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切断信号智能门窗磁传感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914352发布日期:2019-02-19 18:51阅读:303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切断信号智能门窗磁传感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传感器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防切断信号智能门窗磁传感器。



背景技术:

传感器是一种检测装置,能感受到被测量的信息,并能将感受到的信息,按一定规律变换成为电信号或其他所需形式的信息输出,以满足信息的传输、处理、存储、显示、记录和控制等要求,传感器的特点包括:微型化、数字化、智能化、多功能化、系统化、网络化。它是实现自动检测和自动控制的首要环节。传感器的存在和发展,让物体有了触觉、味觉和嗅觉等感官,让物体慢慢变得活了起来。

通常根据其基本感知功能分为热敏元件、光敏元件、气敏元件、力敏元件、磁敏元件、湿敏元件、声敏元件、放射线敏感元件、色敏元件和味敏元件等十大类,但是,目前市场的门窗传感器大多采用胶带贴合的方法极易掉落,不具备防尘和隐藏的功能,而且信号不稳定使用户在不知情的情况下造成离线而无法使用。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防切断信号智能门窗磁传感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切断信号智能门窗磁传感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防切断信号智能门窗磁传感器,包括安装架、收纳装置和弹簧扣,所述安装架上端设置有翻盖,所述安装架通过转轴转动连接固定块,所述翻盖右侧镶嵌有U型槽内壁设置有挡板,所述U型槽下方对应设置有倒钩,且倒钩与安装架固定安装,所述安装架左右两侧均设置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表面均设置有圆孔,所述安装架表面设置有收纳装置;

所述收纳装置底部中间位置设置立柱,所述立柱表面套设有弹簧,所述弹簧上端连接安置板,所述安置板左右两侧均固定设置有弹簧扣,所述弹簧另一端固定连接收纳装置底部,所述安置板中间位置设置有通孔,所述立柱贯穿通孔,所述立柱上端设置固定块,所述安置板上端设置限位槽,且固定块与限位槽滑动连接,所述固定块上方设置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方设置限位块,且与收纳装置左右两侧内壁均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板上端设置传感装置,所述收纳装置顶端开设有开口,所述收纳装置下方靠近底部的左右两侧设置均设置有通孔,所述收纳装置左方设置有盖板,所述盖板左侧设置有挂钩,所述收纳装置右端与挂钩对应设置有沟槽;

所述弹簧扣包括弹簧外杆、弹簧内杆和压力弹簧,所述弹簧内杆下端设置滑动块,所述弹簧内杆表面套设有压力弹簧,所述压力弹簧上端连接弹簧外杆,所述压力弹簧另一端固定连接滑动块,所述弹簧外杆左右两侧内壁均设置有滑动槽,且弹簧内杆通过滑动块与弹簧外杆滑动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安装架外表面设置有滑槽。所述收纳装置后表面设置有滑块,所述安装架通过滑块与收纳装置滑动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收纳装置左右两侧内壁局设置有凹槽,且弹簧扣均通过凹槽与收纳装置滑动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盖板右端设置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转动连接凹型槽,且凹槽与收纳装置左侧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收纳装置左端设置有红外测距仪,所述红外测距仪下端设置报警器,且红外测距仪与警报器电性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U型槽内部挂设有拉环,且拉环与U型槽活动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装置在安装过程中不仅可以防止信号被切断,还可以使用户安装本装置时便于固定,考虑到一般传感器都是直接贴合,极易在使用过程中掉落,因此设计了一个安装架,所述安装架左右两侧均设置安装板,用户可以通过螺栓将安装架与门窗相固定,由于安装架表面设置有滑槽,收纳装置后表面设置有滑块,直接将收纳装置与安装架滑动连接即可,为了防止收纳装置滑落,因此在安装架上端设置了翻盖,用于对位置的限定,考虑到对传感器本体具有保护和防尘的作用,因此设计了一个收纳装置,当整个传感器完全进入到收纳装置内部时用户就可以将盖板合上使得收纳装置对传感器进行有效的防尘和隐藏,为了防止信号被切断从而造成离线的情况,所以在收纳装置上设置有红外测距仪,当传感器与接收器的距离大于22mm时,此时警报器会接收到信号发出警报声,提醒用户进行处理,本实用新型在结构上设计简单合理,使用起来操作方便快捷。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防切断信号智能门窗磁传感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防切断信号智能门窗磁传感器中收纳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一种防切断信号智能门窗磁传感器中弹簧扣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一种防切断信号智能门窗磁传感器中凹型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一种防切断信号智能门窗磁传感器中滑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翻盖、2-警报器、3-红外测距仪、4-U型槽、5-倒钩、6-安装架、7-收纳装置、8-固定块、9-圆孔、10-安装板、11-转轴、12-通孔、13-弹簧扣、14-外壳、15-固定板、16-挂钩、17-防护盖、19-传感器装置、20-沟槽、21-限位块、22-限位槽、23-移动块、24-弹簧、25-立柱、26-第二转轴、27-凹型槽、28-滑槽、29-滑块、30-滑动块、31-滑动槽、32-压力弹簧、33-弹簧内杆、34-弹簧外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防切断信号智能门窗磁传感器,包括安装架6、收纳装置7和弹簧扣13,所述安装架6上端设置有翻盖1,所述安装架6通过转轴11转动连接固定块8,所述翻盖1右侧镶嵌有U型槽4内壁设置有挡板,所述U型槽4下方对应设置有倒钩5,且倒钩5与安装架6固定安装,所述安装架6左右两侧均设置有安装板10,所述安装板10表面均设置有圆孔9,所述安装架6表面设置有收纳装置7;

