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交通事件仿真验证系统、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与流程

文档序号:35624850发布日期:2023-10-05 21:28阅读:33来源:国知局
一种交通事件仿真验证系统、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与流程

本技术涉及智能交通系统,尤其涉及一种交通事件仿真验证系统、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1、道路交通事件是影响平安交通的重要因素。道路交通事件一旦发生容易导致二次事故,并会引起交通拥堵大范围的传播,严重影响路网交通正常运行。因此,制定科学有效的交通事件应急管控策略至关重要。

2、目前,对道路交通事件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对道路交通事件影响范围的预测上,在验证交通事件应急管控策略的有效性方面的研究却很少。在真实的路网中测试交通事件应急管控策略的有效性是昂贵且困难的。一方面,交通事件具有低频但危害大的特征,测试场景较少,测试中出现问题容易造成二次事件。另一方面,交通事件复现困难,难以满足测试中所需的同场景,同条件下的应急管控策略分析。因此,亟待一种验证交通事件的应急管控策略的有效性的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提供一种交通事件仿真验证系统、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用于验证交通事件的应急管控策略的有效性。

2、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交通事件仿真验证系统,包括:仿真模块、管控模块和数据分析模块;仿真模块,用于基于事件属性信息和路网仿真模型,模拟目标交通事件,并获取目标交通事件的事件影响信息;其中,事件属性信息包括目标交通事件的事件类型、事件发生时间和事件发生地点中的至少一项,路网仿真模型用于模拟路网中的交通状况;事件影响信息用于指示目标交通事件对路网产生的影响;数据分析模块,用于根据路网中的第一交通状况信息,生成第一路网状态指标;第一路网状态指标是用于表征:发生目标交通事件后,路网中的路段的第一交通状况的指标;管控模块,用于基于事件影响信息和第一路网状态指标,生成第一管控策略;第一管控策略用于减小目标交通事件对路网产生的影响;仿真模块,还用于采用第一管控策略控制路网中的交通状况;数据分析模块,还用于根据路网中的第二交通状况信息,生成第二路网状态指标;其中,第二路网状态指标是用于表征:采用第一管控策略后,路网中的路段的第二交通状况的指标;第二路网状态指标用于更新第一管控策略。

3、可选的,上述数据分析模块,还用于根据第一交通状况信息和第二交通状况信息,生成策略评价指标;其中,策略评价指标用于反映第一管控策略的管控效果。

4、可选的,上述策略评价指标包括以下至少一项:事件最大扩散路口数、管控路口数目、管控持续时间或第一管控策略的评级。

5、可选的,上述事件发生地点包括:发生目标交通事件的目标路段和目标交通事件在目标路段中的位置;上述仿真模块在基于事件属性信息和路网仿真模型,模拟目标交通事件时,具体用于:在目标路段上存在满足停车条件的目标车辆时,将目标车辆作为目标交通事件的事故车辆;其中,停车条件是基于目标交通事件在目标路段中的位置、目标路段中的车辆的位置和车辆的刹车距离确定的;在目标路段上不存在满足停车条件的目标车辆时,在路网中添加满足停车条件的额外车辆作为目标交通事件的事故车辆;在路网仿真模型中触发针对事故车辆的目标交通事件。

6、可选的,上述第一管控策略包括:待管控交叉口的标识、第一配时方案的内容和第一配时方案的执行时间;其中,第一配时方案为对待管控交叉口的交通信号灯的时间配置方案。

7、可选的,上述第一配时方案的执行时间包括第一配时方案的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上述仿真模块采用第一管控策略控制路网中的交通状况时,具体用于:在第一配时方案的结束时间大于或等于当前仿真时间,且第一配时方案的开始时间小于或等于当前仿真时间时,加载并执行第一配时方案。

8、可选的,上述第一路网状态指标包括以下至少一项:预设时间周期的车道指标;其中,预设时间周期的车道指标用于反映每个预设时间周期内路网中的车道的状态;第二配时方案;其中,第二配时方案用于反映路网中的交叉口的交通信号灯的时间配置。

9、可选的,上述仿真模块,还用于在检测到路网中存在溢流事件时,确定溢流事件的事件影响信息;溢流事件为车道内车辆的排队长度大于预设长度,且车道的上游车道存在处于排队状态的车辆时的交通事件;溢流事件的事件影响信息,用于指示溢流事件对路网产生的影响;上述数据分析模块,还用于根据路网中的第三交通状况信息,生成第三路网状态指标;第三路网状态指标是用于表征:发生溢流事件后,路网中的路段的第三交通状况的指标;上述管控模块,还用于基于溢流事件的事件影响信息和第三路网状态指标,生成第二管控策略;第二管控策略用于减小溢流事件对路网产生的影响;上述仿真模块,还用于采用第二管控策略控制路网中的交通状况;上述数据分析模块,还用于根据路网中的第四交通状况信息,生成第四路网状态指标;其中,第四路网状态指标是用于表征:采用第二管控策略后,路网中的路段的第四交通状况的指标;第四路网状态指标用于更新第二管控策略。

