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流量自检调整的智能交通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512686发布日期:2022-04-06 20:10阅读:114来源:国知局
一种车流量自检调整的智能交通灯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交通灯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车流量自检调整的智能交通灯。


背景技术:

2.智能红绿灯系统是一种可以缓解交通压力、使十字路口通行效率最大化的智能交通系统,世界上已有多种智能红绿灯系统。智能红绿灯系统可以对路口的车辆情况进行检测,并通过计算机对数据进行处理,调节交通灯时间,智能红绿灯的发展情况是由时下电子控制技术、数据通信传输技术、计算机处理技术以及信息技术的发展状况而决定的。随着这些技术的不断发展,智能红绿灯技术会逐步更迭,智能红绿灯系统包括车辆检测装置、智能交通灯、信号机、控制中心组成,车辆检测装置对信息进行检测,将信息无线传输至信号机控制柜,信号机控制柜将信息传输至控制中心,控制中心根据交通信息实时情况形成最终优化方案然后传输至信号控制机,信号控制机控制智能交通灯红绿灯时长。
3.但是现有的用于车流量自检调整的智能交通灯在使用时,为了方便行人车辆观察红绿灯时间,一般采用数字显示屏显示红绿灯时长,数字显示屏表面一般会安装透明保护玻璃对显示屏进行保护,但是由于保护玻璃一直暴露在路口,路口经过车辆多,灰尘大,导致玻璃表面附着大量灰尘,直接影响显示,同时由于智能交通灯不同于传统的交通灯,智能交通灯中电子元件较多,相对损坏频率也高,维修时由于智能交通灯位于马路中,维修不安全也不方便,因此我们提出了一种车流量自检调整的智能交通灯。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车流量自检调整的智能交通灯,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5.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车流量自检调整的智能交通灯,包括立杆,所述立杆顶部的正面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内腔滑动连接有横杆,所述横杆的正面安装有多个信号灯保护架,所述信号灯保护架的内腔固定连接有智能信号灯,所述信号灯保护架的内部且位于智能信号灯的两侧均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腔转动连接有螺纹柱,所述滑槽的表面螺纹连接有滑动杆,所述滑动杆的背面固定连接有橡胶条,所述橡胶条与智能信号灯的表面相贴合,所述滑动杆的顶部开设有套接孔,所述滑动杆的内部开设有分液槽,所述滑动杆的内腔开设有倾斜槽,且倾斜槽为倾斜状,所述信号灯保护架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保护箱,所述保护箱的内腔转动连接有传动柱,所述传动柱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副锥齿轮,所述保护箱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且第二电机的输出轴与传动柱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螺纹柱的一端延伸至保护箱的内腔且固定连接有主锥齿轮,所述主锥齿轮与副锥齿轮相互啮合,所述套接孔的内腔活动套接有注水管,所述注水管的一端贯穿保护箱且与保护箱固定连接。
6.可选的,所述分液槽、倾斜槽、套接孔的内腔相连通。
7.可选的,所述立杆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延伸至立
杆的内腔且与立杆转动连接,所述第一电机输出轴的表面固定连接有传动齿轮,所述立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电动伸缩柱,所述电动伸缩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套接箱,所述套接箱套接至立杆的表面。
8.可选的,所述横杆的下表面开设有齿槽,所述横杆一端的表面开设有限位槽。
9.可选的,所述套接箱内腔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限位柱,所述限位柱的一端贯穿立杆且活动套接至限位槽的内腔。
10.可选的,所述传动齿轮与齿槽相啮合。
11.可选的,所述立杆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水箱,所述水箱的内腔安装有水泵,所述水泵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软管,所述软管延伸至水箱的外部且固定连接有管道连接头,且管道连接头套接至注水管的顶端。
12.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车流量自检调整的智能交通灯,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3.1、该车流量自检调整的智能交通灯,通过滑动杆、橡胶条、螺纹柱注水管、分液槽、倾斜槽的配合使用,使用时首先通过水泵将水箱内腔的水通过软管和注水管注入分液槽的内腔,经过倾斜槽使水倾斜喷射在智能信号灯的表面,然后利用第二电机、副锥齿轮、主锥齿轮的传动配合,使螺纹柱转动,进而使滑动杆移动,利用滑动杆背面的橡胶条可以对智能信号灯的正面进行擦拭,进而将智能信号灯表面的灰尘擦下,对智能信号灯的表面进行清理,保持智能信号灯表面的洁净,使智能信号灯在显示时更加明显,提高了该智能交通灯的实用性。
