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物联网的社区新能源充电车位管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297082发布日期:2021-11-06 05:06阅读:186来源:国知局
基于物联网的社区新能源充电车位管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充电车位技术领域,具体为基于物联网的社区新能源充电车位管理系统。


背景技术:

2.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非常规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综合车辆的动力控制和驱动方面的先进技术,形成的技术原理先进、具有新技术、新结构的汽车。目前的新能源汽车大都指的是电动汽车,电动汽车是指以车载电源为动力,用电机驱动车轮行驶,符合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各项要求的车辆。由于对环境影响相对传统汽车较小,其前景被广泛看好。
3.由于电动汽车的主要驱动力为电能,这就使得车辆自身必须定期保持充电的状态。同时,针对新能源汽车也衍生了一批新能源充电车位,现有的充电车位虽然能够满足基本的使用需求,但是弊端也还是十分明显的,其主要表现有:由于我国车辆基数的不断增加,车位的供应也逐渐紧张起来,充电车位常常会被传统燃油车占用,并且部分新能源汽车仅仅占用车位而不充电,从而导致充电车位达不到实际的使用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5.为此,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基于物联网的社区新能源充电车位管理系统,包括有停车模块,所述停车模块具有供车辆停放的车位、固定安装在车位侧面的限位杆和充电桩、设置在车位内且能够上下活动的升降式车锁,所述限位杆限制车辆的停放范围,且所述充电桩给新能源汽车提供电力补充,所述升降式车锁限制非充电车辆的驶入,所述传感模块具有安装在车位两侧的警示灯带、车牌识别器和位移传感器、以及安装在充电桩内的集成服务器,所述充电桩内安装有延时器,所述位移传感器带动车牌识别器的运转,且集成服务器控制所述警示灯带和升降式车锁的工作。
6.优选的,所述位移传感器和车牌识别器分别安装在每个车位的侧面,且车牌识别器和位移传感器的识别范围大于车位的宽度。
7.优选的,所述限位杆自身是呈倒“u”形的金属物,所述限位杆固定安装在车位靠近充电桩的一侧。
8.优选的,所述警示灯带至少设置有两组,每一组警示灯带的内部均设置led组件,且通过led组件点亮,且每一组警示灯带的顶面和地面相互齐平。
9.优选的,所述升降式车锁是由电动伸缩杆和倒“v”形的金属杆所组成,所述金属杆固定连接在电动伸缩杆的端头处,且电动伸缩杆安装在车位的地面。
10.优选的,所述升降式车锁和集成服务器之间通过线缆相互连接,所述充电桩上安装有可拉伸的充电头。
11.优选的,所述警示灯带在工作过程中,其内部的led组件闪亮。
12.优选的,所述led组件闪亮的频次为每秒至少三次。
13.优选的,所述延时器为计时器或者时间继电器。
14.优选的,所述计时器或者时间继电器的设定时间为2

5分钟。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所取得的有益效果为:
16.本实用新型通过可控式车锁配合车牌识别器的共同使用,使得集成服务器能够判断驶入的车辆是否是新能源汽车,并实现对车锁的升降控制,避免出现燃油汽车占用车位的情况;且充电桩内采用延时检测的设计,当新能源车驶入之后,能够判断车辆是否存在占用车位而不充电的情况,由此提高充电车位的使用效率,解决了传统充电车位实用性较差的问题。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社区新能源充电车位管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社区新能源充电车位管理系统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9.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并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20.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21.下面结合附图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提供的。
22.实施例一:
23.结合图1

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社区新能源充电车位管理系统,其包括:
24.用于车辆停放的车位和安装在车位背面的限位杆和充电桩,车位的两侧分别安装有嵌入地面的警示灯带、车牌识别器和位移传感器,车位上安装有升降式的车锁,充电桩内置有集成服务器。系统自身通过将集成服务器和车牌识别器相互连通的设计,当车辆驶入之后,系统自身能够对所驶入的车辆进行判别,并且对新能源的充电状态进行判定,从而使得系统可以对占用车位的车辆起到警示效果,减少充电车位的占用。当充电车位被占用且充电桩未进行充电操作时,集成服务器先对车辆进行预警示,随后联用停车管理系统车辆占用的区域和时间进行统计,以便于对其进行计费和管理,由此通过充电桩
‑‑
集成服务器
‑‑
停车管理系统形成一局部物联网,实现对于社区新能源充电车位的高效、便捷管理。
25.具体的,车牌识别器和位移传感器对车位上的车辆进行感知,当车位被占用时联动集成服务器对车辆起到警示作用,并且当新能源车辆驶入时控制车锁的升降。位移传感器主要是带动车牌识别器的运转,并且车牌识别器和集成服务器的相互配合作用,实现了对驶入车辆的限制。
26.进一步的,位移传感器和车牌识别器分别安装在每个车位的侧面,且车牌识别器和位移传感器的识别范围大于车位的宽度。通过采用感知范围一定车牌识别器和位移传感器的设计,当车辆驶入之后,车牌识别器和位移传感器能够对车牌起到充分的识别作用,避免停车时因为角度偏移而出现识别死角的情况。
27.实施例二:
28.结合图1

