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外火焰探测器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578603发布日期:2020-07-24 16:12阅读:443来源:国知局
红外火焰探测器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火焰探测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红外火焰探测器结构。



背景技术:

森林火通常分为树冠火、地下火和地表火三种。其中树冠火是指火灾沿树林的树枝、树干蔓延,严重危害动植物和人类生命财产安全,在森林火灾中该类火情处于危害最为严重、控制极其困难的阶段。地下火是在林地腐殖质层或泥炭层燃烧,是森林火灾发生和复发的火源之一,位于地下不易看见,该类火情发现较为困难。地表火又叫地面火,是指沿林地面扩展蔓延,烧毁地被物的火。在森林火灾中该类火情常处于火灾早期生成和蔓延发展阶段。

传统森林火灾防控手段主要包括人网的护林员巡护、地网的高空摄像监控、天网的航空卫星监测。护林员巡护不能实时监护所有防火区域,特别在高风险防火季节和重点防火区域,人力成本消耗较大,往往因为发现、扑救不及时,地表火极易迅速发展为树冠火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高空摄像监控需有线供电,要求制高点安装,需带电线缆铺设,安装条件和成本要求较高,而且一般只能发现已经成灾的树冠火现象,对于远距离疑似火源点的探测误报率也较高。航空卫星火情监测中,航空护林成本较高,卫星监测扫描周期较长,且火情定位精度不高,只能发现面积较大的林区着火点。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和传感技术的快速发展,利用火焰传感和无线通信技术开发的红外火焰探测器,已经加入到森林地表火地网监测设备中。

现有红外火焰探测器的缺陷是,红外火焰探测器安装于野外,长期经受风吹雨打,野外的自然环境恶劣,现有红外火焰探测器的防护能力差,密封效果差,水容易从壳体外浸入红外火焰探测器内,导致红外火焰探测器的内部电路因为浸水而发生损坏。缺少一种结构布置合理的红外火焰探测器结构并且方便制造。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至少一个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红外火焰探测器结构,方便制造,防水效果较好,布置合理。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包括圆筒状的壳体,所述壳体包括壳身以及后盖,壳身与后盖密封连接;所述壳身的前端设置有探测窗口,所述壳身的前端内壁设置有玻璃面板,玻璃面板密封住探测窗口;

将壳体设计成圆筒状,圆筒状壳体方便铸造,设计成圆筒状时,在壳体的内外减少了尖角,铸造模的设计制造都比较方便,圆筒状的壳体方便夹持,在其上加工螺纹等结构时也比较方便。

通过上述的结构,壳身与后盖密封连接,玻璃面板密封住探测窗口;使壳体与外界环境隔离,减少了雨水的浸入;

壳体内固定设置有传感器pcb板、主pcb板、射频pcb板;其中传感器pcb板、主pcb板整体呈圆盘状且与壳体的内腔相适应,其下部均加工有防浸缺口;

将传感器pcb板、主pcb板设计成圆盘状且与壳体的内腔相适应,可以有效地利用壳体的内腔容积;

当壳体内轻微浸入雨水后,雨水会沉积在壳体的内腔底部,在传感器pcb板、主pcb板上加工防浸缺口,防止传感器pcb板、主pcb板上的电路浸入雨水,发生损坏,延长抢修时间;其中微处理器连接有湿度传感器,当壳体内进水导致湿度大增时,会通过无线通信单元无线发送报警信号;

传感器pcb板位于壳体的内腔前部,传感器pcb板上设置有火焰红外传感器,传感器pcb板正对探测窗口的位置设置有火焰红外传感器的火焰红外信号探头;

火焰红外信号探头正对探测窗口,方便获取火焰信号;

传感器pcb板的后方平行间隔设置有主pcb板;主pcb板上设置有微处理器以及电源管理单元;电源管理单元的滤波电容设置于主pcb板远离传感器pcb板的一侧上部;

传感器pcb板的后方平行间隔设置有主pcb板,其间隔空间方便布置电路零部件,也方便电路零部件的散热;

