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于交通警告信号灯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819695发布日期:2019-06-05 22:07阅读:208来源:国知局
应用于交通警告信号灯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公路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应用于交通警告信号灯的装置。



背景技术:

交通信号灯是指挥交通运行的信号灯,交通信号灯分为机动车信号灯、非机动车信号灯、人行横道信号灯、方向指示指示灯(箭头信号灯)、车道信号灯、闪光警告信号灯、道路与铁路平面交叉道口信号灯。交通闪光警告信号灯用于指挥司机或行人交通,增进交通畅通。

对于现有的应用于交通警告信号灯的技术而言,应用于交通警告信号灯主要是将交通警告信号灯直接固定安装在公路交叉路口,弯道、桥梁等存有安全隐患的危险路段,以避免交通事故和意外事故产生。例如将交通警告信号灯直接固定安装在高速公路服务区建筑物墙面、跨路桥立柱或地方公路拐弯处旁边的建筑物上,在夜间发光便可以提醒路过司机避免驾车碰撞到建筑物。但是由于速度较快的车辆容易碰撞或者剐蹭到交通警告信号灯,经常使得交通警告信号灯发生损坏,危及道路的安全通行。

综上所述,在现有的应用于交通警告信号灯的技术中,存在着交通警告信号灯防撞性差,安全性低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在现有的应用于交通警告信号灯的技术中,存在着交通警告信号灯防撞性差,安全性低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应用于交通警告信号灯的装置,所述应用于交通警告信号灯的装置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板设置有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所述支撑板通过所述第一侧面和墙面可拆卸连接;防护板,所述防护板设置有壳体和出光口,所述第二侧面位于所述壳体和所述第一侧面之间,且所述第二侧面位于所述出光口和所述第一侧面之间;缓冲机构,所述缓冲机构包括第一弹性部件,所述第一弹性部件设置有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弹性部件通过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性部件通过所述第二端和所述壳体固定连接,且所述第一端位于所述第二侧面和所述第二端之间,所述第二端位于所述壳体和所述第一端之间;第二弹性部件,所述第二弹性部件设置有第三端和第四端,所述第二弹性部件通过所述第三端和所述第二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弹性部件通过所述第四端和所述壳体固定连接,且所述第三端位于所述第二侧面和所述第四端之间,所述第四端位于所述壳体和所述第三端之间,所述出光口位于所述第四端和所述第二端之间;信号发射器,所述信号发射器设置在所述第二侧面上,且所述信号发射器位于所述第二侧面和所述出光口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侧面是呈长方形;所述第二侧面是呈长方形,且所述第二侧面和所述第一侧面相平行。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呈长方形,且所述壳体和所述第二侧面相平行;所述出光口呈长方形。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弹性部件是弹簧。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弹性部件是弹簧。

