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号灯周期、配时改变时间、通行时长的确定方法及装置与流程

文档序号:20083567发布日期:2020-03-13 05:57阅读:354来源:国知局
信号灯周期、配时改变时间、通行时长的确定方法及装置与流程
本申请涉及公共交通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信号灯周期、配时改变时间、通行时长的确定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信号灯作为加强道路交通管理,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提高道路使用效率,改善交通状况的一种工具,已经广泛的在各个交通路口所使用。工作时,信号灯是按照预定的信号灯工作周期,通过控制红绿灯交替明亮的方式,循环的控制各个路口的通行状况,其中,信号灯工作周期指的是各相位信号灯轮流显示一次所需时间的总和。进而,通过知晓信号灯工作周期,用户可以准确的制定出行计划,以降低出行成本。相关技术中,技术人员通常有如下两种确定信号灯工作周期的方式。第一种,直接从信号机生产厂商处获取信号灯工作周期;第二种,采用数据反推的方式来计算出信号灯工作周期。技术实现要素: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信号灯周期、配时改变时间、通行时长的确定方法及装置。在一些实施例中,一种信号灯周期确定方法,包括:将车辆在信号灯所在路口行驶所形成的车辆行驶轨迹点按照行驶路径进行分类;根据同一分类的车辆行驶轨迹点,确定车辆通过信号灯所在路口停止线的多个通过时间;根据多个通过时间,确定信号灯工作周期。在一些实施例中,根据多个通过时间,确定信号灯工作周期,包括:针对多个候选周期,分别计算每个候选周期相对于多个通过时间的求余结果;根据每个候选周期所对应的多个求余结果,计算每个候选周期对应的变异系数;从多个候选周期中,选择变异系数符合预定要求的候选周期作为信号灯工作周期。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从预设的周期列表中随机选择多个周期数值作为候选周期;周期列表中的周期数值均小于200,且均大于30。在一些实施例中,选择变异系数符合预定要求的候选周期作为信号灯工作周期包括:判断数值最小的变异系数和数值次小的变异系数的差值是否大于预设的数值;若数值最小的变异系数和数值次小的变异系数的差值大于预设的数值,则选择变异系数最小的候选周期作为信号灯工作周期。在一些实施例中,选择变异系数符合预定要求的候选周期作为信号灯工作周期包括:根据每个变异系数的数值,计算变异系数平均值;判断数值最小的变异系数和变异系数平均值的差值是否大于预设的数值;若数值最小的变异系数和变异系数平均值的差值大于预设的数值,则选择变异系数最小的候选周期作为信号灯工作周期。在一些实施例中,选择变异系数符合预定要求的候选周期作为信号灯工作周期包括:根据每个变异系数的数值,计算变异系数平均值;判断数值最小的变异系数和变异系数平均值的差值是否小于预设的数值;若数值最小的变异系数和变异系数平均值的差值小于预设的数值,则随机选择一个变异系数小于变异系数平均值的候选周期作为信号灯工作周期。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根据司机端的当前位置信息和信号灯的位置信息,确定司机端到达信号灯所在路口的距离;根据司机端到达信号灯所在路口的距离和信号灯工作周期,计算司机端通过信号灯所在路口,并到达目的地的到达时间;将到达时间发送给司机端。在一些实施例中,步骤针对多个候选周期,分别计算每个候选周期相对于多个通过时间的求余结果,包括:针对每个候选周期,根据不同交通方向所对应的多个通过时间,分别计算每个交通方向所对应的多个求余结果;步骤根据每个候选周期所对应的多个求余结果,计算每个候选周期对应的变异系数,包括:针对每个候选周期,根据每个交通方向所对应的多个求余结果,分别计算每个交通方向所对应的多个求余结果的变异系数;针对每个候选周期,根据每个交通方向所对应的多个求余结果的变异系数,以及不同交通方向的权重,确定每个候选周期相对于多个通过时间的求余结果的变异系数。在一些实施例中,步骤根据同一分类的车辆行驶轨迹点,确定车辆通过信号灯所在路口停止线的多个通过时间,包括:选择车辆行驶轨迹点中与停止线的距离符合预设要求的轨迹点作为计算点;根据计算点所对应的位置信息和时间信息,计算通过时间。在一些实施例中,步骤选择车辆行驶轨迹点中与停止线的距离符合预设要求的轨迹点作为计算点包括:选择车辆行驶轨迹点中,与停止线距离最近的一个轨迹点作为计算点;或,选择未超过停止线的车辆行驶轨迹点中与停止线距离最近的轨迹点作为计算点,以及,选择已超过停止线的车辆行驶轨迹点中与停止线距离最近的轨迹点作为计算点。在一些实施例中,根据多个通过时间,确定信号灯工作周期,包括:对多个通过时间进行聚类,以得到多个聚类结果;根据聚类结果,确定信号灯工作周期。在一些实施例中,根据聚类结果,确定信号灯工作周期,包括:根据每个聚类结果中数值最小的通过时间,确定信号灯工作周期。在一些实施例中,一种信号灯配时改变时间的确定方法,包括:将车辆在信号灯所在路口行驶所形成的车辆行驶轨迹点按照行驶路径进行分类;根据同一分类中的车辆行驶轨迹点,确定在多个参考时间片中的每个参考时间片内,车辆通过信号灯所在路口的停止线的通过时间;针对每个参考时间片,分别计算多个候选周期中每个候选周期相对于多个通过时间的求余结果;针对每个参考时间片,根据每个候选周期所对应的多个求余结果,计算每个候选周期对应的变异系数;根据多个参考时间片中不同候选周期所对应的变异系数,确定信号灯的配时方案改变时间。在一些实施例中,步骤根据多个参考时间片中不同候选周期所对应的变异系数,确定信号灯的配时方案改变时间,包括:针对每个参考时间片,根据每个参考时间片所对应的不同候选周期的变异系数的数值大小,确定每个参考时间片所对应的变异系数;根据每个参考时间片所对应的变异系数,确定与参考时间片在时间上相重叠的每个单位时间片的变异系数累计值;单位时间片的时间长度小于与该单位时间片在时间上相重叠的参考时间片的时间长度,且每个单位时间片的时间长度均是相同的;根据不同单位时间片的变异系数累计值的变化情况,确定信号灯的配时方案改变时间。在一些实施例中,针对每个参考时间片,根据每个参考时间片所对应的不同候选周期的变异系数的数值大小,确定每个参考时间片所对应的变异系数,包括:针对每个参考时间片,判断该参考时间片所对应的不同候选周期的变异系数中,数值最小的变异系数和数值次小的变异系数的差值是否大于预设的数值;针对每个参考时间片,若该参考时间片所对应的不同候选周期的变异系数中,数值最小的变异系数和数值次小的变异系数的差值大于预设的数值,则选择该参考时间片所对应的不同候选周期的变异系数中,数值最小的变异系数作为该参考时间片所对应的变异系数。在一些实施例中,针对每个参考时间片,根据每个参考时间片所对应的不同候选周期的变异系数的数值大小,确定每个参考时间片所对应的变异系数,包括:针对每个参考时间片,计算该参考时间片所对应的不同候选周期的变异系数的变异系数平均值;针对每个参考时间片,判断该参考时间片所对应的不同候选周期的变异系数中,数值最小的变异系数和变异系数平均值的差值是否大于预设的数值;针对每个参考时间片,若该参考时间片所对应的不同候选周期的变异系数中,数值最小的变异系数和变异系数平均值的差值大于预设的数值,则选择该参考时间片所对应的不同候选周期的变异系数中,数值最小的变异系数作为该参考时间片所对应的变异系数。在一些实施例中,针对每个参考时间片,根据每个参考时间片所对应的不同候选周期的变异系数的数值大小,确定每个参考时间片所对应的变异系数,包括:针对每个参考时间片,计算该参考时间片所对应的不同候选周期的变异系数的变异系数平均值;针对每个参考时间片,将该参考时间片所对应的不同候选周期的变异系数的变异系数平均值作为该参考时间片所对应的变异系数。在一些实施例中,一种信号灯配时改变时间的确定方法,包括:将车辆在信号灯所在路口行驶所形成的车辆行驶轨迹点按照行驶路径进行分类;根据同一分类中的车辆行驶轨迹点,确定在每个参考时间片内,车辆通过信号灯所在路口的停止线的多个通过时间;针对每个参考时间片,根据该参考时间片所对应的多个通过时间,确定该每个参考时间片的信号灯工作周期;根据每个参考时间片的信号灯工作周期,确定信号灯配时方案改变时间。在一些实施例中,针对每个参考时间片,根据该参考时间片所对应的多个通过时间,确定该每个参考时间片的信号灯工作周期,包括:针对每个参考时间片,分别计算多个候选周期中每个候选周期相对于该参考时间片中通过时间的求余结果;针对每个参考时间片,根据该参考时间片的每个候选周期所对应的多个求余结果,计算每个候选周期对应的变异系数;针对每个参考时间片,根据多个候选周期中每个候选周期对应的变异系数,从多个候选周期中确定该参考时间片的信号灯工作周期。在一些实施例中,针对每个参考时间片,根据多个候选周期中每个候选周期对应的变异系数,从多个候选周期中确定该参考时间片的信号灯工作周期,包括:针对每个参考时间片,判断多个候选周期中每个候选周期对应的变异系数中,数值最小的变异系数和数值次小的变异系数的差值是否大于预设的数值;针对每个参考时间片,若多个候选周期中每个候选周期对应的变异系数中,数值最小的变异系数和数值次小的变异系数的差值大于预设的数值,则选择变异系数最小的候选周期作为该参考时间片的信号灯工作周期。在一些实施例中,针对每个参考时间片,根据多个候选周期中每个候选周期对应的变异系数,从多个候选周期中确定该参考时间片的信号灯工作周期,包括:针对每个参考时间片,根据多个候选周期中每个候选周期对应的变异系数,计算多个候选周期的变异系数平均值;针对每个参考时间片,判断多个候选周期中每个候选周期对应的变异系数中,数值最小的变异系数和变异系数平均值的差值是否大于预设的数值;针对每个参考时间片,若多个候选周期中每个候选周期对应的变异系数中,数值最小的变异系数和变异系数平均值的差值大于预设的数值,则选择变异系数最小的候选周期作为该参考时间片的信号灯工作周期。在一些实施例中,基于如信号灯配时改变时间的确定方法,信号灯的通行时长确定方法包括:将时间上相邻的两个信号灯配时方案改变时间之间的时间段作为目标配时时间段;获取在目标配时时间段中,未超过停止线的车辆的数量变化情况;根据未超过停止线的车辆的数量变化情况,确定信号灯在目标配时时间段中的通行时长。在一些实施例中,一种信号灯周期确定装置,包括:第一分类模块,用于将车辆在信号灯所在路口行驶所形成的车辆行驶轨迹点按照行驶路径进行分类;第一确定模块,用于根据同一分类的车辆行驶轨迹点,确定车辆通过信号灯所在路口停止线的多个通过时间;第二确定模块,用于根据多个通过时间,确定信号灯工作周期。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确定模块,包括:第一计算单元,用于针对多个候选周期,分别计算每个候选周期相对于多个通过时间的求余结果;第二计算单元,用于根据每个候选周期所对应的多个求余结果,计算每个候选周期对应的变异系数;第一选择单元,用于从多个候选周期中,选择变异系数符合预定要求的候选周期作为信号灯工作周期。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一选择模块,用于从预设的周期列表中随机选择多个周期数值作为候选周期;周期列表中的周期数值均小于200,且均大于30。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选择单元包括:第一判断子单元,用于判断数值最小的变异系数和数值次小的变异系数的差值是否大于预设的数值;第一选择子单元,若数值最小的变异系数和数值次小的变异系数的差值大于预设的数值,则用于选择变异系数最小的候选周期作为信号灯工作周期。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选择单元包括:第一计算子单元,用于根据每个变异系数的数值,计算变异系数平均值;第二判断子单元,用于判断数值最小的变异系数和变异系数平均值的差值是否大于预设的数值;第二选择子单元,若数值最小的变异系数和变异系数平均值的差值大于预设的数值,则用于选择变异系数最小的候选周期作为信号灯工作周期。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选择单元包括:第二计算子单元,用于根据每个变异系数的数值,计算变异系数平均值;第三判断子单元,用于判断数值最小的变异系数和变异系数平均值的差值是否小于预设的数值;第三选择子单元,若数值最小的变异系数和变异系数平均值的差值小于预设的数值,则用于随机选择一个变异系数小于变异系数平均值的候选周期作为信号灯工作周期。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三确定模块,用于根据司机端的当前位置信息和信号灯的位置信息,确定司机端到达信号灯所在路口的距离;第一计算模块,用于根据司机端到达信号灯所在路口的距离和信号灯工作周期,计算司机端通过信号灯所在路口,并到达目的地的到达时间;发送模块,用于将到达时间发送给司机端。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计算单元,包括:第三计算子单元,用于针对每个候选周期,根据不同交通方向所对应的多个通过时间,分别计算每个交通方向所对应的多个求余结果;第二计算单元,包括:第四计算子单元,用于针对每个候选周期,根据每个交通方向所对应的多个求余结果,分别计算每个交通方向所对应的多个求余结果的变异系数;第一确定子单元,用于针对每个候选周期,根据每个交通方向所对应的多个求余结果的变异系数,以及不同交通方向的权重,确定每个候选周期相对于多个通过时间的求余结果的变异系数。