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移动终端紧急救援智能报警定位系统及其使用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4052729发布日期:2021-02-23 23:27阅读:392来源:国知局
网络移动终端紧急救援智能报警定位系统及其使用方法与流程

[0001]
本发明属于救援定位系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网络移动终端紧急救援智能报警定位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我国每年有几千万人遭遇紧急情况,需要向120急救中心、110报警中心等部门电话报警请求帮助。目前比较常用的报警方式有电话拨号、微信小程序报警或者固定报警杆,但存在一下缺点:
[0003]
电话拨号报警是传统的报警方式,报警人不知道地点或说不清具体位置,导致接警员无法准确派警到现场实施救援;且受害人在危险时很难能拿出手机拔号进行报警,总是在人身或财物受到伤害后,犯罪人员已经离开现场,才能报警;微信小程序报警,有的城市已经实现了地区范围微信小程序报警,但是在犯罪嫌疑人面前很难能完成拿出手机解锁启动小程序报警等功作;且受地区限制,只能在本城市范围内使用,如果到其它城市就得使用另一个小程序;固定报警杆,有的城市在主要街区路段设置固定报警杆,缺点是无论案发地点有多远也只能到报警杆前按钮启动报警。


技术实现要素:

[0004]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网络移动终端紧急救援智能报警定位系统及其使用方法,以解决传统的报警方式无法及时准确的向接警人员说明遇害位置、以及遇险时手机拔号报警操作繁琐易被施害人发现等的技术问题。
[0005]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网络移动终端紧急救援智能报警定位系统及其使用方法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0006]
一种网络移动终端紧急救援智能报警定位系统,包括移动智能终端、报警云服务平台、接警指挥端和外部监控终端,所述移动智能终端包括报警移动端和出警移动端,所述移动智能终端包括智能手机或其他带有导航的移动通信终端,所述移动智能终端设置专用软件,用于登录报警云服务平台并访问接警指挥端;所述接警指挥端与外部监控终端建立连接,并通过接警指挥端对外部监控终端进行控制;
[0007]
所述接警指挥端设置接警通信模块和ip分组模块,所述接警通信模块的信号接入单元接收来自报警云服务平台的文字语音和/或视频信息,所述接警通信模块的信号输出单元将接收的报警信息发送至ip分组模块绑定的接警分机与出警移动端上;
[0008]
当启动报警后通过报警云服务平台与接警指挥端建立文字语音或视频通信联系;同时接警指挥端将警情发送至所辖行政区域的出警移动端,与出警移动端的执勤人员进行通信,建立报警移动端、接警指挥端、出警移动端三方通信;当接警指挥端取消连接时,报警移动端与出警移动端继续进行双方通信。
[0009]
进一步,所述报警移动端包含报警模块、地图定位模块、通信模块和基站模块,所述报警模块用于接收报警信息并启动报警,所述通信模块用于在启动报警模式下通过报警
云服务平台,向接警指挥端发送文字或音视频及定位报警信息;
[0010]
所述基站模块设有全国基站编码位置区码储蓄表,通过读取报警移动端连接机站的位置区码,确定手机用户所定位的地理位置行政区域,以准确匹配手机ip与所定位行政区域接警指挥端电脑ip建立通信连接。
[0011]
进一步,所述报警云服务平台主要由报警云服务器和nat路由器组成,将报警云服务器设置内网ip地址及端口,把nat路由器配置一个公网ip地址,把报警云服务器内网ip地址/端口在报警云服务平台路由器上做napt网络地址端口转换,将报警云服务器内网ip地址/端口转换成报警云服务平台路由器公网ip地址,且报警云服务平台路由器内设置接警指挥端路由表,所述接警指挥端路由表内存储有接警局域网路由器ip地址/端口;
[0012]
