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背部矫姿辅助器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03709发布日期:2020-05-20 01:22阅读:246来源:国知局
一种背部矫姿辅助器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矫姿设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矫姿辅助器具,特指一种背部矫姿辅助器具。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电脑办公和各种电子产品的广泛普及应用,各年龄段人群中由于长时间的坐姿不正确而导致的疾病症状与日俱增,坐姿不正确,不仅影响人们的精神面貌,而且容易使人腰酸背痛,严重的甚至影响脊椎,压迫神经。人们对于保持正确坐姿的重视程度日益增长,但是依靠人的自觉性养成正确的坐姿习惯十分困难,所以出现了类似背背佳等矫姿器具,通过穿戴的形式,使得人们在穿戴之后强制保持一个良好的坐姿,这种方式对于发育期的儿童具有一定的作用,但是对于已经发育成熟,骨骼定型的成年人作用不明显,并且贴身的设计长期佩戴后也会使人产生不适感,强制性的改正在人们脱下器具后仍会回归坐姿不正确,不能保存坐姿良好的习惯。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背部矫姿辅助器具,方便人们随身佩戴并安全使用,能够在人们坐姿不正确的时候及时提醒,从而辅助人们养成正确坐姿的习惯。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背部矫姿辅助器具,包括矫姿器和用于设置矫姿器的背板,所述背板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弹性肩带和第二弹性肩带,所述矫姿器包括壳体,壳体表面设有电源按钮和充电口,所述壳体内设置有线路板和与所述线路板电性连接的电池、报警器,报警器包括震动马达或/和蜂鸣器,所述线路板上集成有微控制器、加速度传感器、与电源按钮配合的电源开关以及与充电口适配的充电接口,所述微控制器与所述加速度传感器和所述报警器电性连接,所述加速度传感器用于检测当前位置信息,所述报警器用于发出报警提示信息,所述微控制器用于比较由所述加速度传感器采集的当前位置信息的变化,当该变化超过设定范围时,所述微控制器控制所述报警器报警。

在上述的一种背部矫姿辅助器具中,所述矫姿器上设置有固定夹,所述背板上设置有方便所述固定夹卡设的凹槽。

在上述的一种背部矫姿辅助器具中,所述壳体的正面设置有透明视窗,所述线路板上集成有与透明视窗配合的指示灯。

在上述的一种背部矫姿辅助器具中,所述背板的左端上下对称设置有两个安装槽,所述第一弹性肩带设置在所述背板左端的安装槽上并形成一个封闭的套圈,所述背板的右端上下对称设置有两个安装槽,所述第二弹性肩带设置在所述背板右端的安装槽上并形成一个封闭的套圈。

在上述的一种背部矫姿辅助器具中,所述安装槽均具有倾斜角度,该倾斜角度为45°。

在上述的一种背部矫姿辅助器具中,所述第一弹性肩带和第二弹性肩带分别通过缝制或者魔术贴或者卡扣固定在所述背板的安装槽内。

在上述的一种背部矫姿辅助器具中,所述第一弹性肩带和第二弹性肩带上分别设置有长度调节装置。

在上述的一种背部矫姿辅助器具中,所述壳体的背面设置有若干个出声孔,出声孔的位置与所述报警器的位置相对应。

在上述的一种背部矫姿辅助器具中,所述壳体包括通过螺丝可拆卸固定的第一容腔主体和第二容腔主体,所述第一容腔主体的内壁移动设置有所述电源按钮,所述第二容纳主体内依次设置有蜂鸣器固定槽、震动马达固定槽和电池固定槽,所述的蜂鸣器、震动马达和电池分别设置于蜂鸣器固定槽、震动马达固定槽和电池固定槽内。

在上述的一种背部矫姿辅助器具中,所述第二容腔主体内分别设置有若干个定位柱和内螺纹柱,所述线路板上设置有配合的通孔,所述定位柱卡设在所述线路板的通孔内,所述线路板通过螺丝固定在所述内螺纹柱上。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突出且有益的技术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背部矫姿辅助器具包括有背板、弹性肩带和矫姿器,松紧带上设置有长度调节装置,矫姿器上设置有固定夹,可将矫姿器贴身佩戴在使用者的背部,矫姿器内设置的线路板上的微控制器在采集到矫姿器的位置超出设定范围的变化信号后,控制震动马达震动以及蜂鸣器发出声音及时提醒使用者注意调整姿势,背部矫姿辅助器具可以隐藏在外套内,有利于适应在各种场合操作使用,经常性佩戴可以培养良好坐姿的习惯,从而有效矫正不良的站姿和坐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使用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背板、第一弹性肩带和第二弹性肩带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所表示的含义:

1-壳体;2-电源按钮;3-充电口;4-线路板;5-电池;6-报警器;

7-电源开关;8-充电接口;9-震动马达;10-蜂鸣器;11-固定夹;

12-背板;13-凹槽;14-第一弹性肩带;15-第二弹性肩带;

16-长度调节装置;17-透明视窗;18-指示灯;19-出声孔;

20-第一容腔主体;21-第二容腔主体;22-蜂鸣器固定槽;