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确定模块,包括:第二选择单元,用于选择车辆行驶轨迹点中与停止线的距离符合预设要求的轨迹点作为计算点;第二计算单元,用于根据计算点所对应的位置信息和时间信息,计算通过时间。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选择单元包括:第四选择子单元,用于选择车辆行驶轨迹点中,与停止线距离最近的一个轨迹点作为计算点;或,选择未超过停止线的车辆行驶轨迹点中与停止线距离最近的轨迹点作为计算点,以及,选择已超过停止线的车辆行驶轨迹点中与停止线距离最近的轨迹点作为计算点。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确定模块,包括:聚类单元,用于对多个通过时间进行聚类,以得到多个聚类结果;第一确定单元,用于根据聚类结果,确定信号灯工作周期。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确定单元,包括:第二确定子单元,用于根据每个聚类结果中数值最小的通过时间,确定信号灯工作周期。在一些实施例中,一种信号灯配时改变时间的确定装置,包括:第二分类模块,用于将车辆在信号灯所在路口行驶所形成的车辆行驶轨迹点按照行驶路径进行分类;第四确定模块,用于根据同一分类中的车辆行驶轨迹点,确定在多个参考时间片中的每个参考时间片内,车辆通过信号灯所在路口的停止线的通过时间;第二计算模块,用于针对每个参考时间片,分别计算多个候选周期中每个候选周期相对于多个通过时间的求余结果;第三计算模块,用于针对每个参考时间片,根据每个候选周期所对应的多个求余结果,计算每个候选周期对应的变异系数;第五确定模块,用于根据多个参考时间片中不同候选周期所对应的变异系数,确定信号灯的配时方案改变时间。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五确定模块,包括:第二确定单元,用于针对每个参考时间片,根据每个参考时间片所对应的不同候选周期的变异系数的数值大小,确定每个参考时间片所对应的变异系数;第三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每个参考时间片所对应的变异系数,确定与参考时间片在时间上相重叠的每个单位时间片的变异系数累计值;单位时间片的时间长度小于与该单位时间片在时间上相重叠的参考时间片的时间长度,且每个单位时间片的时间长度均是相同的;第四确定单元,用于根据不同单位时间片的变异系数累计值的变化情况,确定信号灯的配时方案改变时间。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确定单元,包括:第四判断子单元,用于针对每个参考时间片,判断该参考时间片所对应的不同候选周期的变异系数中,数值最小的变异系数和数值次小的变异系数的差值是否大于预设的数值;第五选择子单元,用于针对每个参考时间片,若该参考时间片所对应的不同候选周期的变异系数中,数值最小的变异系数和数值次小的变异系数的差值大于预设的数值,则选择该参考时间片所对应的不同候选周期的变异系数中,数值最小的变异系数作为该参考时间片所对应的变异系数。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确定单元,包括:第五计算子单元,用于针对每个参考时间片,计算该参考时间片所对应的不同候选周期的变异系数的变异系数平均值;第五判断子单元,用于针对每个参考时间片,判断该参考时间片所对应的不同候选周期的变异系数中,数值最小的变异系数和变异系数平均值的差值是否大于预设的数值;第六选择子单元,用于针对每个参考时间片,若该参考时间片所对应的不同候选周期的变异系数中,数值最小的变异系数和变异系数平均值的差值大于预设的数值,则选择该参考时间片所对应的不同候选周期的变异系数中,数值最小的变异系数作为该参考时间片所对应的变异系数。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确定单元,包括:第六计算子单元,用于针对每个参考时间片,计算该参考时间片所对应的不同候选周期的变异系数的变异系数平均值;第三确定子单元,用于针对每个参考时间片,将该参考时间片所对应的不同候选周期的变异系数的变异系数平均值作为该参考时间片所对应的变异系数。在一些实施例中,一种信号灯配时改变时间的确定装置,包括:第三分类模块,用于将车辆在信号灯所在路口行驶所形成的车辆行驶轨迹点按照行驶路径进行分类;第六确定模块,用于根据同一分类中的车辆行驶轨迹点,确定在每个参考时间片内,车辆通过信号灯所在路口的停止线的多个通过时间;第七确定模块,用于针对每个参考时间片,根据该参考时间片所对应的多个通过时间,确定该每个参考时间片的信号灯工作周期;第八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每个参考时间片的信号灯工作周期,确定信号灯配时方案改变时间。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七确定模块,包括:第三计算单元,用于针对每个参考时间片,分别计算多个候选周期中每个候选周期相对于该参考时间片中通过时间的求余结果;第四计算单元,用于针对每个参考时间片,根据该参考时间片的每个候选周期所对应的多个求余结果,计算每个候选周期对应的变异系数;第五确定单元,用于针对每个参考时间片,根据多个候选周期中每个候选周期对应的变异系数,从多个候选周期中确定该参考时间片的信号灯工作周期。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五确定单元,包括:第六判断子单元,用于针对每个参考时间片,判断多个候选周期中每个候选周期对应的变异系数中,数值最小的变异系数和数值次小的变异系数的差值是否大于预设的数值;第七选择子单元,用于针对每个参考时间片,若多个候选周期中每个候选周期对应的变异系数中,数值最小的变异系数和数值次小的变异系数的差值大于预设的数值,则选择变异系数最小的候选周期作为该参考时间片的信号灯工作周期。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五确定单元,包括:第七计算子单元,用于针对每个参考时间片,根据多个候选周期中每个候选周期对应的变异系数,计算多个候选周期的变异系数平均值;第七判断子单元,用于针对每个参考时间片,判断多个候选周期中每个候选周期对应的变异系数中,数值最小的变异系数和变异系数平均值的差值是否大于预设的数值;第八选择子单元,用于针对每个参考时间片,若多个候选周期中每个候选周期对应的变异系数中,数值最小的变异系数和变异系数平均值的差值大于预设的数值,则选择变异系数最小的候选周期作为该参考时间片的信号灯工作周期。在一些实施例中,一种信号灯通行时长的确定装置,基于信号灯配时改变时间的确定装置,信号灯的通行时长确定装置包括:第九确定模块,用于将时间上相邻的两个信号灯配时方案改变时间之间的时间段作为目标配时时间段;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在目标配时时间段中,未超过停止线的车辆的数量变化情况;第十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未超过停止线的车辆的数量变化情况,确定信号灯在目标配时时间段中的通行时长。在一些实施例中,一种具有处理器可执行的非易失的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读介质,程序代码使处理器执行信号灯周期确定方法。在一些实施例中,一种具有处理器可执行的非易失的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读介质,程序代码使处理器执行信号灯配时改变时间的确定方法。在一些实施例中,一种具有处理器可执行的非易失的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读介质,程序代码使处理器执行信号灯的通行时长确定方法。在一些实施例中,一种计算装置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和总线,存储器存储有执行指令,当计算设备运行时,处理器与存储器之间通过总线通信,处理器执行存储器中存储的如信号灯周期确定方法。在一些实施例中,一种计算装置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和总线,存储器存储有执行指令,当计算设备运行时,处理器与存储器之间通过总线通信,处理器执行存储器中存储的如信号灯配时改变时间的确定方法。在一些实施例中,一种计算装置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和总线,存储器存储有执行指令,当计算设备运行时,处理器与存储器之间通过总线通信,处理器执行存储器中存储的如信号灯的通行时长确定方法。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信号灯周期确定方法,首先根据将车辆在信号灯所在路口行驶所形成的车辆行驶轨迹点按照行驶路径进行分类,而后,根据同一分类的车辆行驶轨迹点,确定车辆通过信号灯所在路口停止线的多个通过时间,最后根据多个通过时间,确定信号灯工作周期。这种首先将行驶路径进行分类,而后根据分类后所得到的某一类的车辆行驶轨迹点来计算通过时间的方式,使得计算出的通过时间都是反映了同一类车辆(如都是在路口直行、左转或掉头的车辆)的通过停止线的时间,进而使用同一类的信号灯工作周期,可以使得信号灯工作周期计算的更为准确。为使本申请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图1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信号灯周期确定方法的基本流程图;图2示出了俯视图视角下的轨迹点和停止线的关系的示意图;图3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个信号灯配时改变时间的确定方法的基本流程示意图;图4示出了参考时间片和单位时间片的关系的示意图;图5示出了示出了由大量单位时间片的参考变异系数累计值所组成的累计值曲线示意图;图6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另一个信号灯配时改变时间的确定方法的基本流程示意图;图7示出了示出了未超过停止线的车辆的数量变化数据所形成的曲线的示意图;图8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第一计算设备的示意图;图9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第二计算设备的示意图;图10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第三计算设备的示意图;图11示出了通过车辆行驶轨迹点来反应某路口的绿灯起亮和绿灯结束的效果示意图;图12示出了在同一个路口处的3组车辆行驶轨迹点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申请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申请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申请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申请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申请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某些领域的技术,需要将信号灯工作周期作为基础数据来实现其技术目的。比如精确导航技术中,就可以通过知晓信号灯工作周期和当前信号灯的情况(红灯还是绿灯)来规划行车路线,从而达到降低出行时间的目的。相关技术中,通常有如下两种确定信号灯工作周期的方式。第一种,直接从信号机生产厂商处获取信号灯工作周期;第二种,采用数据反推的方式来计算出信号灯工作周期。对于第一种确定信号灯工作周期的方式,成本较高,而且不容易准确的找到对应的信号机厂商,实现困难。对于第二种确定信号灯工作周期的方式,本申请发明人进行了一定量的试验,认为目前的采用数据反推的方式来计算信号灯工作周期的技术尚不完善,进而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改进的信号灯周期确定方法,如图1所示,包括如下步骤:s101,将车辆在信号灯所在路口行驶所形成的车辆行驶轨迹点按照行驶路径进行分类;s102,根据同一分类的车辆行驶轨迹点,确定车辆通过信号灯所在路口停止线的多个通过时间;s103,根据多个通过时间,确定信号灯工作周期。步骤s101中,车辆行驶轨迹点是车辆上的定位装置实时传输(如每隔1秒传输一次)到服务器中的。车辆上的定位装置每传输一次信号,理论上就可以形成一个行驶轨迹点。也就是,每个行驶轨迹点都反应了车辆的一个位置,行驶轨迹点的组合也就形成了车辆行驶的路径。通过时间指的是车辆通过路口停止线的时刻值。需要说明的是,该通过时间的数值应当是受信号灯变化所影响的,比如,路口的直行车道处于红灯的过程中,在直行车道上行驶的车辆是不应当产生对应的通过时间的(红灯的时候,车辆不能通过停止线)。在得到了车辆行驶轨迹点之后,需要按照车辆的行驶路径,对行驶轨迹点进行分类。分类的主要目的是为后续的计算提供便利。