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持式出烟出温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914361发布日期:2019-02-19 18:51阅读:234来源:国知局
一种手持式出烟出温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出烟出温装置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手持式出烟出温装置。



背景技术:

火灾探头为探测失火处所的热、离子浓度等信息并发送给报警装置的设备,通常在消防系统中,需要通过试验器来检测火灾探测器是否灵敏达标。

目前,大多数试验火灾探头的装置只能出烟出温,而在出烟出温之间切换时,由于测试装置内存有残留气体,通常上一测试的探头还会一直报警,从而影响了测试的准确率。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能够提高测试准确率的手持式出烟出温装置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手持式出烟出温装置,不仅能出烟出温,而且能单独吹风,吹走装置内上一测试阶段的的残留气体后再进行下一测试阶段,提高了测试准确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手持式出烟出温装置,包括:壳体和手持杆,所述壳体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手持杆;所述壳体内部设置有出烟结构、吹风结构和出温结构,且所述壳体顶部的一侧设置有喷气嘴;所述手持杆外壁设置有档位控制开关,内部设置有电池,所述档位控制开关与所述电池电连接;所述档位控制开关包括:出烟档、吹风档和出温档;所述出烟结构、所述吹风结构和所述出温结构分别与所述出烟档、所述吹风档和所述出温档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手持式出烟出温装置,吹风结构与吹风挡电连接,当上一测试阶段结束后,将档位控制开关拨到吹风挡,此时只有吹风结构工作,吹风结构吹风,将出温出烟装置内的残余烟雾吹出,再进行下一阶段测试阶段,避免了上一阶段残留烟雾对下一阶段测试的影响,提高了测试的准确率。

优选的,所述出烟结构包括储油室、导油绳和电热丝,所述储油室为封闭的空心圆柱体,空心处设置为出气孔,所述出气孔与所述喷气嘴相通;所述储油室的顶部镶嵌有所述导油绳,所述导油绳的外周缠绕有所述电热丝,所述电热丝与所述电源通过导线电连接;所述储油室的底部设置有所述吹风结构,所述吹风结构与所述电池通过导线电连接,且所述吹风结构的吹风口对应所述出气孔的底端。当进行出烟试验时,导油绳吸附了储液室内的环保雾香液,打开电源,导油绳上的电热丝发热,从而使导油绳上的油蒸发形成烟雾,再通过吹风结构将烟雾沿着喷气嘴喷出,能够测试火灾探头的感烟功能是否正常。

所述储油室的侧面设置有注油孔和液位窗。液位窗用来方便观察储液室的环保雾香液的液位高度,决定是否需要加油;注油孔则用来加油,通过弹簧瓶压扁插入雾香液内,然后松开手用弹簧瓶的自然弹力吸取雾香液,直至吸满为止,注油孔处设置有螺丝密封,将螺丝旋转取出,再将弹簧瓶的针头插入注油孔,进行挤压,实现注油。

优选的,所述出温结构包括:绝缘管和加热丝,所述绝缘管设置于所述喷气嘴内部;所述加热丝设置于所述绝缘管内部,且与所述电池电连接。在进行出温试验时,打开电源,加热丝接电发热,通过吹风结构吹风,则吹出热风,能够测试火灾探头的感温功能是否正常。

优选的,所述吹风结构为吹风泵或吹风扇。吹风泵或吹风扇接通电源则能够吹出风,满足出烟出温装置的使用。

优选的,所述手持杆包括:连接杆和电源杆,所述连接杆与所述电源杆螺纹连接;所述连接杆的外壁设置有所述档位控制开关,且底部设置有导体探头,所述导体探头与所述档位控制开关电连接;所述电源杆的内部设置有所述电池,外壁设置有与所述电池电连接的电源开关,且顶部设置有与所述导体探头相匹配的导体探头孔;所述导体探头孔与所述电源电连接。电源杆为整个出烟出温装置提供电源,待使用完毕后,可拆卸存放,给使用者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同时导体探头和导体探头孔的设置,保证电源杆和连接杆的有效电连接。

