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语音防脱管贴片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566182发布日期:2019-08-31 00:47阅读:226来源:国知局
一种语音防脱管贴片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一种语音防脱管贴片装置。



背景技术:

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时常使用到插管或者引流管,例如病人在手术后需要将体内的体液引流至体外,以减少感染风险。然而患者插入胶管后身体会出现不适,严重的情况下,病人会扯动胶管使其从体内脱落,这样将导致严重的事故。现有的医疗机械无法适用于对胶管脱落的检测,大多数通过医护人员的定期监察以及患者家属的陪护观察,然而在夜晚时人容易出现疲倦,更容易出现胶管脱落的情况。

基于上述原因,需要发明一种能够与胶管配合使用的报警器,体积重量较小,能够与胶管绑定后起到一定的报警监测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语音防脱管贴片装置。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语音防脱管贴片装置,包括:

报警器,报警器在接通电源后发出报警信号;

电源模块,电源模块为报警器提供电源;

开关组件,开关组件用于控制电源模块与报警器之间的电路通断状态;

安装板;安装板用于安装报警器、电源模块和开关组件;

开关组件包括与电源模块电连接的第一接线端子、与报警器电连接的第二接线端子、弹性桥接片以及移动绝缘片;弹性桥接片的后端与第一接线端子固定电连接;移动绝缘片嵌入在第二接线端子与弹性桥接片之间,移动绝缘片的尾端设置有通孔;当移动绝缘片的通孔移动至第二接线端子外部后开关组件断开,当移动绝缘片的通孔移动至第二接线端子上方且弹性桥接片的前端穿过通孔与第二接线端子接触后开关组件通电。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语音防脱管贴片装置,包括:

报警器,报警器在接通电源后发出报警信号;

电源模块,电源模块为报警器提供电源;

开关组件,开关组件用于控制电源模块与报警器之间的电路通断状态;

安装板;安装板用于安装报警器、电源模块和开关组件;

开关组件包括与报警器电连接的第一接线端子、与电源模块电连接的第二接线端子、弹性桥接片以及移动绝缘片;弹性桥接片的后端与第一接线端子固定电连接;移动绝缘片嵌入在第二接线端子与弹性桥接片之间,移动绝缘片的尾端设置有通孔;当移动绝缘片的通孔移动至第二接线端子外部后开关组件断开,当移动绝缘片的通孔移动至第二接线端子上方且弹性桥接片的前端穿过通孔与第二接线端子接触后开关组件通电。

优选的,安装板为PCB板,电源模块、报警器和开关组件通过焊接或者螺钉固定在安装板上;第一接线端子和第二接线端子与电源模块的正极连接。

优选的,安装板上设置有两个对应的滑槽,移动绝缘片的截面呈U形,移动绝缘片的两侧边嵌入对应的滑槽内用于导向移动。

优选的,安装板于移动绝缘片的外侧均设置有滑板,滑板的内侧设置有滑槽,移动绝缘板的两侧边嵌入滑槽内用于导向移动。

优选的,弹性桥接片的前端具有V形的连接点,该连接点用于与第二接线端子实现电连接。

优选的,语音防脱管贴片装置还包括外壳,安装板固定在外壳内部;外壳上具有与报警器对应配合的音孔,以及与移动绝缘片配合的出口;移动绝缘片的一端贯穿出口延伸至外部。

优选的,所述语音防脱管贴片装置还配套有夹紧器,所述夹紧器包括底板,底板的一侧设置有钩环,另一侧设置有弹片,弹片和钩环之间设置有扭簧,扭簧上安装有夹板;所述钩环上配置有压杆。

综上,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移动时报警器能够通过移动绝缘片与胶管进行绑定,胶管移动时带动移动绝缘片移动,进而使得开关组件的弹性桥接片与接线端子接触通电,报警器通电后实现报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配置滑板时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使用状态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夹紧器的示意图。

其中,1、安装板;2、报警器;3、电源模块;4、第一接线端子;5、第二接线端子;6、弹性桥接片;7、移动绝缘片;8、通孔;9、滑槽;10、滑板; 11、连接点;12、底板;13、弹片;14、压杆;15、扭簧;16、钩环;17、夹板。

具体实施方式

参考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语音防脱管贴片装置,包括:

报警器2,报警器在接通电源后发出报警信号;报警器可以选择常见的蜂鸣器,也可以购买具有语音提示的报警器,在接通电源后进行语音提示报警。

电源模块3,电源模块为报警器提供电源;电源模块可以选择纽扣电池,可以使用一段时间后更换。

开关组件,开关组件用于控制电源模块与报警器之间的电路通断状态;

安装板1;安装板用于安装报警器、电源模块和开关组件;

开关组件包括与电源模块电连接的第一接线端子4、与报警器电连接的第二接线端子5、弹性桥接片6以及移动绝缘片7;弹性桥接片的后端与第一接线端子固定电连接;移动绝缘片嵌入在第二接线端子与弹性桥接片之间,移动绝缘片的尾端设置有通孔8;当移动绝缘片的通孔移动至第二接线端子外部后开关组件断开,当移动绝缘片的通孔移动至第二接线端子上方且弹性桥接片的前端穿过通孔与第二接线端子接触后开关组件通电。

