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勘探遥爆系统通讯保障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602802发布日期:2021-11-25 14:00阅读:98来源:国知局
地震勘探遥爆系统通讯保障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地震勘探数据采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地震勘探遥爆系统通讯保障装置。


背景技术:

2.在地震勘探数据采集过程中,井炮和城市震源的激发需要编码器和译码器通讯来产生地震信号。传统的通讯方式是由遥爆系统的编码器和译码器通过电台通讯实现的。爆炸组在震点处连接井口检波器及定位模块,通知仪器准备就绪。但是,一旦通讯距离超过一定范围就会出现语音信号失真,遥爆信号接收不到的情况,导致远端爆炸组发出的炮点桩号等信息无法正常传输至仪器,仪器发出的指令也无法正常传达到远端爆炸组,造成激发效率低下。即便是架设中继电台,也只能在一定距离范围内,解决遥爆信号通讯异常的问题,且地震勘探区域地形复杂,施工困难,勘探任务重,施工周期长,大大降低了勘探工作效率。
3.目前针对传统遥爆系统技术中远距离通讯不畅的技术问题,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地震勘探遥爆系统通讯保障装置,以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地震勘探遥爆系统远端爆炸组与地震仪器通讯传输异常的问题。
5.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地震勘探遥爆系统通讯保障装置,地震仪器,多个通讯电台和译码器编组,每编组中通讯电台与译码器分别通讯连接,编码器,用于产生同步信号,控制所述译码器激发和所述地震仪器开始记录,多个检波器和定位模块a编组,用于监测震源位置信息,并通过所述通讯电台向所述地震仪器发出信息,多个跳传电台和控制单元编组,每编组中跳传电台与控制单元分别通讯连接,控制单元与所述定位模块a通讯连接,终端跳传电台;其中,相邻编组间的跳传电台从远端到近端依次通讯连接,最终与终端跳传电台通讯连接,所述终端跳传电台与所述地震仪器通讯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跳传电台和控制单元编组接力传输,保障远距离通信畅通。
6.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跳传电台包括:微控制单元a、数传电台、功率放大器和接口模块a,数传电台、功率放大器和接口模块a分别与微控制单元a连接,功率放大器与数传电台连接,跳传电台通过接口模块a与所述控制单元连接。地震施工中爆炸组窄条带分布,两组译码器之间距离不会超出跳传电台通讯距离,通过从左侧远端将控制单元需要传输的信息依次向左侧近端透过跳传电台跳跃传输,将信息最终集中在终端,再通过网络传入地震仪器。同理,右侧远端也通过跳传电台,依次跳跃传输,最终到达地震仪器。
7.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控制单元包括:微控制单元b、显示模块、语音模块、定位模块b和接口模块b,显示模块、语音模块、定位模块b和控制单元接口分别与微控制单元连接,控制单元通过接口模块b与跳传电台的接口模块a连接。
8.地震仪器发出的指令携带控制单元识别码,传输至终端,终端控制跳传电台自近端依次向远端跳跃传输,再通过各控制单元识别信息归属,最终送到地震仪器指定的信息接收控制单元,并通过该控制单元的显示模块和语音模块显示、提醒。
9.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地震勘探遥爆系统通讯装置还可以设置中继台,中控电台通过中继台与爆炸组的通讯电台通讯连接。
10.相比于传统技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地震勘探遥爆系统通讯装置,通过设置跳传电台,解决了地震勘探遥爆系统远端爆炸组与地震仪器通讯传输异常,信号不畅通的技术问题,实现了地震勘探遥爆系统通讯畅通,提高了震源激发效率。
11.本技术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细节在以下附图和描述中提出,以使本技术的其他特征、目的和优点更加简明易懂。
附图说明
12.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13.图1是现有技术示意图;
14.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15.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中跳传电台的结构示意图;
16.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中控制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17.附图说明:1、地震仪器;2、编码器;3、译码器;4、通讯电台;5、跳转电台;501、微控制单元a;502、数传电台;503、功率放大器;504、接口模块a;6、控制单元;601、微控制单元b;602、显示模块;603、语音模块;604、接口模块b;605、定位模块b;7、中继台;8、检波器;9、定位模块a。
具体实施方式
18.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描述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基于本技术提供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19.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示例或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将本技术应用于其他类似情景。此外,还可以理解的是,虽然这种开发过程中所作出的努力可能是复杂并且冗长的,然而对于与本技术公开的内容相关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内容的基础上进行的一些设计,制造或者生产等变更只是常规的技术手段,不应当理解为本技术公开的内容不充分。
20.在本技术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技术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技术所描述的实施例在不冲突的情况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21.除非另作定义,本技术所涉及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技术所属技术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技术所涉及的“一”、“一个”、“一种”、“该”等类似词语并不表示数量限制,可表示单数或复数。本技术所涉及的术语“包括”、“包含”、“具有”以及它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模块(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单元,而是可以还包括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单元,或可以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本技术所涉及的“连接”、“相连”、“耦接”等类似的词语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而是可以包括电气的连接,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本技术所涉及的“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和/或”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本技术所涉及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仅是区别类似的对象,不代表针对对象的特定排序。
22.本技术中描述的各种技术可用于各种无线通信系统,例如2g、3g、4g、5g通信系统以及下一代通信系统,又例如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s,简称为gsm),码分多址(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简称为cdma)系统,时分多址(tim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简称为tdma)系统,宽带码分多址(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wireless,简称为wcdma),频分多址(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ddressing,简称为fdma)系统,正交频分多址(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简称为ofdma)系统,单载波fdma(sc

