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消防报警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916059发布日期:2018-11-13 22:07阅读:13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消防设备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消防报警系统。



背景技术:

消防报警器一般设置在走道处、楼梯口等经常有人出没的地方,当发生火灾时可以发出声音报警,并且闪烁灯闪烁以提醒在场人员注意。它具有低功耗、长寿命、报警音调可选择及安装灵活、方便的特点,故在高楼大厦、公共场所、人流量大的地方应用十分广泛。

但是,在发生火灾时必须停电即供电电路断开,停电后由于光线暗淡,在烟雾中无法看清道路,容易导致无谓的伤亡。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消防报警系统,具有减少火灾时人员伤亡的概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消防报警系统,包括多个设置于楼道内的烟雾指示装置,烟雾指示装置包括灯体,灯体内设置有蜂鸣器SP、用于指示逃生方向的报警灯芯、用于提供工作电压的蓄电池以及当发生火灾时控制报警灯芯以及蜂鸣器SP得电的报警电路,报警电路包括:

烟雾感应器,设置于灯体内,其用于检测空气中的烟雾浓度,并输出的烟雾信号;

烟雾比较模块,与烟雾感应器的输出端耦接并将烟雾信号与预设电压值比较后输出烟雾比较信号;

执行模块,与烟雾比较模块的输出端耦接并在接收烟雾比较信号后控制报警灯芯以及蜂鸣器SP得电并输出报警信号。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发生火灾时,空气中的烟雾程度达到所预设浓度时,使烟雾感应器发出对应的烟雾信号,并通过烟雾比较模块发出相应的烟雾比较信号,执行模块响应于烟雾比较信号使蜂鸣器SP发出响声,从而通知楼内的人员离开火灾现场;烟雾比较信号通过执行模块使报警灯芯得电用以显示逃生方向,便于火灾现场的人员快速离开,从而减少火灾时人员伤亡的概率。

进一步的,烟雾比较模块包括:

电阻R1,电阻R1的一端与直流电V1串联;

电阻R2,电阻R2的一端接地,另一端与电阻R1远离直流电V1的一端耦接;

比较器A1,比较器A1的正相端与烟雾感应器的输出端耦接并接收烟雾信号,反相端耦接于电阻R1和电阻R2的耦接点,比较器A1的输出端输出烟雾比较信号。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空气中的烟雾程度达到所预设浓度时,使比较器A1的正相端的输入电压大于在反相端的预设电压值,从而使比较器A1的输出端输出高电平的烟雾比较信号。

进一步的,执行模块包括:

继电器K2,其包括线圈K2以及触点常开开关S2,触点常开开关S2、报警灯芯(2)以及蜂鸣器SP串联于直流电V3和地之间;

晶闸管SCR2,线圈K2串联于晶闸管SCR2的阳极和直流电V2之间,控制极耦接于烟雾比较模块(5)的输出端以接收烟雾比较信号,阴极接地;

续流二极管D2,其阴极与直流电V2耦接,续流二极管D2的阳极与晶闸管SCR2的阳极耦接;

自锁开关SW2,一端与晶闸管SCR2的阳极耦接,另一端与线圈K2远离直流电V2的一端耦接。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烟雾比较模块发出高电平的烟雾比较信号后,晶闸管SCR2导通,从而使线圈K2得电,触点常开开关S2闭合并使蜂鸣器SP以及报警灯芯得电,使蜂鸣器SP发出响声以及使报警灯芯发亮并指示逃生路线;当火灾过后,按压两次次自锁开关SW2,从而使执行模块恢复待工状态。

进一步的,报警电路还包括当发生火灾时控制供电电路断电的处理模块,处理模块包括:

继电器K1,其包括线圈K1以及触点常闭开关S1,触点常闭开关S1串联于供电电路上;

晶闸管SCR1,线圈K1串联于晶闸管SCR1的阳极和直流电V2之间,控制极耦接于烟雾比较模块(5)的输出端以接收烟雾比较信号,阴极接地;

续流二极管D1,其阴极与直流电V2耦接,续流二极管D1的阳极与晶闸管SCR1的阳极耦接;

自锁开关SW1,一端与晶闸管SCR1的阳极耦接,另一端与线圈K1远离直流电V2的一端耦接。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处理模块接收高电平的烟雾比较信号后导通晶闸管SCR1并使线圈K1得电,使触点常闭开关S1断开,从而实现对供电电路的断电;当火灾过后,按压两次次自锁开关SW1,从而使处理模块恢复待工状态。

进一步的,灯体上还设置有复位开关SW3,报警电路还包括当按住复位开关SW3时使报警灯芯以及使蜂鸣器SP得电的按压模块,按压模块的输出端与烟雾比较模块耦接。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按住复位开关SW3时,使蜂鸣器SP发出响声以及报警灯芯发亮,以实现当烟雾报警器损坏时仍然具有报警的效果。