所述接警指挥端主要由接警局域网的nat路由器、交换机、接警主机和接警分机组成,将接警局域网路由器设为网关,把接警网关配置一个公网ip地址,在接警局域网网关内将报警云服务平台路由器公网ip地址/端口设置为默认路由目的地址;接警主机、分机配置内网ip地址,将接警主机内网ip地址/端口在网关路由器内做napt网络地址端口转换,使接警局域网接警主机内网ip/端口转换成接警局域网路由器公网ip地址,用于访问报警云服务平台与接收报警云服务平台报警信息,并将接收的报警信息通过接警主机ip分组模块转发至接警分机与出警移动端。
[0013]
进一步,所述报警云服务平台还包括同城定位模块和网址/端口模块,所述同城定位模块以报警移动端的地图定位模块与基站模块定位的城市行政区域建立连接依据,将报警移动端定位所在城市行政区域名称范围的ip/端口与登录在网址/端口模块的ip端口储存表内相同城市行政区域名称的各类救援接警指挥端的局域网网关ip/端口对应建立连接,为报警通信传输信息指定方向;
[0014]
当报警移动端启动报警软件后,报警云服务平台的同城定位模块将读取其实时定位信息,并将其转发至接警指挥端接警主机的警用地图上。
[0015]
进一步,所述报警云服务平台包括网址/端口模块,所述网址/端口模块设有记录登录报警云服务平台的各行政区域的各类紧急救援的接警指挥端局域网网关ip地址/端口储存表,根据登录接警指挥端用户名的行政区域名称与单位名称归类,表内设有主目录和子目录;
[0016]
主目录为接警指挥端局域网网关用户名ip地址端口内容;子目录为警务人员出警移动端用户名ip及端口内容,为同城定位模块提供需要匹配的各行政区域的各类救援接警指挥端局域网网关用户名ip地址端口及出警移动端用户名ip端口数据,为报警信息输出建立连接。
[0017]
进一步,所述接警主机包括接警通信模块和ip分组模块,所述接警通信模块包括信号接入单元和信号输出单元,所述信号接入单元用于接收来自报警云服务平台的文字和/或音视频信息并显示于接警指挥端;
[0018]
所述信号输出单元用于将接收的报警信息发送至ip分组模块绑定的接警分机和出警移动端;
[0019]
ip分组模块为接警通信模块的信号输出单元给接警分机的通信模块建立预先连接,为信号输出指明方向。
[0020]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所述网络移动终端紧急救援智能报警定位系统的方法,其特
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且以下步骤顺次进行:
[0021]
设置预设操作信息;
[0022]
获取用户在网络移动终端上的操作信息,如果所述操作信息与预设操作信息一致,则触发终端的报警操作;
[0023]
所述预设操作信息至少包括以下之一:
[0024]
预设模块一键启动操作信息、预设语音识别指令、预设加速度传感器唤醒指令、预设隐蔽按键操作信息;
[0025]
所述报警操作包括接警指挥中心接入紧急救援信息后与报警人进行连接通信,同时报警云服务平台获取报警人员所处的位置信息并发送到接警指挥端;
[0026]
接警指挥端的接警主机接收到报警人的报警文字语音和/或视频信息及位置信息后,利用警用地图一键转警,将警情转发至辖区接警分机与出警移动端,出警移动端在接收到出警命令后,根据定位信息直接导航到报警人位置;
[0027]
所述模块一键启动操作信息包括:在专用软件内设置有对应各类救援报警按键,通过移动智能终端打开软件,点击相应按键,一键启动报警程序。
[0028]
进一步,所述语音识别指令包括以下步骤,且以下步骤顺次进行:
[0029]
步骤a1、采集语音报警信息,并对语音报警信息进行识别;
[0030]
步骤a2、将识别的语音报警信息与预存报警语段进行匹配;
[0031]
步骤a3、当识别的语音报警信息与预存报警语段相匹配时,确定报警信息,启动报警模式;
[0032]
步骤a4、在报警模式下,将包含报警信息的报警信号发送给接警指挥端;
[0033]
步骤a5、在报警模式下,同时启动麦克风、摄像设备,采集语音、视频信息并发送给接警指挥端。
[0034]
进一步,所述加速度传感器唤醒指令包括,在报警移动端设置加速度传感器,当晃动手机时,将监听加速度在各个方向的变化,当加速度值超过设定的灵敏度时,则启动报警模式。
[0035]
进一步,所述隐蔽按键报警操作信息至少包括以下之一:
[0036]
触碰预设按键且保持预设时长;或者,
[0037]
连续触碰预设按键达到指定次数;或者,
[0038]
按照预设顺序和针对每个按键的预设时长,触碰多个预设按键;或者,