具体的,通常行驶路径相同的车辆的行驶方式(行驶方式包括左转、右转和直行)是相同的,比如,行驶路径相同的车辆可以都是直行通过路口,或都是在路口左转。并且,行驶路径相同的车辆,在任一个信号灯周期中,都是在同一个时间段中通过停止线的(如都是在直行绿灯的时候通过停止线)。比如,对于某个路口南向北的信号灯而言,一个完整的信号灯周期为120秒,其中,0-40秒左转灯为红灯,直行灯和右转灯均为绿灯(只有信号灯为绿灯的时候,车辆才能通过停止线);40-60秒左转灯和右转灯为绿灯,60-120秒,左转灯、直行灯和右转灯均为红灯(0-60秒的时间段中,西向东的信号中,左转灯、直行灯和右转灯均为红灯;60-120秒的时间段中,西向东的信号灯的左转灯、直行灯和右转灯会发生颜色变化)。进而,行驶路径相同的车辆,其通过停止线的时间段是相同的(如都是在直行灯为绿灯的时候通过停止线)。信号灯工作周期可以理解为同一信号灯(如直行灯或左转灯)相邻两次变为绿灯的时间间隔,或相邻两次变为红灯的时间间隔。又比如,按照信号灯一般的工作规则,在同一个路口中,通常是直行的车辆先走(直行的绿灯先亮,此时左转的信号灯为红灯),在直行的绿灯变为红灯之后,左转的红灯才能变为绿灯,此时,路口的车辆才能够左转。也就是,在某个路口中,通常是直行的车辆先走,而后,左转的车辆才能走。类似的,有些路口,则需要先左转,而后才能直行,又或者是,有些路口,需要先右转,而后才能直行。正是由于不同交通路口的交通规则(左转、直行和右转的先后顺序)不尽相同,因此,在计算通过时间的时候,需要分别进行统计,这样在确定工作周期的时候,才能保证计算的准确度。如图12所示,示出了3组车辆行驶轨迹点(行驶轨迹点a-c),其中,车辆行驶轨迹点a是左转向的行驶轨迹点,车辆行驶轨迹点b和车辆行驶轨迹点c均是从左至右行驶的行驶轨迹点。从图中可以看出,车辆行驶轨迹点b和车辆行驶轨迹点c的行驶路径是相同的,均是从左向右行驶的直行车辆所留下的车辆行驶轨迹点。进而,在实际操作时,在按照按照行驶路径进行进行分类时,需要将车辆行驶轨迹点b和车辆行驶轨迹点c分到同一类中。进而,按照行驶路径进行分类的话,大致可以分为如下几个类别:左转、掉头、直行、右转。在步骤s101完成了对车辆行驶轨迹点的分类之后,在步骤s102中就可以计算车辆通过停止线的通过时间了。具体的,计算通过时间是依据同一个分类中的车辆行驶轨迹点计算的,这也是为了保证计算的准确性。具体进行计算的方式有两种,分别是使用轨迹点直接计算通过时间和使用采用拟合的方式,先确定车辆行驶轨迹的函数式,而后根据车辆行驶轨迹的函数式确定车辆通过停止线的时间。采用拟合的方式计算通过时间时,可以是服务器通过获取到车辆行驶轨迹点,拟合出车辆行驶轨迹,进而,车辆行驶轨迹和停止线交点的时间也就是通过时间,由于拟合出车辆行驶轨迹之后,车辆行驶轨迹就成为了一个函数式,因此,类似的,可以将停止线转化为对应的函数式,而后,通过函数计算的方式就可以得到车辆行驶轨迹和停止线的交点,之后,再确定该交点的时间即可。当然,服务器也可以不拟合形式轨迹,而是直接找到位于停止线以外(一个停止线朝向对面停止线的方向)最靠近停止线的车辆行驶轨迹点,并通过找到的行驶轨迹点来确定通过时间。比如,可以直接将距离停止线最近的车辆行驶轨迹点的生成时间作为通过时间。在确定了通过时间之后,步骤s103中有两种确定信号灯工作周期的方式,第一种确定信号灯工作周期的方式是聚类。也就是,步骤s103可以按照如下方式实现:步骤1031,对多个通过时间进行聚类,以得到多个聚类结果;步骤1032,根据聚类结果,确定信号灯工作周期。步骤1031中,对通过时间进行聚类的话,可以将每个通过时间都放在对应的信号灯周期中。比如,对于如下通过时间2,3,5,6,8,10,11,12,13,15,41,42,43,45,81,82,84进行聚类的话,可以得到3个聚类结果。第一个聚类结果中包含如下通过时间(单位是秒):2,3,5,6,8,10,11,12,13,15;第二个聚类结果中包含如下通过时间:41,42,43,45;第三个聚类结果中包含如下通过时间:81,82,84。进而,依据这三个聚类结果,可以确定出信号灯的三个绿灯时间段,分别是(2-15),(41-43)和(81-84),进而,在确定信号灯工作周期的时候,就可以根据相邻的两个聚类结果中的通过时间数值来确定信号灯工作周期了。具体的,可以选择每个聚类结果中,通过时间的平均值来计算信号灯工作周期。具体的,在计算时,需要针对每个聚类结果,针对该聚类结果中的通过时间,计算该聚类结果的通过时间平均值。而后,根据每个聚类结果的通过时间平均值,就可以计算出相邻的两个聚类结果的通过时间平均值的差值,该通过时间平均值的差值就可以作为信号灯工作周期了。也就是,步骤1032可以按照如下方式实现:针对每个聚类结果,根据该聚类结果中的通过时间,计算该聚类结果的通过时间平均值;根据每个聚类结果的通过时间平均值,确定信号灯工作周期。类似的,除了使用聚类结果的通过时间平均值来确定信号灯工作周期以外,还可以是使用聚类结果的通过时间中位数来确定信号灯工作周期,其实现原理是相似的。此时,步骤1032可以按照如下方式实现:针对每个聚类结果,根据该聚类结果中的通过时间,确定计算该聚类结果的通过时间中位数;根据每个聚类结果的通过时间中位数,确定信号灯工作周期。其中,聚类结果的通过时间中位数指的是一个聚类结果的全部通过时间中,数值大小排名在中间的数值。比如,对于41,42,43,45的聚类结果中,中位数就是42和43;对于81,82,84的聚类结果中,中位数就是82。某些情况下,这确定出的三个绿灯的时间段并不一定是完整的。比如,对于(41-43)的时间段而言,可能在43秒之后,信号灯仍然是绿灯,只是没有车辆通过停止线而已。因此,直接使用平均值或中位数来计算信号灯工作周期可能存在不准确的问题。考虑到该问题,本申请发明人认为,可以依据每个聚类结果的最小值来确定。具体的,大部分情况下,在信号灯为红灯的时候,会有一定数量的车辆在停止线后面等待,当红灯变为绿灯之后,排在停止线后的第一个车辆就会马上冲过停止线。也就是,在每一次信号灯由红灯变为绿灯的时候,首个车辆(首个通过停止线的车辆)通常是在停止线后面第一个等待绿灯的车辆,因此其通过停止线的时间通常只比信号灯变为绿灯的时间稍晚一点。进而,每个聚类结果中,数值最小的通过时间可以表征绿灯开始的时间。进而,可以根据相邻的两个聚类结果中,数值最小的通过时间的差值来确定信号灯工作周期。也就是,步骤1032可以按照如下方式实现:根据每个聚类结果中数值最小的通过时间,确定信号灯工作周期。比如,对于上述例子中,第一个聚类结果中包含如下通过时间(单位是秒):2,3,5,6,8,10,11,12,13,15;第二个聚类结果中包含如下通过时间:41,42,43,45;第三个聚类结果中包含如下通过时间:81,82,84。第一个聚类结果中数值最小的通过时间是2;第二个聚类结果中数值最小的通过时间是41;第三个聚类结果中数值最小的通过时间是81。进而,可以根据41与2的差值来确定信号灯工作周期(可以直接将39作为信号灯工作周期);或者是根据81与41的差值来确定信号灯工作周期(直接将40作为信号灯工作周期)。或者是同时根据41与2的差值,以及81与41的差值来确定信号灯工作周期(将39与40的平均值作为信号灯工作周期)。除了采用聚类的方式来确定信号灯工作周期以外,还可以通过计算通过时间变异系数的方式来确定信号灯工作周期,下面将主要介绍通过计算变异系数来确定信号灯工作周期的方案。具体的,步骤s103可以按照如下方式实现:步骤1033,针对多个候选周期,分别计算每个候选周期相对于多个通过时间的求余结果;步骤1034,根据每个候选周期所对应的多个求余结果,计算每个候选周期对应的变异系数;步骤1035,从多个候选周期中,选择变异系数符合预定要求的候选周期作为信号灯工作周期。步骤1033,和步骤1034这两个步骤,在实现时,系统可以直接以一个大型的计算式来完成这两个步骤。下面将分别针对这两个步骤进行说明。步骤1033中,候选周期可以是预定的,比如,根据经验值可以确定候选周期可以是50秒-200秒之间的任意值(通常应当选择整数作为候选周期,但某些情况下,也可以选择小数作为候选周期)。进而,步骤1033中则是计算每个可能的候选周期(如50、51、52)与多个通过时间(实际上是多个通过时间所形成的集合)的求余结果。下面对计算某一个候选周期相对于多个通过时间的求余结果的过程进行说明。对于指定的一个候选周期相对于不同的通过时间的求余过程,就是分别计算该候选周期与每个通过时间进行求余运算,进而得到每个通过时间所对应的求余结果。对于任一个候选周期而言,每个通过时间对应了一个求余结果,由于通过时间是多个,因此求余结果也应当是多个(每个候选周期所对应的求余结果应当是多个)。为了方便计算,此处的通过时间通常可以选择以某个时间点为起始时间来统计的时间,比如从中午十二点开始计时,则车辆在12时0分25秒通过停止线的通过时间就可以是25s(在起始时间后的第25s时通过了停止线)、53s(在起始时间后的第53s时通过了停止线)。如果a候选周期(多个候选周期中的一个)为50s,通过时间分别为25s、53s和84s,则a候选周期相对于通过时间25s的求余结果就是25s;a候选周期相对于通过时间53s的求余结果就是3s;a候选周期相对于通过时间84s的求余结果就是34s。当然,实际参与计算的时候,通过时间的样本量一般远远不止上述例子中的3个,并且,可以预料的是,求余结果的数量与通过时间的数量是相同的(有多少个通过时间,就应当有多少个求余结果,不同通过时间所对应的求余结果可能是相同的),即对于一个候选周期而言,有多少个通过时间,就会有多少个求余结果。类似的,如果b候选周期(多个候选周期中的一个)为51s,通过时间分别为25s、53s和84s,则b候选周期相对于通过时间25s的求余结果就是25s;b候选周期相对于通过时间53s的求余结果就是2s;b候选周期相对于通过时间84s的求余结果就是33s。进而,步骤1033中是分别对每个候选周期计算对应的求余结果的,为了保证计算的准确度,候选周期一般是从合理范围(如50s-200s这一范围)的最小值取到最大值。比如,合理范围为50s-200s,则候选周期可以是50s、51s、52s、53s、54s、55s、56s、57s…199s和200s,也就是,候选周期可以是合理范围中的任何一个整数,当然,为了保证计算准确度,也同样可以选择合理范围中的小数作为候选周期。实际使用时,步骤1033中的多个候选周期一般需要从最小值开始(如50)按照步长为1的方式取到最大值(如200,),进而,候选周期就可以是50、51、52、53…199、200。当然,步长也可以是小数。进而,在执行步骤1033后,就可以确定出来每个候选周期所对应的大量的求余结果了,比如a候选周期的求余结果为15、8、17、29、5、38、27;b候选周期的求余结果为12、38、47、21、3、16、2;c候选周期的求余结果为42、32、17、7、3、12、9。步骤1034中,就可以根据每个候选周期所对应的多个求余结果计算每个候选周期对应的变异系数,变异系数是数据集合(求余结果的集合)的标准差与平均值的比值。比如,对于前述的a候选周期的求余结果(15、8、17、29、5、38、27)计算变异系数时,就应当是计算包含15、8、17、29、5、38、27的数据集合的标准差与平均值的比值。进而,每个候选周期都能够求得对应的变异系数。比如x候选周期的变异系数为0.22、y候选周期的变异系数为0.13、x候选周期的变异系数为0.27。应当了解的是,本申请所提供的方案中,变异系数的含义,除了本段落中上述解释的含义,还可以进一步理解为能够表征数据集合(求余结果的集合)离散程度的任一个数字。由于变异系数表征了数据集合中数据的离散程度,因此,如果某个候选周期是真实的周期,则该候选周期所对应的求余结果的变异系数应当是比较小的,比如,求余结果都是在10-20之间,即不同求余结果之间相差是不大的。反之,如果其他候选周期所对应的求余结果的变异系数应当是比较大的(不同求余结果之间相差较大)。进而,在步骤1035中,可以直接选择变异系数的数值最小的变异系数候所对应的候选周期作为信号灯工作周期。当然,在确定数值最小的变异系数所对应的候选周期为信号灯工作周期前,也可以增加其他的步骤,比如考察数值最小的变异系数候与数值第二小的变异系数的差值是否足够大,如果足够大,则可以确定数值最小的变异系数候所对应的选周期为信号灯工作周期,否则,就应当放弃当前计算结果,并重新选择候选周期,或者重新采样(重新确定通过时间)。也就是,步骤1035有如下三种具体的实现方式:步骤1035的第一种实现方式:判断数值最小的变异系数和数值次小的变异系数的差值是否大于预设的数值;若数值最小的变异系数和数值次小的变异系数的差值大于预设的数值,则选择变异系数最小的候选周期作为信号灯工作周期。步骤1035的第二种实现方式:根据每个变异系数的数值,计算变异系数平均值;判断数值最小的变异系数和变异系数平均值的差值是否大于预设的数值;若数值最小的变异系数和变异系数平均值的差值大于预设的数值,则选择变异系数最小的候选周期作为信号灯工作周期。步骤1035的第三种实现方式:根据每个变异系数的数值,计算变异系数平均值;判断数值最小的变异系数和变异系数平均值的差值是否小于预设的数值;若数值最小的变异系数和变异系数平均值的差值小于预设的数值,则随机选择一个变异系数小于变异系数平均值的候选周期作为信号灯工作周期。步骤1035的第一种实现方式中,是直接判断数值最小的变异系数和次小的变异系数的差值是否过大,如果过大的话,则说明该数值最小的变异系数所对应的候选周期相对于其他候选周期而言是相对正确的,此时,只能够选择该数值最小的变异系数所对应的候选周期作为信号灯工作周期。步骤1035的第二种实现方式中,则是计算了变异系数的平均值,如果该变异系数的平均值与数值最小的变异系数的差值足够大,则说明该数值最小的变异系数的可信度较高(精准程度较高),此时,也应当选择该数值最小的变异系数所对应的候选周期作为信号灯工作周期。步骤1035的第三种实现方式中,如果该变异系数的平均值与数值最小的变异系数的差值较小,则说明该数值最小的变异系数的可信度并不高(有一定原因是搜集到的原始数据的精准度无法控制),此时,可以随意选择一个变异系数小于变异系数平均值的候选周期作为信号灯工作周期。