2所示,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集成服务器在对车位实现管控的过程中,其主要有如下步骤所组成:车辆驶入车位内时,其位移传感器能够感应到车辆在车位附近的移动,这时车牌识别器对驶入车辆的车牌进行识别;根据车辆的类别分为新能源汽车和传统燃油汽车,车牌识别器将所识别的车辆类别信息传递给集成服务器;当驶入的车辆为传统燃油汽车时,其车锁仍然处于升起的状态,对车辆起到的阻碍的作用,当驶入的车辆为新能源汽车时,集成服务器控制车锁的下降,使得车辆能正常驶入;车锁的下降同时配合延时器的同步运行,其延时器的设定时间在2

5分钟之间,当车辆未在设定时间内完成充电作业时,通过两侧的警示灯带对车主进行警示。
29.具体的,限位杆自身是呈倒“u”形的金属物,限位杆固定安装在车位靠近充电桩的一侧。警示灯带在车位两侧的数量至少设置有两组,且警示灯带的顶面和地面相互齐平,警示灯带的内部通过led组件点亮。限位杆主要是对车辆停放位置的限定,避免停车位置偏移过度而导致充电桩受损的问题。
30.实施例三:
31.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或二的不同之处仅在于,所述升降式车锁是由电动伸缩杆和倒“v”形的金属杆所组成,金属杆固定连接在电动伸缩杆的端头处,且电动伸缩杆安装在车位的地面。电动伸缩杆能够带动金属杆的上下活动,当金属杆向上凸起之后可以对驶入的车辆进行阻隔。
32.同时,升降式车锁和集成服务器之间通过线缆相互连接,充电桩上安装有可拉伸的充电头。充电头是充电桩能够实现充电作业的主要结构支持,升降式车锁和集成服务器之间通过线缆实现数据的互通和控制。
33.进一步的,所述警示灯带在工作过程中,其内部的led组件呈闪烁状,且led组件闪烁的频次为每秒至少三次,闪烁的警示灯带能够起到更好的提醒效果。
34.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
35.s1:车辆驶入车位内时,其位移传感器能够感应到车辆在车位附近的移动,这时车牌识别器对驶入车辆的车牌进行识别;
36.s2:根据车辆的类别分为新能源汽车和传统燃油汽车,车牌识别器将所识别的车辆类别信息传递给集成服务器;
37.s3:当驶入的车辆为传统燃油汽车时,其车锁仍然处于升起的状态,对车辆起到的阻碍的作用,当驶入的车辆为新能源汽车时,集成服务器控制车锁的下降,使得车辆能正常驶入;
38.s4:车锁的下降同时配合延时器的同步运行,其延时器的设定时间在2

5分钟之间,当车辆未在设定时间内完成充电作业时,通过两侧的警示灯带对车主进行警示。
39.使用时,将车辆驶入车位内,位移传感器能够检测到车位附近车辆的活动,同时带动车牌识别器的同步工作,车牌识别器对车牌进行识别,用以判断是新能源汽车还是燃油汽车,当是燃油汽车时,其车锁始终处于升起的状态,从而阻碍车辆的驶入,当是新能源汽车时,车牌识别器联动集成服务器将车锁降下。新能源汽车的驶入带动集成服务器内延时器的同步运转,当车辆停稳2

5分钟后仍未有充电操作时,通过两侧的警示灯带对车主进行警示,并且集成服务器通过网络模组将位置和车牌信息发送给管理系统,以便于及时通知车主或者增加停车费用。
40.在本实用新型中,术语“多个”则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相连”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41.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装配于”、“安装于”、“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42.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43.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