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交通路口的路牌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451171发布日期:2020-12-29 09:53阅读:342来源:国知局
用于交通路口的路牌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交通设施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交通路口的路牌。



背景技术:

路牌,是常见的道路交通设施,主要用来为过往行人或者行驶车辆进行道路指示。一般的路牌都设置在道路两侧,而对于交通繁忙的交通路口而言,路牌和交通灯都非常重要。但是因为交通灯的指示作用更强,且灯光显示效果更加醒目,因此容易使人忽略掉路牌上的内容,使用起来不太方便,而在错过一个路口后,就必须绕远路从下一个路口返回到原定路线中,给行人尤其是车辆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意在提供一种用于交通路口的路牌,使路牌的内容不容易被忽略。

本实用新型的基础方案为:用于交通路口的路牌,包括上下设置的牌体、灯体和支架,所述牌体上设置有通电可显示的显示模块,所述支架内设有用来为灯体和显示模块供电的电池,所述支架包括用来放置电池的支撑筒以及用来使电池与各个电子器件连通的支脚。

本方案的优点在于:

将传统的交通灯和路牌的功能合二为一,避免在繁忙的交通路口查看时因此失彼,能够使行人或者车辆同时看到两者信息,有效减少因为漏看路牌信息走错路的麻烦。

此外,通过灯体和牌体的连接,能够同时使用同一套电池进行供电,能够有效节约能源,通过显示模块的设置,能够使牌体上的内容更加醒目。

进一步,所述灯体包括从上往下设置的红灯、黄灯、绿灯和插头,所述红灯、黄灯和绿灯分别通过导线与插头连接。

灯体充当交通灯的作用,通过插头和导线,使红黄绿三色灯与电池连通。

进一步,所述支撑筒的顶端设有用来与插头连接的插座;所述支脚具有收缩和张开两个状态,当支脚张开时插座与电池连通。

通过改变支脚的状态来连通或者切断电池,操作简单,便于维修和更换。

进一步,所述牌体为中空结构,所述牌体的底端连接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与灯体的顶端连通。

通过安装座使牌体和灯体连接。

进一步,所述安装座与所述插头导线连接。

安装座不仅起到机械连接作用,也起到电路连接作用。

进一步,所述灯体包括安装筒,所述安装筒的顶端与所述安装座的底端螺纹连接。

螺纹连接便于拆卸。

进一步,所述插座和电池之间设置有连接开关。

通过连接开关,使电池和插座连通。

进一步,所述连接开关包括可闭合和断开的开关闸和开关座。

当开关闸和开关座闭合时,连接开关导通,当开关闸和开关座断开时,连接开关断开。

进一步,所述支脚包括至少三个,所有支脚与所述支撑筒之间分别一一对应铰接有连接条。

支架至少三个,有助于通过支脚和支撑筒形成一个稳定的支撑结构。

进一步,所述连接条位于所述连接开关的下方,每个连接条和开关闸之间均设有用来在支脚张开时向下拉并在支脚收缩时向上顶的弹簧。

通过弹簧,使支脚在收缩或者张开的时候能够通过连接条带动弹簧向上推动或者向下拉动开关闸,使开关闸与开关座断开或者闭合,进而改变电池的供电状态。电池只有在支脚张开,即支架起支撑作用的时候,才通过闭合的连接开关为插座供电,有利于在平时不使用的时候减少电能浪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支架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说明: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安装筒1、红灯2、黄灯3、绿灯4、设置门5、插座6、支撑筒7、支脚8、连接条9、开关闸10、开关座11、安装座12、牌体13。

实施例一

实施例基本如附图1和附图2所示:用于交通路口的路牌,包括从上往下依次连通的牌体13、灯体和支架。

牌体13为中空结构,牌体13上安装有显示模块,本实施例中显示模块采用led显示屏。牌体13的底端连接有安装座12,通过安装座12与灯体的安装筒1连接,并和灯体内的插头导线连通。

所述灯体上依次设置有红灯2、黄灯3和绿灯4,所述灯体上设置有用来定时切换红灯2、黄灯3和绿灯4的定时开关,通过设置定时开关的切换时间,可以调节红灯2、黄灯3和绿灯4的切换时间。

支架,包括位于中心位置的支撑筒7和分布在支撑筒7四周的三根支脚8,支撑筒7上套接有固定环,固定环上分别对应三个支脚8铰接有三个连接条9,每个连接条9均与支脚8铰接,支脚8与连接筒具有张开和收缩两种状态,方便用于交通路口的路牌的方便收纳携带,能够在没有用于交通路口的路牌或者用于交通路口的路牌损坏的情况下进行临时交通指挥使用。

支撑筒7内设有用来放置电池的放置腔,所述支撑筒7的顶端设有与电池连接的插座6,所述灯体的底端设有用来与插座6连接的插头。通过插座6和插头的连接使支架中的电池能够为灯体中的三个灯供电。

电池与插座6之间设置有连接开关,只有当三个支脚8都张开的时候,连接开关闭合,电池与插座6连通,使用于交通路口的路牌只有在张开使用的状态下电池才能通过插座6供电,有效节约电能。

连接开关包括开关座11和可以相对开关座11打开闭合的开关闸10,开关闸10上与各个连接条9之间连接有弹簧,连接开关位于所有连接条9的上方,当连接条9张开时,带动弹簧向下拉动开关闸10,使开关闸10与开关座11闭合,使连接开关导通,而当连接条9收缩靠近支撑筒7的时候,连接条9摆动带动弹簧向上移动,使开关闸10向上移动与开关座11分开,使连接开关断开。

灯体,包括透明的呈圆筒状的安装筒1,红灯2、黄灯3和绿灯4从上往下依次安装在安装筒1的灯槽内,灯槽包括两端开口的灯口,通过灯口不仅方便露出灯使灯光更加明显地暴露出来,

也便于等的安装维修和更换。三个灯槽之间设有彼此连通的穿线管,穿线管与安装筒1一体成型,通过穿线管。方便红灯2、黄灯3和绿灯4与定时开关之间的导线连接。定时开关安装在安装筒1内,位于绿灯4和插头之间。在安装筒1的侧面上设有设置门5、通过设置门5方便对定时开关中的定时时间进行调整。

实施例二

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本实施例中,开关闸固定连接,开关座与连接条联动,通过连接条的收缩,使开关座向上移动与开关闸接触,电路连通;通过连接条的张开,使开关座向下移动与开关闸分开,电路断开。本实施例使只有在支脚收缩的时候,电路才导通,支脚张开的时候电路断开,使在需要使电路导通的时候,通过改变支脚状态进行电路连通,有效节约能源。

实施例三

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本实施例中,支撑筒上开有供连接条伸入的竖孔,连接条直接伸进支撑筒中,通过弹簧与安装开关闸的移动板连接,通过支脚的收缩和张开,改变连接条的上下运动状态,进而通过与之连接的弹簧拉动移动板上的开关闸上下移动,改变开关闸和开关座的接触或者断开状态,进而改变电路的连通或者断开状态。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及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所属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知晓申请日或者优先权日之前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所有的普通技术知识,能够获知该领域中所有的现有技术,并且具有应用该日期之前常规实验手段的能力,所属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在本申请给出的启示下,结合自身能力完善并实施本方案,一些典型的公知结构或者公知方法不应当成为所属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实施本申请的障碍。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实用新型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