10、第二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交通事件仿真验证方法,包括:根据目标交通事件的事件属性信息和路网仿真模型,模拟目标交通事件,并获取目标交通事件的事件影响信息;其中,事件属性信息包括目标交通事件的事件类型、事件发生时间和事件发生地点中的至少一项,路网仿真模型用于模拟路网中的交通状况;事件影响信息用于指示目标交通事件对路网产生的影响;根据路网中的第一交通状况信息,生成第一路网状态指标;第一路网状态指标是用于表征:发生目标交通事件后,路网中的路段的第一交通状况的指标;根据事件影响信息和第一路网状态指标,生成第一管控策略;第一管控策略用于减小目标交通事件对路网产生的影响;采用第一管控策略控制路网中的交通状况;根据路网中的第二交通状况信息,生成第二路网状态指标;其中,第二路网状态指标是用于表征:采用第一管控策略后,路网中的路段的第二交通状况的指标;第二路网状态指标用于更新第一管控策略。

11、基于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至少可以产生以下有益效果:通过利用仿真模块进行目标交通事件的模拟;利用管控模块实现对目标交通事件的动态管控;利用数据分析模块实现对路网仿真模型中的交通状况进行评价和对管控模块生成的管控策略进行评价,形成了事件模拟–动态管控-策略评价的仿真验证闭环,可以实现低成本、高效率地验证交通事件应急管控策略的有效性。

12、可选的,上述方法还包括:根据第一交通状况信息和第二交通状况信息,生成策略评价指标;其中,策略评价指标用于反映第一管控策略的管控效果。

13、可选的,上述策略评价指标包括以下至少一项:事件最大扩散路口数、管控路口数目、管控持续时间或第一管控策略的评级。

14、可选的,上述事件发生地点包括:发生目标交通事件的目标路段和目标交通事件在目标路段中的位置;上述根据目标交通事件的事件属性信息和路网仿真模型,模拟目标交通事件,包括:在目标路段上存在满足停车条件的目标车辆时,将目标车辆作为目标交通事件的事故车辆;其中,停车条件是基于目标交通事件在目标路段中的位置、目标路段中的车辆的位置和车辆的刹车距离确定的;在目标路段上不存在满足停车条件的目标车辆时,在路网中添加满足停车条件的额外车辆作为目标交通事件的事故车辆;在路网仿真模型中触发针对事故车辆的目标交通事件。

15、可选的,上述第一管控策略包括:待管控交叉口的标识、第一配时方案的内容和第一配时方案的执行时间;其中,第一配时方案为对待管控交叉口的交通信号灯的时间配置方案。

16、可选的,上述第一配时方案的执行时间包括第一配时方案的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采用第一管控策略控制路网中的交通状况,包括:在第一配时方案的结束时间大于或等于当前仿真时间,且第一配时方案的开始时间小于或等于当前仿真时间时,加载并执行第一配时方案。

17、可选的,上述第一路网状态指标包括以下至少一项:预设时间周期的车道指标;其中,预设时间周期的车道指标用于反映每个预设时间周期内路网中的车道的状态;第二配时方案;其中,第二配时方案用于反映路网中的交叉口的交通信号灯的时间配置。

18、可选的,上述方法还包括:在检测到路网中存在溢流事件时,确定溢流事件的事件影响信息;溢流事件为车道内车辆的排队长度大于预设长度,且车道的上游车道存在处于排队状态的车辆时的交通事件;溢流事件的事件影响信息,用于指示溢流事件对路网产生的影响;根据路网中的第三交通状况信息,生成第三路网状态指标;第三路网状态指标是用于表征:发生溢流事件后,路网中的路段的第三交通状况的指标;基于溢流事件的事件影响信息和第三路网状态指标,生成第二管控策略;第二管控策略用于减小溢流事件对路网产生的影响;采用第二管控策略控制路网中的交通状况;根据路网中的第四交通状况信息,生成第四路网状态指标;其中,第四路网状态指标是用于表征:采用第二管控策略后,路网中的路段的第四交通状况的指标;第四路网状态指标用于更新第二管控策略。

19、第三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交通事件仿真验证装置,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一个或多个存储器;其中,一个或多个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代码,计算机程序代码包括计算机指令,当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计算机指令时,交通事件仿真验证装置执行上述第二方面所提供的任一种交通事件仿真验证方法。

20、第四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执行指令,当计算机执行指令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第二方面所提供的任一种交通事件仿真验证方法。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