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动火灾报警按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911814发布日期:2019-10-19 02:50阅读:486来源:国知局
手动火灾报警按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火灾报警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手动火灾报警按钮。



背景技术:

现有的手动火灾报警按钮,尤其是在转动式操作面板的结构上,操作面板按下前后的变化不明显,即使使用了特殊的标记进行区分,也因为位移较小,不易区分操作面板的按下状态。再有,现有的手动火灾报警按钮,不论操作面板是平移式还是转动式,在按下后都会与前面板分开有一定的缝隙,在操作面板按下后,此缝隙极易有灰尘、杂物等异物进入,导致内部机构失灵。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手动火灾报警按钮,当按下报警按键报警后,操作面板和前壳之间没有缝隙,密封性好。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手动火灾报警按钮,包括由底座、带有开口的前壳、固定在壳体内的电路板、电路板盖、固定在电路板盖上的按键压板、设置在电路板上的触发开关以及可控制触发开关断开或闭合的操作面板,所述操作面板的上表面贴合在前壳的开口处,所述操作面板的一端通过压缩弹簧与所述前壳弹性连接,其另一端卡接在所述前壳的倒扣上,所述操作面板的两侧设有转轴,该转轴容置于所述前壳上的滑槽内且沿该滑槽转动和平动。

进一步,所述操作面板上固定有导光透镜,对应电路板上的LED灯设置,增加所述电路板上贴片LED指示灯的显示范围。

进一步,所述前壳上设有固定拆卸孔以及用来复位的钥匙孔。

进一步,所述按键压板通过转轴固定在电路板盖上,在按下所述操作面板时,用来将操作面板的平动转化为按键的上下移动。

进一步,所述操作面板底面设有推动按键压板的突起。

进一步,所述按键顶部配合密封连接有硅胶按键帽。

进一步,所述底座和前壳之间卡接。

进一步,所述电路板通过卡扣固定在底座上,并能过电路板盖压紧在底座上。

进一步,所述前壳上设有限制所述操作面板位置移动的多组限位突起。

进一步,所述导光透镜跟随操作面板相对于LED灯的位置关系为:与LED灯水平距离不大于6mm,操作面板的水平转动角度不大于12度。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手动火灾报警按钮当按下操作面板上指示键后,操作面板先转动一个角度之后在弹簧弹力作用下沿滑槽,设在操作面板底面的突起推动按键压板,按键压板按下按键实现报警。报警后操作面板与前壳保持贴合状态,除了在按下的瞬间,操作面板和前壳之前有间隙外,其它时间内二者紧密贴合,避免从外部进入异物,影响手动火灾报警按键的可靠性。该火灾报警按钮具有可防止灰尘进入、报警迅速、安全性高、可靠性高等特点。

操作面板上固定有用来实现大角度导光的导光透镜,该圆孔内壁为白色用来反射导光。导光透镜可在较大的范围内将电路板上贴片LED指示灯闪亮/常亮状态展示出来,导光透镜可在在一定范围内平行移动或者转动而不会影响导光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手动火灾报警按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手动火灾报警按钮的分解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前壳的机构示意图之一;

图4是本实用新型前壳的机构示意图之二;

图5是本实用新型控制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电路板盖与按键压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6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导光透镜的平移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导光透镜的转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如图1-图8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手动火灾报警按钮1,包括由底座、带有开口的前壳11,开口对应于所述操作面板12的位置开设在所述操作面板12的上方。电路板盖16及固定在电路板盖16上的按键压板14、固定在前壳11内的电路板15、设置在电路板15上的触发开关以及可控制触发开关断开或闭合的操作面板12组成。操作面板15为平面板状结构,其上表面贴合在前壳15的开口处,操作面板12的一端通过压缩弹簧17与前壳11的前面板连接,另一端卡在前壳11的前面板的倒扣111上。前面板外侧设有用来固定防尘罩的圆孔20。

操作面板12上固定有用来实现大角度导光的导光透镜13,电路板盖16上成型有用来导光的圆孔162,该圆孔162内壁为白色用来反射导光。导光透镜13可在较大的范围内将电路板15上贴片LED灯30闪亮/常亮状态展示出来,如图9-图10所示,当导光透镜13可在一定范围内跟随操作面板12同步平行移动或者转动时,不会影响导光效果。所述导光透镜13跟随操作面板12相对于LED灯30的位置关系为:与LED灯30水平距离不大于6mm,操作面板12的水平转动角度不大于12度。

操作面板12的两侧设有可转动的转轴121,该转轴121容置于前壳11上的滑槽112内,该转轴121可沿滑槽112转动和平动。操作面板12一端设有固定弹簧17的限位突起122;另一端设有与前壳11的前面板配合的凹槽123;在操作面板12底部设有可驱动按键压板14的突起。

前壳11一侧设有突起113与限位突起122连接弹簧17,前壳11另一侧设有卡紧操作面板12的倒扣111,以及用来拆卸前壳11前面板和底座18的拆卸孔114以及用来复位的钥匙孔115;前壳11的左右两侧设有限制操作面板12左右位置的多组限位突起114。

按键压板14通过转轴141固定在电路板盖16上,在按下操作面板12时用来将操作面板12的平动转化为按钮键21的上下移动;电路板盖16上成型有防止所述螺钉松动的限位部。操作面板12上印刷有用来区分是否按下状态的琴键形条纹。

电路板15通过卡扣181固定在底座18上,并能过电路板16盖压紧在底座18上,并且通过定位柱182限制位置。底座18上还设有扣紧电路板盖16的卡扣183。底座18上成型有可与前壳11扣紧的卡紧结构184,前壳11上对应设有扣紧的倒扣115,不需要使用螺钉就可将底座18和前壳11牢固的固定在一起;底座18上固定有螺母,所述印制板上固定有方垫螺钉并可直接在电路板上压接导线。

在按下操作面板12上印刷的“按下报警”指示键后,操作面板12先转动一个角度之后在弹簧17弹力作用下沿滑槽112平移,设在操作面板12底面的突起推动按键压板14,按键压板14按下按键21实现报警。报警后操作面板12与前壳11保持贴合状态,除了在按下的瞬间,操作面板12和前壳11之前有间隙外,其它时间内二者紧密贴合,避免从外部进入异物,影响手动火灾报警按键的可靠性。该火灾报警按钮具有可防止灰尘进入、报警迅速、安全性高、可靠性高等特点。

按键21的顶部配合连接有硅胶按键帽22,进一步起到密封作用。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是为充分说明本实用新型而所举的较佳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此。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所作的等同替代或变换,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