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学校的一键报警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455043发布日期:2019-04-20 03:11阅读:429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学校的一键报警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报警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学校的一键报警器。



背景技术:

报警器一般安装在居民宅内或者商户内,主要是应对违法犯罪活动或者人员重大紧急情况进报警。经检索,申请号为201720619791.5的专利文件公开了一键报警器,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设置报警主机,所述箱体上设置灯箱、图像采集单元、紧急报警按钮、语音接收单元和语音发送单元;所述灯箱内设置指示LED灯、光敏传感器和点动开关,所述紧急报警按钮连接点动开关,所述光敏传感器与点动开关均连接指示LED灯;所述灯箱、图像采集单元、紧急报警按钮、语音接收单元和语音发送单元均与所述报警主机连接。该报警器用以解决在光线较暗的环境报警器不易发现的问题,一旦发生警情可以做到快速响应、联网援助、就近出警,操作简单快捷。

但是现有的报警器报警不及时,不能同时放出灯光和声音报警,不能有效的提醒人们注意到发生的事故,因此我们提出了一种用于学校的一键报警器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用于学校的一键报警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学校的一键报警器,包括电源U、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电阻R4、氖管N1、氖管N2、氖管N3、光敏电阻RG1、光敏电阻RG2、双向晶闸管VS1、双向晶闸管VS2、灯珠D、蜂鸣器BL,所述电源U的输出端连接有电阻R4的一端,所述电阻R4的另一端连接有光敏电阻RG1的一端、电阻R2的一端、蜂鸣器BL的一端和光敏电阻RG2的一端,所述电源U的输入端连接有氖管N1的一端、双向晶闸管VS2的T2极、双向晶闸管VS1的T2极和氖管N3的一端,所述氖管N3的另一端连接有电阻R3的一端,所述电阻R3的另一端连接有金属片S2,所述氖管N1的另一端连接有电阻R1的一端,所述电阻R1的另一端连接有金属片S1,所述光敏电阻RG1的另一端连接有双向晶闸管VS2的T1极和双向晶闸管VS1的G极,所述电阻R2的另一端连接有氖管N2的一端,所述氖管N2的另一端连接有双向晶闸管VS1的T1极和灯珠D的一端,所述灯珠D的另一端与蜂鸣器BL的另一端相连接,所述光敏电阻RG2的另一端与双向晶闸管VS2的G极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光敏电阻RG1和光敏电阻RG2的型号均为MG-45。

优选的,所述电源U为220V交流电。

优选的,所述双向晶闸管VS1和双向晶闸管VS2的型号均为KS500A。

优选的,所述蜂鸣器BL的型号为HYD-2312。

优选的,所述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电阻R4的阻值依次为300kΩ、300kΩ、300kΩ、1kΩ。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电阻R4、氖管N1、氖管N2、氖管N3、光敏电阻RG1、光敏电阻RG2、双向晶闸管VS1、双向晶闸管VS2、灯珠D、蜂鸣器BL、金属片S1和金属片S2相配合,利用市电为电路供电,用手指触摸金属片S1时,氖管N1发光,使光敏电阻RG1阻值变小,双向晶闸管VS1因获得足够的触发电流而导通,灯珠D点亮,此时蜂鸣器BL鸣声报警,且灯珠D和蜂鸣器BL上的电压使氖管N2发光,此光线照在光敏电阻RG1上,所以即使停止触摸金属片S1,双向晶闸管VS1仍然保持在导通的状态,即灯珠D仍然保持点亮,触摸金属片S2,则氖管N3发光,使光敏电阻RG2阻值变小,双向晶闸管VS2因获得足够的触发电流而导通,使双向晶闸管VS1因其G极与T1极短接而截止,灯珠D熄灭,实现学院的报警工作,灯珠D的灯光和蜂鸣器BL放出的声音均能提醒学生和教务人员注意到事故发生。

