:42阅读:37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安防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拐卖智能追踪系统。

背景技术

对此,政府有关部门一直高度重视并予以严厉打击整治。近年来,公安部联合全国多个省市公安机关,多次开展了针对拐卖儿童的打击专项行动。

现有的儿童失踪追回技术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具体分析如下:

技术一:将被拐儿童的照片推送到各平台,寻求社会帮助。

该技术的局限是关注相关信息的人数较少,而且过分依赖于人力,容易错过儿童失踪追回的黄金期,如果人贩子改变了孩子的装扮,将对人识别儿童造成巨大干扰。

技术二:给儿童装定位装置

该技术的局限是无法及时向监护人预警,而且一旦儿童身上的定位装置被卸下,将失去儿童的位置信息,难以及时追踪儿童。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防拐卖智能追踪系统,实时监控被监护人的位置,并且一旦发生意外,立即启动报警和追踪的系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防拐卖智能追踪系统,包括被监护人模块、监护人模块、用户信息模块、视频信息采集模块、智能追踪模块、云端服务器模块、报警模块,所述用户信息模块与被监护人模块、监护人模块连接并保存被监护人、监护人的用户信息,所述云端服务器模块与被监护人模块、监护人模块、视频信息采集模块、智能追踪模块相连接,所述被监护人模块与视频信息采集模块连接,所述视频信息采集模块与智能追踪模块连接,所述监护人模块连接报警模块;

所述被监护人模块包括定位模块、预警模块、信号收发模块、远程控制模块,所述定位模块、预警模块、信号收发模块均与远程控制模块连接,通过所述远程控制模块或报警模块启用被监护人的定位模块,通过信号收发模块将定位信息发送给云端服务器模块;

所述监护人模块包括导航模块、报案模块、危险提示模块、信息收发模块、控制模块、定位模块、授权模块,所述导航模块、报案模块、危险提示模块、信息收发模块、定位模块、授权模块均与控制模块连接。

上述监护人模块通过信息收发模块获取被监护人的定位数据,与所述定位模块产生的自身定位数据打包,发给导航模块;

若未接收到被监护人的预警信号,则只显示导航画面;

若接收到被监护人的预警信号,则在显示导航画面基础上启动危险提示模块,向被监护人发送危险信息;

若监护人确定被监护人发生意外,则通过控制模块启动报案模块;

若监护人未能及时确定信息,则给云端服务器模块发送信号。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拐卖智能追踪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信息模块,包括用户数据存储和用户身份验证,其中:

用户数据存储中包括主监护人的身份信息及联系方式、主监护人添加的代理监护人的身份信息及联系方式和其对应的被监护人的身份信息及图像信息。

上述视频信息采集模块的视频来源是摄像头。

上述智能追踪模块的具体方法为:

(1)从视频信息采集模块获得视频数据和各摄像头所在的位置信息,根据被监护人发来的定位信息,从视频数据中确定目标视频;

(2)在目标视频中进一步根据定位信息缩小目标范围,结合定位和人脸识别,标定目标被监护人;

(3)确定目标所在的5m*5m的区域,使用物体识别分类技术,识别该区域的物体;

(4)当发现目标被监护人进入了汽车,则标记出该汽车,并持续跟踪,同时根据跟踪过程中拍摄到的清晰车牌号照片,运用车牌号识别技术,确定目标车牌,以供警方追踪目标。

上述报警模块在监护人确定被监护人发生了异常情况后,自动向公安部门发送报警信息,并启用智能追踪模块。

上述被监护人模块中的定位模块采用支持gps或北斗导航的芯片。

上述监护人模块中的导航模块具体方法如下:

当未向公安报案时,导航模块实时生成一个导航图,导航图中包括被监护人所在位置,二者之间的距离及安全区域的标记,以指导监护人确定被监护人是否发生异常情况;若已经向公安局报案,在导航图中需要另外标识公安局追踪分析后确定的可疑区域信息。

上述监护人模块中的控制模块设置安全距离,在监听模式下,若发现被监护人不在安全距离时,立即通过信息收发模块向监护人发送预警信号。

上述监护人模块中的授权模块可以添加多位监护人,且只有主监护人有该模块的操作权限,其中添加的监护人信息包括姓名和身份证号;

当监护人模块中的危险信息提示模块开启时,代理监护人的客户端将自动将监护信息在云端备份,并且将该信息实时发送给主监护人;

当云端服务器收到代理监护人发送的监护信息后,云端启动异常检测机制,并将异常结果发送给主监护人,若主监护人未能及时响应,则云端自助报警,并启动追踪模块;

异常检测机制的内容为,云端分析收到的监护信息,判断当被监护人不在主监护人事先划定的安全区域,或被监护人处于危险区域,或被监护人与监护人的距离超过安全距离时,返回异常结果。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实时性:本发明可帮助监护人实时查看被监护人的信息,且由于算法简单,也可实现实时追踪的功能。

(2)智能化:监护人只要开启监听模式,系统将自动判断是否有异常状况发生,并自动通知监护人,而且一旦监护人未能及时查看并处理异常状况,云端服务器会自助报警,并启动追踪模块。同时系统会自动追踪目标,不需要人工寻找。

(3)使用方便:只要被监护人带有包含定位、通信、控制模块的装置,且监护人手机中有相应应用,就可实现监护工作。

(4)可靠性高:系统中的监护数据均在云端服务器上,可以排除由于用户设备问题对监护数据造成的影响。而且就算被监护人的定位装置被取下后,本发明依然可以对其进行持续追踪。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工作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的系统整体结构框图;