[0039]
按照预设顺序和针对每个按键的预设次数,触碰多个预设按键,启动报警模式。
[0040]
本发明的网络移动终端紧急救援智能报警定位系统及其使用方法具有以下优点:本报警软件利用网络通信技术结合导航地图定位功能,将电话2g拔号报警方式提升成4g网络报警方式,集合多种报警方法,采用视频、定位、电脑指挥端,利用警用地图一键调派警力,以实现出警救援人员与报警人视频通话,及时了解报案现场情况;
[0041]
本发明改变了现有手机拨号报警的方式,采用4g网络报警,融合了多种智能方式启动报警软件,通过im即时通讯技术建立接警指挥端和出警移动端构建的通信系统,结合双向音视频信息交互技术,构建双方之间,多方之间文字语音视频进行交互,实现报警人以文字语音视频方式直接与出警救援人同进行沟通;
[0042]
同时结合导航地图第三方开放平台,对报警移动端进行定位,报警人员与出警移
动端救援人员定位信息上传至接警指挥端主机电脑上,接警主机转发报警信息同时将报警移动端定位信息分享到出警移动端上,根据双方位置信息便于指挥救援,出警移动端根据报警移动端定位信息准确快速实施救援。
附图说明
[0043]
图1为本发明的网络移动终端紧急救援智能报警定位系统的专业版原理示意图。
[0044]
图2为本发明的网络移动终端紧急救援智能报警定位系统的报警云服务平台定位通信原理图。
[0045]
图3为本发明的网络移动终端紧急救援智能报警定位系统的网络报警拓扑图。
[0046]
图4为本发明的网络移动终端紧急救援智能报警定位系统的单位版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47]
为了更好地了解本发明的目的、结构及功能,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网络移动终端紧急救援智能报警定位系统及其使用方法做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0048]
如图1-图4所示,本系统由移动智能终端、报警云服务平台和接警指挥端组成,移动智能终端指具有cpu处理器、存储器、gps、输入输出功能,拥有接入互联网以及搭载操作系统的能力;所述报警云服务平台提供移动智能终端下载报警软件与接警指挥端注册登录,并对移动智能终端进行定位,同时以定位所在行政区域城市名称为主要依据与登录接警指挥主机用户名内相同行政区域城市名称建立网址端口连接;所述接警指挥端设置接警主机与接警分机建立接警局域网;所述存储器将每次报警视频音频信息储存在指定终端中,待取证使用。
[0049]
应用范围:
[0050]
1.紧急救援:110匪警,119火警,120急救,999红十字会急救台;122交通事故,12395水上救援,12119森林火灾,企业内部救援电话,道路救援服务电话,蓝天救援队电话;
[0051]
2.质量投诉12315;
[0052]
3.法律援助12348;
[0053]
4.国家安全12339;
[0054]
5.都市110、交通广播热线电话;
[0055]
本申请并不仅仅局限于以上列举的急救电话。
[0056]
网络移动终端紧急救援智能报警定位系统,包括报警移动端、报警云服务平台、接警指挥端和出警移动端,所述报警移动端、报警云服务平台、接警指挥端和出警移动端的具体实现功能如下:
[0057]
一、报警移动端:
[0058]
1.注册登录模块
[0059]
用于下载报警移动端手机软件,并设置密码,密码找回功能;注册登录访问报警云服务平台,使用报警云服务平台提供的各项功能。
[0060]
2.地图定位模块
[0061]
所述报警移动端内设置全国导航地图,用于定位报警移动端所在行政区域,并将定位行政区域城市名称信息上传报警云服务平台,为下文将提到的同城定位模块提供准确
的位置信息,并为下一步建立网址连接提供主要的定位信息支持;所述地图模块的定位基于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或gps或glonass或galileo来进行定位。
[0062]
3.基站模块
[0063]
所述报警移动端内设有全国基站位置区域储存表,位置区码是当地运营商按行政区域划分的代表位置的字母/数字,通过识别字母/数字就能确定基站所处的行政区域名称,利用读取报警移动端连接基站的位置区码确定手机用户所定位的行政区域,将位置信息上传至报警云服务平台,为下一步建立网址连接提供辅助的位置信息支持。