本申请所提供的方法,使用变异系数来评价不同候选周期所对应的求余结果,其中,求余结果是使用通过时间对候选周期求余后的得到的;进而,在后续步骤中可以直接选择变异系数足够小的候选周期作为信号灯工作周期,提高了计算信号灯工作周期的准确度。承接前文中的说明,步骤s102中所提及的多个通过时间通常是车辆通过不同交通方向的停止线的时间,或者是车辆通过同一个交通方向的停止线的时间。进而,步骤1033可以按照如下方式实现:针对每个候选周期,根据目标交通方向所对应的多个通过时间,计算目标交通方向上,不同候选周期所对应的多个求余结果。其中,目标交通方向是指定的一个方向。对应的,步骤1034,可以按照如下方式实现:目标交通方向上,不同候选周期所对应的多个求余结果,计算每个候选周期对应的变异系数。即,步骤1033和1034在执行时,可以只考虑一个交通方向(如东向西、西向东、南向北或北向南中任意一个方向)的通过时间(即通过某一个交通方向上的停止线的通过时间),这主要是因为,一个路口的各个方向的信号灯工作周期都应当是相同的,因此,在确定了一个交通方向上信号灯工作周期后,这个路口上每个方向的信号灯工作周期就都能够确定了。实际上,由于一个路口通常是有多个交通方向的停止线(比如一个十字路口通常有四个停止线(某些复杂的路口可能有3个、5个,甚至6个停止线),分别是东向西停止线、西向东停止线、南向北停止线和北向南停止线),进而,如果步骤s102中所获取到的是车辆通过信号灯所在路口不同停止线的通过时间,则可以先将车辆通过不同交通方向的停止线的通过时间进行归类,即每一个交通方向均对应预定数量的通过时间(如西向东方向对应了n个车辆通过西向东停止线的通过时间),后续过程中也需要分别根据每个交通方向的停止线的通过时间计算每个交通方向的停止线所对应的不同候选周期的求余结果,以及根据该求余结果计算每个交通方向的停止线所对应的不同的候选周期的变异系数,之后,再根据变异系数确定信号灯工作周期。如下表1所示,示出了同一个路口中,不同交通方向的停止线所对应的候选周期的求余结果的变异系数:表1停止线候选周期变异系数a500.14a510.25a520.18a530.26b500.18b510.19b520.24b530.25表1示出了,两个交通方向的停止线(如a停止线是西向东停止线、b停止线是南向北停止线)所对应的不同候选周期的变异系数。表1中,由于变异系数的数值不相同,对应的计算得到不同变异系数所使用的多个求余结果也应当是不同的(至少应当是不完全相同的)。进而,本申请所提供的方法中,步骤1033可以按照如下方式实现:步骤1031,针对每个候选周期,根据不同交通方向所对应的多个通过时间,分别计算每个交通方向所对应的多个求余结果;步骤1034可以按照如下方式实现:步骤10341,针对每个候选周期,根据每个交通方向所对应的多个求余结果,分别计算每个交通方向所对应的多个求余结果的变异系数;步骤10342,针对每个候选周期,根据每个交通方向所对应的多个求余结果的变异系数,以及不同交通方向的权重,确定每个候选周期相对于多个通过时间的求余结果的变异系数。其中,步骤1031是计算每个交通方向所对应的不同候选周期的求余结果,步骤10341是计算每个交通方向所对应的不同候选周期的变异系数,最后步骤10342可以是针对每个候选周期,将每个交通方向所对应的变异系数进行求和,以计算每个候选周期的变异系数。比如a方向的候选周期50、51和52所对应的变异系数分别是0.15、0.18和0.12;b方向的候选周期50、51和52所对应的变异系数分别是0.25、0.28和0.14;则候选周期50所对应的变异系数就可以是0.15+0.25=0.4(此时权重为1);候选周期51所对应的变异系数就可以是0.18+0.28=0.46(此时权重为1)。此处,a方向的候选周期50的变异系数0.15就是步骤10342中候选周期50对应的交通方向的多个求余结果的变异系数。此处的候选周期是用户根据具体情况自行确定的,系统在实现的时候,为了提高实现的效率可以预先在系统内部存储一个周期列表(周期列表中存储有具体的周期值),在需要的时候,可以直接从周期列表中提取出具体的周期值作为候选周期。由于信号灯工作周期本申就是从候选周期中的一个,候选周期值的数值越少,则计算的求余结果和变异系数的次数就越少,但候选周期越少,则越可能使得无法找到最优的信号灯工作周期,进而,经过本申请发明人的研究和验证,认为将周期列表中周期值的数值设置为小于200,且大于30的情况最为合理。进而,本申请所提供的方法中,还包括:从周期列表中随机选择多个周期值作为候选周期;周期列表中的周期值的数值小于200,且大于30。该候选周期的数值是经过大量实践测算后得到的,将候选周期的数值设定为大于30且小于200的数值,可以降低计算的次数,提高计算效率。步骤1031中,主要是使用对应的通过时间,分别计算每个交通方向所对应的不同候选周期的求余结果。比如,步骤1031应当计算出a交通方向的第一候选周期所对应的求余结果x1、第二候选周期所对应的求余结果x2;a交通方向的第一候选周期所对应的求余结果x3、第二候选周期所对应的求余结果x4,当然,计算a交通方向的第一候选周期所对应的求余结果x1所使用到的通过时间,也应当是车辆通过a交通方向的停止线的通过时间,类似的,计算其他交通方向的指定候选周期的求余结果,也应当使用对应的于该交通方向的通过时间。步骤10341中,需要计算每个交通方向上的候选周期的变异系数,承接上一段中的例子,步骤10341中,应当使用求余结果x1计算出a交通方向的第一候选周期所对应的变异系数y1;使用求余结果x2计算出a交通方向的第二候选周期所对应的变异系数y2;使用求余结果x3计算出b交通方向的第一候选周期所对应的变异系数y3;使用求余结果x4计算出b交通方向的第二候选周期所对应的变异系数y4。可以看出a交通方向的第一候选周期(如50秒)与b交通方向的第一候选周期(如50秒)是相同的候选周期,类似的a交通方向的第二候选周期(如53秒)与b交通方向的第二候选周期(如53秒)是相同的候选周期,进而,在步骤10342中可以直接根据候选周期值的数值相同,交通方向不同的变异系数确定每个候选周期变异系数,具体实现时,如y1为0.12,y3为0.25,则可以确定第一候选周期的变异系数为0.12;如y2为0.22,y4为0.19,则可以确定第一候选周期的变异系数为0.19,也就是,应当选择每个候选周期所对应的多个变异系数(不同交通方向所对应的变异系数,每个交通方向只对应了一个变异系数)中数值最小的变异系数,作为该候选周期的变异系数。当然,步骤10342还可以按照如下方式实现:步骤103421,采用加权计算的方式,将候选周期相同,交通方向不同的多个候选周期所对应的变异系数分别进行加权求和,以确定每个候选周期相对于多个通过时间的求余结果的变异系数。步骤103421中,可以是采用加权计算的方式,将同一个候选周期所对应的多个变异系数进行求和,并将求和结果作为该候选周期的变异系数,以得到每个候选周期所对应的变异系数。比如,步骤1031应当计算出a交通方向的第一候选周期所对应的求余结果x1、第二候选周期所对应的求余结果x2;b交通方向的第一候选周期所对应的求余结果x3、第二候选周期所对应的求余结果x4。步骤10341中,使用求余结果x1计算出a交通方向的第一候选周期所对应的变异系数y1;使用求余结果x2计算出a交通方向的第二候选周期所对应的变异系数y2;使用求余结果x3计算出b交通方向的第一候选周期所对应的变异系数y3;使用求余结果x4计算出b交通方向的第二候选周期所对应的变异系数y4。步骤103421中,如y1为0.12,y3为0.25,则可以确定第一候选周期所对应的变异系数为0.12*1+0.25*1=0.37(该公式中出现的两个1为加权系数);如y2为0.22,y4为0.19,则可以确定第二候选周期的变异系数为0.22*1+0.19*1=0.39。如下表2所示,示出了不同交通方向的变异系数和采用求和方式计算出来的候选周期的变异系数的对应关系:表2由表2可知,每个候选周期都对应着多个不同交通方向的变异系数,和对应着一个最终的变异系数,任一个候选周期对应的变异系数均是根据与该候选周期相同的多个不同交通方向的变异系数计算得到的。如候选周期为50的变异系数0.48是根据0.12、0.22和0.14进行求和得到的。除了上述采用求和的方式来计算变异系数以外,还可以将同一个候选周期所对应的不同交通方向的多个变异系数的平均值、中间值作为该候选周期的变异系数,当然,也还可以使用其他方式进行计算,但应当保证的是,目标候选周期(多个候选周期中的一个)所对应的变异系数,只能够根据该目标候选周期所对应的不同交通方向的多个变异系数求取,不能够使用其他候选周期(非目标候选周期的候选周期)的不同交通方向的变异系数来计算目标候选周期的变异系数。承接前文中的说明,通过时间指的是车辆通过路口停止线的时刻值,该时刻值通常是基于轨迹点来确定的。此处的轨迹点指的是车辆行驶过程中所形成的用于描述车辆位置和时间的数据(每个轨迹点都对应了唯一的一个位置信息和时间信息,位置信息用于说明车辆行驶到的具体位置,时间信息用于说明车辆行驶到该位置时的时刻值),进而按照轨迹点所对应的时间,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将多个轨迹点连成线也就形成了车辆行驶轨迹。如图2所示,示出了俯视图视角下的轨迹点和停止线的关系。比如,图2中,轨迹点a、轨迹点b、轨迹点c、轨迹点d和轨迹点e所对应的时间依次增大,也就是形成图2中的轨迹点车辆是先到达了轨迹点a、轨迹点b、轨迹点c、轨迹点d和轨迹点e,也就是图2中所示出的轨迹点所对应的车辆行驶方向如图2中箭头所示,是从左向右的。进而,可以确定当车辆位于轨迹点d的时候,车辆还未超过停止线,当车辆位于轨迹点e的时候,车辆就已经越过停止线了。进而,针对图2中的情况,可以选择轨迹点e所对应的时间(车辆到达轨迹点e的时间)作为通过时间。当然,为了提高准确度也可以根据轨迹点d和轨迹点e的数据来综合计算出通过时间。通过时间可以采用推导的方式来确定,也可以直接获取的方式来确定。如果采用直接获取的方式得到的该通过时间,则可以直接将车辆超过停止线后的第一个轨迹点(如图2中的轨迹点e)所对应的时间作为通过时间。如果采用推导的方式来确定通过时间,则可以按照如下步骤来确定通过时间,即步骤s102包括:步骤1021,选择车辆行驶轨迹点中与停止线的距离符合预设要求的轨迹点作为计算点;步骤1022,根据计算点所对应的位置信息和时间信息,计算通过时间。其中,车辆行驶轨迹点即是图2中所描绘的轨迹点,此处不再重复解释。步骤1021在执行时,可以采用的方式很多,比如,可以选择与停止线距离最近的一个,或两个或多个车辆行驶轨迹点作为计算点;也可以选择未超过停止线的车辆行驶轨迹点中与停止线距离最近的一个或多个轨迹点作为计算点(如图2中的轨迹点d),以及,选择已超过停止线的车辆行驶轨迹点中与停止线距离最近的一个或多个轨迹点作为计算点(如图2中的轨迹点e)。具体的,车辆行驶轨迹点和停止线之间的距离可以根据每个车辆行驶轨迹点的坐标,以及停止线的坐标来计算。步骤1022在执行时,可以根据找到的计算点来计算通过时间。比如找到的计算点是图2中的轨迹点d和轨迹点e,对应的,可以确定出,车辆到达轨迹点d的时间为t1(时间信息),车辆到达轨迹点e的时间为t2,轨迹点d与停止线之间的距离为d1、轨迹点e与停止线之间的距离为d2,则在计算时,可以使用如下公式计算通过时间t:类似的,还可以是根据轨迹点d和e的位置和对应的时间信息计算出来车辆在轨迹点d和e之间的平均速度,而后,在根据轨迹点d与停止线之间的距离和平均速度,计算车辆从轨迹点d运动到停止线的时间x,就可以将轨迹点d所对应的时间信息和时间x的求和结果作为通过时间了。在实现时,系统(本申请所提供的信号灯周期确定方法的执行主体)通常会先接收到大量的车辆行驶轨迹点,每个车辆行驶轨迹点除了有时间信息和位置信息外,还会有所属的link信息(即道路信息,说明轨迹点在哪个道路上),之后,可以根据车辆行驶轨迹点的link信息,对车辆行驶轨迹点进行匹配(flow匹配,),以确定这个车辆行驶轨迹点是否落在指定信号灯的所在的路口的直行或左转路线上,也就是确定该车辆行驶轨迹点是否可以用来计算该指定信号灯工作周期。本申请所提供的信号灯周期确定方法,通过引入了变异系数来评价不同候选周期的求余结果的合理性,进而反推出指定的候选周期作为信号灯工作周期,提高了计算信号灯工作周期的准确度。在确定了信号灯工作周期之后,可以进一步应用该信号灯工作周期进行其余应用,比如,可以依据该信号灯工作周期确定出司机通过信号灯所在路口后,到达指定地点的时间。也就是,本申请所提供的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001,根据司机端的当前位置信息和信号灯的位置信息,确定司机端到达信号灯所在路口的距离;步骤1002,根据司机端到达信号灯所在路口的距离和信号灯工作周期,计算司机端通过信号灯所在路口,并到达目的地的到达时间;步骤1003,将到达时间发送给司机端。步骤1001中,司机的当前位置信息可以是司机通过其携带的定位器(如手机,或专用的北斗定位器,或专用的gps定位器)获取到,并上传给服务器的。信号灯的位置信息通常是预存在服务器中的,并不需要信号灯通过定位器临时上传。具体实现时,可以根据司机端实时上传的实时位置信息计算出司机的行进方向(比如,实时位置信息可以显示司机一直在某道路上由东向西行驶),并且结合司机所在的道路(通过位置信息就可以确定出司机所在的道路),就可以确定出司机继续按照当前方向进行行驶是否会到达信号灯所在路口,如果确定司机会达到信号灯所在路口就可以执行步骤1001。步骤1002中,目的地可以是司机端临时上传的,也可以是服务器根据某些前置条件确定的。比如服务器如果预先向司机派发了网约车订单,则服务器必然清楚司机所期望到达的地点(即目的地,该目的地也就是网约车订单中的地点)。