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客车下客呼叫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388184发布日期:2022-01-08 00:03阅读:122来源:国知局
一种客车下客呼叫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客车内饰,特别涉及一种客车下客呼叫装置。


背景技术:

2.城市客车由于乘客上下车频繁,为确保驾驶员和乘客之间的良好沟通,车内提供合适的通讯装置尤为重要。国家标准gb13094做出明确要求:“通讯装置的操纵件应能用手掌操作;通讯装置的操纵件应与周围形成明确的视觉对比;启动操纵件时,应有一个或多个光显信号向乘客提示,直至乘客门打开”。
3.目前常用的客车下客呼叫产品结构有两种:第一种是有线通讯装置,产品本体不带指示灯,由弹片触发、弹簧回位,弹片接触接通正负极,驾驶员处仪表指示灯亮,通过仪表指示灯提示驾驶员;或是另单独串联指示灯;该种通讯装置价格便宜,缺点是触感差,每操作一次都会给一次提示信号,重复操作导致信号频繁,容易引起驾驶员被动接收多余信号,潜在干扰驾驶员安全驾驶,且安装时容易打穿线束。
4.第二种是无线通讯装置,无线通讯装置作为发射端,触发时即发射请求信号,安装在驾驶员附近的接收端接收到信号后,接收端自带的指示灯闪亮;该种通讯装置较第一种安装方便,安装位置灵活,避免打穿线束,可分区安装,分区显示(例如轮椅区、中门等位置单独显示提醒司机),但是成本是第一种通讯装置的30倍。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客车下客呼叫装置,能够避免线束损坏的同时,保持安装的灵活性,降低成本。
6.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7.一种客车下客呼叫装置,包括外壳、按钮帽、集成线路板;所述集成线路板安装于外壳内,集成线路板上集成有微动开关和led灯;按钮帽置于外壳端部,按钮帽底端与微动开关接触;集成线路板还连接有线束,线束另一端穿出外壳,连接至乘客门控制单元。
8.优选的,所述外壳包括主壳体和背壳,主壳体底端与背壳前端的中部分别设置为半圆弧状,两个圆弧状相对组成圆环,套于客车内立柱上,背壳左右两端与主壳体通过螺钉固定。
9.优选的,所述主壳体内还安装有底座,集成线路板固定于底座上,线束依次通过底座和立柱上的过孔,在立柱的内腔内走线。
10.或者,所述外壳包括主壳体和底座,集成线路板固定于底座上,底座通过螺钉固定于客车内饰板上;线束依次通过底座和客车内饰板上的过孔,在客车内饰板的内腔内走线。
11.优选的,所述主壳体与底座之间通过卡扣固定,固定后螺钉位于主壳体内侧。
12.优选的,所述客车下客呼叫装置为多个,分别通过线连接至乘客门控制单元。
13.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14.本实用新型的客车下客呼叫装置,采用有线通讯,且线束穿过外壳和立柱,在外壳
左右两端进行螺钉紧固,避免损坏线束;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可靠,成本远低于无线通讯装置,经济效果明显。
附图说明
15.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16.图1为实施例1中的客车下客呼叫装置的立体图;
17.图2为实施例1中的客车下客呼叫装置的主视图;
18.图3为实施例1中的客车下客呼叫装置的侧视图;
19.图4为实施例1中的客车下客呼叫装置的俯视图;
20.图5为实施例1中的集成线路板的元器件分布示意图;
21.图6为实施例2中的客车下客呼叫装置的主视图;
22.图7为实施例2中的客车下客呼叫装置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23.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客车下客呼叫装置,包括外壳、按钮帽、集成线路板,具体的外壳结构根据安装位置不同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安装在客车内立柱上的,另一种是和安装在客车内饰板上的。
24.实施例1
25.如图1-4所示,本实施例提出的一种客车下客呼叫装置,包括外壳、按钮帽、集成线路板;所述主壳体内还安装有底座,所述集成线路板安装于外壳内的底座上,按钮帽置于外壳端部。
26.所述外壳包括主壳体1和背壳2,所述主壳体1为圆形,主壳体1底端与背壳2前端的中部分别设置为半圆弧状,两个圆弧状相对组成圆环,套于客车内立柱上,背壳2左右两端与主壳体1通过螺钉固定。
27.如图5所示,所述集成线路板4上集成有三个安装孔41、三个微动开关42和六个led灯43;按钮帽3置于主壳体1端部,按钮帽3底端与微动开关42接触;集成线路板4还连接有线束10,线束依次通过底座和立柱上的过孔,在立柱的内腔内走线,连接至乘客门控制单元。