电源管理单元的滤波电容体积尺寸较大,将其设置于主pcb板远离传感器pcb板的一侧上部,与电池盒错开,可以有效利用壳体内的空间;

主pcb板的后方平行间隔设置有射频pcb板;射频pcb板也设置于主pcb板远离传感器pcb板的一侧上部;射频pcb板上设置有无线通信单元的电路;

主pcb板的后方平行间隔设置有射频pcb板;其间隔空间方便布置电路零部件,也方便电路零部件的散热;射频pcb板也设置于主pcb板远离传感器pcb板的一侧上部;与电池盒错开,可以有效利用壳体内的空间;

主pcb板远离传感器pcb板的一侧下部固定设置有电池盒,电池盒中设置有电源管理单元的充电池。

电池盒与射频pcb板、滤波电容错开,可以有效的利用壳体内的空间;使壳体的体积得以减小。

所述主pcb板面对传感器pcb板的一侧设置有传感器连接插座,传感器pcb板面对主pcb板的一侧设置有与传感器连接插座配合的传感器连接插针,传感器pcb板通过传感器连接插针连接主pcb板并固定安装在主pcb板前方;

传感器连接插座配合传感器连接插针,可以实现主pcb板和传感器pcb板的电路连接以及相互固定;

所述主pcb板面对射频pcb板的一侧设置有射频连接插座,射频pcb板面对主pcb板的一侧设置有与射频连接插座配合的射频连接插针,射频pcb板通过射频连接插针连接主pcb板并固定安装在主pcb板后方。

射频连接插座配合射频连接插针,可以实现主pcb板与射频pcb板的电路连接与相互固定。

所述主pcb板、传感器pcb板以及壳体的内腔前部均开设有对应的螺孔,螺孔中旋有安装螺钉,主pcb板、传感器pcb板通过安装螺钉固定在壳体内。

通过上述结构,方便固定住主pcb板、传感器pcb板以及射频pcb板。

所述传感器pcb板正对探测窗口的位置还设置有识别标签,所述识别标签设置有条形码或二维码。

红外火焰探测器损坏之后需要维修,现有火焰探测器通常是将铭牌以及识别标签设置在壳体的外壁,经过三、四个月的风吹雨打,便模糊不清,不能识别,通过上述的结构设置,将识别标签设置于壳体内,并正对探测窗口,可以防止风吹雨打,在壳体扫描识别标签即可获取产品的生产日期、生产厂家、生产型号、产品编号,规格参数,方便维修。

所述壳身的后端开口并设置有第一内螺纹,后盖设置有与第一内螺纹配合的第一外螺纹;玻璃面板粘接在壳身的前端内壁。

壳身与后盖采用螺纹连接,防水效果好,玻璃面板通过环氧树脂等粘接在壳身的前端内壁,可起到防水以及固定作用。

所述电池盒远离主pcb板一侧开口;充电池可拆卸地插装在电池盒中。

采用上述结构设置,方便充电池的拆卸更换,电池盒使充电池与主pcb板相隔离,可以防止充电池影响主pcb板。

电池盒由塑料制成。

所述壳身的顶部设置有天线通孔,所述壳身的两侧设置有导线通孔;天线通孔与导线通孔均为阶梯孔,阶梯孔的大孔位于壳身的外侧并加工有第二内螺纹。

天线通孔,方便无线通信单元连接外置天线,导线通孔方便充电池连接外接的太阳能电池板。

所述主pcb板远离传感器pcb板的一侧上部还设置有太阳能连接插座。

太阳能连接插座方便连接太阳能电池板,太阳能连接插座尺寸较高,设置于主pcb板远离传感器pcb板的一侧,与电池盒上下错开,可以有效的利用壳体的内腔体积。

一种红外火焰探测器电路,包括微处理器,微处理器连接有火焰检测单元,所述火焰检测单元包括火焰红外传感器,微处理器还连接有无线通信单元;其关键在于,所述微处理器还连接有非接触模式切换电路;所述非接触模式切换电路包括干簧管,微处理器连接所述干簧管。

