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AED监控管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905081发布日期:2020-05-29 12:24阅读:310来源:国知局
一种AED监控管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公共设施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aed监控管理装置。



背景技术:

公共设施是指为市民提供公共服务产品的各种公共性、服务性设施,按照具体的项目特点可分为教育、医疗卫生、文化娱乐、交通、体育、社会福利与保障、行政管理与社区服务、邮政电信和商业金融服务等。

现有急救设备(除颤仪aed)都是放置在公共场所的机箱内,为了能够及时进行急救,不耽误抢救时间,机箱都是没有上锁,任意人都可以打开机箱拿走aed,对此,在没有安全控管的情况下,aed就经常会有丢失的情况,因此对于aed的防盗问题亟待解决,另外在搬运时,装置上的摄像头容易受到碰撞,同时在盗窃者盗窃aed时,摄像头容易受到盗窃者的损坏,从而影响装置的监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aed监控管理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实现对aed实时监控,达到防盗的目的,同时能够保护摄像头,实现装置能够进行有效的监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aed监控管理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接触连接有除颤仪本体,且箱体上设置有至少一个摄像头,所述箱体开设有安装槽,且安装槽的内部安装有按压开关,所述按压开关与除颤仪本体的外壁相抵触,所述箱体内部安装有存储模块、计时模块、供电模块、控制模块和数据传输模块,所述箱体位于摄像头的一侧设置有连接端口,所述连接端口的一侧设置有镜框,所述镜框的内部卡接有反射镜片。

优选的,所述箱体一侧且位于摄像头相对于连接端口的一侧安装有倾斜设置的镜框,所述镜框的内部卡接有反射镜片。

优选的,所述防护套包括平面镜、端盖、缓冲弹簧、缓冲槽、底座以及通孔,其中所述端盖套接于底座的一端,且端盖的一侧嵌设有平面镜,所述底座的两侧对称开设有缓冲槽,且缓冲槽的内部固定有缓冲弹簧,所述缓冲弹簧的自由端与端盖相对于平面镜的一侧相连接,使得端盖可沿缓冲槽水平滑动,同时所述底座的内部还留有便于摄像头插接的通孔。

优选的,所述摄像头共设置有四个,四个所述摄像头分别嵌设在箱体的四周,同时四个所述摄像头的一侧均通过镜框安装一个反射镜片。

优选的,所述数据传输模块采用信号收发器,以实现监控数据的无线传输,所述计时模块采用计时器,记录除颤仪本体被取走的时间,所述存储模块采用存储卡,以对摄像头拍摄的画面数据进行存储,同时所述控制模块采用plc可编辑控制器,以控制摄像头和计时模块的工作。

优选的,所述箱体一侧且位于连接端口的下方还设置有充电接口,且充电接口的外部卡接有密封塞。

优选的,所述供电模块采用低功耗电池,以为装置进行供电,并可通过充电接口为其进行充电。

优选的,所述安装槽开设在所述箱体顶部,所述按压开关设置在所述箱体顶部的安装槽内部。

优选的,所述安装槽开设在所述箱体侧面,所述按压开关设置在所述箱体侧面的安装槽内部。

优选的,所述按压开关由压块、连接杆、动触头、定触头、复位弹簧以及壳体组成,其中所述连接杆的顶端固定有可延伸至箱体顶部的压块,且连接杆的底端插入壳体的内部并连接有动触头,所述壳体内部的顶端对称安装有与动触头相匹配的定触头,且壳体内部的底部固定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的顶端与动触头的底部相连接,且复位弹簧与动触头的连接处安装有绝缘垫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按压开关可自启摄像头和计时模块,实现对aed拿取时的情况进行拍摄,以及对aed的拿取时间进行记录,从而方便对aed装置的资产管理,同时可以在aed被盗后记录相关数据,并可通过数据传输模块与后台数据平台,及时提供数据信息,进而实现对aed的实时监控,达到防盗的目的。