进一步地,所述应用于交通警告信号灯的装置还包括第一紧固板,所述第一紧固板设置有第一安装端和第一通孔,所述第一紧固板通过所述第一安装端和所述第一侧面固定连接;第一螺钉,所述第一螺钉通过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墙面螺纹连接;第二紧固板,所述第二紧固板设置有第二安装端和第二通孔,所述第二紧固板通过所述第二安装端和所述第一侧面固定连接;第二螺钉,所述第二螺钉通过所述第二通孔和所述墙面螺纹连接;第三紧固板,所述第三紧固板设置有第三安装端和第三通孔,所述第三紧固板通过所述第三安装端和所述第一侧面固定连接,且所述出光口位于所述第三安装端和所述第一安装端之间;第三螺钉,所述第三螺钉通过所述第三通孔和所述墙面螺纹连接;第四紧固板,所述第四紧固板设置有第四安装端和第四通孔,所述第四紧固板通过所述第四安装端和所述第一侧面固定连接,且所述出光口位于所述第四安装端和所述第二安装端之间;第四螺钉,所述第四螺钉通过所述第四通孔和所述墙面螺纹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应用于交通警告信号灯的装置还包括第一反光棒,所述第一反光棒设置有第一限位端、第二限位端和第一反光段,所述第一反光棒通过所述第一限位端和所述壳体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反光棒通过所述第二限位端和所述壳体固定连接,且所述第一反光段位于所述出光口内,所述信号发射器位于所述第一反光段和所述第二侧面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应用于交通警告信号灯的装置还包括第二反光棒,所述第二反光棒设置有第三限位端、第四限位端和第二反光段,所述第二反光棒通过所述第三限位端和所述壳体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反光棒通过所述第四限位端和所述壳体固定连接,且所述第二反光段位于所述出光口内,所述信号发射器位于所述第二反光段和所述第二侧面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应用于交通警告信号灯的装置还包括第三反光棒,所述第三反光棒设置有第五限位端、第六限位端和第三反光段,所述第三反光棒通过所述第五限位端和所述壳体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反光棒通过所述第六限位端和所述壳体固定连接,且所述第三反光段位于所述出光口内,所述信号发射器位于所述第三反光段和所述第二侧面之间,所述第二反光段位于所述第一反光段和所述第三反光段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信号发射器是闪光警告信号灯。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应用于交通警告信号灯的装置,通过支撑板的第一侧面和墙面进行可拆卸连接,使支撑板固定在公路交叉路口、弯道、桥梁等存有安全隐患的危险路段。缓冲机构中第一弹性部件的第一端和支撑板的第二侧面固定连接,第一弹性部件的第二端和防护板的壳体固定连接;缓冲机构中第二弹性部件的第三端和支撑板的第二侧面固定连接,第二弹性部件的第四端和防护板的壳体固定连接,使得防护板和支撑板相互连接。同时信号发射器固定设置在支撑板的第二侧面上,信号发射器位于支撑板的第二侧面和防护板的出光口之间,使得车辆驾驶员从出光口处可以看见信号发射器所产生的光线。若有车辆碰撞或者剐蹭到交通警告信号灯时,则防护板的壳体和车辆相互接触,此时缓冲机构中第一弹性部件和第二弹性部件受力压缩以抵消车辆的冲击力,继而有效保护信号发射器不受损坏。从而达到了增强交通警告信号灯的防撞性,以及提高安全性的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应用于交通警告信号灯的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应用于交通警告信号灯的装置的侧视图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应用于交通警告信号灯的装置,通过支撑板100的第一侧面110和墙面进行可拆卸连接,使支撑板100固定在公路交叉路口、弯道、桥梁等存有安全隐患的危险路段。缓冲机构300中第一弹性部件310的第一端311和支撑板100的第二侧面120固定连接,第一弹性部件310的第二端312和防护板200的壳体210固定连接;缓冲机构300中第二弹性部件320的第三端321和支撑板100的第二侧面120固定连接,第二弹性部件320的第四端322和防护板200的壳体210固定连接,使得防护板200和支撑板100相互连接。同时信号发射器400固定设置在支撑板100的第二侧面120上,信号发射器400位于支撑板100的第二侧面120和防护板200的出光口220之间,使得车辆驾驶员从出光口220处可以看见信号发射器400所产生的光线。若有车辆碰撞或者剐蹭到交通警告信号灯时,则防护板200的壳体210和车辆相互接触,此时缓冲机构300中第一弹性部件310和第二弹性部件320受力压缩以抵消车辆的冲击力,继而有效保护信号发射器400不受损坏。从而达到了增强交通警告信号灯的防撞性,以及提高安全性的技术效果。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其中本实施中所涉及的“和/或”关键词,表示和、或两种情况,换句话说,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及的A和/或B,表示了A和B、A或B两种情况,描述了A与B所存在的三种状态,如A和/或B,表示:只包括A不包括B;只包括B不包括A;包括A与B。

同时,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当组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组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设置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目的,并不是旨在限制本实用新型。

请参见图1,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应用于交通警告信号灯的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应用于交通警告信号灯的装置,所述应用于交通警告信号灯的装置包括支撑板100、防护板200、缓冲机构300和信号发射器400,现分别对支撑板100、防护板200、缓冲机构300和信号发射器400进行以下详细说明:

对于支撑板100而言:

支撑板100设置有第一侧面110和第二侧面120,所述支撑板100通过所述第一侧面110和墙面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侧面110是呈现为长方形;所述第二侧面120是呈现为长方形,并且所述第二侧面120和所述第一侧面110相互平行。