具体的,根据信号灯工作周期可以确定出司机在一个周期内通过该路口的概率(信号灯工作周期越长,则通过该路口的概率越高),以及,确定出如果司机无法立即通过该路口的话,则需要至少等待的最小时间(至少等待一个信号灯工作周期的时间),进而,依据该司机在一个周期内通过该路口的概率和最小时间来确定出司机在该路口需要等待的时间长度。进而,结合该时间长度和司机从当前位置到达路口的时间,就可以确定出司机通过路口的时间,而后,司机在通过路口之后,就可以直接根据路口与目的地之间的距离和预定车速,计算出司机从路口到达目的地的时间,最后,将司机通过路口的时间和司机从路口到达目的地的时间求和来确定出司机端通过信号灯所在路口,并到达目的地的到达时间。最后,将该到达时间发送给司机端进行参照即可。具体在进行计算的时候,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在计算司机在该路口需要等待的时间长度的时候,还可以通过搜集其他司机端在该信号灯所在路口的等待时间来确定,也就是,在确定司机在该路口需要等待的时间长度的时候,可以是根据该司机在一个周期内通过该路口的概率、最小时间和其他司机在该路口的等待时间来确定。基于上述信号灯周期确定方法的实现原理,本申请还提供了基于参考变异系数确定信号灯配时周期的改变时间确定方法,如图3所示,包括如下步骤:s301,将车辆在信号灯所在路口行驶所形成的车辆行驶轨迹点按照行驶路径进行分类;s302,根据同一分类中的车辆行驶轨迹点,确定在多个参考时间片中的每个参考时间片内,车辆通过信号灯所在路口的停止线的通过时间;s303,针对每个参考时间片,分别计算多个候选周期中每个候选周期相对于多个通过时间的求余结果;s304,针对每个参考时间片,根据每个候选周期所对应的多个求余结果,计算每个候选周期对应的变异系数;s305,根据多个参考时间片中不同候选周期所对应的变异系数,确定信号灯的配时方案改变时间。需要说明的是,如果没有特殊说明,则信号灯配时周期的改变时间确定方法中所涉及的特征的含义可以参考信号灯周期确定方法中对应的含义。配时方案改变指的是配时周期改变,或者是配时周期中信号灯时长(绿灯时长、红灯时长、黄灯时长等)发生了改变。该通过时间的数值应当是受信号灯变化所影响的,比如,路口的直行车道处于红灯的过程中,在直行车道上行驶的车辆是不应当产生对应的通过时间的(红灯的时候,车辆不能通过停止线)。具体来说,一个功能比较全面的信号灯通常包括如下三个模块:直行信号灯模块(用来控制车辆路口直行或停止)、左转信号灯模块(用来控制车辆路口左转或停止)、右转信号灯模块(用来控制车辆路口右转或停止)。如果a信号灯包括直行信号灯模块和左转信号灯模块,没有右转信号灯模块,则说明在a信号灯所在路口进行右转是不用看a信号灯的,因此,如果是车辆在a信号灯所在路口右转时,通过停止线的时间,则不应当作为步骤s302中的通过时间。相对应的,如果是车辆在a信号灯所在路口左转,或直行时,通过停止线的时间,则可以作为步骤s302中的通过时间。步骤s302中,通过时间是根据车辆行驶轨迹点确定的,车辆行驶轨迹点是车辆上的定位装置实时传输(如每隔2秒传输一次)到服务器中的,服务器通过获取到车辆行驶轨迹点,就可以通过拟合行驶轨迹的方式来确定车辆通过停止线的通过时间;当然,服务器也可以不拟合形式轨迹,而是直接找到最靠近停止线的多个车辆行驶轨迹点,并通过找到的行驶轨迹点来确定通过时间。步骤s303的实现方式与步骤1033的实现方式相似,均是计算变异系数,不同的是,步骤s303中,并不是每个候选周期对应一个一组求余结果了,而是要区分参考时间片。也就是,步骤s303在执行时,是采用步骤1033的方式,针对每个参考时间片,分别计算每个候选周期相对于多个通过时间的求余结果,而后步骤s304在执行时,是采用步骤1034的方式,针对每个参考时间片,根据每个候选周期所对应的多个求余结果,计算每个候选周期对应的变异系数,进而,对于一个参考时间片而言,每个候选周期都对应了1个变异系数。如下表3所示,示出了参考时间片、候选周期和变异系数的对应关系。表3参考时间片候选周期变异系数a500.12a510.18a520.28b500.22b510.25b520.32由表3可知,每个参考时间片对应有多个候选周期,每个候选周期对应的一个变异系数。计算每个候选周期的相对于多个通过时间的求余结果的方法可以参照前述的信号灯周期确定方法中相应的步骤。具体的,参考时间片所对应的候选周期的数值优选为小于200,且均大于30的整数。需要注意的是,本方案中不同的参考时间片之间的时间一般是相互重叠。比如表3中,参考时间片a可以是10点10分至10点30分的时段,参考时间片b可以是10点20分至10点40分的时段。由于在计算候选周期的时候,考虑了参考时间片,因此,通过时间也应当受到限制,比如,计算参考时间片a所对应的候选周期的变异系数时,只能选择时刻值在10点10分至10点30分的之间通过时间参与计算。优选的,每个参考时间片的时间长度均是相等的,且每个最小单位周期(一般是5分钟)所对应的时间片的数量应当大于3。比如11点-11点05分这段时间所对应的参考时间片应当至少有3个,比如10点40分-11点10分的参考时间片、10点50分-11点20分的参考时间片,和10点55分-11点25分的参考时间片,这三个参考时间片的时间长度均覆盖(对应)了11点-11点05分这段时间。步骤s305中,需要根据多个参考时间片中不同候选周期所对应的变异系数,确定信号灯的配时方案改变时间,具体的确定方式有很多,比如可以是先确定每个参考时间片的变异系数,之后再根据参考时间片的变异系数随时间的变化情况来确定信号灯的配时方案改变时间。又比如,如果a参考时间片的信号灯配时策略与b参考时间片的信号灯配时策略是相同的,则一般情况下,a参考时间片所对应的每个候选周期的变异系数与b参考时间片所对应的每个候选周期的变异系数也应当是相同或相近的(如a参考时间片的候选周期50的变异系数与a参考时间片的候选周期50的变异系数是相同的),进而,可以按照此种规律来确定两个参考时间片所在时段的配失策了是否一致,如果不一致,则这两个时间片所对应的时段中就发生了配时方案改变的情况。根据表3所示,步骤s304中,针对每个参考时间片,均需要计算每个候选周期所对应的变异系数,而后,可以直接选择参考时间片所对应的候选周期的变异系数最小值作为该参考时间片的变异系数,在确定了每个参考时间片的变异系数后,就可以根据参考时间片的变异系数随时间的变化情况来确定信号灯的配时方案改变时间。参考时间片a所对应的信号灯工作周期是50,参考时间片a所对应的变异系数是0.12(信号灯工作周期50的变异系数小于信号灯工作周期51和52的变异系数,因此确定参考时间片a的变异系数是0.12)。类似的,表3中参考时间片b的参考变异系数就应当是0.22。一般来说,参考时间片所对应的变异系数变化的越剧烈的时间点,越可能是配时方案改变的时间点。比如,参考时间片a(10点10分至10点30分的参考时间片)的变异系数为0.12;参考时间片b(10点20分至10点40分的参考时间片)的变异系数为0.11;参考时间片c(10点30分至10点50分的参考时间片)的变异系数为0.29;参考时间片d(10点40分至11点的参考时间片)的变异系数为0.24;参考时间片e(10点50分至11点10分的参考时间片)的变异系数为0.12;则说明在10点30分至11点之间可能发生了配时方案改变的情况,进而,能够确定配时方案改变时间是10点30分至11点之间。此处的配时方案指的是由红灯时长和绿灯时长所组成的信号灯工作方案。某些情况下,可能是红灯时长发生了改变,某些情况下,可能是绿灯时长发生了改变,或者是红灯时长,或绿灯时长都发生了改变。由于某些情况下,系统无法收集到足够的数据(无法保证每个参考时间片内都能收集到通过时间)因此,本方案中,在参考时间片的基础上还引入了单位时间片。本方案中的单位时间片的时间长度是小于参考时间片的,进而,单位时间片的变异系数不再是直接计算得出,而是根据与其相关(时间上相重叠)的参考时间片的变异系数来确定的。进而,步骤s305可以按照如下方式实现时:步骤3051,针对每个参考时间片,根据每个参考时间片所对应的不同候选周期的变异系数的数值大小,确定每个参考时间片所对应的变异系数;步骤3052,根据每个参考时间片所对应的变异系数,确定与参考时间片在时间上相重叠的每个单位时间片的变异系数累计值;单位时间片的时间长度小于与该单位时间片在时间上相重叠的参考时间片的时间长度,且每个单位时间片的时间长度均是相同的;步骤3053,根据不同单位时间片的变异系数累计值的变化情况,确定信号灯的配时方案改变时间。步骤3051中,首先需要确定每个参考时间片所对应的变异系数,比如可以选择参考时间片所对应的多个候选周期的变异系数中,数值最小的一个作为该参考时间片的变异系数。如表3中所示,可以选择候选周期50所对应的变异系数0.12作为参考时间片a的变异系数。在确定每个参考时间片所对应的变异系数时,可以同时考虑到两个因素,分别是每个参考时间片所对应的不同候选周期的变异系数的数值大小。其中,在确定的时候,针对某一个参考时间片而言,某个候选周期的变异系数的数值越小,则越应当被选为参考时间片的变异系数。步骤3052中,就需要根据每个参考时间片所对应的变异系数,确定与参考时间片在时间上相重叠的每个单位时间片的变异系数累计值。一般情况下,单位时间片的时间长度可以设定为5分钟,或15分钟。具体实现时,每个参考时间片的时间可以是相等的,且每个参考时间片的时间长度均是x分钟,每个单位时间片的时间均是相等的,且每个单位时间片的时间均是y分钟;且y小于x(更准确的说,x应当大于y/10,且小于y/2)。具体的,比如单位时间片的时间长度是5分钟,参考时间片的长度是15分钟,或者是30分钟,一般来说,不同参考时间片的时间长度也可以是不同的。如图4所示,示出了参考时间片和单位时间片在时间上的关系,如,参考时间片a是10点-12点的两小时参考时间片;参考时间片b是10点30分-12点的1.5小时参考时间片;参考时间片c是11点-12点的一小时参考时间片;参考时间片d是11点30分-12点的半小时参考时间片;参考时间片e是11点45分-12点15分的半小时参考时间片;参考时间片f是11点45分-12点45分的一小时参考时间片;参考时间片g是11点45分-13点15分的1.5小时参考时间片;参考时间片h是11点45分-13点45分的两小时参考时间片;单位时间片x是11点45分-12点的15分钟的参考时间片。其中,与参考时间片在时间上相重叠的每个单位时间片就是指,参与计算参考变异系数累计值的参考变异系数所对应的参考时间片的时间应当在时间上覆盖(至少是覆盖一部分)单位时间片的时间,比如图4中所列举的例子中,单位时间片的时间是11点45分-12点,单位时间片a-h的时间均能够覆盖11点45分-12点的这段时间。如果还有时间为15点-19点的参考时间片z,则该参考时间片z没有在时间上覆盖掉单位时间片x的时间,在计算单位时间片x的参考变异系数累计值时,就不能使用参考时间片z的参考变异系数参与计算。在步骤3051中已经能够计算出每个参考时间片的参考变异系数了,如参考时间片a的参考变异系数是0.12;参考时间片b的参考变异系数的0.25;参考时间片c的参考变异系数是0.16;参考时间片d的参考变异系数的0.17;参考时间片e的参考变异系数是0.20;参考时间片f的参考变异系数的0.23;参考时间片g的参考变异系数是0.19;参考时间片h的参考变异系数的0.24,则单位时间片x的参考变异系数累计值可以是将参考时间片a-h中全部的参考时间片的参考变异系数进行求和后的结果,也可以是将参考时间片a-h中一部分部的参考时间片的参考变异系数进行求和后的结果(如将参考时间片a的参考变异系数和参考时间片f的参考变异系数进行求和后的结果)。当然,计算参考变异系数累计值的方式还可以使用其他的计算式,但应当保证的是,参考变异系数累计值应当一定程度上反应至少两个对应参考时间片(与单位时间片在时间上相重叠的参考时间片)的参考变异系数。最后,在步骤s305中可以根据参考变异系数累计值的变化情况来确定配时方案改变时间。如图5所示,示出了由大量单位时间片的参考变异系数累计值所组成的累计值曲线(图5中波浪状的曲线)。需要说明的是,形成图5中的累计值曲线的参考变异系数累计值所对应的单位时间片的时间长度均为15分钟,某一个单位时间片的变异系数累计值是使用与该单位时间片的信号灯工作周期相同的多个参考时间片的变异系数计算得到的。图5中累计值曲线的每一个波谷点所对应的时间,都是信号灯的配时方案改变时间(或者说是信号灯的配时方案改变时刻)。进而,步骤3053可以按照如下方式实现:步骤30531,根据指定时间区段所对应的时间上相邻的多个单位时间片的参考变异系数累计值,计算指定时间区段所对应的累计值变化幅度;步骤30532,根据指定时间区段所对应的累计值变化幅度,确定信号灯的配时方案改变时间。也就是,可以分别计算每个时间区段的累计值变化幅度,比如a时间区段共由单位时间片x、单位时间片y、和单位时间片z所组成,那么,该时间区段的累计值变化幅度就可以根据单位时间片x的参考变异系数累计值、单位时间片y的参考变异系数累计值、和单位时间片z的参考变异系数累计值计算得到。如果变化幅度过高,则确定该时间区段所对应的时间内发生了信号灯的配时方案改变的情况。由于需要计算累计值变化幅度,因此,至少需要两个单位时间片的参考变异系数累计值才能够进行计算。具体的,还可通过绘制累计值变化曲线的方式来直观的确定信号灯的配时方案改变时间。具体的,步骤3053可以按照如下方式实现:步骤30533,根据不同单位时间片的参考变异系数累计值,计算表述关于时间与参考变异系数累计值关系的累计值变化曲线;步骤30534,根据累计值变化曲线平缓情况,确定信号灯的配时方案改变时间。也就是,累计值变化曲线越平缓的区域所对应的时间是越不可能发生配时方案改变的,反之,累计值变化曲线越陡峭的区域所对应的时间是越可能发生配时方案改变的。为了提高计算的准确度,需要更加准确的确定单位时间片的变异系数累计值,进而,步骤3052可以按照如下方式实现:步骤30521,针对每个单位时间片,从与单位时间片在时间上相重叠的参考时间片所对应的信号灯工作周期中,选择单位时间片的信号灯工作周期;步骤30522,针对每个单位时间片,对与单位时间片的信号灯工作周期相同的参考时间片的变异系数进行累计,以确定单位时间片的变异系数累计值。