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检测是否处于佩戴状态的可穿戴设备及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5285160发布日期:2021-06-01 17:33阅读:56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检测是否处于佩戴状态的可穿戴设备及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可穿戴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检测是否处于佩戴状态的可穿戴设备及方法。



背景技术:

为了孩子的安全着想,越来越多的家长为子女配置了儿童电话手表等智能可穿戴设备。父母通过手机可以实时查看子女的位置,与子女进行交流,这确实对儿童的安全起到了一定保障。不过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一是由于小孩的顽皮好动,经常不会老老实实地佩戴这些设备,二是存在坏人为了实施犯罪将设备摘下的可能。如果父母不能及时发现,可能会造成设备的丢失或其他更严重的情况。对于这种隐患家长有着强烈的担心,渴望市面上能出现可检测是否处于佩戴状态的智能可穿戴设备。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可检测是否处于佩戴状态的可穿戴设备及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可检测是否处于佩戴状态的可穿戴设备,包括设备本体以及至少两条用于将设备本体穿戴在人体上的固定带;两条固定带的一端均连接于所述设备本体,两条固定带的另一端则可分离地相连接;两条固定带的内部分别设有导线a和导线b,所述导线a的一端电性连接于设备本体的主控的i/o口,所述导线b的一端电性连接于设备本体的地线,所述导线a还电性连接有上拉电阻;所述导线a和导线b的另一端分别设有可匹配连接的连接端口一和连接端口二,所述连接端口一和连接端口二分别伸出所在固定带的另一端;当两条固定带的另一端连接时,连接端口一和连接端口二恰好匹配连接,并且导线a和导线b恰好电性连接,此时主控检测到低电平,进而判断到可穿戴设备当前处于佩戴状态;当两条固定带的另一端分离时,连接端口一和连接端口二相分离,导线a和导线b也相分离,此时主控检测到高电平,进而判断到可穿戴设备当前处于未佩戴状态;当主控判断到佩戴状态发生变化时向预先绑定的家长端发送提示信息。

进一步地,作为一种优选方案,直接采用连接端口一和连接端口二作为两条固定带的另一端的连接结构。作为另一种优选方案,采用卡扣结构作为两条固定带的另一端的连接结构,并使得两条固定带的另一端卡扣固定时连接端口一和连接端口二恰好匹配连接。

更进一步地,连接端口一和连接端口二采用相互插接的方式连接,当两者相互插接时,导线a和导线b接触连接。

进一步地,将导线a的一端电性连接于主控的具有中断检查功能的i/o口上。

进一步地,两条固定带均采用绝缘材料制成。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上述可穿戴设备的工作方法,具体过程如下:

当用户未佩戴可穿戴设备时,固定带相分离,导线a和导线b相分离,此时设备主体的主控检测到高电平,进而判断到可穿戴设备处于未佩戴状态;当用户利用固定带将可穿戴设备穿戴在自己身体上并连接两条固定带的另一端时,连接端口一和连接端口二匹配连接,导线a和导线b电性连接,从而导线a和地线连接,电压被拉低,此时主控检测到低电平,进而判断到可穿戴设备处于佩戴状态;当佩戴状态发生从佩戴到未佩戴或从未佩戴到佩戴的变化时,主控向预先绑定的家长端发送提示信息。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通过在可穿戴设备的固定带上分别设置导线,佩戴可穿戴设备时固定带连接,则导线接通,当取下可穿戴设备时,固定带分开,导线断开。可穿戴设备的主控通过检测导线的通断来判断可穿戴设备的佩戴状态并通知家长,使得家长可以在第一时间了解到设备佩戴信息。这样可以有助于缓解家长对孩子是否佩戴了可穿戴设备的焦虑。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可穿戴设备结构简单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可穿戴设备结构的电气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以本技术方案为前提,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限于本实施例。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可检测是否处于佩戴状态的可穿戴设备,如图1-2所示,包括设备本体1以及至少两条用于将设备本体1穿戴在人体上的固定带2;两条固定带2的一端均连接于所述设备本体1,两条固定带2的另一端则可分离地相连接;两条固定带2的内部分别设有导线a3和导线b4,所述导线a3的一端电性连接于设备本体1的主控101的i/o口,所述导线b4的一端电性连接于设备本体1的地线,所述导线a3还电性连接有上拉电阻102;所述导线a3和导线b4的另一端分别设有可匹配连接的连接端口一5和连接端口二6,所述连接端口一5和连接端口二6分别伸出所在固定带2的另一端;当两条固定带2的另一端连接时,连接端口一5和连接端口二6恰好匹配连接,并且导线a3和导线b4恰好电性连接,此时主控101检测到低电平,进而判断到可穿戴设备当前处于佩戴状态;当两条固定带2的另一端分离时,连接端口一5和连接端口二6相分离,导线a3和导线b4也相分离,此时主控101检测到高电平,进而判断到可穿戴设备当前处于未佩戴状态;当主控101判断到佩戴状态发生变化时向预先绑定的家长端发送提示信息。

图1所示是以儿童电话手表为例展示可穿戴设备的结构,固定带即为表带。

需要说明的是,现实中,固定带分离在一般情况下都能表明可穿戴设备处于未佩戴状态,而由于有些用户在脱下可穿戴设备时有将固定带连接起来的习惯,因此固定带连接起来时只能表明可穿戴设备可能处于佩戴状态,但是属于少数情况,因此本实施例中,对于固定带连接一律视为可穿戴设备处于佩戴状态。

具体地,可以直接采用连接端口一5和连接端口二6作为两条固定带2的另一端的连接结构,也可以采用常规的卡扣结构等作为两条固定带的另一端的连接结构,并使得两条固定带2的另一端卡扣固定时连接端口一5和连接端口二6恰好匹配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连接端口一5和连接端口二6采用相互插接的方式连接,连接端口一5可插入所述连接端口二6内并使得导线a3和导线b4接触连接。

具体地,设备本体的主控通过预置的app或微信端将佩戴状态变化的提示信息发到家长端。

具体地,可以将导线a的一端电性连接于主控的具有中断检查功能的i/o口上。如此当可穿戴设备处于休眠状态时,并不会因为此佩戴检测的功能多耗电。固定带在分离或连接的瞬间,主控收到中断信号,继而被唤醒。为了防止误报,可以在一定的时间内多次检测,确定佩戴状态变化无误后再将佩戴状态变化的提示信息通知家长。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两条固定带2均采用绝缘材料制成。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实施例1所述的可检测是否处于佩戴状态的可穿戴设备的工作方法,具体过程如下:

当用户未佩戴可穿戴设备时,固定带相分离,导线a和导线b相分离,此时设备主体的主控检测到高电平,进而判断到可穿戴设备处于未佩戴状态;当用户利用固定带将可穿戴设备穿戴在自己身体上并连接两条固定带的另一端时,连接端口一和连接端口二匹配连接,导线a和导线b电性连接,从而导线a和地线连接,电压被拉低,此时主控检测到低电平,进而判断到可穿戴设备处于佩戴状态;当佩戴状态发生从佩戴到未佩戴或从未佩戴到佩戴的变化时,主控向预先绑定的家长端发送提示信息。

家长在收到提示信息后可以选择和孩子通话,监督孩子重新佩戴上该可穿戴设备。

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以上的技术方案和构思,给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而所有的这些改变和变形,都应该包括在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