请参见图2,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应用于交通警告信号灯的装置的侧视图示意图。支撑板100可以由不锈钢制造,使得支撑板100具有坚固耐用,并且耐腐蚀性能好。第一侧面110和第二侧面120可以分别是指支撑板100的上、下两个侧面。即第一侧面110是指支撑板100中靠近墙面的一个面,第一侧面110可以和墙面相互平行。第一侧面110可以是呈现为长方形,第二侧面120可以是呈现为长方形,第一侧面110和第二侧面120相互平行。同时第一侧面110可以与墙面进行可拆卸连接,例如通过将下述第一紧固板500的第一安装端501和支撑板100的第一侧面110相互焊接在一起,下述第二紧固板510的第二安装端511和支撑板100的第一侧面110相互焊接在一起,下述第三紧固板520的第三安装端521和支撑板100的第一侧面110相互焊接在一起,下述第四紧固板530的第四安装端531和支撑板100的第一侧面110相互焊接在一起,使得第一紧固板500、第二紧固板510、第三紧固板520和第四紧固板530分别固定在第一侧面110的四个夹角区域上;再通过将第一螺钉、第二螺钉、第三螺钉和第四螺钉分别穿过第一紧固板500的第一通孔502、第二紧固板510的第二通孔512、第三紧固板520的第三通孔522和第四紧固板530的第四通孔532后,以将第一紧固板500、第二紧固板510、第三紧固板520和第四紧固板530与墙壁固定连接,继而将支撑板100的第一侧面110和墙面进行可拆卸连接。

对于防护板200而言:

防护板200设置有壳体210和出光口220,所述第二侧面120位于所述壳体210和所述第一侧面110之间,并且所述第二侧面120位于所述出光口220和所述第一侧面110之间;所述壳体210呈现为长方形,并且所述壳体210和所述第二侧面120相互平行;所述出光口220呈现为长方形。

请参见图1,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应用于交通警告信号灯的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防护板200的壳体210可以呈现为长方形,出光口220可以位于长方形壳体210的中心处。防护板200的壳体210可以和上述支撑板100的第二侧面120相互平行,当有车辆碰撞或者剐蹭到防护板200的壳体210时,壳体210和上述支撑板100中第二侧面120的间距可以逐渐减小,壳体210和上述支撑板100中第二侧面120也可以不相互平行。防护板200可以由不锈钢制造,使得防护板200具有坚固耐用,且耐腐蚀性能好。

由于下述信号发射器400位于防护板200的壳体210和支撑板100的第二侧面120之间,当有车辆碰撞或者剐蹭到信号发射器400时,车辆首先会与防护板200的壳体210相互接触,在防护板200的壳体210和支撑板100的第二侧面120之间固定安装有下述缓冲机构300的第一弹性部件310和第二弹性部件320,车辆撞击防护板200的壳体210后,会压迫第一弹性部件310和第二弹性部件320,此时壳体210和支撑板100中第二侧面120的间距逐渐减小,第一弹性部件310和第二弹性部件320所发生的弹性形变能够抵消车辆的冲击力,继而有效保护信号发射器400不受损坏。从而达到了增强交通闪光警告信号灯的防撞性,以及提高安全性的技术效果。

对于缓冲机构300而言:

缓冲机构300包括第一弹性部件310和第二弹性部件320。第一弹性部件310设置有第一端311和第二端312,所述第一弹性部件310通过所述第一端311和所述第二侧面120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性部件310通过所述第二端312和所述壳体210固定连接,并且所述第一端311位于所述第二侧面120和所述第二端312之间,所述第二端312位于所述壳体210和所述第一端311之间;其中,所述第一弹性部件310是弹簧。

第二弹性部件320设置有第三端321和第四端322,所述第二弹性部件320通过所述第三端321和所述第二侧面120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弹性部件320通过所述第四端322和所述壳体210固定连接,并且所述第三端321位于所述第二侧面120和所述第四端322之间,所述第四端322位于所述壳体210和所述第三端321之间,所述出光口220位于所述第四端322和所述第二端312之间;其中,所述第二弹性部件320是弹簧。