也就是,在具体执行时,首先执行步骤30521,即需要确定每个单位时间片的信号灯工作周期,对于任一个单位时间片而言,该单位时间片的信号灯工作周期都应当是从与单位时间片在时间上相重叠的参考时间片所对应的信号灯工作周期中,选择出来的。比如,与单位时间片x在时间上相重叠的参考时间片为参考时间片a、参考时间片b和参考时间片c,参考时间片a的信号灯工作周期为50、参考时间片b的信号灯工作周期为50、参考时间片c的信号灯工作周期为51,则单位时间片x的信号灯工作周期只能是50后者51。需要说明的是,前述过程中已经说明了每个参考时间片所对应的变异系数的计算方式,与该参考时间片的变异系数相对应的候选周期也就是该参考时间片的信号灯工作周期。如图3中所示,参考时间片a所对应的变异系数应当是0.12(候选周期50的变异系数0.12小于候选周期51的变异系数0.18,以及小于候选周期52的变异系数0.28)。步骤30522中,就可以根据与单位时间片的信号灯工作周期相同的参考时间片的变异系数,计算单位时间片的变异系数累计值。比如,与单位时间片x在时间上相重叠的参考时间片分别是参考时间片a-参考时间片d,参考时间片a-参考时间片d的信号灯工作周期分别如下:参考时间片a的信号灯工作周期是160s、参考时间片b的信号灯工作周期是160s、参考时间片c的信号灯工作周期是159s、参考时间片d的信号灯工作周期是160s。很明显,160s的周期值出现的次数最多,共出现了3次,因此,可以确定该单位时间片的信号灯工作周期就是160s,其他信号灯工作周期不是160s的参考时间片应当认为是有问题的(信号灯工作周期不是160s的参考时间片中可能发生了配时方案改变的情况,导致了在该参考时间片中共有两个配时周期,使得最终计算的信号灯工作周期变得不稳定)。也就是,步骤30521在执行时,针对每个单位时间片,可以选择与单位时间片在时间上相重叠的参考时间片所对应的信号灯工作周期中,出现次数最多的参考时间片所对应的信号灯工作周期作为单位时间片的信号灯工作周期。又比如,单位时间片x的信号灯工作周期为50,与单位时间片x在时间上相重叠的参考时间片为参考时间片a、参考时间片b和参考时间片c;参考时间片a的信号灯工作周期为50、参考时间片b的信号灯工作周期为50、参考时间片c的信号灯工作周期为51,则单位时间片x的变异系数累计值只能够根据参考时间片a的变异系数和参考时间片b的变异系数来计算了。如参考时间片a的变异系数为0.12、参考时间片b的变异系数为0.14,则可以按照如下方式计算单位时间片x的变异系数累计值:单位时间片x的变异系数累计值=(1-0.12)+(1-0.14)。其中,该公式中出现的两个1均为常量,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整,由于参考时间片的变异系数越小,说明该参考时间片的信号灯工作周期越稳定,进而,与该单位时间片的信号灯工作周期相同的参考时间片越多,且与该单位时间片的信号灯工作周期相同的参考时间片的变异系数越小,则说明该单位时间片所对应的时间越不容易发生配时策略改变的情况。进而,单位时间片的变异系数累计值的数值与目标参考时间片的变异系数呈负相关性;单位时间片的变异系数累计值的数值与目标参考时间片的数量呈正相关性;目标参考时间片是与单位时间片的信号灯工作周期相同的参考时间片。或者是说,步骤30522针对每个单位时间片,对与单位时间片的信号灯工作周期相同的参考时间片的变异系数进行累计,以确定单位时间片的变异系数累计值,可以按照如下方式实现:针对每个单位时间片,根据每个目标参考时间片的变异系数和目标参考时间片的数量计算单位时间片的变异系数累计值;目标参考时间片是与单位时间片的信号灯工作周期相同的参考时间片。步骤30521在具体执行时,可以将出现次数最多的参考时间片的信号灯工作周期作为对应的单位时间片的信号灯工作周期。还可以是将每个参考时间片的信号灯工作周期进行累计,以更精确的完成计算。具体而言,步骤30521可以按照如下方式实现:针对每个单位时间片,根据每个参考时间片所对应的信号灯工作周期的变异系数,计算每个参考时间片所对应的信号灯工作周期的变异系数累计值;针对每个单位时间片,选择变异系数累计值最大的参考时间片所对应的信号灯工作周期作为单位时间片的信号灯工作周期。如单位时间片x的信号灯工作周期为50,与单位时间片x在时间上相重叠的参考时间片为参考时间片a、参考时间片b、参考时间片c和参考时间片d;参考时间片a的信号灯工作周期为50、变异系数为0.12;参考时间片b的信号灯工作周期为50、变异系数为0.16、参考时间片c的信号灯工作周期为51、变异系数为0.26;参考时间片d的信号灯工作周期为51、变异系数为0.18。在实现时,就需要计算信号灯工作周期50的变异系数累计值和信号灯工作周期51的变异系数累计值,信号灯工作周期50的变异系数累计值是根据0.12和0.16计算得到的;信号灯工作周期51的变异系数累计值是根据0.26和0.18计算得到的。当然,具体如何计算信号灯工作周期所对应的变异系数可以根据具体的情况来确定,但需要说明的是,在确定单位时间片的信号灯工作周期时,应当选择出现次数较多,且对应的变异系数较低的参考时间片所对应的信号灯工作周期作为单位时间片的信号灯工作周期。在实现时,计算每个参考时间片所对应的不同候选周期的求余结果的变异系数的过程可以参照前述信号灯周期确定方法的细节,也就是,步骤s303可以按照如下方式实现:步骤3031,针对不同参考时间片中的每个候选周期,根据不同交通方向所对应的多个通过时间,分别计算每个交通方向所对应的多个求余结果;步骤s304可以按照如下方式实现:步骤3041,针对不同参考时间片中的每个候选周期,根据每个交通方向所对应的多个求余结果,分别计算每个交通方向所对应的变异系数;步骤3042,针对不同参考时间片中的每个候选周期,根据每个交通方向所对应的变异系数,以及不同交通方向的权重,确定每个候选周期相对于多个通过时间的求余结果的变异系数。步骤3031的实现过程与步骤1033的实现过程基本相同,区别在于,步骤3031是要分别确定每个参考时间片所对应的不同候选周期的求余结果,因此,在计算的时候,需要针对每个参考时间片使用步骤1033的方法。优选的,步骤s302可以按照如下方式实现:步骤3021,选择车辆行驶轨迹点中与停止线的距离符合预设要求的轨迹点作为计算点;步骤3022,根据计算点所对应的位置信息和时间信息,计算通过时间。优选的,步骤3021可以按照如下方式实现:选择车辆行驶轨迹点中,与停止线距离最近的一个轨迹点作为计算点;或,选择未超过停止线的车辆行驶轨迹点中与停止线距离最近的轨迹点作为计算点,以及,选择已超过停止线的车辆行驶轨迹点中与停止线距离最近的轨迹点作为计算点。具体实现时,步骤3021在执行时,可以采用的方式很多,比如,可以选择与停止线距离最近的两个或多个车辆行驶轨迹点作为计算点;也可以选择未超过停止线的车辆行驶轨迹点中与停止线距离最近的一个或多个轨迹点作为计算点(如图2中的轨迹点d),以及,选择已超过停止线的车辆行驶轨迹点中与停止线距离最近的一个或多个轨迹点作为计算点(如图2中的轨迹点e)。具体的,车辆行驶轨迹点和停止线之间的距离可以根据每个车辆行驶轨迹点的坐标,以及停止线的坐标来计算。步骤3022在执行时,可以根据找到的计算点来计算通过时间。比如找到的计算点是图2中的轨迹点d和轨迹点e,对应的,可以确定出,车辆到达轨迹点d的时间为t1(时间信息),车辆到达轨迹点e的时间为t2,轨迹点d与停止线之间的距离为d1、轨迹点e与停止线之间的距离为d2,则在计算时,可以使用如下公式计算通过时间t:类似的,还可以是根据轨迹点d和e的位置和对应的时间信息计算出来车辆在轨迹点d和e之间的平均速度,而后,在根据轨迹点d与停止线之间的距离和平均速度,计算车辆从轨迹点d运动到停止线的时间x,就可以将轨迹点d所对应的时间信息和时间x的求和结果作为通过时间了。上述步骤3051中,其目的是为了确定出每个参考时间片的变异系数,如前文中的说明,参考时间便片的变异系数是根据参考时间片所对应的候选周期的变异系数确定的,进而,为了保证确定的参考时间片的变异系数的准确性,可以采用预先对候选周期的变异系数进行校验的方式,而后再确定参考时间片的变异系数。进而,确定参考时间片的变异系数的方式有如下三种,下面分别进行说明:第一种确定参考时间片的变异系数的方式,即步骤3051可以按照如下步骤实现:针对每个参考时间片,判断该参考时间片所对应的不同候选周期的变异系数中,数值最小的变异系数和数值次小的变异系数的差值是否大于预设的数值;针对每个参考时间片,若该参考时间片所对应的不同候选周期的变异系数中,数值最小的变异系数和数值次小的变异系数的差值大于预设的数值,则选择该参考时间片所对应的不同候选周期的变异系数中,数值最小的变异系数作为该参考时间片所对应的变异系数。第二种确定参考时间片的变异系数的方式,即步骤3051可以按照如下步骤实现:针对每个参考时间片,计算该参考时间片所对应的不同候选周期的变异系数的变异系数平均值;针对每个参考时间片,判断该参考时间片所对应的不同候选周期的变异系数中,数值最小的变异系数和变异系数平均值的差值是否大于预设的数值;针对每个参考时间片,若该参考时间片所对应的不同候选周期的变异系数中,数值最小的变异系数和变异系数平均值的差值大于预设的数值,则选择该参考时间片所对应的不同候选周期的变异系数中,数值最小的变异系数作为该参考时间片所对应的变异系数。第三种确定参考时间片的变异系数的方式,即步骤3051可以按照如下步骤实现:针对每个参考时间片,计算该参考时间片所对应的不同候选周期的变异系数的变异系数平均值;针对每个参考时间片,将该参考时间片所对应的不同候选周期的变异系数的变异系数平均值作为该参考时间片所对应的变异系数。第一种确定参考时间片的变异系数的方式,是直接判断不同候选周期的变异系数中,数值最小的变异系数和数值次小的变异系数的差值是否过大,如果过大的话,则说明该数值最小的变异系数的准确度是较高的(相对其他的变异系数而言是较高的),此时,只能够选择该数值最小的变异系数作为该参考时间片所对应的变异系数。第二种确定参考时间片的变异系数的方式,则是先计算了该参考时间片所对应的不同候选周期的变异系数的变异系数平均值,如果该变异系数的平均值与数值最小的变异系数的差值足够大,则说明该数值最小的变异系数的可信度较高(相对其他的变异系数而言是较高的),此时,也应当选择该数值最小的变异系数作为该参考时间片所对应的变异系数。第三种确定参考时间片的变异系数的方式,也是先计算了该参考时间片所对应的不同候选周期的变异系数的变异系数平均值,并直接将该变异系数平均值作为该参考时间片所对应的变异系数。第三种确定参考时间片的变异系数的方式主要是为了保证计算的公平度,可以预想到的是,使用离散化的数据来反映客观事实,通常都会有一定的偏差,而通过使用平均值来反映客观事实则一定程度上得到改善(使得描述的结果更加公平),因此,此时,在确定参考时间片所对应的变异系数的时候,可以直接使用变异系数平均值作为该参考时间片所对应的变异系数。在第三种确定参考时间片的变异系数的方式的基础上,作为优化方案,还可以是在计算出了该参考时间片所对应的不同候选周期的变异系数的变异系数平均值之后,先判断该参考时间片所对应的不同候选周期的变异系数中,数值最小的变异系数和变异系数平均值的差值是否小于预设的数值;如果该参考时间片所对应的不同候选周期的变异系数中,数值最小的变异系数和变异系数平均值的差值小于预设的数值,则将该参考时间片所对应的不同候选周期的变异系数的变异系数平均值作为该参考时间片所对应的变异系数。这主要是考虑到当变异系数差别不大的情况下,很难确定出哪个变异系数是最准确的,此时,则可以通过候选周期的变异系数的平均值来表征参考时间片的变异系数。与上述一种信号灯周期确定方法相对应的,本申请还提供了根据信号灯工作周期的变化情况确定配时策略的改变时间的方法,如图6所示,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601,将车辆在信号灯所在路口行驶所形成的车辆行驶轨迹点按照行驶路径进行分类;s602,根据同一分类中的车辆行驶轨迹点,确定在每个参考时间片内,车辆通过信号灯所在路口的停止线的多个通过时间;s603,针对每个参考时间片,根据该参考时间片所对应的多个通过时间,确定该每个参考时间片的信号灯工作周期;s604,根据每个参考时间片的信号灯工作周期,确定信号灯配时方案改变时间。需要说明的是,如果没有特殊说明,则信号灯配时周期的改变时间确定方法中所涉及的特征的含义可以参考信号灯周期确定方法中对应的含义。该通过时间的数值应当是受信号灯变化所影响的,比如,路口的直行车道处于红灯的过程中,在直行车道上行驶的车辆是不应当产生对应的通过时间的(红灯的时候,车辆不能通过停止线)。具体来说,一个功能比较全面的信号灯通常包括如下三个模块:直行信号灯模块(用来控制车辆路口直行或停止)、左转信号灯模块(用来控制车辆路口左转或停止)、右转信号灯模块(用来控制车辆路口右转或停止)。如果a信号灯包括直行信号灯模块和左转信号灯模块,没有右转信号灯模块,则说明在a信号灯所在路口进行右转是不用看a信号灯的,因此,如果是车辆在a信号灯所在路口右转时,通过停止线的时间,则不应当作为步骤s602中的通过时间。相对应的,如果是车辆在a信号灯所在路口左转,或直行时,通过停止线的时间,则可以作为步骤s602中的通过时间。步骤s602中,通过时间是根据车辆行驶轨迹点确定的,车辆行驶轨迹点是车辆上的定位装置实时传输(如每隔2秒传输一次)到服务器中的,服务器通过获取到车辆行驶轨迹点,就可以通过拟合行驶轨迹的方式来确定车辆通过停止线的通过时间;当然,服务器也可以不拟合形式轨迹,而是直接找到最靠近停止线的多个车辆行驶轨迹点,并通过找到的行驶轨迹点来确定通过时间。