通过上述的电路设置,可以通过磁铁给干簧管施加信号,干簧管给微处理器施加开关机、睡眠、工作等模式信号;可以将微处理器、干簧管设置于火焰探测器的壳体内,磁铁在壳体外即可给干簧管施加信号,不需要直接接触,也不需要在壳体表面开设按键孔,壳体的工艺得到简化,也不像按键那样被不小心碰到出现误动作,壳体由于减少了开孔,水不会从按键的开孔缝隙处进入壳体内,提高了壳体的防护效果。

火焰红外传感器采集到火焰发出的红外波长信号后,即发送给微处理器,微处理器通过无线通信单元发出火警信号。

所述火焰红外传感器包括火焰红外信号探头、第一放大电路、第一带通滤波电路、第一比较电路,火焰红外信号探头的信号输出端连接第一放大电路的输入端,第一放大电路的输出端连接第一带通滤波电路的输入端,第一带通滤波电路的输出端连接微处理器的第一信号输入端,第一带通滤波电路的输出端还连接第一比较电路的信号输入端,第一比较电路的信号输出端连接微处理器的第一中断信号输入端;

通过上述的结构设置,火焰红外信号探头用于采集火焰发出的红外信号,经第一放大电路放大后,再经过第一带通滤波电路进行滤波,滤波后的信号经第一比较电路进行比较,如果大于设定的阈值即通过第一中断信号输入端唤醒微处理器,微处理器通过第一信号输入端采集经过放大和滤波后的火焰信号。

所述火焰检测单元还包括干扰红外传感器,所述微处理器连接干扰红外传感器,所述干扰红外传感器还包括干扰红外信号探头、第二放大电路、第二带通滤波电路、第二比较电路,干扰红外信号探头的信号输出端连接第二放大电路的输入端,第二放大电路的输出端连接第二带通滤波电路的输入端,第二带通滤波电路的输出端连接微处理器的第二信号输入端,第二带通滤波电路的输出端还连接第二比较电路的信号输入端,第二比较电路的信号输出端连接微处理器的第二中断信号输入端。

野外通常还存在灯光等红外干扰信号,通过上述的结构设置,干扰红外信号探头用于采集干扰光源发出的红外信号,经第二放大电路放大后,再经过第二带通滤波电路进行滤波,滤波后的信号经第二比较电路进行比较,如果大于设定的阈值即通过第二中断信号输入端唤醒微处理器,微处理器通过第二信号输入端采集经过放大和滤波后的干扰光源信号。

通过采用双红外探测电路,通过火焰红外信号探头采集火焰发出的红外信号,通过干扰红外信号探头采集环境干扰光源的红外信号,有助于火焰探测器消除环境干扰光源造成的火情误报,提高火焰探测器的准确性。

所述非接触模式切换电路还包括模式指示灯和/或蜂鸣器,模式指示灯和/或蜂鸣器与微处理器连接。

模式指示灯和/或蜂鸣器用于火焰探测器的模式指示,微处理器获取干簧管的信号后,即通过模式指示灯和/或蜂鸣器发出响应信号。

一种红外火焰探测器,包括密闭的壳体,所述壳体中设置有微处理器、火焰检测单元、无线通信单元以及非接触模式切换电路;

还包括磁棒;磁棒通过干簧管给微处理器施加非接触模式切换信号;

所述壳体包括壳身以及后盖,壳身与后盖密封连接;

所述壳身的前端设置有探测窗口,所述壳身的前端内壁设置有玻璃面板,玻璃面板密封住探测窗口,所述火焰检测单元正对探测窗口。

壳体可采用铝合金或工程塑料制成;采用工程塑料制造壳体6时,可将无线通信单元及其天线放在壳体内;

磁棒在壳体外可直接给干簧管施加非接触模式切换信号;不需要在壳体上加工一排按键孔,减化了壳体的结构,同时,水也不会从按键孔的缝隙中渗入壳体内,提高了壳体的防护效果;壳体的表面未设置按键,避免了出现误触碰。

壳身以及后盖采用密封连接,可有效防止雨水的渗入,壳身以及后盖既可以采用管螺纹连接,也可以采用普通螺纹并设置第三密封圈提高密封效果。优选地,壳身以及后盖连接处还可以设置涂防水胶,提高防水密封效果。