请参见图2,第一弹性部件310可以是指弹簧,第一弹性部件310可以由弹簧钢制造而成,弹簧钢具有硬度大,弹性良好的技术效果;第二弹性部件320也可以是指弹簧,第二弹性部件320可以由弹簧钢制造而成,弹簧钢具有硬度大,弹性良好的技术效果。第一弹性部件310的第一端311和上述支撑板100的第二侧面120固定连接,第一弹性部件310的第二端312和上述防护板200的壳体210固定连接,第二弹性部件320的第三端321和上述支撑板100的第二侧面120固定连接,第二弹性部件320的第四端322和上述防护板200的壳体210固定连接,使得第一弹性部件310与支撑板100的第二侧面120相互垂直,第二弹性部件320与支撑板100的第二侧面120相互垂直,第一端311和第三端321可以分别位于支撑板100中第二侧面120的两端,第二端312和第三端321可以分别位于防护板200的壳体210的两端。同时可以使得信号发射器400的高度低于第一弹性部件310的长度,信号发射器400的高度低于第二弹性部件320的长度,这样当车辆撞击防护板200的壳体210,第一弹性部件310和第二弹性部件320发生压缩后,壳体210和支撑板100中第二侧面120的间距逐渐减小时,可以避免防护板200的壳体210撞击到信号发射器400,继而有效保护信号发射器400不受损坏。从而达到了增强交通闪光警告信号灯的防撞性,以及提高安全性的技术效果。

并且,第一弹性部件310也可以也是指若干个弹簧,即第一弹性部件310包括1个弹簧、2个弹簧、3个弹簧、4个弹簧、5个弹簧等,例如可以将2个弹簧固定在支撑板100的第二侧面120和防护板200的壳体210的一端(如在防护板200中出光口220的左侧);第二弹性部件320也可以也是指若干个弹簧,即第二弹性部件320包括1个弹簧、2个弹簧、3个弹簧、4个弹簧、5个弹簧等,例如可以将2个弹簧固定在支撑板100的第二侧面120和防护板200的壳体210的另一端(如在防护板200中出光口220的右侧)。这样当车辆撞击防护板200的壳体210时,位于防护板200中壳体210两端的四个弹簧因受到压力而发生弹性形变,壳体210和支撑板100中第二侧面120的间距将逐渐减小,由于四个弹簧的弹性形变能够更多的抵消车辆的冲击力,继而在防护板200受到较大冲击力时,仍然能够有效保护信号发射器400不受损坏。从而达到了增强交通闪光警告信号灯的防撞性,以及提高安全性的技术效果。

为了便于将支撑板100固定安装在墙壁上,同时便于对安装在墙壁上的支撑板100进行拆卸。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应用于交通警告信号灯的装置还可以包括第一紧固板500、第一螺钉、第二紧固板510、第二螺钉、第三紧固板520、第三螺钉、第四紧固板530和第四螺钉。

第一紧固板500设置有第一安装端501和第一通孔502,所述第一紧固板500通过所述第一安装端501和所述第一侧面110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螺钉通过所述第一通孔502和所述墙面螺纹连接。第二紧固板510设置有第二安装端511和第二通孔512,所述第二紧固板510通过所述第二安装端511和所述第一侧面110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螺钉通过所述第二通孔512和所述墙面螺纹连接。

第三紧固板520设置有第三安装端521和第三通孔522,所述第三紧固板520通过所述第三安装端521和所述第一侧面110固定连接,且所述出光口220位于所述第三安装端521和所述第一安装端501之间;所述第三螺钉通过所述第三通孔522和所述墙面螺纹连接。第四紧固板530设置有第四安装端531和第四通孔532,所述第四紧固板530通过所述第四安装端531和所述第一侧面110固定连接,且所述出光口220位于所述第四安装端531和所述第二安装端511之间;所述第四螺钉通过所述第四通孔532和所述墙面螺纹连接。

请参见图1,第一紧固板500可以是指呈长方形的条状不锈钢,第一紧固板500上设置有与第一螺钉相匹配的第一通孔502,通过第一螺钉穿过第一通孔502后,与墙壁固定连接,以将第一紧固板500固定在墙壁上,继而将与第一紧固板500中第一安装端501固定连接的支撑板100的第一侧面110固定安装在墙壁上,从而达到方便将信号发射器400安装在墙壁上的技术效果。当需要拆卸支撑板100时,则通过旋转第一螺钉,使得支撑板100的第一侧面110和墙壁相分离,从而达到便于对信号发射器400,或者上述防护板200,或者上述缓冲机构300进行维修、更换的技术效果。