(2)本实用新型通过由平面镜、端盖、缓冲弹簧、缓冲槽、底座以及通孔组成的防护套的设置,在装置搬运过程中,意外发生碰撞时,端盖先承受外力,并在缓冲弹簧的作用下可沿底座两侧的缓冲槽进行水平滑动,使得防护套进行收缩,同时在缓冲弹簧反作用力下使端盖始终保持远离底座的趋势,以实现对外力进行缓冲,从而实现对摄像头的防护,避免装置搬运时导致摄像头受到碰撞而损坏,同时有效的避免了不法分子盗窃aed时损坏摄像头,进而实现装置的有效监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除颤仪本体取出后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2中的a处放大图;

图5为图3中的b处放大图;

图6为图2中的c处放大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路框图;

图中:1-箱体;2-除颤仪本体;3-充电接口;4-防护套;401-平面镜;402-端盖;403-缓冲弹簧;404-缓冲槽;405-底座;406-通孔;5-摄像头;6-反射镜片;7-镜框;8-按压开关;9-控制模块;10-数据传输模块;11-供电模块;12-计时模块;13-存储模块;14-安装槽;15-连接端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aed监控管理装置,包括箱体1,箱体1的一侧放置有除颤仪本体2,且箱体1上设置有至少一个摄像头5,箱体1内部的顶端开设有安装槽14,且安装槽14的内部安装有按压开关8,按压开关8的顶部与除颤仪本体2的外壁相抵触,箱体1内部的底部安装有存储模块13、计时模块12、供电模块11、控制模块9和数据传输模块10,摄像头5的外部还套设有防护套4,且防护套4的一端固定于箱体1的侧壁上,当除颤仪本体2被取走时,按压开关8失去除颤仪本体2的挤压并在其内部复位弹簧的作用下向上弹起,此时,按压开关8内部的动触头与定触头相接触,以接通电路,使得供电模块11开始供电,并通过控制模块9控制摄像头5和计时模块12启动,而后摄像头5进行拍摄,计时模块12进行计时,从而实现对除颤仪本体2的监控管理。

进一步的,箱体1一侧且位于摄像头5的一侧设置有连接端口15,箱体1一侧且位于摄像头5相对于连接端口15的一侧设置有镜框7,镜框7的内部卡接有反射镜片6,镜框7可以倾斜安装在摄像头5一侧,更进一步的,镜框7可以是活动连接在箱体1的一侧,方便对反射镜片6的反射角度进行调整,通过设置摄像头5及反射镜片6,不仅可以通过摄像头5拍摄取用除颤仪本体2的人,又可以通过反射镜片6确认设备是否被取走。具体的,当有人取用除颤仪本体2本体时,摄像头5向前拍摄,可以对取用除颤仪本体2的人进行拍摄,同时通过反射镜片6可以一并将除颤仪本体2拍摄到照片里;当无人取用除颤仪本体2时,除颤仪本体2静置于箱体1上,可以通过反射镜片6拍到除颤仪本体2,通过拍摄到除颤仪本体2及拍摄到除颤仪的状态屏或状态指示灯,从而实现图片识别到除颤仪本体2及其状态信息。

在其他实施例中,摄像头5共设置有四个,四个摄像头5分别嵌设在箱体1的四周,同时四个摄像头5的一侧均通过镜框7安装一个反射镜片6,以实现全方位的拍摄记录。

具体地,防护套4包括平面镜401、端盖402、缓冲弹簧403、缓冲槽404、底座405以及通孔406,其中端盖402套接于底座405的一端,且端盖402的一侧嵌设有平面镜401,底座405的两侧对称开设有缓冲槽404,且缓冲槽404的内部固定有缓冲弹簧403,缓冲弹簧403的自由端与端盖402相对于平面镜401的一侧相连接,使得端盖402可沿缓冲槽404水平滑动,同时底座405的内部还留有便于摄像头5插接的通孔406,在装置搬运装置过程中,意外发生碰撞时,端盖402先承受外力,并在缓冲弹簧403的作用下可沿底座两侧的缓冲槽404进行水平滑动,使得防护套4进行收缩,同时在缓冲弹簧403反作用力下使端盖402始终保持远离底座405的趋势,以实现对外力进行缓冲,从而实现对摄像头5的防护,避免装置搬运时导致摄像头5受到碰撞而损坏,同时有效的避免了不法分子盗窃aed时损坏摄像头5,进而实现装置的有效监控。