进一步的,灯体内还设置有用于日常照明的照明灯芯,灯体上设置有当未发生火灾且光线较暗并有人靠近灯体时仅使照明灯芯得电以及当发生火灾时仅使报警灯芯得电的照明电路。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照明灯芯,当未发生火灾时,报警灯芯断电,当在光线较暗且有人走近灯体时,照明灯芯得电以照明;当发生火灾时,报警灯芯得电以显示行人的离开路线,具有一灯两用的优点。

进一步的,照明电路包括:

检测比较模块,根据是否有人靠近灯体以及光线的亮暗输出检测比较信号;

照明模块,与检测比较模块的输出端耦接,响应于检测比较信号以控制照明灯芯通断电。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未发生火灾时、光线较暗时,以及有人靠近灯体时,检测比较模块输出对应的检测比较信号,烟雾比较模块输出对应的烟雾比较信号,处理模块控制照明电路得电;当发生火灾时,烟雾比较模块输出对应的烟雾比较信号,处理模块控制照明电路断电。

进一步的,检测比较模块包括:

红外单元,红外单元的输出端与照明模块的输入端耦接并根据是否有人靠近灯体以输出红外信号;

亮度单元,亮度单元的输出端与照明模块的输入端耦接且根据灯体的附近的光线亮暗以输出亮度信号;

非门F,其输入端与执行模块耦接并接收报警信号;

与门E,设置有输入端一、输入端二、输入端三以及输出端,输入端一与非门F的输出端耦接,输入端二与红外单元的输出端耦接并接收红外信号,输入端三与亮度单元的输出端耦接并接收亮度信号,与门E的输出端输出检测比较信号。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未发生火灾时、光线较暗时,亮度单元发出高电平的亮度信号,当有人走近灯体时,红外单元发出高电平的红外信号,红外信号与亮度信号耦合并输出检测信号。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1)当发生火灾时,使供电电路断电,照明灯芯断电,蜂鸣器SP以及报警灯芯得电以减少供电回路的伤害并通知楼内人员有火灾,在报警灯芯的作用在提示他人逃跑路线;

(2)当未发生火灾时,当光线较暗以及有人靠近时,照明灯芯得电,从而实现灯体的一灯两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示出了灯体整体结构;

图2为报警电路的电路图;

图3为照明电路的电路图。

附图标记:1、灯体;2、报警灯芯;3、照明灯芯;4、按压模块;5、烟雾比较模块;6、处理模块;7、执行模块;8、检测比较模块;9、照明模块;10、红外单元;11、亮度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一种消防报警系统,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烟雾指示装置,烟雾指示装置设置有多个并安装于楼道内,烟雾指示装置包括灯体1,如图2和3所示,灯体1内设置有蜂鸣器SP、报警灯芯2、照明灯芯3、蓄电池、报警电路以及照明电路。报警灯芯2呈箭头状设置,报警电路用于控制当火灾发生时控制供电电路断电并使蜂鸣器SP以及报警灯芯2得电;当未发生火灾、光线较暗且有人靠近时,照明电路控制照明灯芯3得电以及报警灯芯2断电,当发生火灾时,报警电路控制报警灯芯2得电以及照明灯芯3断电。

如图2所示,报警电路包括烟雾感应器、按压模块4、烟雾比较模块5、处理模块6、执行模块7。烟雾感应器设置于灯体1上用于检测空气中的烟雾浓度,并输出相应的烟雾信号;按压模块4包括复位开关SW3,当人按住复位开关SW3时输出按压信号;烟雾比较模块5,与烟雾感应器以及按压模块4的输出端耦接并输出烟雾比较信号;处理模块6与烟雾比较模块5的输出端耦接并响应于烟雾比较信号后使供电电路断开;处理模块6与烟雾比较模块5的输出端耦接并响应于烟雾比较信号后使蜂鸣器SP以及报警灯芯2通断电,且当报警灯芯2得电时输出报警信号。

如图2所示,烟雾比较模块5包括电阻R1、电阻R2、比较器A1以及或门G1。电阻R1的一端与直流电V1串联,直流电V1由蓄电池提供;电阻R2的一端接地,另一端与电阻R1远离直流电V1的一端耦接;比较器A1的正相端与烟雾感应器的输出端耦接并接收烟雾信号,反相端耦接于电阻R1和电阻R2的耦接点,比较器A1的输出端输出烟雾比较信号;或门G1具有第一输入端以及第二输入端和输出端,或门G1的第一输入端与比较器A1的输出端耦接,或门G1的输出端输出烟雾比较信号。

如图2所示,按压模块4还包括电阻R9以及电阻R8。复位开关SW3以及电阻R9、电阻R8串联于直流电V8和地之间,或门G1的第二输入端耦接于电阻R8和电阻R9的耦接点。当空气中的烟雾浓度大于所设定的预设浓度时,比较器A1输出高电平,从而使或门G1输出高电平的烟雾比较信号;当人按住复位开关SW3时,在或门G1的作用下,或门G1的输出端输出高电平的烟雾比较信号。