同时,第二紧固板510可以是指呈长方形的条状不锈钢,第二紧固板510上设置有与第二螺钉相匹配的第二通孔512,通过第二螺钉穿过第二通孔512后,与墙壁固定连接,以将第二紧固板510固定在墙壁上,继而将与第二紧固板510中第二安装端511固定连接的支撑板100的第一侧面110固定安装在墙壁上,从而达到方便将信号发射器400安装在墙壁上的技术效果。当需要拆卸支撑板100时,则通过旋转第二螺钉,使得支撑板100的第一侧面110和墙壁相分离,从而达到便于对信号发射器400,或者上述防护板200,或者上述缓冲机构300进行维修、更换的技术效果。

并且,第三紧固板520可以是指呈长方形的条状不锈钢,第三紧固板520上设置有与第三螺钉相匹配的第三通孔522,通过第三螺钉穿过第三通孔522后,与墙壁固定连接,以将第三紧固板520固定在墙壁上,继而将与第三紧固板520中第三安装端521固定连接的支撑板100的第一侧面110固定安装在墙壁上,从而达到方便将信号发射器400安装在墙壁上的技术效果。当需要拆卸支撑板100时,则通过旋转第三螺钉,使得支撑板100的第一侧面110和墙壁相分离,从而达到便于对信号发射器400,或者上述防护板200,或者上述缓冲机构300进行维修、更换的技术效果。

第四紧固板530可以是指呈长方形的条状不锈钢,第四紧固板530上设置有与第四螺钉相匹配的第四通孔532,通过第四螺钉穿过第四通孔532后,与墙壁固定连接,以将第四紧固板530固定在墙壁上,继而将与第四紧固板530中第四安装端531固定连接的支撑板100的第一侧面110固定安装在墙壁上,从而达到方便将信号发射器400安装在墙壁上的技术效果。当需要拆卸支撑板100时,则通过旋转第四螺钉,使得支撑板100的第一侧面110和墙壁相分离,从而达到便于对信号发射器400,或者上述防护板200,或者上述缓冲机构300进行维修、更换的技术效果。

对于信号发射器400而言:

信号发射器400设置在所述第二侧面120上,并且所述信号发射器400位于所述第二侧面120和所述出光口220之间。其中,所述信号发射器400可以是闪光警告信号灯。

请参见图2,信号发射器400可以是指闪光警告信号灯,闪光警告信号灯是指持续闪烁的黄灯,闪光警告信号灯的作用是为了警告车辆和行人在此处应该注意观察,确待认安全后再通过,而非快速通过。信号发射器400可以是具有持续闪烁的LED灯,LED灯是一块电致发光的半导体材料芯片。信号发射器400可以包括底座、发光部分和输入电线,信号发射器400的底座可以和上述支撑板100的第二侧面120固定连接,使得信号发射器400的发光部分(即信号发射器400中产生光的位置)与上述防护板200的出光口220相对齐。当信号发射器400工作时,信号发射器400所产生的光线可以从防护板200的出光口220处射入,以便于驾驶人员及时观察到信号发射器400所发出的提醒信息(即信号发射器400持续闪烁的灯光),从而达到在夜间及时提醒路过的司机,使得司机能够避免驾车碰撞到建筑物,提高道路行驶的安全性的技术效果。信号发射器400的输入电线可以和外界的电源相互连通,例如信号发射器400通过输入电线可以和城市的供电电线相互连通,继而为信号发射器400提供所需的电能。

为了便于将上述发射器所产生的光线发射到更广的范围,便于驾驶员及时观察到提醒信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应用于交通警告信号灯的装置还可以包括第一反光棒600、第二反光棒610和第三反光棒620。

