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NB-IOT的低功耗通信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91751发布日期:2019-02-01 19:39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基于NB-IOT的低功耗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信息接收装置、NB-IOT模块和信息发送装置,所述信息接收装置包括控制器U11、光耦U12、光耦U13和CAN控制器U14、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电阻R5、电阻R6、电阻R7、电容C1、电容C2,其中,控制器U11采用TMS320LF2407,光耦U12和光耦U13均采用6N137,CAN控制器U14采用PCA2C250;所述电阻R1的一端连接控制器U11的72引脚,另一端连接光耦U12的3引脚;电阻R2的一端连接控制器U11的70引脚,另一端连接光耦U13的8引脚;电容C2的一端连接在电阻R2与控制器U11连接的线路上,另一端接地;光耦U13的5引脚连接在电容C2接地的一端;电阻R3的一端连接光耦U13的3引脚,另一端连接CAN控制器U14的4引脚;光耦U12的7引脚、8引脚以及光耦13的2引脚以及CAN控制器U14的3引脚共同连接5V电源;光耦U12的6引脚与CAN控制器U14的1引脚连接;电阻R5一端连接在光耦U12与CAN控制器U14连接的线路上,另一端连接5V电源;电容C1的一端连接光耦U12的5引脚,另一端连接5V电源;电阻R6一端连接CAN控制器U14的7引脚,另一端连接NB-IOT模块;电阻R7一端连接CAN控制器U14的6引脚,另一端连接NB-IOT模块;

信息发送装置包括控制器U21、独立CAN控制器U22、光耦U23、光耦U24、CAN控制器U25、电阻R8、电阻R9、电阻R10、电阻R11、电阻R12、电阻R13、电阻R14、电阻R15、电容C5、电容C6,其中,控制器U21采用89C52,独立CAN控制器U22采用SJA1000,光耦U23和光耦U24均采用6N137,CAN控制器U25采用PCA82C250;控制器U21的32引脚至39引脚依次与独立CAN控制器U22的2、1、38、37、36、35、24、23引脚连接,控制器U21的21、17、16、30、12引脚依次与独立CAN控制器U22的4、5、6、3、16引脚连接;电阻R8的一端与独立CAN控制器U22的13引脚连接,另一端与光耦U23的3引脚连接;电阻R9的一端与独立CAN控制器U22的19引脚连接,另一端与光耦U23的2引脚连接;独立CAN控制器的19引脚与光耦U24的6引脚连接;电阻R8与光耦U23连接的节点、电阻R9与光耦U23连接的节点共同连接5V电源;电阻R10的一端连接独立CAN控制器U22的30引脚,另一端连接5V电源;电阻R11的一端连接在电阻R10与独立CAN控制器U22连接的线路上,另一端与独立CAN控制器U222的8、21、15引脚连接并共同接地;独立CAN控制器U22的11、22、18、12引脚共同连接的节点与光耦U24的8引脚连接;光耦U24的8引脚与7引脚连接;光耦U23的7、8引脚以及光耦U24的2引脚以及CAN控制器U25的3引脚共同连接5V电源;光耦U23的6引脚与CAN控制器U25的1引脚连接;电阻R13的一端连接在光耦U23与CAN控制器U25连接的线路上,另一端连接5V电源;电容C6一端连接光耦U23的5引脚,另一端连接5V电源;电阻R12的一端连接光耦U24的2引脚,另一端连接CAN控制器U25的4引脚;电阻R14的一端连接CAN控制器U25的7引脚,另一端连接NB-IOT模块;电阻R15的一端连接CAN控制器U25的6引脚,另一端连接NB-IOT模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NB-IOT的低功耗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信息接收装置还包括电阻R4、电容C3、电容C4、二极管D1、二极管D2,电容C3与二极管D1并联,二极管D1的阳极接地,阴极连接在电阻R6与NB-IOT模块连接的一端;电容C4与二极管D2并联,二极管D2的阳极接地,阴极连接在电阻R7与NB-IOT模块连接的一端;电阻R4的一端连接CAN控制器U14的8引脚连接,另一端接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NB-IOT的低功耗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信息发送装置还包括电阻R16、电容C7、电容C8、二极管D3、二极管D4,电容C7与二极管D3并联,二极管D3的阳极接地,阴极连接在电阻R14与NB-IOT模块连接的一端;电容C8与二极管D4并联,二极管D4的阳极接地,阴极连接在电阻R15与NB-IOT模块连接的一端;电阻R16的一端连接CAN控制器U25的8引脚连接,另一端接地。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NB-IOT的低功耗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NB-IOT模块采用RDA8910。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