具体的,步骤s603可以按照如下方式执行:步骤6031,针对每个参考时间片,分别计算多个候选周期中每个候选周期相对于该参考时间片中通过时间的求余结果;步骤6032,针对每个参考时间片,根据该参考时间片的每个候选周期所对应的多个求余结果,计算每个候选周期对应的变异系数;步骤6033,针对每个参考时间片,根据多个候选周期中每个候选周期对应的变异系数,从多个候选周期中确定该参考时间片的信号灯工作周期。其中,步骤6031的实现方式与步骤s303的实现方式相似,均是计算求余结果,不同的是,步骤6031中,并不是每个候选周期对应一个变异系数了,而是要区分参考时间片。也就是,步骤6031在执行时,是采用步骤1033的方式,针对每个参考时间片,分别计算每个候选周期相对于多个通过时间的求余结果,步骤6032在执行时,是采用步骤1034的方式,是针对每个参考时间片,计算的变异系数。进而,对于一个参考时间片而言,每个候选周期都对应了1个变异系数。如表3所示,示出了参考时间片、候选周期和变异系数的对应关系。由表3可知,每个参考时间片对应有多个候选周期,每个候选周期对应的一个变异系数。计算每个候选周期的变异系数的方法可以参照前述的信号灯周期确定方法中相应的步骤。需要注意的是,本方案中不同的参考时间片之间的时间一般是相互重叠。比如表3中,参考时间片a可以是10点10分至10点30分的时段,参考时间片b可以是10点20分至10点40分的时段。由于在计算候选周期的时候,考虑了参考时间片,因此,通过时间也应当受到限制,比如,计算参考时间片a所对应的候选周期的变异系数时,只能选择时刻值在10点10分至10点30分的之间通过时间参与计算。步骤6031和6032在执行时,首先针对每个参考时间片使用了步骤1033和步骤1034的方式,以计算出了参考时间片所对应的每个候选周期的变异系数,如表3中所示,参考时间片a中,候选周期50相对于多个通过时间的求余结果的变异系数为0.12;参考时间片a中,候选周期51相对于多个通过时间的求余结果的变异系数为0.18;参考时间片b中,候选周期50相对于多个通过时间的求余结果的变异系数为0.25;参考时间片b中,候选周期52相对于多个通过时间的求余结果的变异系数为0.32。在针对每个参考时间片,确定了每个候选周期的变异系数后,就可以确定每个参考时间片的信号灯工作周期了,即从多个候选周期中确定信号灯工作周期。一般来讲,是将变异系数最小的候选周期作为该参考时间片的信号灯工作周期,如表3中所示。参考时间片a的信号灯工作周期应当是0.12(0.12小于0.18,且,0.12小于0.28)。在确定了参考时间片的信号灯工作周期后,就可以直接确定信号灯配时方案改变时间了,具体实现时,可以是将参考时间片的信号灯工作周期发生改变的时间片的时间作为信号灯配时方案改变时间。由于某些情况下,系统无法收集到足够的数据(无法保证每个参考时间片内都能收集到通过时间)因此,本方案中,在参考时间片的基础上还引入了单位时间片。本方案中的单位时间片的时间长度是小于参考时间片的,进而,单位时间片的变异系数不再是直接计算得出,而是根据与其相关(时间上相重叠)的参考时间片的变异系数来确定的。具体的,步骤s604可以按照如下方式实现:步骤6041,根据每个参考时间片的信号灯工作周期,确定与参考时间片在时间上相重叠的单位时间片的信号灯工作周期;单位时间片的时间长度小于与该单位时间片在时间上相重叠的参考时间片的时间长度,且每个单位时间片的时间长度均是相同的;步骤6042,根据不同单位时间片的信号灯工作周期的变化情况,确定信号灯配时方案改变时间。其中,单位时间片与参考时间片的概念在前文中已经说明,此处不再重复说明。步骤6041的具体实现方式可以是:选择与单位时间片在时间上相重叠的参考时间片所对应的信号灯工作周期中,出现次数最多的信号灯工作周期作为单位时间片的目标周期。比如,与单位时间片x在时间上相重叠的参考时间片分别是参考时间片a-参考时间片d,参考时间片a-参考时间片d的信号灯工作周期分别如下:参考时间片a的信号灯工作周期是;160s、参考时间片b的信号灯工作周期是;160s、参考时间片c的信号灯工作周期是;159s、参考时间片d的信号灯工作周期是;160s。很明显,160s的周期值出现的次数最多,共出现了3次,因此,可以确定该单位时间片的信号灯工作周期就是160s。步骤6042中,相邻的两个单位时间片的信号灯工作周期发生了变化,则必然能够确定这两个单位时间片所对应的时间中发生了信号灯配时方案改变的情况。具体的,计算单位时间片的信号灯工作周期可以采用如下方式实现,即步骤6041可以按照如下方式实现:针对每个单位时间片,根据每个参考时间片所对应的信号灯工作周期的变异系数,计算每个参考时间片所对应的信号灯工作周期的变异系数累计值;针对每个单位时间片,选择变异系数累计值最大的参考时间片的信号灯工作周期作为单位时间片的信号灯工作周期。如单位时间片x的信号灯工作周期为50,与单位时间片x在时间上相重叠的参考时间片为参考时间片a、参考时间片b、参考时间片c和参考时间片d;参考时间片a的信号灯工作周期为50、变异系数为0.12;参考时间片b的信号灯工作周期为50、变异系数为0.16、参考时间片c的信号灯工作周期为51、变异系数为0.26;参考时间片d的信号灯工作周期为51、变异系数为0.18。在实现时,就需要计算信号灯工作周期50的变异系数累计值和信号灯工作周期51的变异系数累计值,信号灯工作周期50的变异系数累计值是根据0.12和0.16计算得到的;信号灯工作周期51的变异系数累计值是根据0.26和0.18计算得到的。当然,具体如何计算信号灯工作周期所对应的变异系数可以根据具体的情况来确定,但需要说明的是,在确定单位时间片的信号灯工作周期时,应当选择出现次数较多,且对应的变异系数较低的参考时间片所对应的信号灯工作周期作为单位时间片的信号灯工作周期。具体的,步骤6031,针对每个参考时间片,分别计算多个候选周期中每个候选周期相对于该参考时间片中通过时间的求余结果,可以按照如下方式实现:步骤60311,针对每个参考时间片中的任一个每个候选周期,根据不同交通方向所对应的多个通过时间,分别计算该候选周期下,每个交通方向所对应的多个求余结果;步骤6032可以按照如下方式实现:步骤60321,针对不同参考时间片中的每个候选周期,该候选周期下的根据每个交通方向所对应的多个求余结果,分别计算每个交通方向所对应的多个求余结果的变异系数;步骤60322,针对不同参考时间片中的每个候选周期,根据该候选周期下的每个交通方向所对应的多个求余结果的变异系数,以及不同交通方向的权重,确定每个候选周期相对于多个通过时间的求余结果的变异系数。步骤60311的实现过程与步骤1033基本相同,区别在于,步骤60311是要分别确定每个参考时间片所对应的不同候选周期的求余结果,因此,在计算的时候,需要针对每个参考时间片使用步骤1033的方法。类似的,步骤60321-步骤60322的实现过程与步骤10341和步骤1042的实现过程基本相同,区别在于,步骤60321和60322是要分别确定每个参考时间片进行计算优选的,步骤s602可以按照如下方式实现:步骤6021,选择车辆行驶轨迹点中与停止线的距离符合预设要求的轨迹点作为计算点;步骤6022,根据计算点所对应的位置信息和时间信息,计算通过时间。优选的,步骤6022可以按照如下方式实现:选择车辆行驶轨迹点中,与停止线距离最近的一个轨迹点作为计算点;或,选择未超过停止线的车辆行驶轨迹点中与停止线距离最近的轨迹点作为计算点,以及,选择已超过停止线的车辆行驶轨迹点中与停止线距离最近的轨迹点作为计算点。具体实现时,步骤6021在执行时,可以采用的方式很多,比如,可以选择与停止线距离最近的两个或多个车辆行驶轨迹点作为计算点;也可以选择未超过停止线的车辆行驶轨迹点中与停止线距离最近的一个或多个轨迹点作为计算点(如图2中的轨迹点d),以及,选择已超过停止线的车辆行驶轨迹点中与停止线距离最近的一个或多个轨迹点作为计算点(如图2中的轨迹点e)。具体的,车辆行驶轨迹点和停止线之间的距离可以根据每个车辆行驶轨迹点的坐标,以及停止线的坐标来计算。步骤6022在执行时,可以根据找到的计算点来计算通过时间。比如找到的计算点是图2中的轨迹点d和轨迹点e,对应的,可以确定出,车辆到达轨迹点d的时间为t1(时间信息),车辆到达轨迹点e的时间为t2,轨迹点d与停止线之间的距离为d1、轨迹点e与停止线之间的距离为d2,则在计算时,可以使用如下公式计算通过时间t:类似的,还可以是根据轨迹点d和e的位置和对应的时间信息计算出来车辆在轨迹点d和e之间的平均速度,而后,在根据轨迹点d与停止线之间的距离和平均速度,计算车辆从轨迹点d运动到停止线的时间x,就可以将轨迹点d所对应的时间信息和时间x的求和结果作为通过时间了。步骤6033在实现时,是从多个候选周期中选择出该参考时间片的信号灯工作周期的,为了保证确定的参考时间片的信号灯工作周期的准确性,可以采用预先对候选周期的变异系数进行校验的方式,而后再确定参考时间片的变异系数。进而,确定参考时间片的信号灯工作周期的方式有如下两种,下面分别进行说明:第一种确定参考时间片的变异系数的方式,即步骤6033可以按照如下步骤实现:针对每个参考时间片,判断多个候选周期中每个候选周期对应的变异系数中,数值最小的变异系数和数值次小的变异系数的差值是否大于预设的数值;针对每个参考时间片,若多个候选周期中每个候选周期对应的变异系数中,数值最小的变异系数和数值次小的变异系数的差值大于预设的数值,则选择变异系数最小的候选周期作为该参考时间片的信号灯工作周期。第二种确定参考时间片的变异系数的方式,即步骤6033可以按照如下步骤实现:针对每个参考时间片,根据多个候选周期中每个候选周期对应的变异系数,计算多个候选周期的变异系数平均值;针对每个参考时间片,判断多个候选周期中每个候选周期对应的变异系数中,数值最小的变异系数和变异系数平均值的差值是否大于预设的数值;针对每个参考时间片,若多个候选周期中每个候选周期对应的变异系数中,数值最小的变异系数和变异系数平均值的差值大于预设的数值,则选择变异系数最小的候选周期作为该参考时间片的信号灯工作周期。第一种确定参考时间片的信号灯工作周期的方式,是直接判断多个候选周期中每个候选周期对应的变异系数中,数值最小的变异系数和数值次小的变异系数的差值是否过大,如果过大的话,则说明该数值最小的变异系数所对应的信号灯工作周期的准确度是较高的(相对其他的变异系数所对应的信号灯工作周期而言是较高的),此时,只能够选择该数值最小的变异系数所对应的信号灯工作周期作为该参考时间片所对应的信号灯工作周期。第二种确定参考时间片的信号灯工作周期的方式,则是先计算了多个候选周期的变异系数的变异系数平均值,而后,判断多个候选周期中每个候选周期对应的变异系数中,数值最小的变异系数和变异系数平均值的差值是否足够大,如果过大的话,则说明该数值最小的变异系数所对应的信号灯工作周期的准确度是较高的(相对其他的变异系数所对应的信号灯工作周期而言是较高的),此时,也只能够选择该数值最小的变异系数所对应的信号灯工作周期作为该参考时间片所对应的信号灯工作周期。基于上述信号灯配时改变时间的确定方法,本申请还提供了信号灯的通行时长确定方法,该方法包括:步骤701,将时间上相邻的两个信号灯配时方案改变时间之间的时间段作为目标配时时间段;步骤702,获取在目标配时时间段中,未超过停止线的车辆的数量变化情况;步骤703,根据未超过停止线的车辆的数量变化情况确定信号灯在目标配时时间段中的通行时长。其中,信号灯配时方案改变时间是通过上述信号灯配时改变时间的确定方法得到的,此处不再重复说明。此处的通行时长指的是信号灯一个红灯的时间或者是一个绿灯的时间,而不是红灯+绿灯的总时间。在一个路口上,一个方向的信号灯是红灯,则与该方向相垂直的另一个方向的信号灯则是绿灯,因此,此处确定红灯时长,或者是绿灯时长都是可以的。步骤701,主要是确定某个目标配时时间段,比如可以将任意相邻的两个信号灯的配时方案改变时间之间的参考时间片作为目标配时参考时间片。具体选择目标配时参考时间片的过程可以由用户自行决定。步骤702中,需要确定未超过停止线的车辆的数量变化情况,由于信号灯处于红灯状态下的时候,未超过停止线的车辆只能逐渐增加(不会有车辆通过停止线,但会有车辆不断堆积到未超过停止线的一侧),信号灯处于绿灯状态下的时候,未超过停止线的车辆则会逐渐减少,因此,可以凭借该规律来确定通行时长。即将未超过停止线的车辆的数量开始减少的时间作为第一端点时间,以及将未超过停止线的车辆的数量开始增加的时间作为第二端点时间,以确定信号灯在目标配时时间段中的通行时长。即,第一端点时间和第二端点时间之间的时间就是目标配时时间段中,信号灯的一次通行时长(一次绿灯的时长,或者是一次红灯的时长)。如图7所示,示出了未超过停止线的车辆的数量变化数据所形成的曲线,图7中的横轴是时间,纵轴的未超过停止线的车辆的数量(沿竖直方向向上,表明数量变多),进而,图7中的曲线表明了未超过停止线的车辆的数量变化情况。可以看出第一个竖线所对应的时间是车辆开始减少的时间,第二个竖线所对应的时间是车辆开始增加的时间。这两个竖线之间所对应的时间就是绿灯开始和绿灯结束的时间(大概从图中可以看出绿灯开始的时间是第16s,绿灯结束的时间是第96s)。如图11所示,示出了通过车辆行驶轨迹点来反应某路口的绿灯起亮和绿灯结束的效果示意图(图中的点为行驶轨迹点,图中横坐标为时间,单位是秒,纵坐标是车辆相对于停止线的位置,图中间的横线为停止线),从该图中可以直接看出,绿灯亮起的起始时间是17秒,绿灯结束的时间是97秒。与上述方法相对应的,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信号灯周期确定装置,包括:第一分类模块,用于将车辆在信号灯所在路口行驶所形成的车辆行驶轨迹点按照行驶路径进行分类;第一确定模块,用于根据同一分类的车辆行驶轨迹点,确定车辆通过信号灯所在路口停止线的多个通过时间;第二确定模块,用于根据多个通过时间,确定信号灯工作周期。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确定模块,包括:第一计算单元,用于针对多个候选周期,分别计算每个候选周期相对于多个通过时间的求余结果;第二计算单元,用于根据每个候选周期所对应的多个求余结果,计算每个候选周期对应的变异系数;第一选择单元,用于从多个候选周期中,选择变异系数符合预定要求的候选周期作为信号灯工作周期。