[0064]
4.报警模块
[0065]
报警模块包括预设单元和按键单元:当软件启动报警后,将与接警指挥端建立文字语音/视频通信,同时将报警移动端定位信息分享显示到接警指挥端电脑的警用地图上,结束通信点击红色按钮挂断。
[0066]
按键单元设置有紧急救援报警按钮,如110、119、122、120、质量投诉12315、法律援助12348、都市110、企业单位内部报警电话等等,直接点击相应按键即可直接启动报警功能;
[0067]
预设单元包括语音ai识别唤醒报警软件、手机摇一摇唤醒报警软件和隐蔽按键报警软件,具体的语音ai识别唤醒报警软件适用于119、110、120、122;手机摇一摇唤醒报警软件只限于110报警。
[0068]
语音ai识别唤醒报警软件:建立语音报警引擎系统,该语音报警引擎内有报警词库,如启动110报警功能的语音词库内容可为:抢劫/强奸/杀人/110报警等关键词,当遇到危险时喊抢劫/110报警,语音报警引擎系统识别关键词立即启动报警程序,同时可选择启动软件语音回复,如启动报警程序/正连接/请通话。
[0069]
手机摇一摇唤醒报警软件:利用手机加速度传感器唤醒软件启动报警,报警软件模块读取测量加速度传感器加速力的域值/摇动次数。本软件可以选择设定摇一摇具体域值和选择摇动来回次数(如:3次4次5次),选择加速力档位(如:加速力小,加速力中,加速力大,加速力强等),设置完成后,测试模拟摇一摇报警,以防止误报警,结合自身身体年龄状况,需反复试验,达到只有在有意识用力的状态下才可启动报警软件。
[0070]
隐蔽按键报警:报警软件模块读取电源键和/或音量键加和/或音量键减的控制信息,当快速连击电源键3下或长按电源键3秒,快速连击音量键加3下或长按音量键加3秒,快速连击音量键减3下或长按3秒,选择以上几种不与其它软件冲突的一种启动报警软件的按键方法,此报警方式只适用公安110报警。
[0071]
提前预先报警:当用户事先得知聚众赌博、涉黄、贩卖人口、贩毒、枪支交易等非法活动的确切消息时,在进入非法活动场所前,提前用软件联系110接警指挥端,说明非法活动的情况。
[0072]
提前通知警方:手机用户始终开启报警软件音频或视频功能,手机息屏状态与接警指挥端的接警员始终保持通信畅通,接警员通过音频或视频收听或观察非法活动现场情况,经判断非法活动正在真实发生,根据报警软件定位信息,直接派出警力抓捕犯罪嫌疑人,同时非法现场音频视频也是有力物证。
[0073]
5.通信模块
[0074]
用于传输文字、语音、视频。
[0075]
二、报警云服务平台:
[0076]
1.下载模块
[0077]
用于提供下载软件,使用用户名注册登录报警云服务平台,同时将报警移动端ip地址/端口发送至报警云服务平台中,将用户名及报警移动端ip地址/端口信息共享给同城定位模块,为下一步连接做准备。
[0078]
2.接警主机登录模块
[0079]
用于接警指挥端登录进入报警云服务平台。
[0080]
3.网址/端口模块
[0081]
设有记录登录报警云服务平台的接警指挥端局域网网关ip端口表,ip端口表内由主目录和子目录组成;主目录内记录以行政区域加单位名称的接警指挥端局域网网关用户名和ip端口信息;子目录内记录以行政区域加单位名称加姓名的出警移动端用户名和ip及端口内容;将全国市县级相同行政区域名称内的各类紧急救援接警指挥端局域网网关用户名与出警移动端的用户名及ip地址端口分组归类,按顺序储存在网址端口表中;例如接警指挥端的局域网网关用户名名为吉林市时,就将行政区域的吉林市公安局110指挥中心,吉林市120急救中心,吉林市122交通事故,吉林市119消防指挥中心的接警主机分成吉林市一组,并将出警移动端用户名为吉林市的归到本行政区域和本单位名称的接警主机子目录中;为同城定位模块提供需要匹配网络连接的接警指挥端局域网网关用户名和ip端口及出警移动端用户名ip端口数据。
[0082]
在ip端口表中主目录的接警指挥端局域网网关电脑主机与子目录中出警移动端设备,具有与报警移动端同时通信和分别通信的功能。接警指挥端主机与出警移动端同时在与报警移动端通信时,即使接警指挥端取消连接,不影响出警移动端与报警移动端正常通信,除非是报警移动端取消连接,方能结束通信。
[0083]
4.同城定位模块
[0084]