14.2、该车流量自检调整的智能交通灯,通过传动齿轮、安装槽、齿槽的配合使用,利用安装槽对传动齿轮进行套接,同时利用传动齿轮与齿槽的传动配合使横杆可以左右移动,当横杆正面的设备损坏后,可以控制横杆向右移动,使横杆移动至马路侧面,工作人员再进行维修,避免被车辆碰撞等安全隐患发生,提高了该智能交通灯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面的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立杆剖视的结构示意图;
17.图3为本实用新型滑动杆的结构示意图;
18.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处的结构示意图。
19.图中:1、立杆;2、固定柱;3、水泵;4、水箱;5、软管;6、第一电机;7、限位槽;8、套接箱;9、电动伸缩柱;10、限位柱;11、齿槽;12、横杆;13、车辆信息采集机构;14、通槽;15、保护箱;16、信号灯保护架;17、传动齿轮;18、安装槽;19、第二电机;20、螺纹柱;21、滑槽;22、智能信号灯;23、主锥齿轮;24、滑动杆;25、分液槽;26、传动柱;27、管道连接头;28、副锥齿轮;29、注水管;30、橡胶条;31、套接孔;32、倾斜槽。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21.请参阅图1至图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车流量自检调整的智能交
通灯,包括立杆1,立杆1顶部的正面开设有安装槽18,安装槽18的内腔滑动连接有横杆12,横杆12的正面安装有多个信号灯保护架16,信号灯保护架16的内腔固定连接有智能信号灯22,智能信号灯22的正面为平面,信号灯保护架16的内部且位于智能信号灯22的两侧均开设有滑槽21,滑槽21的内腔转动连接有螺纹柱20,滑槽21的表面螺纹连接有滑动杆24,滑动杆24的背面固定连接有橡胶条30,橡胶条30与智能信号灯22的表面相贴合,滑动杆24的顶部开设有套接孔31,滑动杆24的内部开设有分液槽25,滑动杆24的内腔开设有倾斜槽32,且倾斜槽32为倾斜状,信号灯保护架16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保护箱15,保护箱15的内腔转动连接有传动柱26,传动柱26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副锥齿轮28,保护箱15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19,且第二电机19的输出轴与传动柱26的一端固定连接,螺纹柱20的一端延伸至保护箱15的内腔且固定连接有主锥齿轮23,主锥齿轮23与副锥齿轮28相互啮合,套接孔31的内腔活动套接有注水管29,注水管29的一端贯穿保护箱15且与保护箱15固定连接,信号灯保护架16的底部开设有通槽14,通过开设通槽14可以使智能信号灯22表面的污水流出,清洁时可以在车辆较少或者没有车辆通行的情况下进行,分液槽25、倾斜槽32、套接孔31的内腔相连通,使用时首先通过水泵3将水箱4内腔的水通过软管5和注水管29注入分液槽25的内腔,经过倾斜槽32使水倾斜喷射在智能信号灯22的表面,然后利用第二电机19、副锥齿轮28、主锥齿轮23的传动配合,使螺纹柱20转动,进而使滑动杆24移动,利用滑动杆24背面的橡胶条30可以对智能信号灯22的正面进行擦拭,进而将智能信号灯22表面的灰尘擦下,对智能信号灯22的表面进行清理,保持智能信号灯22表面的洁净,使智能信号灯22在显示时更加明显,提高了该智能交通灯的实用性,立杆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6,第一电机6的输出轴延伸至立杆1的内腔且与立杆1转动连接,第一电机6输出轴的表面固定连接有传动齿轮17,立杆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电动伸缩柱9,电动伸缩柱9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套接箱8,套接箱8套接至立杆1的表面,套接箱8内腔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限位柱10,限位柱10的一端贯穿立杆1且活动套接至限位槽7的内腔,利用限位柱10和限位槽7的配合使用,利用限位柱10套接至限位槽7的内腔进而可以对横杆12的位置进行固定,增加横杆12的稳定性,立杆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水箱4,水箱4的内腔安装有水泵3,水泵3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软管5,软管5延伸至水箱4的外部且固定连接有管道连接头27,且管道连接头27套接至注水管29的顶端,立杆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柱2,横杆12的下表面开设有齿槽11,传动齿轮17与齿槽11相啮合,横杆12一端的表面开设有限位槽7,横杆12的正面安装有车辆信息采集机构13,车辆信息采集机构13、智能信号灯22、第一电机6、第二电机19、水泵3均与智能交通信号控制柜电性连接。
22.综上,该车流量自检调整的智能交通灯,使用时,首先通过车辆信息采集机构13对车辆进行检测,将信息无线传输至道路侧面设置的信号机控制柜,信号机控制柜将信息传输至控制中心,控制中心根据交通信息实时情况形成最终优化方案然后传输至信号控制机,信号控制机控制智能信号灯22红绿灯时长,清理智能信号灯22正面玻璃板灰尘时,首先通过水泵3将水箱4内腔的水通过软管5和注水管29注入分液槽25的内腔,经过倾斜槽32使水倾斜喷射在智能信号灯22的表面,然后启动第二电机19,使传动柱26转动,在副锥齿轮28和主锥齿轮23的配合下,使螺纹柱20转动,进而使滑动杆24移动,利用滑动杆24背面的橡胶条30可以对智能信号灯22的正面进行擦拭,进而将智能信号灯22表面的灰尘擦下,对智能信号灯22的表面进行清理,保持智能信号灯22表面的洁净,清洁的污水经过通槽14流出,需
要维修时,可以控制横杆12向右移动,使横杆12移动至马路侧面,工作人员再进行维修即可。
23.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