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于夜间使用的病房呼叫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78357发布日期:2019-04-12 23:33阅读:237来源:国知局
便于夜间使用的病房呼叫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病房呼叫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便于夜间使用的病房呼叫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病房相关设施的科技化程度也在提高。在病房中安装了呼叫装置供病人远程呼叫值班护士或医生,呼叫装置将住院病人的请求直接快速地传递给值班护士或医生,呼叫装置成为了加强医患沟通交流的重要设备。

由于医院的基础医疗资源有限,在同一个病房中,普遍住着多个病人以及病人的陪伴家属,当病人在夜间需要呼叫医护人员或医生时,通常需要打开病房中的指示灯来找到相应的呼叫装置,这样非常容易影响其他病人的休息,不利于病人的病情恢复;同时指示灯普遍设置在病房的入口处,病人要先打开指示灯再按下呼叫装置的按钮或按键,若病人无法下床,病人无法准确找到呼叫装置的按钮,导致病人不能及时呼叫护士或医生,很容易造成耽误患者救治的情况。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意在提供一种便于夜间使用的病房呼叫装置,以在夜间自动调节呼叫装置的亮度,方便病人使用。

本方案中的便于夜间使用的病房呼叫装置,包括位于病床旁的呼叫终端,所述呼叫终端包括壳体和壳体内部的电路板,所述电路板上设有多个按下后发送呼叫信号的呼叫按钮,所述呼叫按钮按下后能自动复位,所述呼叫按钮端面伸出壳体顶面,所述呼叫按钮顶端面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的内壁上固设有透明板,所述透明板中固设有不透光的标识符,所述呼叫按钮中均开设有空腔,所述空腔中均设有多个相互并联的指示灯,所述指示灯并联后形成指示支路;

所述电路板上设有光线亮度值与电阻值负相关的光敏模块,所述光敏模块电连接有控制模块,所述光敏模块检测光线亮度值并发送至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控制连接有位于指示灯供电电路中的调光模块,所述调光模块与指示支路串联,所述控制模块在光线亮度值小于亮度阈值时控制调光模块降低指示灯的光线亮度。

本方案的有益效果是:

1、当病人需要使用呼叫按钮时,病人只需按下呼叫按钮即可发送呼叫信号;在使用呼叫终端过程中,呼叫按钮内的指示灯光线照射过透明板,让病人能够看清呼叫按钮,同时透明板上的标识符不透光,光线照射过透明板后会形成标识符形状对病人进行指示,供病人辨别不同按钮代表不同的功能,让病人准确按下按钮进行呼叫,让病人在使用时明确及时地看到相应的指示符。

2、呼叫按钮上的光敏模块检测环境中的光线亮度值并发送至控制模块,控制模块在光线亮度值小于亮度阈值时,如夜间,控制模块控制调光模块降低指示灯的光线亮度,由于指示灯自身发光时产生的光线亮度也会照射到光敏模块,以及环境中的光线亮度,光敏模块在白天时检测到的光线亮度值较大,而在夜间休息时,环境中的光线亮度大大降低,光敏模块检测到的环境中的光线亮度值会小的多,光敏模块在白天和夜间检测到的光线亮度值差别较大,所以指示灯自身的光线亮度和环境的光线亮度不会影响光敏模块的工作,从而导致调光模块无法根据光敏模块检测到的光线亮度值进行光线调节,在夜间降低呼叫按钮上指示灯的光线亮度,避免了呼叫按钮光线太亮而影响病人休息。

进一步,所述电路板上设有信号连接控制模块的温度传感模块,所述每个呼叫按钮上设置一个温度传感模块,所述温度传感模块的端部均伸出透明板表面,所述温度传感模块检测病人手指处的温度值并发送至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在温度值大于温度阈值时控制该温度传感模块所在指示灯的光线亮度增强。

在夜间病人需要使用呼叫按钮呼叫护士或医生时,病人的手指触摸到呼叫按钮表面的温度传感模块,温度传感模块将病人手指的温度值发送至控制模块,因病人手指的温度值高于呼叫按钮的温度,呼叫按钮自身的温度不会造成干扰,控制模块在收到温度值且温度值大于温度阈值时控制指示灯的光线亮度增强,指示病人进行呼叫按钮的使用,同时,只是部分呼叫按钮中的指示灯光线亮度增强,无需病人下床开启整个房间的灯进行照明,不会影响同一病房中其他病人的休息。

进一步,所述每个指示灯串联一调节器,所述每个指示灯与调节器形成一条支路,所述调节器电连接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在温度值大于温度阈值时控制该支路中调节器的电阻减小,所述控制模块收到呼叫按钮的呼叫信号后控制该支路中调节器的电阻增大。