以报警移动端地图定位模块与基站模块提供定位城市行政区域名称为重要建立网络连接依据,将报警移动端定位所在城市行政区域名称范围的ip/端口与记录在网址/端口模块的ip端口表内接警指挥端用户名内相同城市行政区域名称的接警主机ip/端口对应建立连接,为报警通信传输信息建立网络连接,例如将报警移动端定位在行政区域为吉林市,将用户名带有吉林市关键词的各类接警指挥端的ip端口与报警移动端ip端口进行连接。
[0085]
当报警移动端启动报警软件时,报警云服务平台的同城定位模块将读取定位信息,转发至接警指挥端局域网接警主机的警用地图上。
[0086]
且,定位信息随着人员位置移动变化及时连接到所定位城市行政区域名称对应的接警指挥端用户名的ip端口上,保证在全国范围内都能正常使用网络报警功能。
[0087]
5.信息存储模块
[0088]
用于储存接警指挥端和报警移动端注册用户名和ip地址信息,记录报警人及报警内容信息,同时将报警人的文字音频视频信息进行储存,可回看分析现场情况。在报警人报警挂断电话后,接警指挥端依据储存信息进行回拔。
[0089]
6.通信模块
[0090]
采用im即时通讯技术,使用web rtc流媒体服务能力,双向音视频信息交互技术,
报警移动端的通过报警云服务平台,以文字语音和/或视频与接警指挥端的执勤人员进行通信。
[0091]
三、接警指挥端:
[0092]
接警指挥端主要由接警局域网的接警主机和分机组成,将接警局域网路由器设为网关,把接警网关配置一个公网地址,在接警局域网网关内将报警云服务平台路由器网址/端口设置为默认路由目的地址;接警主机、分机配置内网地址,将接警主机内网地址/端口在网关路由器内做端口映射连接,使接警局域网接警主机网址/端口映射在nat路由器网关上,用于接收报警云服务平台报警信息,并将接收的报警信息通过接警主机ip分组模块转发至接警分机与出警移动端。
[0093]
接警主机:
[0094]
1.登录验证模块
[0095]
接警主机电脑使用接警指挥端用户名登录访问报警云服务平台,该登录验证模块具体包括注册、登录、验证码、密码设置、密码找回等功能;接警指挥端用户名由行政区域名称加单位名称组成,比如“吉林市公安局110指挥中心”为用户名进行登录,登录成功后接警局域网网关用户名和ip地址端口信息储存在ip端口表主目录中。
[0096]
2.ip分组模块
[0097]
接警分机与出警移动端注册登录成功后,将用户名及ip地址端口储存在ip分组模块中,ip分组模块将接警分机与出警移动端的用户名根据单位名称进行归类。在操作界面内手动选择将派出所及单位内警员的用户名进行分组,实现接警主机转警至接警分机及出警移动端,并实现对派出所及出警人员进行统计。分享转发出警信息至派出所接警分机及出警移动端共同接收文字语音和/或视频。
[0098]
3.主机警用地图定位模块
[0099]
警用地图是在第三方导航地图进行开发,将派出所管辖范围、区域大小,用不同颜色进行标注,将派出所名称制作成图标,标注在本辖区地图上。派出所名称图标与该接警分机ip地址进行链接,点击图标名称即将接警信息传达至接警分机的电脑上。同时将网络摄像头的ip地址链接图标,标注在警用地图与实际对应的位置上,点击摄像头图标即可观看摄像头实时图像;
[0100]
当报警移动端启动报警信息时,报警云服务平台的同城定位模块会将所述报警移动端的地图定位模块信息转发至接警主机的警用地图定位模块中,即所述警用地图定位模块信息来自于报警移动端的定位信息;
[0101]
在报警移动端连接中,主机警用地图定位模块实时将其信息分享给分机警用地图定位模块。
[0102]
4.接警通信模块
[0103]
以本单位接警局域网为中心建立的单位内部通信,也就是接警指挥端单位内部指挥通信体系。
[0104]
a.信号接入单元,接收来自报警云服务平台的文字语音和/或视频信息;
[0105]
b.信号输出单元,将接收的报警信息发送至ip分组模块绑定的接警分机与出警移动端上;
[0106]
5.出警端下载模块
[0107]
用于警务人员出警移动端下载专用。
[0108]
6.外部监控终端
[0109]
集合行政区域内网络摄像头ip地址添加注标到警用地图上。提供摄像头ip数据,当有报警时点击附近摄像头图标,图像会切换到屏幕上,外部监控终端的网络摄像头以国家标准进行开发制作,并兼容各厂家,如大华海康等品牌摄像头的操作系统,可实现对网络摄像头进行操控的目的。
[0110]
接警分机:
[0111]
1.登录模块
[0112]
接警分机用户名为行政区域单位名称,如:吉林市公安局龙潭分局清源派出所,用户名登录局域网,通过接警主机验证成功后,其用户名称与接警分机ip地址/端口显示在接警主机ip分组模块登录队列中。
