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人通信机房火灾预警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908768发布日期:2019-06-14 22:34阅读:307来源:国知局
一种无人通信机房火灾预警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火灾预警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无人通信机房火灾预警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电信系统电器、电缆火灾事故频发,常因一台设备故障或电缆引发火灾波及全网,通信设备价格昂贵,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巨大,而且通信机房的装修过程中大量使用各种木材、胶合板、塑料等可燃性材料,其诸多的电气设备常伴有静电、火花、电弧和表面高温,传输电缆密布于各个角落,因此,引发火灾的几率极高,在火灾产生初期及时发现着火点并对火灾进行扑救,能最大程度降低损失。

目前火灾报警系统中多采用烟雾报警器进行报警工作,烟雾报警器由总线供电且总线上可以连接有多个,与火灾报警控制器联网、通讯组成一个报警系统,报警时现场无声音,主机有声光提示,起到报警作用。火灾在发生初期首先产生烟雾,然后再产生火花,从而发生火灾,但是通信机房内部空气流通慢,而烟雾报警器均安装在屋内顶板上,很难快速的对产生的烟雾进行预警,从而无法对火灾及时处理,因此,有必要提出一种可以快速感知火灾的火灾预警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人通信机房火灾预警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无人通信机房火灾预警装置,包括集风组件,所述集风组件由连接头和排气机组成,所述排气机安装在风机槽内,所述风机槽通过连接板固定连接至连接头,所述连接头为空心圆柱结构且外圆周设置有正极环和负极环,所述连接头中心处安装有驱动柱,所述驱动柱与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电机安装在驱动组件的螺纹槽底部,所述驱动组件内部为空心结构且外部设置有接电板,所述接电板分别通过正极刷和负极刷延伸至驱动组件内部,所述螺纹槽螺纹连接至安装组件的螺纹头上,所述螺纹头设置于固定柱底部,所述固定柱通过支撑板连接有第二限位环,所述第二限位环通过支撑柱连接有第一限位环,所述固定柱上活动设置有烟雾报警器本体。

此项设置中电机带动集风组件不停的转动,可以对通信机房内的气体搅动,使得通信机房内处于静止的气体流动起来,同时集风组件上设置有四组排气机,排气机将扰动起来的空气不断从底部排向烟雾报警器本体,使得烟雾报警器本体壁传统的安装方式可以更快的预警,有助于在火灾发生前期将火灾熄灭。

优选的,所述连接板上设置有排线槽,所述排气机通过导线沿着排线槽电性连接至正极环和负极环。

此项设置中排线槽可以避免排气机连接至正极环和负极环的导线在集风组件转动时,不会发生缠线现象。

优选的,所述正极刷和负极刷分别与正极环和负极环滑动设置。

此项设置中正极刷和负极刷分别与正极环和负极环滑动设置,使得集风组件通过电机转动时,接电板可以将电能提供给排气扇,加快通信机房内气体流向烟雾报警器本体。

优选的,所述第一限位环上设置有四组通孔。

此项设置中的通孔用于将整个装置安装在屋顶或者屋内侧壁上。

优选的,所述电机外侧设置有绝缘套且电机电性连接至接电板。

此项设置中电机采用的是130电机,由于130电机外壳通常为金属结构,为避免正极刷和负极刷给正极环和负极环正常供电,因此在电机外侧加装绝缘套,但并未在途中标出。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立体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集风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3本实用新型驱动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4本实用新型安装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中:1集风组件、10连接头、11连接板、12排线槽、13风机槽、14排气机、15正极环、16负极环、17驱动柱、2驱动组件、20螺纹槽、21电机、22接电板、23正极刷、24负极刷、3安装组件、30第一限位环、31第二限位环、32支撑柱、33固定柱、34螺纹头、35支撑板、36通孔、4烟雾报警器本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图1-4所示的一种无人通信机房火灾预警装置,包括集风组件1,所述集风组件1由连接头10和排气机14组成,所述排气机14安装在风机槽13内,所述风机槽13通过连接板11固定连接至连接头10,所述连接头10为空心圆柱结构且外圆周设置有正极环15和负极环16,所述连接头10中心处安装有驱动柱17,所述驱动柱17与电机21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电机21安装在驱动组件2的螺纹槽20底部,所述驱动组件2内部为空心结构且外部设置有接电板22,所述接电板22分别通过正极刷23和负极刷24延伸至驱动组件2内部,所述螺纹槽20螺纹连接至安装组件3的螺纹头34上,所述螺纹头34设置于固定柱33底部,所述固定柱33通过支撑板35连接有第二限位环31,所述第二限位环31通过支撑柱32连接有第一限位环30,所述固定柱33上活动设置有烟雾报警器本体4。

具体的,所述连接板11上设置有排线槽12,所述排气机14通过导线沿着排线槽12电性连接至正极环15和负极环16。

具体的,所述正极刷23和负极刷24分别与正极环15和负极环16滑动设置。

具体的,所述第一限位环30上设置有四组通孔36。

具体的,所述电机21外侧设置有绝缘套且电机21电性连接至接电板22,所述电机21为130电机,130电机其结构相对较小,满足设备规格。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在安装方面,可以在不破坏现有的烟雾报警器本体4的安装结构的情况下,通过安装组件3卡在烟雾报警器本体4上,并利用螺钉穿过第一限位环30的通孔36将整个设备安装在屋顶或者侧壁;在使用时,首先利用导线将整个设备通过接电板22电性连接至机房的输电线路上或者直接连接在烟雾报警器本体4的输电线路上;然后可以只开启排气扇14,使排气扇14单独工作,满足空间相对较小的空间,使排气扇14将屋内的空气不断地排向烟雾报警器本体4,加快火灾发现速度;利用正极刷23和负极刷24与正极环15和负极环16滑动接触,通过启动电机21,电机21可以带动整个集风组件1运转,起到搅动屋内气体的作用,在排气扇14的配合下,进一步加快气流流向烟雾报警器本体4。整各设备可以在火灾初期产生烟雾时,就能使烟雾报警器本体4及时报警,避免财产损失。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