驾车行驶识别控制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747276发布日期:2020-01-21 18:42阅读:166来源:国知局
驾车行驶识别控制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汽车驾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驾车行驶识别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通讯技术以及智能识别技术的发展,通讯技术和人脸识别技术在各行各业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汽车驾驶领域中,面临驾驶者不具备驾驶资格,导致危险驾驶的问题。此外,对于在逃人员的同级,也不利于在驾驶的车辆中开展,增加了通缉的成本,不利于刑侦案件的侦破。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有必要提出进一步地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驾车行驶识别控制系统,以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驾车行驶识别控制系统,其包括:人脸识别模块、身份识别模块、行车控制模块、远程数据库;

所述人脸识别模块包括集成于车辆上的多个摄像头,多个摄像头具有各自的拍摄角度,且各摄像头覆盖车辆的驾驶区域,所述身份识别模块包括集成于车辆上的读卡区,所述人脸识别模块和身份识别模块均与所述行车控制模块信号传输,所述行车控制模块包括控制车辆运行的行车电脑,所述行车控制模块与远程数据库进行通信,所述远程数据库接收来自所述车辆控制模块的识别信号,所述行车电脑接收来自所述远程数据库的反馈信号,所述行车电脑根据所述反馈信号控制车辆的发动机的工作。

作为本发明的驾车行驶识别控制系统的改进,所述多个摄像头集成设置在车辆后视镜上,并分别朝向所述驾驶区域、副驾区域以及驾驶区域和副驾区域之间的区域设置。

作为本发明的驾车行驶识别控制系统的改进,各摄像头集成于所述后视镜中,所述后视镜中对应有收容各摄像头的腔体,且任一腔体由透明的玻璃封闭。

作为本发明的驾车行驶识别控制系统的改进,所述身份识别模块的读卡区集成设置于车辆的中控台上。

作为本发明的驾车行驶识别控制系统的改进,所述读卡区的四周还设置有卡片限位部。

作为本发明的驾车行驶识别控制系统的改进,所述读卡区为基于rfid的读卡区。

作为本发明的驾车行驶识别控制系统的改进,所述驾车行驶识别控制系统还包括报警器,所述报警器与所述人脸识别模块进行信号传输,并在驾驶员出现疲劳驾驶、瞌睡、走神现象时进行报警。

作为本发明的驾车行驶识别控制系统的改进,所述行车控制模块还集成有通讯单元,所述通讯单元为基于2g/3g/4g/5g的无线通讯芯片。

作为本发明的驾车行驶识别控制系统的改进,所述远程数据库包括公安系统数据库以及交管驾照数据库。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驾车行驶识别控制系统具有人脸识别功能以及身份识别功能,其能够对驾驶人员以及副驾驶人员身份以及资格进行识别,以实现杜绝驾驶员无证驾驶、违规驾驶、违法驾驶等行为。同时,识别驾乘人员是否属于网上追逃、通缉嫌疑人、在逃犯罪人员等,以辅助公安机关刑侦案件的侦破。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的驾车行驶识别控制系统一实施例的模块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各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但应当说明的是,这些实施方式并非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这些实施方式所作的功能、方法、或者结构上的等效变换或替代,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集成系统,以实现对驾驶者的人脸识别以及人员通缉。提供一种驾车行驶识别控制系统,其包括:人脸识别模块、身份识别模块、行车控制模块、远程数据库;

所述人脸识别模块包括集成于车辆上的多个摄像头,多个摄像头具有各自的拍摄角度,且各摄像头覆盖车辆的驾驶区域,所述身份识别模块包括集成于车辆上的读卡区,所述人脸识别模块和身份识别模块均与所述行车控制模块信号传输,所述行车控制模块包括控制车辆运行的行车电脑,所述行车控制模块与远程数据库进行通信,所述远程数据库接收来自所述车辆控制模块的识别信号,所述行车电脑接收来自所述远程数据库的反馈信号,所述行车电脑根据所述反馈信号控制车辆的发动机的工作。