[0113]
2.分机警用地图模块。
[0114]
接收接警主机分享的警用地图信息。
[0115]
3.分机通信模块
[0116]
接收接警主机分享的文字语音和/或视频。
[0117]
四、出警移动端
[0118]
1.注册登录模块
[0119]
国家公安及应急救援队伍人员专用,通过本单位接警主机的出警端下载模块进行下载安装,规定使用行政区域加单位全称加姓名的方式进行用户名注册(如有重名加英文字母进行区分)。具有接收接警指挥端主机转发出警信息和报警移动端的报警两项功能,本单位接警指挥端主机必须注册登录报警云服务平台成功后才能获取本单位出警人员注册登录权限。注册登录成功后,将出警移动端用户名及手机ip端口信息自动生成在报警云服务平台网址端口模块的ip端口表子目录中,同时将用户名及手机ip地址储存在接警指挥端接警主机的ip分组模块中,然后根据警务人员所在派出所进行分组,将接警局网内的派出所接警分机用户名及ip与出警移动端的用户名进行分组绑定后,实现接收转发报警人的文字语音视频,定位信息功能,实现报警移动端、接警指挥端、出警移动端三方通信功能;注册登录成功后,报警云服务平台同城定位模块读取出警移动端定位信息,根据定位信息提供需要匹配行政区域的各类救援接警主机及出警移动端用户名ip端口数据,为报警信息输出建立连接;
[0120]
2.报警模块同报警移动端的报警模块。
[0121]
3.地图定位模块
[0122]
设有全国导航地图,定位出警移动端所定位行政区域位置。将定位行政区域名称信息上传至报警云服务平台与所定位城市的接警指挥端建立报警通信连接,如公安人员在没有出警信息时,发现火灾进行119视频报警,火灾报警信息会上传至定位城市所定位的119指挥中心。
[0123]
所属地图定位模块基于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或gps等来进行定位。在接收出警信息时,地图定位模块已将本机定位位置上传至报警云服务平台,并显示在本单位接警指挥端电脑上。接警指挥端电脑上同时可观看到报警移动端地理位置与出警移动端的定位位置。
[0124]
4.接警模块
[0125]
用于接收接警主机转发分享的报警信息,报警信息包括文字语音视频、定位信息,具体实现方式为:通过接警主机将登录的用户名及手机ip/端口生成在报警云服务平台内网络端口模块ip/端口表的子目录内,享有与主机共同接收报警信息的权限。但必须通过接警局域网主机的ip分组模块在局域网内转发才能接收到信息。当转发成功后即使接警主机挂断电话,出警移动端与报警移动端仍然可以保持通信;当转发成功后,出警移动端会弹出3个对话框,第1个界面是对话窗口、文字语音和/或视频对话窗口;第2个界面是转发的导航地图定位窗口,显示报警人的具体定位信息;第3个界面是接警人员填写警情记录表与分派出警单。
[0126]
5.通信模块
[0127]
通信模块为两项功能:1)接收接警指挥端转发的出警信息;2)发送本机的报警信息进行通信,两项功能不能同时使用。接警指挥端转发出警信息时,分享文字语音/或视频报警信息的情况下是临时调用出警人员手机ip/端口,被调用的出警移动端此时没有报警功能。
[0128]
6.基站模块同报警移动端的基站模块
[0129]
工作原理:
[0130]
一.网络移动终端紧急救援智能报警定位系统网络架构
[0131]
网络移动终端紧急救援智能报警定位系统采用web开发分布式的交互操作应用程序,网络移动端与报警云服务平台为cs架构,接警指挥端与报警云服务平台属于bs架构,整体网络移动终端紧急救援智能报警定位系统为cs和bs网络架构融合共同组成。采用tftp简单文本传输、http超文本传输、snmp网络管理、dns域名等应用协议与im即时通讯技术,使用web rtc流媒体服务能力。报警云服务平台由im即时通信服务器,file server文件服务器、web网页服务器、dns域名解析服务器共同组成服务集群。运用tcp/ip和udp传输协议提供端对端的通信,实现网络移动端与报警云服务平台与接警指挥端之间通信功能。利用网络移动端启动报警、接警主机接处警,警用地图一键转警,报警移动端与出警移动端网络通信视频的网络架构,外部监控终端为辅助下,完成网络移动终端在紧急状态快速发出的求救信息能够准确到达接警指挥端,并在第一时间定位案发位置,同时将警情以最快速度转发至出警移动端;值得注意的是,本系统的使用并不仅仅局限于即时通讯技术,实时通讯也同样适用于该系统;