玻璃面板设置于壳身内,不容易被撞裂,玻璃面板密封住探测窗口,所述火焰检测单元正对探测窗口,干扰红外传感器、模式指示灯均正对探测窗口,可减少壳体的开孔。

一种红外火焰探测器,包括密闭的壳体,所述壳体中设置有微处理器、火焰检测单元、无线通信单元的电路部分以及非接触模式切换电路;

还包括磁棒;磁棒通过干簧管给微处理器施加非接触模式切换信号;

所述壳体包括壳身以及后盖,壳身与后盖密封连接;

所述壳身的前端设置有探测窗口,所述壳身的前端内壁设置有玻璃面板,玻璃面板密封住探测窗口,所述火焰检测单元正对探测窗口;

所述壳身的顶部设置有天线通孔,无线通信单元的天线的内端经天线通孔穿入壳身,天线的外端经天线通孔伸出壳身之外,天线与天线通孔之间设置有第一密封圈。

壳体可采用铝合金或工程塑料制成;采用铝合金制造壳体6时,可将无线通信单元的电路部分放在壳体内;无线通信单元的天线放在壳体外,以提高信号的效果。

天线的内端经天线通孔穿入壳身,天线的外端经天线通孔伸出壳身之外,天线与天线通孔之间设置有第一密封圈,第一密封圈采用橡胶制成,密封住天线与天线通孔之间的缝隙,防止雨水从该缝隙渗入壳体内。

所述天线通孔为阶梯孔,天线通孔的大孔位于壳体外壁,还包括第一螺栓,天线通孔的大孔设置有与第一螺栓配合的第二内螺纹,第一螺栓的内端与天线通孔的台阶之间设置所述第一密封圈,第一螺栓加工有中心通孔,天线依次穿过中心通孔、第一密封圈以及天线通孔的小孔与无线通信单元的电路部分连接。

通过上述的结构设置,由外向内旋入第一螺栓,第一螺栓的内端挤压第一密封圈,使第一密封圈的内外孔发生形变,密封住天线与天线通孔之间的缝隙;天线与第一密封圈的内孔采用过盈配合并涂有防水胶,增加密封效果。

所述壳身的两侧外壁还设置有安装架,安装架安装有太阳能电池板,所述壳身内设置有充电池,壳身还加工有导线通孔,导线通孔穿设有导线杆,导线杆中一体成型有电源导线,电源导线连接太阳能电池板与充电池,导线杆与导线通孔之间设置有第二密封圈;

所述干簧管安装于壳身内并靠近安装架的中心。

为了给微处理器供电,微处理器还连接有电源管理单元,电源管理单元可以优先采用充电池以及太阳能电池板供电;也可以采用普通电池供电。导线杆由塑料制成,并一体成型有电源导线。导线杆与导线通孔之间设置有第二密封圈;第二密封圈密封住导线杆与导线通孔之间的缝隙,防止雨水从该缝隙渗入壳体内。所述干簧管安装于壳身内并靠近安装架的中心,安装架可挡开其它的磁性干扰源,防止其它的磁性干扰源干扰干簧管,产生误动作。

所述磁棒的形状为圆柱体,磁棒的直径为10cm,磁棒的高度为10cm。

上述磁棒的尺寸大小适中,方便使用。

显著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红外火焰探测器结构,方便制造,防水效果较好,布置合理,体积较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路模块结构图;

图2为火焰红外传感器与干扰红外传感器的电路图;

图3为磁簧管的结构图;

图4为模式指示灯的电路图;

图5为微处理器的电路图;

图6为无线通信单元的电路图;

图7为电源管理单元的电路结构图;

图8为磁棒的结构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图;

图10为壳身与后盖的装配示意图;

图11为天线装配的爆炸图;

图12为太阳能电池板装配的爆炸图;

图13为天线装配的剖视图;

图14为本产品的安装示意图;

图15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

图16为图15的a向视图;

图17为图15的b向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5-图17所示,一种红外火焰探测器结构;