fdma)系统,通用分组无线业务(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简称为gprs)系统,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简称为lte)系统,5g新空口(new radio,简称为nr)系统以及其他此类通信系统。
23.下面将以地震勘探遥爆系统通讯装置为例对本技术实施例进行说明。
24.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地震勘探遥爆系统通讯装置。
25.图1是现有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地震勘探遥爆系统通讯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6.下面结合图2对地震勘探遥爆系统通讯装置的各个构成部件进行具体的介绍:地震勘探遥爆系统通讯装置包括:
27.地震仪器1;多个通讯电台4和译码器3编组,每编组中通讯电台4与译码器3分别通讯连接;编码器2,用于产生同步信号,控制译码器3激发和地震仪器1开始记录;多个检波器8和定位模块a9编组,用于监测震源位置信息,并通过通讯电台4向地震仪器1发出信息;多个跳传电台5和控制单元编组6,每编组中跳传电台5与控制单元6分别通讯连接,控制单元6与所述定位模块a9通讯连接;还包括终端跳传电台5,其中,相邻编组间的跳传电台5从远端到近端依次通讯连接,最终与终端跳传电台5通讯连接,终端跳传电台5与所述地震仪器1通讯连接。
28.地震施工中爆炸组窄条带分布,两组译码器3之间距离不会超出跳传电台5通讯距离,通过从左侧远端将控制单元6需要传输的信息依次向左侧近端透过跳传电台5跳跃传输,将信息最终集中在终端,再通过网络传入地震仪器1。同理,右侧远端也通过跳传电台5,依次跳跃传输,最终到达地震仪器1。
29.地震仪器1发出的指令携带控制单元识别码,传输至终端,终端控制跳传电台自近端依次向远端跳跃传输,再通过各控制单元6识别信息归属,最终送到地震仪器1指定的信息接收控制单元6,并通过该控制单元6的显示模块602和语音模块603显示、提醒。
30.如果通信过程中某编组跳传电台5和控制单元6失去响应,则由前一个控制单元6根据响应情况尝试跳过该编组跳传电台5和控制单元6,通过下一编组控制单元6和跳传电台5完成通信。并固定时间间隔尝试呼叫,直到该失联编组响应再加入通信跳传队列。
31.在特定实施例中,跳传电台5包括:微控制单元a501、数传电台502、功率放大器503和接口模块a504,数传电台502、功率放大器503和接口模块a504分别与微控制单元a501连接,功率放大器503与数传电台502连接,跳传电台5通过接口模块a504与所述控制单元6连接。
32.在特定实施例中,控制单元6包括:微控制单元b601、显示模块602、语音模块603、定位模块b605和接口模块b604,显示模块602、语音模块603、定位模块b605和控制单元6接口分别与微控制单元b601连接,控制单元6通过接口模块b604与跳传电台5的接口模块a504连接。
33.在特定实施例中,地震勘探遥爆系统通讯装置还可以设置中继台7,中控电台通过中继台7与爆炸组的通讯电台通讯连接,可以解决一定距离范围内的通讯异常问题,但中继台7的施工相对复杂。
34.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35.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技术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因此,本技术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