第一反光棒600设置有第一限位端601、第二限位端602和第一反光段603,所述第一反光棒600通过所述第一限位端601和所述壳体210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反光棒600通过所述第二限位端602和所述壳体210固定连接,且所述第一反光段603位于所述出光口220内,所述信号发射器400位于所述第一反光段603和所述第二侧面120之间。所述第二反光棒610设置有第三限位端611、第四限位端612和第二反光段613,所述第二反光棒610通过所述第三限位端611和所述壳体210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反光棒610通过所述第四限位端612和所述壳体210固定连接,且所述第二反光段613位于所述出光口220内,所述信号发射器400位于所述第二反光段613和所述第二侧面120之间。

第三反光棒620设置有第五限位端621、第六限位端622和第三反光段623,所述第三反光棒620通过所述第五限位端621和所述壳体210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反光棒620通过所述第六限位端622和所述壳体210固定连接,且所述第三反光段623位于所述出光口220内,所述信号发射器400位于所述第三反光段623和所述第二侧面120之间,所述第二反光段613位于所述第一反光段603和所述第三反光段623之间。

请参见图1,第一反光棒600可以呈现为条状,第一反光棒600可以由不锈钢制造,使得第一反光棒600具有坚固耐用,且耐腐蚀性能好。第一反光棒600的第一限位端601、第二限位端602可以分别与上述防护板200的壳体210焊接在一起,使得第一反光棒600的第一反光段603位于防护板200的出光口220内部,在第一反光棒600的第一反光段603的表面可以粘贴有反光薄膜,反光薄膜具有良好的反光作用。当上述信号发射器400所产生的灯光照射在反光薄膜上时,反光薄膜可以将灯光朝着不同角度反射出去,继而使得车辆的驾驶员在不同角度都能清晰地看到反光棒所反射的光,以便于驾驶人员及时观察到信号发射器400所发出的提醒信息,从而达到及时提醒路过的司机,使得司机能够避免驾车碰撞到建筑物,提高道路行驶的安全性的技术效果。

并且第二反光棒610可以呈现为条状,第二反光棒610可以由不锈钢制造,使得第二反光棒610具有坚固耐用,且耐腐蚀性能好。第二反光棒610的第三限位端611、第四限位端612可以分别与上述防护板200的壳体210焊接在一起,使得第二反光棒610的第二反光段613位于防护板200的出光口220内部,在第二反光棒610的第二反光段613的表面可以粘贴有反光薄膜,反光薄膜具有良好的反光作用。当上述信号发射器400所产生的灯光照射在反光薄膜上时,反光薄膜可以将灯光朝着不同角度反射出去,继而使得车辆的驾驶员在不同角度都能清晰地看到反光棒所反射的光,以便于驾驶人员及时观察到信号发射器400所发出的提醒信息,从而达到及时提醒路过的司机,使得司机能够避免驾车碰撞到建筑物,提高道路行驶的安全性的技术效果。

第三反光棒620可以呈现为条状,第三反光棒620可以由不锈钢制造,使得第三反光棒620具有坚固耐用,且耐腐蚀性能好。第三反光棒620的第五限位端621、第六限位端622可以分别与上述防护板200的壳体210焊接在一起,使得第三反光棒620的第三反光段623位于防护板200的出光口220内部,在第三反光棒620的第三反光段623的表面可以粘贴有反光薄膜,反光薄膜具有良好的反光作用。当上述信号发射器400所产生的灯光照射在反光薄膜上时,反光薄膜可以将灯光朝着不同角度反射出去,继而使得车辆的驾驶员在不同角度都能清晰地看到反光棒所反射的光,以便于驾驶人员及时观察到信号发射器400所发出的提醒信息,从而达到及时提醒路过的司机,使得司机能够避免驾车碰撞到建筑物,提高道路行驶的安全性的技术效果。第一反光棒600、第二反光棒610和第三反光棒620可以相互平行的固定设置在防护板200的出光口220的内部,继而将信号发射器400所发出的光线反射到更广的范围,继而能够让闪光信号灯尽量照到更大的角度范围。从而在更广的范围内可以提醒到路过的司机,使得司机能够避免驾车碰撞到建筑物,提高道路行驶的安全性的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应用于交通警告信号灯的装置还可以包括第二支撑板100、第二防护板200、第二缓冲机构300和第二信号发射器400。