在病人需要按下某个呼叫按钮时,控制模块控制呼叫按钮所在支路上调节器电阻减小,让该支路中的电流增大,增强指示灯的光线亮度指示病人按下呼叫按钮,无需病人打开整个房间的灯,使用更简单方便,各个支路相互独立,只有一个呼叫按钮中的指示灯光线亮度增强,不影响其他病人休息,当病人按下呼叫按钮后,控制模块根据呼叫信号控制调节器的电阻增大,减弱指示灯的光线亮度。

进一步,所述呼叫按钮底部设有卡槽,所述卡槽中固设有导电片,所述电路板上固设有多个键座,所述呼叫按钮通过卡槽套设在键座上,所述呼叫按钮与键座间设有弹性复位件,所述键座上固设有能被导电片连通的触点开关。

按下呼叫按钮时,呼叫按钮带动卡槽向下移动按压弹性复位件,让卡槽中的导电片连通触电开关,从而向控制模块发送电信号,松开后呼叫按钮后,弹性复位键抵着呼叫按钮复位,方便使用。

进一步,所述弹性复位件包括环形的弹性气囊,所述弹性气囊套设在呼叫按钮与键座之间。

当病人按下呼叫按钮呼叫医生或护士时,呼叫按钮向下压弹性气囊让弹性气囊产生弹性形变,当病人松开呼叫按钮后,弹性气囊复位抵着呼叫按钮复位,保证呼叫按钮复位以供下次使用。

进一步,所述弹性气囊中填充有吸附了消毒液的海绵,所述弹性气囊上开设有能供卡槽槽壁插入的插入孔,所述呼叫按钮的侧壁上固设有延伸至卡槽槽壁的吸水层。

当病人按下呼叫按钮时,呼叫按钮底部卡槽的槽壁插入至插入孔,槽壁对弹性气囊中的海绵进行挤压,挤出海绵中吸附的消毒液,同时槽壁上的吸水层吸附消毒液,消毒液浸湿吸水层对呼叫按钮进行消毒,同时病人在触摸按下呼叫按钮时也能对病人的手指进行消毒,减少呼叫按钮缝隙中的细菌滋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便于夜间使用的病房呼叫装置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呼叫按钮纵向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指示灯的电路示意图;

图4为图2中指示灯光线调节的原理性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说明。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壳体1、呼叫按钮2、温度传感模块3、透明板4、指示灯5、灯座6、空腔7、卡槽8、导电片9、触点开关10、键座11、抵块12、弹性气囊13、插入孔14、海绵15、第一可调电阻16、第二可调电阻17、吸水层18。

实施例基本如附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包括位于病床旁的呼叫终端,呼叫终端包括壳体1和卡接在壳体1内部的电路板,电路板上安装有多个按下后能自动复位的呼叫按钮2,呼叫按钮2按下后发送出呼叫信号,本实施例以三个呼叫按钮2为例,呼叫按钮2端面伸出壳体1顶面,呼叫按钮2顶端面开设有通孔,通孔的内壁上卡接有透明板4,透明板4中一体成型有不透光的标识符,每个呼叫按钮2中的标识符各不相同,以便于区别不同的功能,呼叫按钮2中均开设有空腔7,在空腔7中均安装有相互并联的指示灯5,指示灯5并联后形成指示支路,指示灯5可用现有亮度可调的led灯珠,各个指示灯5并联连接形成指示电路,指示灯5通过灯座6卡接在空腔7内,每个指示灯5串联有一调节器并形成一条支路,多个指示灯5形成了多条支路,调节器电连接控制模块,调节器可用现有3296w-102型号的第一可调电阻16。

电路板上焊接有光线亮度值与电阻值负相关的光敏模块,光敏模块可用现有als-pdic144-6c/l378型号的光传感器,光敏模块电连接有控制模块,控制模块可用现有c8051f120单片机,光敏模块检测光线亮度值并发送至控制模块,控制模块控制连接有位于指示灯5供电电路中的调光模块,调光模块可用现有3296w-103型号的第二可调电阻17,调光模块与指示灯5的指示电路串联,控制模块在光线亮度值小于亮度阈值时控制调光模块降低指示灯5的光线亮度,亮度阈值等于指示灯5的正常光线亮度。

电路板上通过导线焊接有信号连接控制模块的温度传感模块3,温度传感模块3可用现有mlx90615型号的传感器,每个呼叫按钮2上设置一个温度传感模块3,温度传感模块3的端部均伸出透明板4表面,避免传感器被透明板4遮挡而无法发送信号,温度传感模块3检测病人手指处的温度值并发送至控制模块,控制模块在温度值大于温度阈值时控制该温度传感模块3所在指示灯5的光线亮度增强,控制模块在温度值大于温度阈值时控制该支路中调节器的电阻减小,让该支路中指示灯5的光线亮度增强,控制模块收到呼叫按钮2的呼叫信号后控制该支路中调节器的电阻增大,让该支路中指示灯5的光线亮度减弱。