[0132]
网络设备有:网络移动终端,报警云服务平台、接警局域网、接警主机、接警分机及nat路由器。
[0133]
二.网络紧急救援报警定位指挥系统分专业版、单位版和通用版
[0134]
专业版设置接警局域网,设备主要包括路由器、服务器和交换机。接警局域网路由器设为网关,接警网关配置一个公网地址,在网关内将报警云服务平台路由器网址设置为默认网址;接警主机、分机配置内网地址,通过交换机与局域网网关相连,将接警主机、分机内网地址/端口在网关路由器内做端口映射连接,使接警局域网主机、分机网址/端口映射在nat路由器网关上,建立报警云服务平台与接警局域网主机、分机网络连接;外部监控终端信息储存在局域网服务器内,通过内部网络显视在接警指挥大屏幕上;接警主机通过ip分组模块将接警分机内网ip与其单位的出警移动端ip进行绑定,实现分享报警信息给派出所接警分机及出警移动端,达到多方通信的目的,通信内容包括文字语音/或视频对话框,
定位对话框;接警指挥端接警主机电脑可以同时设置多台电脑为接警主机,接警最大挂起数为接警量,在编写源代码制作程序时设定。
[0135]
如,国家应急抢险救援(石油炼化企业)等专职消防队,将单位内部报警电话号码(如63983119)编写源代码制作程序时添加到报警按键单元中,点击此号码按键将启动上述专业版报警功能(以上专业版报警功能以公安局为例)。
[0136]
单位版登录无需建立接警局域网路由器、服务器与接警分机,仅设有接警主机与出警移动端,用户名为行政区域加单位全称,网址/端口模块的ip端口表记录主目录为接警主机用户名ip端口内容;子目录为警务人员出警移动端用户名ip及端口内容,启动报警时,接警主机使用ip分组模块手动界面点击出警移动端用户名称转发信息给出警移动端。
[0137]
出警移动端通过登录接警指挥端的出警端下载模块进行下载,注册行政区域加单位名称的用户名进行登录服务器平台。适用于道路救援、水上救援、家庭老人康养中心等单位,预先将单位内部接警电话编辑软件时录入程序内。
[0138]
通用版适用于非紧急类急救,如:质量投诉315、法律咨询12348与法律事务所、本地电台及电视台热线等使用,只需一台电脑主机登录报警云服务平台,无需局域网、接警分机和出警移动端。
[0139]
三.报警移动端
[0140]
当语音ai识别唤醒报警软件、手机摇一摇唤醒报警软件、隐蔽按键报警方式,以上任意一种方式启动报警程序,当启动报警后通过报警云服务平台与接警指挥端建立文字语音或视频通信联系;同时接警指挥端将警情发送至所辖行政区域的出警移动端,与出警移动端的执勤人员进行通信,建立报警移动端、接警指挥端、出警移动端三方通信;当接警指挥端处于挂断状态时,报警移动端与出警移动端也可单独建立通信;
[0141]
以全国导航地图定位当前行政区域城市范围为通信标准,建立以定位城市为区域通信报警关系,根据位置信息变化切换城市区域建立通信关系,确保在全国范围内无论身在哪座城市都能实现报警求助。
[0142]
四.报警云服务平台与接警指挥端建立网络互连
[0143]
报警云服务平台主要由报警云服务器和nat路由器组成,报警云服务器设置内网ip地址及端口,nat路由器配置一个公网ip地址,报警云服务器内网ip地址/端口在报警云服务平台路由器上做napt网络地址端口转换,将报警云服务器内网ip地址/端口转换成报警云服务平台路由器公网ip地址。且报警云服务平台路由器内设置接警指挥端路由表,所述接警指挥端路由表内存储有接警局域网路由器ip地址/端口;
[0144]
所述接警指挥端主要由接警局域网的nat路由器、交换机、接警主机和分机组成,将接警局域网路由器设为网关,把接警网关配置一个公网ip地址,在接警局域网网关内将报警云服务平台路由器公网ip地址/端口设置为默认路由目的地址;接警主机、分机配置内网ip地址,将接警主机内网ip地址/端口在网关路由器内做napt网络地址端口转换,使接警局域网接警主机内网ip/端口转换成接警局域网路由器公网ip地址,用于访问报警云服务平台与接收报警云服务平台报警信息,并将接收的报警信息通过接警主机ip分组模块转发至接警分机与出警移动端,完成报警云服务平台与接警指挥端网络互连。
[0145]
接警指挥端包括:接警局域网内接警主机及派出所接警分机,且其与报警云服务平台有两种连接方法:
[0146]
1).因为现在使用ipv4网络地址,ip地址有限,为节省公网地址设置接警局域网,接警主机利用局域网路由器网关一个公网地址,与报警云服务平台平台连接,通过ip分组模块转发报警信息至局域网内接警分机。