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一选择模块,用于从预设的周期列表中随机选择多个周期数值作为候选周期;周期列表中的周期数值均小于200,且均大于30。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选择单元包括:第一判断子单元,用于判断数值最小的变异系数和数值次小的变异系数的差值是否大于预设的数值;第一选择子单元,若数值最小的变异系数和数值次小的变异系数的差值大于预设的数值,则用于选择变异系数最小的候选周期作为信号灯工作周期。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选择单元包括:第一计算子单元,用于根据每个变异系数的数值,计算变异系数平均值;第二判断子单元,用于判断数值最小的变异系数和变异系数平均值的差值是否大于预设的数值;第二选择子单元,若数值最小的变异系数和变异系数平均值的差值大于预设的数值,则用于选择变异系数最小的候选周期作为信号灯工作周期。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选择单元包括:第二计算子单元,用于根据每个变异系数的数值,计算变异系数平均值;第三判断子单元,用于判断数值最小的变异系数和变异系数平均值的差值是否小于预设的数值;第三选择子单元,若数值最小的变异系数和变异系数平均值的差值小于预设的数值,则用于随机选择一个变异系数小于变异系数平均值的候选周期作为信号灯工作周期。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三确定模块,用于根据司机端的当前位置信息和信号灯的位置信息,确定司机端到达信号灯所在路口的距离;第一计算模块,用于根据司机端到达信号灯所在路口的距离和信号灯工作周期,计算司机端通过信号灯所在路口,并到达目的地的到达时间;发送模块,用于将到达时间发送给司机端。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计算单元,包括:第三计算子单元,用于针对每个候选周期,根据不同交通方向所对应的多个通过时间,分别计算每个交通方向所对应的多个求余结果;第二计算单元,包括:第四计算子单元,用于针对每个候选周期,根据每个交通方向所对应的多个求余结果,分别计算每个交通方向所对应的多个求余结果的变异系数;第一确定子单元,用于针对每个候选周期,根据每个交通方向所对应的多个求余结果的变异系数,以及不同交通方向的权重,确定每个候选周期相对于多个通过时间的求余结果的变异系数。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确定模块,包括:第二选择单元,用于选择车辆行驶轨迹点中与停止线的距离符合预设要求的轨迹点作为计算点;第二计算单元,用于根据计算点所对应的位置信息和时间信息,计算通过时间。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选择单元包括:第四选择子单元,用于选择车辆行驶轨迹点中,与停止线距离最近的一个轨迹点作为计算点;或,选择未超过停止线的车辆行驶轨迹点中与停止线距离最近的轨迹点作为计算点,以及,选择已超过停止线的车辆行驶轨迹点中与停止线距离最近的轨迹点作为计算点。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确定模块,包括:聚类单元,用于对多个通过时间进行聚类,以得到多个聚类结果;第一确定单元,用于根据聚类结果,确定信号灯工作周期。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确定单元,包括:第二确定子单元,用于根据每个聚类结果中数值最小的通过时间,确定信号灯工作周期。与上述方法相对应的,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信号灯配时改变时间的确定装置,包括:第二分类模块,用于将车辆在信号灯所在路口行驶所形成的车辆行驶轨迹点按照行驶路径进行分类;第四确定模块,用于根据同一分类中的车辆行驶轨迹点,确定在多个参考时间片中的每个参考时间片内,车辆通过信号灯所在路口的停止线的通过时间;第二计算模块,用于针对每个参考时间片,分别计算多个候选周期中每个候选周期相对于多个通过时间的求余结果;第三计算模块,用于针对每个参考时间片,根据每个候选周期所对应的多个求余结果,计算每个候选周期对应的变异系数;第五确定模块,用于根据多个参考时间片中不同候选周期所对应的变异系数,确定信号灯的配时方案改变时间。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五确定模块,包括:第二确定单元,用于针对每个参考时间片,根据每个参考时间片所对应的不同候选周期的变异系数的数值大小,确定每个参考时间片所对应的变异系数;第三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每个参考时间片所对应的变异系数,确定与参考时间片在时间上相重叠的每个单位时间片的变异系数累计值;单位时间片的时间长度小于与该单位时间片在时间上相重叠的参考时间片的时间长度,且每个单位时间片的时间长度均是相同的;第四确定单元,用于根据不同单位时间片的变异系数累计值的变化情况,确定信号灯的配时方案改变时间。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确定单元,包括:第四判断子单元,用于针对每个参考时间片,判断该参考时间片所对应的不同候选周期的变异系数中,数值最小的变异系数和数值次小的变异系数的差值是否大于预设的数值;第五选择子单元,用于针对每个参考时间片,若该参考时间片所对应的不同候选周期的变异系数中,数值最小的变异系数和数值次小的变异系数的差值大于预设的数值,则选择该参考时间片所对应的不同候选周期的变异系数中,数值最小的变异系数作为该参考时间片所对应的变异系数。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确定单元,包括:第五计算子单元,用于针对每个参考时间片,计算该参考时间片所对应的不同候选周期的变异系数的变异系数平均值;第五判断子单元,用于针对每个参考时间片,判断该参考时间片所对应的不同候选周期的变异系数中,数值最小的变异系数和变异系数平均值的差值是否大于预设的数值;第六选择子单元,用于针对每个参考时间片,若该参考时间片所对应的不同候选周期的变异系数中,数值最小的变异系数和变异系数平均值的差值大于预设的数值,则选择该参考时间片所对应的不同候选周期的变异系数中,数值最小的变异系数作为该参考时间片所对应的变异系数。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确定单元,包括:第六计算子单元,用于针对每个参考时间片,计算该参考时间片所对应的不同候选周期的变异系数的变异系数平均值;第三确定子单元,用于针对每个参考时间片,将该参考时间片所对应的不同候选周期的变异系数的变异系数平均值作为该参考时间片所对应的变异系数。与上述方法相对应的,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信号灯配时改变时间的确定装置,包括:第三分类模块,用于将车辆在信号灯所在路口行驶所形成的车辆行驶轨迹点按照行驶路径进行分类;第六确定模块,用于根据同一分类中的车辆行驶轨迹点,确定在每个参考时间片内,车辆通过信号灯所在路口的停止线的多个通过时间;第七确定模块,用于针对每个参考时间片,根据该参考时间片所对应的多个通过时间,确定该每个参考时间片的信号灯工作周期;第八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每个参考时间片的信号灯工作周期,确定信号灯配时方案改变时间。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七确定模块,包括:第三计算单元,用于针对每个参考时间片,分别计算多个候选周期中每个候选周期相对于该参考时间片中通过时间的求余结果;第四计算单元,用于针对每个参考时间片,根据该参考时间片的每个候选周期所对应的多个求余结果,计算每个候选周期对应的变异系数;第五确定单元,用于针对每个参考时间片,根据多个候选周期中每个候选周期对应的变异系数,从多个候选周期中确定该参考时间片的信号灯工作周期。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五确定单元,包括:第六判断子单元,用于针对每个参考时间片,判断多个候选周期中每个候选周期对应的变异系数中,数值最小的变异系数和数值次小的变异系数的差值是否大于预设的数值;第七选择子单元,用于针对每个参考时间片,若多个候选周期中每个候选周期对应的变异系数中,数值最小的变异系数和数值次小的变异系数的差值大于预设的数值,则选择变异系数最小的候选周期作为该参考时间片的信号灯工作周期。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五确定单元,包括:第七计算子单元,用于针对每个参考时间片,根据多个候选周期中每个候选周期对应的变异系数,计算多个候选周期的变异系数平均值;第七判断子单元,用于针对每个参考时间片,判断多个候选周期中每个候选周期对应的变异系数中,数值最小的变异系数和变异系数平均值的差值是否大于预设的数值;第八选择子单元,用于针对每个参考时间片,若多个候选周期中每个候选周期对应的变异系数中,数值最小的变异系数和变异系数平均值的差值大于预设的数值,则选择变异系数最小的候选周期作为该参考时间片的信号灯工作周期。与上述方法相对应的,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信号灯通行时长的确定装置,基于信号灯配时改变时间的确定装置,信号灯的通行时长确定装置包括:第九确定模块,用于将时间上相邻的两个信号灯配时方案改变时间之间的时间段作为目标配时时间段;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在目标配时时间段中,未超过停止线的车辆的数量变化情况;第十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未超过停止线的车辆的数量变化情况,确定信号灯在目标配时时间段中的通行时长。与上述方法相对应的,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具有处理器可执行的非易失的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读介质,所述程序代码使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信号灯周期确定方法。与上述方法相对应的,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具有处理器可执行的非易失的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读介质所述程序代码使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信号灯配时改变时间的确定方法。与上述方法相对应的,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具有处理器可执行的非易失的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读介质,所述程序代码使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信号灯的通行时长确定方法。如图8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第一计算设备示意图,该第一计算设备1000包括:处理器1001、存储器1002和总线1003,存储器1002存储有执行指令,当第一计算设备运行时,处理器1001与存储器1002之间通过总线1003通信,处理器1001执行存储器1002中存储的如信号灯周期确定方法的步骤。如图9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第二计算设备示意图,该第二计算设备2000包括:处理器2001、存储器2002和总线2003,存储器2002存储有执行指令,当第二计算设备运行时,处理器2001与存储器2002之间通过总线2003通信,处理器2001执行存储器2002中存储的如信号灯配时改变时间的确定方法的步骤。如图10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第三计算设备示意图,该第三计算设备3000包括:处理器3001、存储器3002和总线3003,存储器3002存储有执行指令,当第三计算设备运行时,处理器3001与存储器3002之间通过总线3003通信,处理器3001执行存储器3002中存储的如信号灯的通行时长确定方法的步骤。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所述功能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access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技术领域
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