如图2所示,呼叫按钮2底部开设有卡槽8,卡槽8中焊接有导电片9,电路板上焊接有多个纵截面成t形的键座11,卡槽8的槽壁上焊接有抵在键座11上的抵块12,键座11和抵块12均使用绝缘材料支撑,呼叫按钮2通过卡槽8套设在键座11上,键座11上焊接有能被导电片9连通的触点开关10,呼叫按钮2与键座11间套接有弹性复位件,弹性复位件包括环形的弹性气囊13,弹性气囊13套设在呼叫按钮2与键座11之间,弹性气囊13中填充有吸附了消毒液的海绵15,消毒液可以是酒精,弹性气囊13上开设有能供卡槽8槽壁插入的插入孔14,呼叫按钮2的侧壁上粘接有延伸至卡槽8槽壁的吸水层18,吸水层18可用现有吸水树脂制成。

壳体1内安装有四个电机,电机可用现有zwmd006006型号的微型电机,第一可调电阻16和第二可调电阻17的调节片上均卡接有转轴,每根转轴焊接在电机的输出轴上,控制模块控制调光模块或调节器改变阻值时控制电机转动即可。

具体实施过程如下:

在白天正常光线条件下,病人需要使用呼叫按钮2时,病人只需按下呼叫按钮2即可发送出呼叫信号;在使用呼叫终端过程中,呼叫按钮2内的指示灯5光线照射过透明板4,让病人能够看清呼叫按钮2,同时透明板4上的标识符不透光,光线照射过透明板4后会形成标识符形状对病人进行指示,供病人辨别不同按钮代表不同的功能,让病人准确按下按钮进行呼叫,让病人在使用时明确及时地看到相应的指示符。

在夜间光线微弱暗淡时,呼叫按钮2上的光敏模块检测环境中的光线亮度值并发送至控制模块,控制模块在光线亮度值小于亮度阈值时,即夜间,控制模块控制作为调光模块的电机转动,电机带动第二可调电阻17的调节片转动来增大电阻值,减小电路中的电流,降低指示灯5的光线亮度,由于指示灯5自身发光时产生的光线亮度也会照射到光敏模块,以及环境中的光线亮度,光敏模块在白天时检测到的光线亮度值较大,而在夜间休息时,环境中的光线亮度大大降低,光敏模块检测到的环境中的光线亮度值会小的多,光敏模块在白天和夜间检测到的光线亮度值差别较大,所以指示灯5自身的光线亮度和环境的光线亮度不会影响光敏模块的工作,在夜间降低呼叫按钮2上指示灯5的光线亮度,避免了呼叫按钮2光线太亮而影响病人休息。

在夜间光线微弱暗淡条件下,病人如果需要使用呼叫按钮2呼叫护士或医生,病人的手指触摸到呼叫按钮2表面的温度传感模块3,温度传感模块3将病人手指的温度值发送至控制模块,因病人手指的温度值高于呼叫按钮2的温度,呼叫按钮2自身的温度不会造成干扰,控制模块在温度值大于温度阈值时,控制模块控制该指示灯5所在支路的第一可调电阻16对应的电机带动调节片转动来减小电阻值,增大支路中指示灯5的电流,使该指示灯的光线亮度增强,指示病人进行呼叫按钮2的使用,同时,只是部分呼叫按钮2中的指示灯5光线亮度增强,无需病人下床开启整个房间的灯进行照明,不会影响同一病房中其他病人的休息。

在按下呼叫按钮2前,弹性气囊13向上顶呼叫按钮2,让卡槽8槽壁上的抵块12抵在键座11上,当病人按下呼叫按钮2时,呼叫按钮2底部卡槽8的槽壁插入至插入孔14,槽壁对弹性气囊13中的海绵15进行挤压,挤出海绵15中吸附的消毒液,同时槽壁上的吸水层18吸附消毒液,消毒液浸湿吸水层18对呼叫按钮2进行消毒,同时病人在触摸按下呼叫按钮2时,吸水层18也能对病人的手指进行消毒,减少呼叫按钮2缝隙中的细菌滋生。

由于键座11和抵块12将浸湿的呼叫按钮2的通电部分隔离开了,吸水层18未与通电部分连通,呼叫按钮2整体上不会导电引起安全问题。

本实施例与现有的直接内置荧光条的按键开关相比,本实施例在需要使用时光线增强,呼叫按钮2的光线强度同时可对小范围环境进行照明,让病人直接找到对应的呼叫按钮2进行呼叫发送,无需打开整个房间的灯,而且在不使用时,呼叫按钮2的光线自动减弱,不会影响其他病人的休息,现有内置荧光条的按键开关光线太弱,病人难以找到按键开关所在的位置,如果直接增强按键开关的指示光强度,又容易影响对光敏感的病人的休息,本实施例在克服该问题的基础上还对病人经常使用的呼叫按钮2进行消毒,减少呼叫按钮2缝隙中的细菌滋生。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及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发明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