图3是本发明的被监护人模块结构框图;

图4是本发明的监护人模块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3、4所示,一种防拐卖智能追踪系统,包括被监护人模块、监护人模块、用户信息模块、视频信息采集模块、智能追踪模块、云端服务器模块、报警模块,用户信息模块与被监护人模块、监护人模块连接并保存被监护人、监护人的用户信息,云端服务器模块与被监护人模块、监护人模块、视频信息采集模块、智能追踪模块相连接,被监护人模块与视频信息采集模块连接,视频信息采集模块与智能追踪模块连接,监护人模块连接报警模块;被监护人模块包括定位模块、预警模块、信号收发模块、远程控制模块,定位模块、预警模块、信号收发模块均与远程控制模块连接,通过远程控制模块或报警模块启用被监护人的定位模块,通过信号收发模块将定位信息发送给云端服务器模块;监护人模块包括导航模块、报案模块、危险提示模块、信息收发模块、控制模块、定位模块、授权模块,导航模块、报案模块、危险提示模块、信息收发模块、定位模块、授权模块均与控制模块连接。

本实施例中,监护人模块通过信息收发模块获取被监护人的定位数据,与定位模块产生的自身定位数据打包,发给导航模块;监护人模块中的控制模块设置安全距离,在监听模式下,若发现被监护人不在安全距离时,立即通过信号收发模块向监护人发送预警信号;

若未接收到被监护人的预警信号,则只显示导航画面;

若接收到被监护人的预警信号,则在显示导航画面基础上启动危险提示模块,向被监护人发送危险信息;

若监护人确定被监护人发生意外,则通过控制模块启动报案模块;

若监护人未能及时确定信息,则给云端服务器模块发送信号。

另外,当监护人有事不在被监护人身边时,其可授权给其他可信任的人,作为代理监护人,由代理监护人直接管理被监护人。一个被监护人只能有一个主监护人,但可以有多个代理监护人,而且主监护人可以监护多个被监护人。被授权的代理监护人开启监听模式可通过控制模块自主启动,或接收到被监护人发来的预警信息后被动开启。

本实施例中,用户信息模块,包括用户数据存储和用户身份验证,其中:

用户数据存储中包括主监护人的身份信息、联系方式,主监护人添加的代理监护人的身份信息和联系方式,和其对应的被监护人的身份信息、图像信息。用户身份验证中需验证:用户的身份证、主监护人与被监护人之间是否存在监护关系,监护人的联系方式是否有效,被监护人的图像信息是否与本人相符。

本实施例中,视频信息采集模块的视频来源主要是摄像头。

本实施例中,智能追踪模块的具体内容为:

(1)从视频信息采集模块获得视频数据和各摄像头所在的位置信息,根据被监护人发来的定位信息,从视频数据中确定目标视频;

(2)在目标视频中进一步根据定位信息缩小目标范围,结合定位和人脸识别,标定目标被监护人;

(3)确定目标所在的5m*5m的区域,使用物体识别分类技术,识别该区域的物体;

(4)当发现目标被监护人进入了汽车,则标记出该汽车,并持续跟踪,同时根据跟踪过程中拍摄到的清晰车牌号照片,运用车牌号识别技术,确定目标车牌,以供警方追踪目标。

本实施例中,报警模块,在监护人确定被监护人发生了异常情况后,自动向公安部门发送报警信息,并启用智能追踪模块。

本实施例中,被监护人模块中的定位模块采用支持gps或北斗导航的芯片。

本实施例中,监护人模块中的导航模块的内容包括:当未向公安报案时,导航模块实时生成一个导航图,导航图中包括被监护人所在位置,二者之间的距离及安全区域的标记,以指导监护人确定被监护人是否发生异常情况;若已经向公安局报案,在导航图中需要另外标识公安局追踪分析后确定的可疑区域信息。

本实施例中,监护人模块中的控制模块设置安全距离,在监听模式下,若发现被监护人不在安全距离时,立即通过信息收发模块向监护人发送预警信号。

本实施例中,监护人模块中的授权模块可以添加多位监护人,且只有主监护人有该模块的操作权限,其中添加的监护人信息包括姓名、身份证号;

当监护人模块中的危险信息提示模块开启时,代理监护人的客户端将自动将监护信息在云端备份,并且将该信息实时发送给主监护人;

当云端服务器收到代理监护人发送的监护信息后,云端启动异常检测机制,并将异常结果发送给主监护人,若主监护人未能及时响应,则云端自助报警,并启动追踪模块;

异常检测机制的内容为,云端分析收到的监护信息,判断当被监护人不在主监护人事先划定的安全区域,或被监护人处于危险区域,或被监护人与监护人的距离超过安全距离时,返回异常结果。

为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首先在被监护人带好相应装置,监护人携带其手机的前提下,监护人启动监听模式,在监听模式下,监护人可实时查看被监护人的位置,一旦发生危险,当被监护人发出预警信号,监护人确认其发生危险,监护人启动报案模块或监护人可自主启动报案模块。

公安局信息中心收到监护人发来的报案信息后,备案,并同时启动智能追踪系统,根据被监护人的定位信息和监控摄像头的视频信息,智能追踪被监护人。并将追踪结果返回公安局信息信息,同时发送给监护人,便于距离较近的监护人及时追回被拐走的被监护人。

相比于上述技术,本发明可以在被监护人发生意外后,在儿童追踪找回的黄金期内对目标进行追踪。而且就算被监护人的定位装置被取下后,本发明也可以根据定位显示的最后位置,锁定被监护人,并进行持续追踪。

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发明的构思做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依本发明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由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