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型信号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97278发布日期:2018-11-02 21:09阅读:698来源:国知局
L型信号灯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信号灯设计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L型信号灯。



背景技术:

信号灯,俗称红绿灯,是为了加强道路交通管理,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提高道路使用效率,改善交通状况的一种重要工具。适用于十字、丁字等交叉路口,由道路交通信号控制机控制,指导车辆和行人安全有序地通行。

而L型信号灯是信号灯中常见的一种,但是目前市面上常见的L型信号灯,由于设计上的不完善,仅仅通过立柱简单的固定在地面上,并经常出现悬臂设计太长,立柱高度太高等情况,导致L型信号灯的固定可靠性低,此类L型信号灯一旦受到较大的外力影响,如台风天气,被车辆碰撞等,容易出现翻倒等情况,而造成较大的安全事故。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L型信号灯,可以解决上述问题的一个或者多个。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L型信号灯,包括立柱、悬臂、法兰盘、地脚螺栓和工作灯,所述立柱的一端与法兰盘相连接,所述悬臂的一端与立柱的另一端相连接,所述工作灯安装在悬臂上,所述地脚螺栓与法兰盘相连接,所述立柱的长度不大于地脚螺栓的底部到法兰盘的距离的3.2倍,所述悬臂到立柱的距离不大于立柱的长度的2倍。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中,立柱和悬臂形成L型结构,且工作灯安装于悬臂上,使得用户能根据需要将工作灯设置于道路的上方,而不会因为阻碍汽车等交通工具的通过,而法兰盘的设置,能方便立柱固定于地面上,同时,通过设置地脚螺栓,能大大提高本实用新型和土地的连接面积,保证本实用新型和地面的连接可靠性,并且通过大量实验测试得,将立柱和悬臂的长度限制在一定范围内,能大大降低其受外力发生翻倒的概率,稳定性和安全性好。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本实用新型还包括箍筋,所述地脚螺栓为多个,所述多个地脚螺栓均安装在法兰盘下,所述箍筋围着所有的地脚螺栓。由此,箍筋可以将多个地脚螺栓连接起来,减少多个地脚螺栓由于受力相互间远离等情况,提高本实用新型的固定可靠性。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包括第一加强肋,所述第一加强肋分别与立柱和法兰盘均相连接。第一加强肋的设置可以提高立柱和法兰盘的连接处强度,降低该位置受力断裂的概率。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包括第二加强肋,所述第二加强肋分别与立柱和悬臂均相连接。第二加强肋的设置可以提高立柱和悬臂的连接处强度,降低该位置受力断裂的概率。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悬臂和立柱均呈八棱台状。由此,悬臂和立柱的稳定性和强度高。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工作灯为多个,所述多个工作灯等间距安装在悬臂上。由此,本实用新型能适用于各种不同的道路环境中使用,且能便于用户观察。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地脚螺栓的长度为2180mm,所述立柱的长度为6550mm,所述悬臂的长度为6000~13000mm。实验测得,在该数值内的本实用新型其抗外力翻倒性能最好,且其使用时基本不会对汽车等交通工具造成妨碍。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地脚螺栓的顶部位于法兰盘上,并距离法兰盘70~80mm。由此,用户能直观地看到地脚螺栓的设置,并且还能通过对该位置进行加固,使得地脚螺栓于法兰盘的连接处在上下均进行加固,提高其连接可靠性。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本实用新型还包括HDPE(即高密度聚乙烯)管,所述HDPE管的一端设于立柱内。由此,可以进一步提高立柱和大地的连接可靠性,降低立柱翻倒的概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的一种L型信号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参考图1,本实用新型的一种L型信号灯,包括立柱1、悬臂2、法兰盘3、地脚螺栓4、工作灯5、箍筋6、第一加强肋7、第二加强肋8和HDPE管9。

悬臂2和立柱1均呈八棱台状,且立柱1的长度为6550mm,悬臂2的长度可以在6000mm到13000mm之间,本实施例中取10000mm,立柱1的一端通过螺栓与法兰盘3固定连接,且第一加强肋7为多个,所有第一加强肋7分别与立柱1和法兰盘3均通过焊接相连接,以此强化立柱1和法兰盘3的固定可靠性

悬臂2的一端套装在立柱1的另一端上,使得悬臂2的一端与立柱1的该端相连接,形成L型,另外,第二加强肋8为多个,所有第二加强肋8分别与立柱1和悬臂2均通过焊接相连接,以此强化立柱1和悬臂2的固定可靠性。

工作灯5为多个,多个工作灯5等间距通过固定座安装在悬臂2上。

地脚螺栓4的长度为2180mm,且地脚螺栓4为多个,所有的地脚螺栓4的顶部均穿过法兰盘3,即该顶部位于法兰盘3的上方,而该顶部距离法兰盘3大小在70mm到80mm之间。而所有地脚螺栓4的底部均位于法兰盘3的下方,则地脚螺栓4的底部到法兰盘3的距离大小在2100mm到2110mm之间。且地脚螺栓4和法兰盘3的上下连接位置均通过螺母固定,以使得地脚螺栓4与法兰盘3相连接。而箍筋6也为多个,每个箍筋6均围着所有的地脚螺栓4,以强化地脚螺栓4的固定可靠性。

HDPE管9的一端设于立柱内,另一端在使用时能嵌入到地底中,以进一步提高立柱1的固定可靠性。

另外,除了上述尺寸数据,用户在设计本实用新型时,只要保证本实用新型中立柱1的长度不大于地脚螺栓4的底部到法兰盘3的距离的3.2倍,悬臂2到立柱1的距离不大于立柱1的长度的2倍,就可以有效地保证各部件不易发生翻倒。

本实用新型在安装时,地脚螺栓4能嵌装在地底下,HDPE管9不与立柱连接的一端也嵌入到地底中,即可保证本实用新型的固定可靠性,悬臂2能伸到相应的位置,此时,通过工作灯5的工作,即可对道路进行管理,而不会影响车辆等交通工具的行驶。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