下面结合一实施例,对本发明的驾车行驶识别控制系统的技术方案进行举例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驾车行驶识别控制系统包括:人脸识别模块1、身份识别模块2、行车控制模块3、远程数据库4。

所述人脸识别模块1用于对驾驶者以及副驾驶者进行人脸识别,其包括集成于车辆上的多个摄像头,多个摄像头具有各自的拍摄角度,且各摄像头覆盖车辆的驾驶区域。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多个摄像头集成设置在车辆后视镜上,并分别朝向所述驾驶区域、副驾区域以及驾驶区域和副驾区域之间的区域设置。其中,为了实现各摄像头的安装固定,各摄像头集成于所述后视镜中。相应的,所述后视镜中对应有收容各摄像头的腔体,且任一腔体由透明的玻璃封闭。

同时,所述驾车行驶识别控制系统还包括报警器,所述报警器与所述人脸识别模块1进行信号传输,并在驾驶员出现疲劳驾驶、瞌睡、走神等现象时进行报警。从而,所述人脸识别模块1将监控驾驶员在行车过程中有无疲劳驾驶、打盹、走神等危害行车安全现象,如果出现该类情况后,启动车内报警器提醒驾驶员注意,如果出现多次情况将启动自动驾驶系统与车载网络系统选择就近停车区域停车。

所述身份识别模块2用于对驾驶者以及副驾驶者的身份进行识别,其实现同时为读取相关人员的身份证。所述身份识别模块2包括集成于车辆上的读卡区。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身份识别模块2的读卡区集成设置于车辆的中控台上某位置区域。同时,为了适于身份证的放置,所述读卡区的四周还设置有卡片限位部,该实施方式可结合应用到旧车改造中。另一个实施方式中,为了读取身份证的信息,所述读卡区为基于rfid的读卡区,该实施方式可结合应用到新车制造中。

所述人脸识别模块1和身份识别模块2均与所述行车控制模块3信号传输。所述行车控制模块3包括控制车辆运行的行车电脑,所述行车控制模块3与远程数据库4进行通信。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行车控制模块3还集成有通讯单元,所述通讯单元为基于2g/3g/4g/5g的无线通讯芯片。

如此设置,所述远程数据库4能够接收来自所述车辆控制模块的识别信号,从而所述远程数据库4通过比对的方式,能够根据该识别信号判断驾驶者以及副驾驶者的身份。相应的,所述远程数据库4包括公安系统数据库以及交管驾照数据库。从而,基于公安系统数据库以及交管驾照数据库中存储的人员信息以及人员是否具有驾驶资格的信息,可判断驾驶者是否是符合驾驶资格的人员以及是否是通缉人员。

进一步地,所述行车电脑接收来自所述远程数据库4的反馈信号,所述行车电脑根据所述反馈信号控制车辆的发动机的工作。如此能够实现,杜绝驾驶员无证驾驶、违规驾驶、违法驾驶等行为对社会造成危害。并在前期进行无法启动车辆控制,使社会安全系数增加。识别驾乘人员是否属于网上追逃、通缉嫌疑人、在逃犯罪人员等等驾驶和乘坐车辆时,启动报警程序,把人员信息、车辆位置、行驶轨迹等等资料上传给110指挥中心系统确认,由110指挥中心进行最终识别判断,对其人员处置意见,可做到统一行动布置、抓捕、查处等行动。可减少出警成本、提高办案效率和降低警务人员办案风险。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驾车行驶识别控制系统具有人脸识别功能以及身份识别功能,其能够对驾驶人员以及副驾驶人员身份以及资格进行识别,以实现杜绝驾驶员无证驾驶、违规驾驶、违法驾驶等行为。同时,识别驾乘人员是否属于网上追逃、通缉嫌疑人、在逃犯罪人员等,以辅助公安机关刑侦案件的侦破。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