包括圆筒状的壳体6,所述壳体6包括壳身61以及后盖62,壳身61与后盖62密封连接;所述壳身61的前端设置有探测窗口611,所述壳身61的前端内壁设置有玻璃面板63,玻璃面板63密封住探测窗口611;

将壳体6设计成圆筒状,圆筒状壳体6方便铸造,设计成圆筒状时,在壳体6的内外减少了尖角,铸造模的设计制造都比较方便,圆筒状的壳体6方便夹持,在其上加工螺纹等结构时也比较方便。

通过上述的结构,壳身61与后盖62密封连接,玻璃面板63密封住探测窗口611;使壳体6与外界环境隔离,减少了雨水的浸入;

壳体6内固定设置有传感器pcb板601、主pcb板602、射频pcb板603;其中传感器pcb板601、主pcb板602整体呈圆盘状且与壳体6的内腔相适应,其下部均加工有防浸缺口604;

将传感器pcb板601、主pcb板602设计成圆盘状且与壳体6的内腔相适应,可以有效地利用壳体6的内腔容积;

壳体6内轻微浸入雨水时,雨水会沉积在壳体6的内腔底部,在传感器pcb板601、主pcb板602上加工防浸缺口604,防止传感器pcb板601、主pcb板602上的电路浸入雨水,发生损坏,延长抢修时间;其中微处理器1连接有湿度传感器,当壳体6内进水导致湿度大增时,会通过无线通信单元发送报警信号;

传感器pcb板601位于壳体6的内腔前部,传感器pcb板601上设置有火焰红外传感器2,传感器pcb板601正对探测窗口611的位置设置有火焰红外传感器2的火焰红外信号探头21;

火焰红外信号探头21正对探测窗口611,方便获取火焰信号;

传感器pcb板601的后方平行间隔设置有主pcb板602;主pcb板602上设置有微处理器1以及电源管理单元;电源管理单元的滤波电容605设置于主pcb板602远离传感器pcb板601的一侧上部;

传感器pcb板601的后方平行间隔设置有主pcb板602,其间隔空间方便布置电路零部件,也方便电路零部件的散热;

电源管理单元的滤波电容605体积尺寸较大,将其设置于主pcb板602远离传感器pcb板601的一侧上部,与电池盒606错开,可以有效利用壳体6内的空间;

主pcb板602的后方平行间隔设置有射频pcb板603;射频pcb板603也设置于主pcb板602远离传感器pcb板601的一侧上部;射频pcb板603上设置有无线通信单元3的电路;

主pcb板602的后方平行间隔设置有射频pcb板603;其间隔空间方便布置电路零部件,也方便电路零部件的散热;射频pcb板603也设置于主pcb板602远离传感器pcb板601的一侧上部;与电池盒606错开,可以有效利用壳体6内的空间;

主pcb板602远离传感器pcb板601的一侧下部固定设置有电池盒606,电池盒606中设置有电源管理单元的充电池5。

电池盒606与射频pcb板603、滤波电容605错开,可以有效的利用壳体6内的空间;使壳体6的体积得以减小。

所述主pcb板602面对传感器pcb板601的一侧设置有传感器连接插座6021,传感器pcb板601面对主pcb板602的一侧设置有与传感器连接插座6021配合的传感器连接插针,传感器pcb板601通过传感器连接插针连接主pcb板602并固定安装在主pcb板602前方;

传感器连接插座6021配合传感器连接插针,可以实现主pcb板602和传感器pcb板601的电路连接以及相互固定;

所述主pcb板602面对射频pcb板603的一侧设置有射频连接插座6022,射频pcb板603面对主pcb板602的一侧设置有与射频连接插座6022配合的射频连接插针,射频pcb板603通过射频连接插针连接主pcb板602并固定安装在主pcb板602后方。

射频连接插座6022配合射频连接插针,可以实现主pcb板602与射频pcb板603的电路连接与相互固定。

所述主pcb板602、传感器pcb板601以及壳体6的内腔前部均开设有对应的螺孔,螺孔中旋有安装螺钉607,主pcb板602、传感器pcb板601通过安装螺钉607固定在壳体6内。

