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交流电动机遥控调速控制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769233发布日期:2019-09-25 00:48阅读:171来源:国知局
一种交流电动机遥控调速控制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电机遥控调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到一种交流电动机遥控调速控制器。



背景技术:

目前的小型单行交流电动机用在工矿业无法近身的危险恶劣场合中,对电动机的调速控制近身操作时,能够威胁到操作人员的生命安全,因此,现有技术存在缺陷,需要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交流电动机遥控调速控制器,解决的上述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交流电动机遥控调速控制器,包括能够产生超短波无线电信号的无线遥控发射模块和用于接收及解码超短波无线电信号的无线遥控接收控制模块;所述无线遥控发射模块包括集成电路IC1和超低频脉冲振荡器;所述无线遥控接收控制模块包括电源电路、控制电路和集成电路IC3。

相对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采用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通过调节无线遥控发射模块输出方波的占空比,来实现无线遥控接收控制模块中电机转速的控制,有效操作距离高达10米,能够用于解决危险区域电机无法近身调速的问题;以集成电路模块为核心,电路结构精简,安装调试简单,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的说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使用的附图作简单介绍,显而易见的,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交流电动机遥控调速控制器原理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交流电动机遥控调速控制器之无线遥控发射模块电路原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交流电动机遥控调速控制器之无线遥控接收控制模块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详细的说明。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的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说明书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固定”、“一体成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在图中,结构相似的单元是用以相同标号标示。

除非另有定义,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说明书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是:

一种交流电动机遥控调速控制器,包括能够产生超短波无线电信号的无线遥控发射模块和用于接收及解码超短波无线电信号的无线遥控接收控制模块;所述无线遥控发射模块包括集成电路IC1和超低频脉冲振荡器;所述无线遥控接收控制模块包括电源电路、控制电路和集成电路IC3。

所述超低频脉冲振荡器包括电阻R1-R3、电位器RP、二极管VD1-VD2、电容C1和集成电路IC2;

所述集成电路IC2的第3管脚与集成电路IC1的第1管脚连接;集成电路IC1的第2管脚接地;

直流电源UDD分别与所述电阻R1的第一端、所述集成电路IC2的第4、8管脚连接;所述电阻R1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电阻R2的第一端、所述二极管VD1的正极、所述集成电路IC2的第7管脚连接;所述电阻R2的第二端与所述二极管VD2的负极连接;所述二极管VD2的正极与所述电位器RP的第二端连接;所述二极管VD1的负极与所述电位器RP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电位器RP的滑动端与所述电阻R3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3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电容C1的第一端、所述集成电路IC2的第2、6管脚连接;所述电容C1的第二端、所述集成电路IC2的第1管脚均接地;

集成电路1C1选用RCM-1A型无线遥控发射集成电路;所述集成电路IC2选用NE555型时基集成电路;所述二极管VD1-VD2均选用1N4148型开关二极管。

所述电源电路包括二极管VD3、电阻R4-R5、电容C2-C3和稳压二极管VS1-VS2;

所述电容C3的第一端与集成电路IC3的第5管脚连接;所述电容C3的第二端与集成电路IC3的第4管脚连接;

市电的L端与所述二极管VD3的正极连接;所述二极管VD3的负极与所述电阻R5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电阻R5的第一端分别与所述稳压二极管VS1的负极、所述电容C2的第一端、所述电阻R4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电阻R4的第一端分别与所述稳压二极管VS2的负极、所述电容C3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电容C2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电容C3的第二端、所述稳压二极管VS1-VS2的正极连接;

集成电路IC3选用RCM-1B型无线遥控接收集成电路;所述稳压二极管VS1选用1/2W、5.1V的硅稳压二极管;所述稳压二极管VS2选用1W、12V的硅稳压二极管;所述二极管VD3选用1N4007型硅整流二极管。

所述控制电路包括电阻R6-R7、晶体管V、晶闸管VT、固态继电器KN和单相交流电机M;

集成电路IC3的第2管脚与所述电阻R7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电容C2的第一端与所述固态继电器KN的线圈正极连接;

所述电阻R7的第二端与所述晶体管V的基极连接;所述晶体管V的集电极与所述固态继电器KN的线圈负极连接;市电的L端与所述电机M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电机M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电阻R6的第二端、所述晶闸管VT的第一阳极连接;所述电阻R6的第一端与所述固态继电器KN触点的第一端连接;所述固态继电器KN触点的第二端与所述晶闸管VT的控制极连接;市电的N端分别与所述晶体管V的发射极、所述晶闸管VT的第二阳极连接;

所述固态继电器KN选用TLP3502型固态继电器;所述晶体管VT选用耐压值为600V的双向晶闸管,其电流容量应为电动机额定功率的1.5倍以上。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

IC2和R1-R3、RP、VD1、VD2、C1组成占空比可调的超低频脉冲振荡器。该振荡器输出频率为1Hz左右的方波脉冲信号,作为控制信号加至IC1的电源端,使IC1发射超短波无线电信号。

VD3、R1、R5、C2、C3和VS1、VS2组成无线遥控接收电路的电源电路。交流220V电压经VD3整流、R1限流降压、C2滤波及VS2稳压后,产生12V电压供给固态继电器KN。12V还经R1限流降压、VS1稳压及C3滤波后,产生5V电压,作为IC3的工作电源。

IC3接收IC1发射的超短波无线电信号,并对该信号进行解码等处理。在无信号时,IC3的2脚输出低电平,V处于截止状态,KN处于关断状态。当IC3接收到无线电信号后,其2脚输出高电平,使V和KN导通,改变晶闸管VT的导通角,从而改变电动机M转速的高低。

电路通电后,调整RP的阻值,可改变超低频脉冲振荡器输出方波脉冲的占空比,即可实现电动机M转速的控制功能。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各技术特征继续相互组合,形成未在上面列举的各种实施例,均视为本实用新型说明书记载的范围;并且,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而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