优选的,所述手持杆还包括至少一个加长杆,所述加长杆的顶部设置有所述导体探头孔,底部设置有与所述导体探头孔电连接的所述导体探头。加长杆的设置能够根据使用者的需求延长手持杆至合适的长度。

优选的,所述连接杆、所述加长杆和所述电源杆为不锈钢杆。不锈钢杆质地坚硬,美观且使用寿命长。

优选的,所述电源杆的底部还设置有绝缘把套,所述绝缘把套的底端安装有充电孔。绝缘把套保证了绝缘,避免使用者触电,且增大了使用者与电源杆摩擦力,使用方便;充电孔用来给电池充电。

优选的,所述壳体和所述手持杆之间设置有挡环,所述挡环设置有内螺纹,所述主壳体底端设置有与所述内螺纹相匹配的外螺纹。挡环的设置增加了壳体与手持杆连接的稳定性。

优选的,所述外螺纹处设置有至少一个限位槽,所述手持杆的顶端设置有与所述限位槽相匹配的限位凸起。限位槽和限位凸起能够将手持杆和壳体限位固定,避免壳体和手持杆固定连接旋转的过程中,壳体内部的导线一同旋转。

经由上述的技术方案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公开提供了一种手持式出烟出温装置,吹风结构与吹风挡电连接,当上一测试阶段结束后,将档位控制开关拨到吹风挡,此时只有吹风结构工作,吹风结构吹风,将出温出烟装置内的残余烟雾吹出,再进行下一阶段测试阶段,避免了上一阶段残留烟雾对下一阶段测试的影响,提高了测试的准确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附图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2附图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壳体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附图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延长杆和电源杆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为壳体,2为手持杆,3为出烟结构,4为吹风结构,5为出温结构,6为喷气嘴,7为档位控制开关,8为挡环,9为限位槽,31为储油室,32为导油绳,33为电热丝,34为出气孔,35为注油孔,36为液位窗,51为绝缘管,52为加热丝,21为连接杆,22为电源杆,23加长杆,24为电源开关,211为导体探头,212为导体探头孔,221为绝缘把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手持式出烟出温装置,包括:壳体1和手持杆2,壳体1的底端固定连接手持杆2;壳体1内部设置有出烟结构3、吹风结构4和出温结构5,且壳体1顶部的一侧设置有喷气嘴6;手持杆2外壁设置有档位控制开关7,内部设置有电池,档位控制开关7与电池电连接;档位控制开关7包括:出烟档、吹风档和出温档;出烟结构3、吹风结构4和出温结构5分别与出烟档、吹风档和出温档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手持式出烟出温装置,吹风结构4与吹风挡电连接,当上一测试阶段结束后,将档位控制开关7拨到吹风挡,此时只有吹风结构4工作,吹风结构4吹风,将出温出烟装置内的残余烟雾吹出,再进行下一阶段测试阶段,避免了上一阶段残留烟雾对下一阶段测试的影响,提高了测试的准确率。

为了进一步地优化上述技术方案,出烟结构3包括储油室31、导油绳32和电热丝33,储油室31为封闭的空心圆柱体,空心处设置为出气孔34,出气孔34与喷气嘴6相通;储油室31的顶部镶嵌有导油绳32,导油绳32的外周缠绕有电热丝33,电热丝33与电源通过导线电连接;储油室31的底部设置有吹风结构4,吹风结构4与电池通过导线电连接,且吹风结构4的吹风口对应出气孔31的底端;储油室31的侧面设置有注油孔35和液位窗36。当进行出烟试验时,导油绳32吸附了储油室31内的环保雾香液,打开电源,导油绳32上的电热丝33发热,从而使导油绳33上的油蒸发形成烟雾,再通过吹风结构4将烟雾沿着喷气嘴喷出,能够测试火灾探头的感烟功能是否正常。液位窗36用来方便观察储油室的环保雾香液的液位高度,决定是否需要加油,注油孔35用来给储油室31加油。