通过上述结构,方便固定住主pcb板602、传感器pcb板601以及射频pcb板603。

所述传感器pcb板601正对探测窗口611的位置还设置有识别标签608,所述识别标签608设置有条形码或二维码。

识别标签608可由纸制成,其上印有条形码或二维码。

红外火焰探测器损坏之后需要维修,现有火焰探测器通常是将铭牌以及识别标签608设置在壳体6的外壁,经过三、四个月的风吹雨打,便模糊不清,不能识别,通过上述的结构设置,将识别标签608设置于壳体6内,并正对探测窗口611,可以防止风吹雨打,在壳体6扫描识别标签608即可获取产品的生产日期、生产厂家、生产型号、产品编号,规格参数,方便维修。

所述壳身61的后端开口并设置有第一内螺纹,后盖62设置有与第一内螺纹配合的第一外螺纹;玻璃面板63粘接在壳身61的前端内壁。

壳身61与后盖62采用螺纹连接,防水效果好,玻璃面板63通过环氧树脂等粘接在壳身61的前端内壁,可起到防水以及固定作用。

所述电池盒606远离主pcb板602一侧开口;充电池5可拆卸地插装在电池盒606中。

采用上述结构设置,方便充电池5的拆卸更换,电池盒606使充电池5与主pcb板602相隔离,可以防止充电池5影响主pcb板602。

电池盒606由塑料制成。

所述壳身61的顶部设置有天线通孔64,所述壳身61的两侧设置有导线通孔66;天线通孔64与导线通孔66均为阶梯孔,阶梯孔的大孔位于壳身61的外侧并加工有第二内螺纹。

天线通孔64,方便无线通信单元3连接外置天线,导线通孔66方便充电池5连接外接的太阳能电池板。

所述主pcb板602远离传感器pcb板601的一侧上部还设置有太阳能连接插座609。

太阳能连接插座609方便连接太阳能电池板,太阳能连接插座609尺寸较高,设置于主pcb板602远离传感器pcb板601的一侧,与电池盒606上下错开,可以有效的利用壳体6的内腔体积。

如图1-图14所示,一种红外火焰探测器电路,包括微处理器1,微处理器1连接有火焰检测单元,所述火焰检测单元包括火焰红外传感器2,微处理器1还连接有无线通信单元3;所述微处理器1还连接有非接触模式切换电路;所述非接触模式切换电路包括干簧管11,微处理器1连接所述干簧管11。优选的,优选的,火焰红外传感器2、干扰红外传感器4采用yk122x型红外传感器。

如图2所示,所述火焰红外传感器2包括火焰红外信号探头21、第一放大电路22、第一带通滤波电路23、第一比较电路24,火焰红外信号探头21的信号输出端连接第一放大电路22的输入端,第一放大电路22的输出端连接第一带通滤波电路23的输入端,第一带通滤波电路23的输出端连接微处理器1的第一信号输入端,第一带通滤波电路23的输出端还连接第一比较电路24的信号输入端,第一比较电路24的信号输出端连接微处理器1的第一中断信号输入端;

火焰红外信号探头21用于采集火焰发出的波长为4.1~4.9μm的红外信号。

所述火焰检测单元还包括干扰红外传感器4,所述微处理器1连接干扰红外传感器4,所述干扰红外传感器4还包括干扰红外信号探头41、第二放大电路42、第二带通滤波电路43、第二比较电路44,干扰红外信号探头41的信号输出端连接第二放大电路42的输入端,第二放大电路42的输出端连接第二带通滤波电路43的输入端,第二带通滤波电路43的输出端连接微处理器1的第二信号输入端,第二带通滤波电路43的输出端还连接第二比较电路44的信号输入端,第二比较电路44的信号输出端连接微处理器1的第二中断信号输入端。

野外通常还存在灯光等红外干扰信号,通过上述结构设置,干扰红外信号探头41用于采集干扰光源发出的波长为3.9~4.0μm的红外干扰信号。微处理器1获取火焰红外传感器2、干扰红外传感器4信号识别火焰的软件技术均属现有成熟技术。如图4和图5所示,所述非接触模式切换电路还包括模式指示灯12,模式指示灯12与微处理器1连接。模式指示灯12用于火焰探测器的模式指示,微处理器1获取干簧管11的信号后,即通过模式指示灯12发出响应信号。