处理模块6包括继电器K1、晶闸管SCR1、续流二极管D1以及自锁开关SW1。蓄电池提供直流电V2,继电器K1包括线圈K1以及触点常闭开关S1,触点常闭开关S1串联于供电电路上;线圈K1串联于晶闸管SCR1的阳极和直流电V2之间,晶闸管SCR1控制极耦接于比较器A1的输出端以接收烟雾比较信号,阴极接地;续流二极管D1的阴极与直流电V2耦接,续流二极管D1的阳极与晶闸管SCR1的阳极耦接;自锁开关SW1的一端与晶闸管SCR1的阳极耦接,另一端与线圈K1远离直流电V2的一端耦接。当比较器A1输出高电平的烟雾比较信号时,导通晶闸管SCR1并使线圈K1得电,使触点常闭开关S1断开,从而断开整层楼的供电电路。

如图2所示,执行模块7包括继电器K2、晶闸管SCR2以及续流二极管D2。蓄电池提供直流电V3,继电器K2包括线圈K2以及触点常开开关S2,触点常开开关S2、直流电V3、蜂鸣器SP以及报警灯芯2串联;晶闸管SCR2的控制极耦接于比较器A1的输出端以接收烟雾比较信号,阴极接地;续流二极管D2的阴极与直流电V2耦接,续流二极管D2的阳极与晶闸管SCR2的阳极耦接;自锁开关SW2的一端与晶闸管SCR2的阳极耦接,另一端与线圈K2远离直流电V2的一端耦接。当比较器A1输出高电平的烟雾比较信号时,导通晶闸管SCR2并使线圈K2得电,使触点常开开关S2闭合,使蜂鸣器SP以及报警灯芯2得电。报警信号为报警灯芯2两端的电压Vp。

如图1和图3所示,照明电路包括检测比较模块8、照明模块9。检测比较模块8、红外单元10以及亮度单元11、非门F以及与门E,蓄电池提供直流电V4、直流电V5、直流电V6以及直流电V7。当未发生火灾、光线较暗并有人靠近灯体1时,照明电路控制照明灯芯3得电;当发生火灾时照明电路仅使报警灯芯2得电。

如图1和图3所示,红外单元10包括红外感应器、电阻R4、电阻R5以及比较器A2。红外感应器用于检测是否有人靠近并输出第一信号,电阻R4的一端与直流电V4串联;电阻R5的一端接地,另一端与电阻R4远离直流电V4的一端耦接;比较器A2的正相端与红外感应器的输出端耦接并接收第一信号,反相端耦接于电阻R4和电阻R5的耦接点,比较器A2的输出端输出红外信号。当有人靠近时,红外单元10输出高电平的红外信号。

如图3所示,亮度单元11包括亮度感应器、电阻R6、电阻R7以及比较器A3。亮度感应器用于检测周围的光线强度并输出第二信号,电阻R6的一端与直流电V7串联;电阻R7的一端接地,另一端与电阻R6远离直流电V7的一端耦接;比较器A3的正相端与亮度感应器的输出端耦接并接收第一信号,反相端耦接于电阻R6和电阻R7的耦接点,比较器A3的输出端输出亮度信号。当光线较暗时,亮度单元11输出高电平的亮度信号。

如图3所示,非门F的输入端与报警灯芯2和蜂鸣器SP的连接点耦接并接收报警信号Vp;与门E设置有输入端一、输入端二、输入端三以及一个输出端,与门E输入端一与非门F的输出端耦接;与门E输入端二与比较器A2的输出端耦接;与门E输入端三与比较器A1的输出端耦接。从而只有当未发生火灾、光线较暗以及有人靠近时与门E输出高电平的检测比较信号。

如图3所示,照明模块9包括继电器K3、NPN三极管Q1、续流二极管D3。继电器K3包括线圈K3以及触点常开开关S3,触点常开开关S3、照明灯芯3串联于直流电V6和地之间;NPN三极管Q1基极耦接于与门E的输出端以接收检测比较信号,发射极接地;续流二极管D3的阴极与直流电V5耦接,续流二极管D3的阳极与NPN三极管Q1的集电极耦接。当与门E的输出端输出高电平的检测比较信号时,导通NPN三极管Q1并使线圈K3得电,使触点常开开关S3闭合,使照明灯芯3得电以实现灯体1的一灯两用。

本实施例的具体实施方法:当发生火灾时,使供电电路断电,照明灯芯3断电,蜂鸣器SP以及报警灯芯2得电以减少供电回路的伤害并通知楼内人员有火灾,在报警灯芯2的作用在提示他人逃跑路线,从而减少伤亡人员;当未发生火灾时,当光线较暗以及有人靠近时,照明灯芯3得电,从而实现灯体1的一灯两用。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