28.本实用新型再具体应用时,客车下客呼叫装置为多个,分别通过线束连接至乘客门控制单元。
29.本实用新型结构上避免安装时损坏线束;集成线路板提供良好的控制逻辑:单个触发后,车内所有该呼叫器全部点亮,提示无需触发其它下车按铃;乘客门开启,指示灯全部熄灭;任何一个呼叫器触发后,车内所有呼叫器全部点亮,再操作任何一个呼叫器,不会有新的提示信号,直至乘客门打开;单个呼叫器还可以进行编号,该编号可以和所安装的位置关联对应关系;比如该信号是轮椅区发出来的,可以提前告知驾驶员,打开乘客门的同时打开轮椅翻板,方便轮椅乘坐者下车。
30.本实用新型采用有线结构,增加六个led灯,均匀照明,全新的外形和结构设计,良好的外观和视觉效果;三个微动开关提供了极好的触觉反馈。
31.实施例2
32.如图6-7所示,本实施例提出的客车下客呼叫装置与实施例1中相比,区别在于所
述外壳包括主壳体5和底座6,集成线路板4固定于底座6上,底座6通过螺钉固定于客车内饰板上;线束10依次通过底座和客车内饰板上的过孔,在客车内饰板的内腔内走线,连接至乘客门控制单元。所述主壳体与底座之间通过卡扣固定,固定后螺钉位于主壳体内侧。具体工作方式与实施例1相同。
33.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主要技术方案的精神实质所做的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客车下客呼叫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按钮帽、集成线路板;所述集成线路板安装于外壳内,集成线路板上集成有微动开关和led灯;按钮帽置于外壳端部,按钮帽底端与微动开关接触;集成线路板还连接有线束,线束另一端穿出外壳,连接至乘客门控制单元。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客车下客呼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包括主壳体和背壳,主壳体底端与背壳前端的中部分别设置为半圆弧状,两个圆弧状相对组成圆环,套于客车内立柱上,背壳左右两端与主壳体通过螺钉固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客车下客呼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壳体内还安装有底座,集成线路板固定于底座上,线束依次通过底座和立柱上的过孔,在立柱的内腔内走线。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客车下客呼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包括主壳体和底座,集成线路板固定于底座上,底座通过螺钉固定于客车内饰板上;线束依次通过底座和客车内饰板上的过孔,在客车内饰板的内腔内走线。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客车下客呼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壳体与底座之间通过卡扣固定,固定后螺钉位于主壳体内侧。6.根据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客车下客呼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客车下客呼叫装置为多个,分别通过线连接至乘客门控制单元。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客车下客呼叫装置,包括外壳、按钮帽、集成线路板;所述集成线路板安装于外壳内,集成线路板上集成有微动开关和LED灯;按钮帽置于外壳端部,按钮帽底端与微动开关接触;所述外壳包括主壳体和背壳,主壳体底端与背壳前端的中部分别设置为半圆弧状,两个圆弧状相对组成圆环,套于客车内立柱上,背壳左右两端与主壳体通过螺钉固定;集成线路板固定于底座上,线束依次通过底座和立柱上的过孔,在立柱的内腔内走线,连接至乘客门控制单元。本实用新型的客车下客呼叫装置,采用有线通讯,且线束穿过外壳和立柱,在外壳左右两端进行螺钉紧固,避免损坏线束;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可靠,成本远低于无线通讯装置,经济效果明显。明显。明显。


技术研发人员:范天磊 胡冬云 居佰文 尹振 赵霞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金龙联合汽车工业(苏州)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6.11
技术公布日:2022/1/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