所述收纳装置7底部中间位置设置立柱25,所述立柱25表面套设有弹簧24,所述弹簧24上端连接安置板,所述安置板左右两侧均固定设置有弹簧扣13,所述弹簧24另一端固定连接收纳装置7底部,所述安置板中间位置设置有通孔,所述立柱25贯穿通孔,所述立柱25上端设置固定块23,所述安置板上端设置限位槽22,且固定块23与限位槽22滑动连接,所述固定块23上方设置固定板15,所述固定板15上方设置限位块21,且与收纳装置7左右两侧内壁均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板15上端设置传感装置19,所述收纳装置7顶端开设有开口,所述收纳装置7下方靠近底部的左右两侧设置均设置有通孔12,所述收纳装置7左方设置有盖板17,所述盖板17左侧设置有挂钩16,所述收纳装置7右端与挂钩16对应设置有沟槽20;

所述弹簧扣13包括弹簧外杆34、弹簧内杆33和压力弹簧32,所述弹簧内杆33下端设置滑动块30,所述弹簧内杆33表面套设有压力弹簧32,所述压力弹簧32上端连接弹簧外杆34,所述压力弹簧32另一端固定连接滑动块,所述弹簧外杆34左右两侧内壁均设置有滑动槽31,且弹簧内杆33通过滑动块30与弹簧外杆34滑动连接。

所述安装架6外表面设置有滑槽28。所述收纳装置7后表面设置有滑块29,所述安装架6通过滑块与收纳装置7滑动连接。

所述收纳装置7左右两侧内壁局设置有凹槽,且弹簧扣13均通过凹槽与收纳装置7滑动连接。

所述盖板17右端设置有第二转轴26,所述第二转轴26转动连接凹型槽27,且凹槽27与收纳装置左侧固定连接。

所述收纳装置7左端设置有红外测距仪3,所述红外测距仪3下端设置报警器2,且红外测距仪3与警报器电性连接。

所述U型槽4内部挂设有拉环,且拉环与U型槽4活动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

本装置在安装过程中不仅可以防止信号被切断,还可以使用户安装本装置时便于固定,考虑到一般传感器都是直接贴合,极易在使用过程中掉落,因此设计了一个安装架6,所述安装架6左右两侧均设置安装板10,所述安装板10表面均设置有圆孔9,用户可以通过螺栓将安装架6与门窗相固定,由于安装架6表面设置有滑槽28,收纳装置7后表面设置有滑块29,直接将收纳装置7与安装架6滑动连接即可,为了防止收纳装置7滑落,因此在安装架6上端设置了翻盖1,用于对位置的限定,用户可以将翻盖1合上利用拉环在U型槽4内部的移动来将翻盖1与安装架6进行固定,从而实现了对位置的限定,考虑到对传感器本体具有保护和防尘的作用,因此设计了一个收纳装置7,然后用户可以将传感器插入收纳装置7内部,用户施加压力舍得压力不断向下传递,然后压力会传递给固定板15,固定板15会继续将压力传递给安置板,安置板受到压力会压缩弹簧24,使得传感器向下移动,当弹簧24压缩到一定程度时,此时被压缩弹簧扣13会从通孔12处弹出使得整个装置固定,当整个传感器完全进入到收纳装置7内部时用户就可以将盖板17合上使得收纳装置7对传感器进行有效的防尘和隐藏,为了防止信号被切断从而造成离线的情况,所以在收纳装置7上设置有红外测距仪3,当传感器与接收器的距离大于22mm时,此时警报器2会接收到信号发出警报声,提醒用户进行处理,本实用新型在结构上设计简单合理,使用起来操作方便快捷,实用性很高。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