23-震动马达固定槽;24-电池固定槽;25-安装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本实施例:参照图1-4,一种背部矫姿辅助器具,包括矫姿器和用于设置矫姿器的背板12,所述背板12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弹性肩带14和第二弹性肩带15,所述矫姿器包括壳体1,壳体1表面设有电源按钮2和充电口3,所述壳体1内设置有线路板4和与所述线路板4电性连接的电池5、报警器6,报警器6包括震动马达9或/和蜂鸣器10,所述线路板4上集成有微控制器、加速度传感器、与电源按钮2配合的电源开关7以及与充电口3适配的充电接口8,所述微控制器与所述加速度传感器和所述报警器6电性连接,所述加速度传感器用于检测当前位置信息,所述报警器6用于发出报警提示信息,所述微控制器用于比较由所述加速度传感器采集的当前位置信息的变化,当该变化超过设定范围时,所述微控制器控制所述报警器6报警。上述技术方案矫姿器的壳体1内设置在线路板上的微控制器在采集到矫姿器的位置超出设定范围的变化信号后,控制震动马达震动以及蜂鸣器发出声音及时提醒使用者注意调整姿势,第一弹性肩带14和第二弹性肩带15可采用松紧带,背板12通过第一弹性肩带14和第二弹性肩带15贴紧使用者的背部,矫姿器和背板12可以一体设置也可以可拆卸设置,采用震动马达9的震动提醒,也可以采用蜂鸣器10的语音提醒,蜂鸣和震动模式开启后,每隔一个设定时间,例如四秒,可听到一次蜂鸣声和感受到一次震动,直至人体姿势回归到标准姿势,震动和蜂鸣自动关闭,经常性佩戴矫姿器可以培养良好坐姿的习惯,从而有效矫正不良的站姿和坐姿,壳体1可由塑料或硅胶制成,设置的充电接口可对电池进行循环充电,延长产品的使用寿命。

作为优选,所述矫姿器上设置有固定夹11,所述背板12上设置有方便所述固定夹11卡设的凹槽13。上述技术方案矫姿器通过固定夹11卡设在背板12的凹槽13上,这样比矫姿器夹固在服饰上的人体姿势采集更加精准,矫姿器通过夹固在服饰上只能选择衣领或者胸口扣眼旁等位置,有了背板12之后,矫姿器的卡设不再受服饰的制约,采用可拆卸设置使得矫姿器的使用更加灵活,同时,方便矫姿器的拆卸和内部检修,固定夹11和凹槽13的底部呈适配圆弧形,凹槽13的顶部两侧设置有倒角,上述结构方便固定夹11更加顺利卡入凹槽13。

作为优选,所述壳体1的正面设置有透明视窗17,所述线路板4上集成有与透明视窗17配合的指示灯18。上述技术方案更加直观的反应矫姿器所处的模式,当开启供电时绿灯闪烁,当完成标准位置录入标注时蓝灯和绿灯同时闪烁,当停止供电时,指示灯18停止闪烁。

作为优选,所述背板12的左端上下对称设置有两个安装槽25,所述第一弹性肩带14设置在所述背板12左端的安装槽25上并形成一个封闭的套圈,所述背板12的右端上下对称设置有两个安装槽25,所述第二弹性肩带15设置在所述背板12右端的安装槽25上并形成一个封闭的套圈;所述安装槽25均具有倾斜角度,该倾斜角度为45°。上述技术方案使得第一弹性肩带14和第二弹性肩带15更符合人体工学,佩戴后不会使人存在拘谨感,佩戴更加舒服。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弹性肩带14和第二弹性肩带15分别通过缝制或者魔术贴或者卡扣固定在所述背板12的安装槽25内。本实施例优选缝制固定方式,固定更加牢固。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弹性肩带14和第二弹性肩带15上分别设置有长度调节装置16。上述技术方案可以根据不同的使用者调整第一弹性肩带14和第二弹性肩带15的长度,使得背板12始终紧贴使用者的背部,从而使矫姿器对人体姿势采集更加精准。

作为优选,所述壳体1的背面设置有若干个出声孔19,出声孔19的位置与所述报警器6的位置相对应。上述技术方案的出声孔19有利于蜂鸣器10的声音从壳体1内传出。

作为优选,所述壳体1包括通过螺丝可拆卸固定的第一容腔主体20和第二容腔主体21,所述第一容腔主体20的内壁移动设置有所述电源按钮2,所述第二容纳主体内依次设置有蜂鸣器固定槽22、震动马达固定槽23和电池固定槽24,所述的蜂鸣器10、震动马达9和电池5分别设置于蜂鸣器固定槽22、震动马达固定槽23和电池固定槽24内。上述技术方案使得元器件在壳体1内设置更加有序,同时使得壳体的拆装更加方便,方便检修和维护。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容腔主体21内分别设置有若干个定位柱和内螺纹柱,所述线路板4上设置有配合的通孔,所述定位柱卡设在所述线路板4的通孔内,所述线路板4通过螺丝固定在所述内螺纹柱上。上述技术方案使得线路板4的固定更加牢固,同时,不影响线路板4的功能。

当人们坐着或者站立看书、写字、读报或者使用电子产品时,先将矫姿器卡设在背板12的凹槽13上,然后将背板12通过第一弹性肩带14和第二弹性肩带15佩戴在肩膀上,调整长度调节装置16到合适的位置,使得背板12紧贴使用者的背部,然后长按电源按钮2三秒,开启供电,调整至良好的姿势,再连续两次按下电源按钮2后即完成标准位置录入标注,一旦使用者的人体位置变化,和标准位置相差一定角度,例如15度角以上,三秒之后,矫姿器每隔一个设定时间即开启震动,同时,蜂鸣器10发出蜂鸣声,直至人体姿势回归到标准姿势。

上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