第一接线端子可以预先粘结、焊接或者螺钉固定在安装板上,然后让弹性桥接片的后端通过螺钉、焊接等方式实现两者电连接。第二接线端子和第一接线端子之间具有一定的距离,这个距离需要大于通孔的长度,第二接线端子可以是一个方形的金属片,方形的金属片能够便于弹性桥接片与报警器之间的线路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语音防脱管贴片装置,包括:

报警器,报警器在接通电源后发出报警信号;

电源模块,电源模块为报警器提供电源;

开关组件,开关组件用于控制电源模块与报警器之间的电路通断状态;

安装板;安装板用于安装报警器、电源模块和开关组件;

开关组件包括与报警器电连接的第一接线端子、与电源模块电连接的第二接线端子、弹性桥接片以及移动绝缘片;弹性桥接片的后端与第一接线端子固定电连接;移动绝缘片嵌入在第二接线端子与弹性桥接片之间,移动绝缘片的尾端设置有通孔;当移动绝缘片的通孔移动至第二接线端子外部后开关组件断开,当移动绝缘片的通孔移动至第二接线端子上方且弹性桥接片的前端穿过通孔与第二接线端子接触后开关组件通电。

本实用新型的优化实施例中,安装板为PCB板,电源模块、报警器和开关组件通过焊接或者螺钉固定在安装板上;第一接线端子和第二接线端子与电源模块的正极连接,电器元件的负极按照现有的方式进行连接。

参考图2,本实用新型的优化实施例中,安装板上设置有两个对应的滑槽9,移动绝缘片的截面呈U形,移动绝缘片的两侧边嵌入对应的滑槽内用于导向移动。滑槽和U形移动绝缘片的设计是为了能够让移动绝缘片在前后移动的过程中更加顺畅,不会滑移至其他位置,导致通孔不能够正常到达弹性桥接片前端让弹性桥接片与接线端子连接。

参考图3,同样的,安装板于移动绝缘片的外侧均设置有滑板,滑板10的内侧设置有滑槽,移动绝缘板的两侧边嵌入滑槽内用于导向移动。滑板和滑槽的设计也是为了能够让移动绝缘片在前后移动的过程中更加顺畅,不会滑移至其他位置,导致通孔不能够正常到达弹性桥接片前端让弹性桥接片与接线端子连接。

参考图4,其中A为断电的状态,B为通电状态。本实用新型的优化实施例中,弹性桥接片的前端具有V形的连接点11,该连接点用于与第二接线端子实现电连接。连接点是光滑的带有弧度的,这样便于移动绝缘片的滑动。例如,移动绝缘片在初始位置时,通孔是在第一接线端子和第二接线端子之间,弹性桥接片的前端被移动绝缘片的其他实心部分隔开,使得电路断开,当移动绝缘片向前拉动时,通孔也向前移动,移动过程中连接点依然被实心部分隔开,当通孔移动到连接点时,连接点在重力或者弹力作用下穿过通孔与下方的接线端子接触,从而电路导通,报警器报警。

本实用新型的优化实施例中,语音防脱管贴片装置还包括外壳,安装板固定在外壳内部;外壳上具有与报警器对应配合的音孔,以及与移动绝缘片配合的出口;移动绝缘片的一端贯穿出口延伸至外部。外壳可以呈矩形体,音孔即为在矩形体报警器附近开设的小孔。

在使用时,首先将移动绝缘片的前端通过胶布绑定在胶管上,然后将外壳或者安装板绑定固定在病人身体上,同时调节固定的方向和位置,使得胶管的移动与移动绝缘片的移动成正比,调整好合适的报警灵敏度。

本实用新型的语音防脱管贴片装置还配套有夹紧器,夹紧器包括底板12,底板的一侧设置有钩环16,另一侧设置有弹片13,弹片和钩环之间设置有扭簧 15,扭簧上安装有夹板17;钩环上配置有压杆14。如图5所示,在使用时将底板固定好,让夹板从右往左拉压缩扭簧,使得扭簧蓄力;夹板翻转到达左侧位置后让压杆压住夹板,使其不能够动弹,压杆的一端活动连接在钩环的孔内,另一端伸入弹片的孔内,这样压杆将保持稳定状态,让夹板处于敞开状态。此时将胶管沿钩环、压杆下方、扭簧这一轴线后用胶带临时与弹片绑定一起。当病人拖动胶管时将会带动弹片向右移动,进而使得压杆的右端从弹片的孔内脱落,使得夹板的外力撤销,夹板在扭簧的作用下向右侧翻转,进而将胶管夹持稳定,使得胶管不能够在拖动。因此,当配合语音防脱管贴片装置使用时,除了底板与人之间或者与固定位置之间的固定作用外,还通过夹板的夹持力让胶管紧紧的夹在底板和夹板之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