第二支撑板100设置有第三侧面和第四侧面,第二支撑板100通过所述第三侧面和墙面可拆卸连接;由于第二支撑板100和上述支撑板100的结构、原理相同,此处不再累述。第二防护板200设置有第二壳体210和第二出光口220,第四侧面位于所述第二壳体210和所述第三侧面之间,并且所述第四侧面位于所述第二出光口220和所述第三侧面之间;由于第二防护板200和上述防护板200的结构、原理相同,此处不再累述。第二缓冲机构300包括第三弹性部件和第四弹性部件。由于第二缓冲机构300和上述缓冲机构300的结构、原理相同,此处不再累述。第二信号发射器400设置在所述第四侧面上,并且所述第二信号发射器400位于所述第四侧面和所述第二出光口220之间。所述第二信号发射器400可以是闪光警告信号灯。由于第二信号发射器400和上述信号发射器400的结构、原理相同,此处不再累述。

需要注意的是通过将第二支撑板100和上述支撑板100同时固定安装在公路交叉路口,弯道、桥梁等存有安全隐患的危险路段,使得当上述信号发射器400损坏时,第二信号发射器400可以继续正常工作,若有车辆碰撞或者剐蹭到交通闪光警告信号灯时,则第二防护板200的第二壳体210和车辆相互接触,此时第二缓冲机构300中第三弹性部件和第四弹性部件受力压缩以抵消车辆的冲击力,继而有效保护信号发射器400不受损坏,同时在夜间能够及时提醒路过司机避免驾车碰撞到建筑物。从而达到了增强交通闪光警告信号灯的防撞性,以及提高安全性的技术效果。

在实际使用中,当需要安装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应用于交通警告信号灯的装置时,可以通过螺钉穿过位于安装板上的安装孔(即第一螺钉穿过第一紧固板500的第一通孔502、第二螺钉穿过第二紧固板510的第二通孔512、第三螺钉穿过第三紧固板520的第三通孔522、第四螺钉穿过第四紧固板530的第四通孔532),来将支撑板100紧紧固定在高速公路服务区建筑物墙面、跨路桥立柱或地方公路旁边的建筑物墙面上;然后将闪光信号灯本体(即信号发射器400)通过电线和外界的电源连接,通过在夜间控制闪光信号灯本体所发出闪烁光照,来提醒路过的司机避让建筑物。闪光信号灯本体的灯光透过防护板200的让位孔(即防护板200的出光口220)照射出来后,灯光在反光棒(即第一反光棒600、第二反光棒610和第三反光棒620)上被反射出去,继而可以让不同角度的人看清警告闪烁灯光,提高安全性。而当车辆碰撞或剐蹭到交通闪光警告信号灯(即信号发射器400)时,缓冲弹簧(即缓冲机构300)受冲击力压缩便可以抵消大部分冲击力,防护板200和反光棒能够起到对交通闪光警告信号灯的防护作用,继而有效保护闪光信号灯本体不受损坏。从而达到了增强交通闪光警告信号灯的防撞性,以及提高安全性的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应用于交通警告信号灯的装置,通过支撑板100的第一侧面110和墙面进行可拆卸连接,使支撑板100固定在公路交叉路口、弯道、桥梁等存有安全隐患的危险路段。缓冲机构300中第一弹性部件310的第一端311和支撑板100的第二侧面120固定连接,第一弹性部件310的第二端312和防护板200的壳体210固定连接;缓冲机构300中第二弹性部件320的第三端321和支撑板100的第二侧面120固定连接,第二弹性部件320的第四端322和防护板200的壳体210固定连接,使得防护板200和支撑板100相互连接。同时信号发射器400固定设置在支撑板100的第二侧面120上,信号发射器400位于支撑板100的第二侧面120和防护板200的出光口220之间,使得车辆驾驶员从出光口220处可以看见信号发射器400所产生的光线。若有车辆碰撞或者剐蹭到交通警告信号灯时,则防护板200的壳体210和车辆相互接触,此时缓冲机构300中第一弹性部件310和第二弹性部件320受力压缩以抵消车辆的冲击力,继而有效保护信号发射器400不受损坏。从而达到了增强交通警告信号灯的防撞性,以及提高安全性的技术效果。

最后所应说明的是,以上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实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