[0147]
2).当发展至ipv6版本网络地址时,网络地址充分,市局接警局域网内的派出所接警分机也可以单独分配公网地址,通过市局接警局域网网关连接报警云服务平台。将接警分机派出所用户名及ip地址/端口储存在报警云服务平台的网址/端口模块的子目录中。在市局接警指挥端接警主机界面中,将下属派出所名称及ip地址端口进行绑定,同样达到市局接警主机转警派出所分机的出警目地。
[0148]
五.接警指挥端
[0149]
当手机报警软件以任意一种方式启动时,接警指挥端电脑屏幕上会弹出4个界面,第1个界面是对话窗口、文字语音和/或视频对话窗口;第2个界面是导航地图定位窗口,显示报警人的具体定位信息;第3个界面是报警人位置附近摄像头图像;第4个界面是接警人员填写警情记录表,同时分派出警单;
[0150]
接警指挥端警用地图是在第三方导航地图进行开发,以本市行政区域为主,编辑本市警用地图,将派出所名称制作成图标,标注在本辖区地图上。派出所名称图标与该接警分机ip地址进行链接,点击派出所图标名称即将接警实时视频及地图位置信息传达到派出所接警分机的电脑上。若报警人已挂断,则不分享对话窗口;若不挂断可与出警人员继续对话,保持通信畅通。同时网络摄像头的ip地址链接图标,标注在警用地图与实际对应的位置上,点击摄像头图标即可观看摄像头实时图像;
[0151]
a.报警接通与接警指挥端保持连续通信,转警至派出所分机及出警人员手机中仍保持连续通信,这种情况下可实现多方通信。
[0152]
b.报警文字、音视频接通后,说明报警内容与现场情况问题后挂断手机,接警指挥端将警情填写出警单及现场视频与定位信息转发至派出所接警分机及出警人员手机中。出警人员在手机中点击报警用户名,进行回播双方通信。
[0153]
c.报警接通后挂断,出警人员回拨无法接通时。这种情况出警人员根据报警时上传定位信息,仍就能找到报警人员报警时的位置。
[0154]
实施例1:
[0155]
发生抢劫案时,报警人可通过语音识别启动报警软件,并与接警指挥端建立连接,此时,接警指挥端的屏幕上出现对话窗口、报警人定位信息和报警地点附近的公安监控摄像头实时图像,接警指挥中心接警人员通过通话内容判定为这是一起抢劫案正在发生,接警人员立即将报警信息转发至辖区派出所出警移动端,使出警移动端与报警移动端建立通信,采取相应对策,抓捕犯罪嫌疑人。
[0156]
实施例2:
[0157]
空姐滴滴遇害时,通过摇一摇手机即可唤醒报警软件,并与接警指挥端通信,将现场对话音频传递给执勤人员,同时报警人位置信息将实时传送至接警指挥端的窗口。
[0158]
实施例3:
[0159]
发生火灾时,启动报警软件,可将火场视频直播给接警指挥端,接警主机执勤人员立即对火灾现场评估,调派合理的消防救援队。同时火灾视频下发至辖区内的消防指挥员手机(出警移动端)中,使其在赶往火灾现场途中与报警人或被困人员进行对话,了解火场
情况,提前做出任务部署,下达作战命令,到达火场后,按预先布置好的方案直接投入救人和灭火战斗中。
[0160]
实施例4:
[0161]
减少无效警情接起量,如报假警、侮辱警察、有意骚扰电话,因为2g电话打骚扰电话不容易找到,导致现在无效警情占总接警量的百分之近40左右。本发明采用用户名实名注册,显示手机号码并定位,有效杜绝报假警,侮辱警察骚扰电话的情况,大大减少无效警情的发生。
[0162]
可以理解,本发明是通过一些实施例进行描述的,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悉的,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特征和实施例进行各种改变或等效替换。另外,在本发明的教导下,可以对这些特征和实施例进行修改以适应具体的情况及材料而不会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因此,本发明不受此处所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所有落入本申请的权利要求范围内的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所保护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