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结构简单,操控方便,通过触摸金属片S1和金属片S2能够及时的使灯珠D发光,此时蜂鸣器BL能够放出声音警报,提醒学生和警务人员注意事故,避免人员受到伤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用于学校的一键报警器的电路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一种用于学校的一键报警器,包括电源U、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电阻R4、氖管N1、氖管N2、氖管N3、光敏电阻RG1、光敏电阻RG2、双向晶闸管VS1、双向晶闸管VS2、灯珠D、蜂鸣器BL,电源U的输出端连接有电阻R4的一端,电阻R4的另一端连接有光敏电阻RG1的一端、电阻R2的一端、蜂鸣器BL的一端和光敏电阻RG2的一端,电源U的输入端连接有氖管N1的一端、双向晶闸管VS2的T2极、双向晶闸管VS1的T2极和氖管N3的一端,氖管N3的另一端连接有电阻R3的一端,电阻R3的另一端连接有金属片S2,氖管N1的另一端连接有电阻R1的一端,电阻R1的另一端连接有金属片S1,光敏电阻RG1的另一端连接有双向晶闸管VS2的T1极和双向晶闸管VS1的G极,电阻R2的另一端连接有氖管N2的一端,氖管N2的另一端连接有双向晶闸管VS1的T1极和灯珠D的一端,灯珠D的另一端与蜂鸣器BL的另一端相连接,光敏电阻RG2的另一端与双向晶闸管VS2的G极相连接,通过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电阻R4、氖管N1、氖管N2、氖管N3、光敏电阻RG1、光敏电阻RG2、双向晶闸管VS1、双向晶闸管VS2、灯珠D、蜂鸣器BL、金属片S1和金属片S2相配合,利用市电为电路供电,用手指触摸金属片S1时,氖管N1发光,使光敏电阻RG1阻值变小,双向晶闸管VS1因获得足够的触发电流而导通,灯珠D点亮,此时蜂鸣器BL鸣声报警,且灯珠D和蜂鸣器BL上的电压使氖管N2发光,此光线照在光敏电阻RG1上,所以即使停止触摸金属片S1,双向晶闸管VS1仍然保持在导通的状态,即灯珠D仍然保持点亮,触摸金属片S2,则氖管N3发光,使光敏电阻RG2阻值变小,双向晶闸管VS2因获得足够的触发电流而导通,使双向晶闸管VS1因其G极与T1极短接而截止,灯珠D熄灭,实现学院的报警工作,灯珠D的灯光和蜂鸣器BL放出的声音均能提醒学生和教务人员注意到事故发生,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结构简单,操控方便,通过触摸金属片S1和金属片S2能够及时的使灯珠D发光,此时蜂鸣器BL能够放出声音警报,提醒学生和警务人员注意事故,避免人员受到伤害。

本实用新型中,光敏电阻RG1和光敏电阻RG2的型号均为MG-45,电源U为220V交流电,双向晶闸管VS1和双向晶闸管VS2的型号均为KS500A,蜂鸣器BL的型号为HYD-2312,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电阻R4的阻值依次为300kΩ、300kΩ、300kΩ、1kΩ,通过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电阻R4、氖管N1、氖管N2、氖管N3、光敏电阻RG1、光敏电阻RG2、双向晶闸管VS1、双向晶闸管VS2、灯珠D、蜂鸣器BL、金属片S1和金属片S2相配合,利用市电为电路供电,用手指触摸金属片S1时,氖管N1发光,使光敏电阻RG1阻值变小,双向晶闸管VS1因获得足够的触发电流而导通,灯珠D点亮,此时蜂鸣器BL鸣声报警,且灯珠D和蜂鸣器BL上的电压使氖管N2发光,此光线照在光敏电阻RG1上,所以即使停止触摸金属片S1,双向晶闸管VS1仍然保持在导通的状态,即灯珠D仍然保持点亮,触摸金属片S2,则氖管N3发光,使光敏电阻RG2阻值变小,双向晶闸管VS2因获得足够的触发电流而导通,使双向晶闸管VS1因其G极与T1极短接而截止,灯珠D熄灭,实现学院的报警工作,灯珠D的灯光和蜂鸣器BL放出的声音均能提醒学生和教务人员注意到事故发生,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结构简单,操控方便,通过触摸金属片S1和金属片S2能够及时的使灯珠D发光,此时蜂鸣器BL能够放出声音警报,提醒学生和警务人员注意事故,避免人员受到伤害。

工作原理:使用时,利用市电为整个电路供电,其中氖管N1、氖管N2和光敏电阻RG1共同构成一个光电耦合器,且氖管N3和光敏电阻RG2共同构成另一个光电耦台器,当用手指触摸金属片S1时,氖管N1发光,使光敏电阻RG1阻值变小,于是双向晶闸管VS1因获得足够的触发电流而导通,故灯珠D得电而点亮,与此同时,蜂鸣器BL鸣声报警,且灯珠D和蜂鸣器BL上的220V交流电压使氖管N2发光,此光线照在光敏电阻RG1上,所以这时,即使停止触摸金属片S1,双向晶闸管VS1仍然保持在导通的状态,即灯珠D仍然保持点亮,灯珠D点亮后,如果触摸金属片S2,则氖管N3发光,使光敏电阻RG2阻值变小,双向晶闸管VS2因获得足够的触发电流而导通,使双向晶闸管VS1因其G极与T1极短接而截止,灯珠D熄灭,综上:触摸一下金属片S1,灯珠D点亮;再触摸一下金属片S2,灯珠D熄灭;如此周而复始,即可实现学院的报警工作,灯珠D的灯光和蜂鸣器BL放出的声音均能提醒学生和教务人员注意到事故发生。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