进一步的,数据传输模块10采用信号收发器,以实现监控数据的无线传输,计时模块12采用计时器,记录除颤仪本体2被取走的时间,存储模块13采用存储卡,以对摄像头5拍摄的画面数据进行存储,同时控制模块9采用plc可编辑控制器,以控制摄像头5和计时模块12的工作。

值得说明的是,箱体1一侧且位于连接端口15的下方还设置有充电接口3,且充电接口3的外部卡接有密封塞,以避免充电接口3处积攒灰尘。

进一步的,供电模块11可采用可充电的低功耗电池,以为装置进行供电,当电池电量不足时,可通过充电接口3为其进行充电;

同时,该供电模块11不局限于采用可充电的低功耗电池,也可采用干电池,电量耗尽时,可对干电池进行更换。

具体地,按压开关8由压块、连接杆、动触头、定触头、复位弹簧以及壳体组成,其中连接杆的顶端固定有可延伸至箱体1顶部的压块,且连接杆的底端插入壳体的内部并连接有动触头,壳体内部的顶端对称安装有与动触头相匹配的定触头,且壳体内部的底部固定有复位弹簧,复位弹簧的顶端与动触头的底部相连接,且复位弹簧与动触头的连接处安装有绝缘垫板。

综上,上述所提及的各个电器元件的电性连接如下:摄像头5、数据传输模块10、计时模块12、存储模块13和连接端口15均与控制模块9电性连接,控制模块9与按压开关8电性连接,按压开关8与供电模块11电性连接,供电模块11与充电接口3电性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本实施例中安装槽14开设在箱体1顶部,同时按压开关8也设置在箱体1顶部,将除颤仪本体2放置于箱体1上,当除颤仪本体2被取走时,按压开关8失去除颤仪本体2的挤压并在其内部复位弹簧的作用下向上弹起,此时,按压开关8内部的动触头与定触头相接触,以接通电路,使得供电模块11开始供电,并通过控制模块9控制摄像头5和计时模块12启动,而后摄像头5进行拍摄,计时模块12进行计时,从而实现对除颤仪本体2的监控管理,同时,在除颤仪本体2被盗后,控制模块9将相关数据存储于存储模块13,并通过数据传输模块10与数据后台相连接,及时提供被盗数据信息,以便于除颤仪本体2的找回,达到防盗的目的,当无线信号输送异常时,使用者可通过连接端口15将存储模块13内部存储的数据导出,防止数据的丢失,进而实现对除颤仪的实时监控。另外在装置搬运装置过程中,意外发生碰撞时,端盖402先承受外力,并在缓冲弹簧403的作用下可沿底座两侧的缓冲槽404进行水平滑动,使得防护套4进行收缩,同时在缓冲弹簧403反作用力下使端盖402始终保持远离底座405的趋势,以实现对外力进行缓冲,从而实现对摄像头5的防护,避免装置搬运时导致摄像头5受到碰撞而损坏,同时有效的避免了不法分子盗窃aed时损坏摄像头5,进而实现装置的有效监控。

实施例2

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在本实施例中,安装槽14开设在箱体1侧面,按压开关8同样也设置在箱体1的侧面,除颤仪本体2不需放置在箱体1的顶部,当除颤仪本体2并列在箱体1的侧面,与按压开关8抵触连接,当除颤仪本体2被取走时,同样,按压开关8失去除颤仪本体2的挤压并在其内部复位弹簧的作用下向上弹起。根据按压开关8不同的设置位置,可以适应于不同的除颤仪本体2的放置环境。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