为了进一步地优化上述技术方案,出温结构5包括:绝缘管51和加热丝52,绝缘管51设置于喷气嘴6内部;加热丝52设置于绝缘管51内部,且与电池电连接。在进行出温试验时,打开电源,加热丝52接电发热,通过吹风结构4吹风,则吹出热风,能够测试火灾探头的感温功能是否正常。

为了进一步地优化上述技术方案,吹风结构4为吹风泵或吹风扇。吹风泵或吹风扇接通电源则能够吹出风,满足出烟出温装置的使用。

为了进一步地优化上述技术方案,手持杆2包括:连接杆21和电源杆22,连接杆21与电源杆22螺纹连接;连接杆21的外壁设置有档位控制开关7,且底部设置有导体探头211,导体探头211与档位控制开关7电连接;电源杆22的内部设置有电池,外壁设置有与电池电连接的电源开关24,且顶部设置有与导体探头211相匹配的导体探头孔212;导体探头孔212与电源电连接。

电源杆22为整个出烟出温装置提供电源,待使用完毕后,可拆卸存放,给使用者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同时导体探头211和导体探头孔212的设置,保证电源杆22和连接杆21的有效电连接。

为了进一步地优化上述技术方案,手持杆2还包括至少一个加长杆23,加长杆23的顶部设置有导体探头孔212,底部设置有与导体探头孔212电连接的导体探头211。加长杆23的设置能够根据使用者的需求延长手持杆2至合适的长度。

为了进一步地优化上述技术方案,连接杆21、加长杆23和电源杆22为不锈钢杆。不锈钢杆质地坚硬,美观且使用寿命长。

为了进一步地优化上述技术方案,电源杆22的底部还设置有绝缘把套221,绝缘把套221的底端安装有充电孔。绝缘把套保证了绝缘,避免使用者触电,且增大了使用者与电源杆摩擦力,使用方便;充电孔用来给电池充电。

为了进一步地优化上述技术方案,壳体1和手持杆2之间设置有挡环8,挡环8设置有内螺纹,壳体1底端设置有与内螺纹相匹配的外螺纹。挡环8的设置增加了壳体与手持杆连接的稳定性。

为了进一步地优化上述技术方案,外螺纹处设置有至少一个限位槽9,手持杆的顶端设置有与限位槽9相匹配的限位凸起。限位槽9和限位凸起能够将手持杆2和壳体1限位固定,避免壳体1和手持杆2固定连接旋转的过程中,壳体内部的导线一同旋转。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手持式出烟出温装置的使用过程为:当需要测试出烟功能时,将档位控制开关7拨到出烟挡,连接壳体1和手持杆5,此时吹风结构4和出烟结构5同时工作,导油绳32吸附储油室31中的油液,电热丝33通电生成的热量促使导油绳32的油液蒸发产生烟雾;吹风结构4通电后吹风,将烟雾吹出喷气嘴;若下一阶段进行出温功能测试,则先将档位控制开关7拨到吹风档,此时只有吹风结构4工作,吹风结构4通电吹风,将出烟出温装置内的残余烟雾吹出;待将残余烟雾全部吹出后,将档位控制开关7拨到出温档,此时只有出温结构5和吹风结构4工作,出温结构4的加热丝52通电生热,吹风结构4通电吹风,则吹出喷气嘴6的为热风,进行温度测试。

需要说明的是,若先进行出温测试再进行出烟测试,在中间进行切换时同样可以进行一段时间的吹风,避免上一测试阶段的残余烟雾对下一测试阶段的影响,提高了测试的准确率。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对于实施例公开的装置而言,由于其与实施例公开的方法相对应,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部分说明即可。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