如图8以及图9所示,一种红外火焰探测器,包括密闭的壳体6,所述壳体6中设置有微处理器1、火焰检测单元、无线通信单元3以及非接触模式切换电路;还包括磁棒7;磁棒7通过干簧管11给微处理器1施加非接触模式切换信号;磁棒7由导磁材料制成;所述壳体6包括壳身61以及后盖62,壳身61的后端开口并设置有第一内螺纹,所述后盖12设置有与第一内螺纹配合的第一外螺纹;所述壳身61的前端设置有探测窗口611,所述壳身61的前端内壁设置有玻璃面板63,玻璃面板63密封住探测窗口611,所述火焰检测单元正对探测窗口611。所述探测窗口611的上方还设置有遮阳罩60,遮阳罩60通过螺钉与壳身61的前端外壁可拆卸连接。

壳体6外形为圆筒形;壳体6可采用铝合金或工程塑料制成;采用工程塑料制造壳体6时,可将无线通信单元3及其天线放在壳体6内;

磁棒7在壳体6外可直接给干簧管11施加非接触模式切换信号;不需要在壳体6上加工一排按键孔,减化了壳体6的结构,同时,水也不会从按键孔的缝隙中渗入壳体6内,提高了壳体6的防护效果;壳体6的表面未设置按键,避免了出现误触碰。

如图10所示,壳身61以及后盖62采用螺纹连接,可有效防止雨水的渗入,壳身61以及后盖62既可以采用管螺纹连接,也可以采用普通螺纹并设置第三密封圈621提高密封效果。优选地,第一内螺纹与第一外螺纹连接处还可以设置涂防水胶,提高防水密封效果。

如图9所示,玻璃面板63设置于壳身61内,不容易被撞裂,玻璃面板63密封住探测窗口611,所述火焰检测单元正对探测窗口611,干扰红外传感器4、模式指示灯12均正对探测窗口611,可减少壳体6的开孔。

一种红外火焰探测器,包括密闭的壳体6,所述壳体6中设置有微处理器1、火焰检测单元、无线通信单元3的电路部分以及非接触模式切换电路;

还包括磁棒7;磁棒7通过干簧管11给微处理器1施加非接触模式切换信号;所述壳体6包括壳身61以及后盖62,壳身61的后端开口并设置有第一内螺纹,所述后盖12设置有与第一内螺纹配合的第一外螺纹;所述壳身61的前端设置有探测窗口611,所述壳身61的前端内壁设置有玻璃面板63,玻璃面板63密封住探测窗口611,所述火焰检测单元正对探测窗口611;

如图9和图11所示,所述壳身61的顶部设置有天线通孔64,无线通信单元3的天线31的内端经天线通孔64穿入壳身61,天线31的外端经天线通孔64伸出壳身61之外,天线31与天线通孔64之间设置有第一密封圈641。

壳体6可采用铝合金或工程塑料制成;采用铝合金制造壳体6时,可将无线通信单元3的电路部分放在壳体6内;无线通信单元3的天线31放在壳体6外,以提高信号的效果。天线31的内端经天线通孔64穿入壳身61,天线31的外端经天线通孔64伸出壳身61之外,天线31与天线通孔64之间设置有第一密封圈641,第一密封圈641采用橡胶制成,密封住天线31与天线通孔64之间的缝隙,防止雨水从该缝隙渗入壳体6内。

如图13所示,所述天线通孔64为阶梯孔,天线通孔64的大孔位于壳体6外壁,天线通孔64的小孔位于壳体6内壁;还包括第一螺栓65,天线通孔64的大孔设置有与第一螺栓65配合的第二内螺纹,第一螺栓65的内端与天线通孔64的台阶之间设置所述第一密封圈641,第一螺栓65加工有中心通孔651,天线31依次穿过中心通孔651、第一密封圈641以及天线通孔64的小孔与无线通信单元3的电路部分连接。

通过上述的结构设置,由外向内旋入第一螺栓65,第一螺栓65的内端挤压第一密封圈641,使第一密封圈641的内外孔发生形变,密封住天线31与天线通孔64之间的缝隙;天线31与第一密封圈641的内孔采用过盈配合并涂有防水胶,增加密封效果。

如图12所示,所述壳身61的两侧外壁还设置有安装架9,安装架9安装有太阳能电池板8,所述壳身61内设置有充电池,壳身61还加工有导线通孔66,导线通孔66穿设有导线杆661,导线杆661中一体成型有电源导线662,电源导线662连接太阳能电池板8与充电池,导线杆661与导线通孔66之间设置有第二密封圈663;如图12所示,所述干簧管11安装于壳身61内并靠近安装架9的中心。如图12所示,所述导线通孔66也为阶梯孔,该阶梯孔在附图中未示出,其大孔位于壳身61外壁,导线杆661加工有凸台,导线杆661的凸台与导线通孔66的台阶抵接,导线通孔66的大孔加工有内螺纹,还包括第二螺栓664,第二螺栓664设置有导线杆661穿过的过孔,第二螺栓664旋入导线通孔66的大孔,在第二螺栓664的内端与导线通孔66之间设置所述第二密封圈663,第二密封圈663由橡胶制成,第二螺栓664挤压第二密封圈663使其产生形变,密封住导线杆661与导线通孔66之间的间隙,防止雨水渗入。导线杆661的外端穿过第二密封圈663的内孔后,再穿出第二螺栓664的过孔,安装架9设置有套孔,安装架9通过套孔固套在导线杆661的外端,太阳能电池板8还设置有玻璃罩盖81。为了给微处理器1供电,微处理器1还连接有电源管理单元,电源管理单元可以优先采用充电池以及太阳能电池板8供电;也可以采用普通电池供电。导线杆661由塑料制成,并一体成型有电源导线662。导线杆661与导线通孔66之间设置有第二密封圈663;第二密封圈663密封住导线杆661与导线通孔66之间的缝隙,防止雨水从该缝隙渗入壳体6内。所述干簧管11安装于壳身61内并靠近安装架9的中心,安装架9可挡开其它的磁性干扰源,防止其它的磁性干扰源干扰干簧管11,产生误动作。

所述磁棒7的形状为圆柱体,磁棒7的直径为10cm,磁棒7的高度为10cm。

如图10所示,所述壳身61以及后盖62的外壁设置有加强筋67;壳身61与后盖62之间还设置有第三密封圈621;玻璃面板63粘接在壳身61的前端内壁并密封住探测窗口611。加强筋67可增加壳身61以及后盖62的强度,方便手的抓握,第三密封圈621用于增加壳身61与后盖62之间的密封效果,玻璃面板63通过环氧树脂等材料粘接在壳身61的前端内壁并密封住探测窗口611。

如图9所示,还包括支架20,壳身61的底部设置有安装部612,壳身61通过安装部612转动安装在支架20上,并通过锁紧螺栓组件613紧固。壳身61通过安装部612转动安装在支架20上,方便调节火焰探测器的角度,调节好角度后,通过锁紧螺栓组件613紧固。如图14所示,该安装部612设置有圆孔,支架20设置有两个夹持安装部612的夹持部,夹持部也对应设置有圆孔,锁紧螺栓组件613穿过安装部612和夹持部的圆孔将安装部612固定在支架20上。

所述火焰检测单元还包括火焰紫外传感器和/或拍照传感器,火焰紫外传感器和/或拍照传感器与微处理器1连接。火焰紫外传感器和/或拍照传感器均设置于壳体6内并正对探测窗口611。火焰紫外传感器用于检测火焰发出的紫外波长信号发送给微处理器1,拍照传感器用于获取火焰现场的图像数据传送给微处理器1,其中微处理器1获取火焰紫外传感器和/或拍照传感器的信号的技术均属现有成熟技术。火焰紫外传感器采用si113x型紫外传感器,拍照传感器采用现有技术中成熟的数字摄像头。

最后,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列举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例子,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改动和变型,倘若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均应认为是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