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盗装置及防盗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628345发布日期:2022-12-21 00:23阅读:29来源:国知局
防盗装置及防盗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商品保护技术领域,具体涉及防盗装置及防盗系统。


背景技术:

2.目前市场上的商品经常放在包装盒(包装盒是日常生活中较为常见的用来包装产品的盒子,使用包装盒,方便携带各种各样的产品)中。通常情况下,包装盒将产品包装完毕后,会在包装盒的外部打上包装带,以防止包装盒在非正常情况下打开。但即便如此,商品在运输、售卖过程中经常会出现被盗的情况,包装盒被打开,商品被盗走。
3.为防止上述放置在包装盒(打上包装带)内的商品被盗,行业内设计了新的防盗措施,新的防盗措施主要有两种:一是将使用特殊的保护盒,即将产品装入一个较大的透明盒子中,以随时观察包装盒内的产品情况,但这种防盗方式占用空间较大,使用时尺寸限制性也较大;二是采用现有的蜘蛛式报警标签,将蜘蛛式报警标签捆绑在包装盒外,以此起到防盗作用,但是,这种蜘蛛式报警标签拆装比较麻烦,拆装效率较低,使用起来不方便。
4.为克服以上两种防盗措施中的不足之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申请201710662800.3公开了一种保护盒保护装置及其报警方法,保护装置包括:底座;活动连接于底座上的盖体;固设于盖体内的线路板;设置于盖体内并与线路板电连接的报警器;锁定组件,锁定组件能与线路板间歇式接触;当锁定组件锁定时,其与线路板接触并使报警器与线路板断电,当锁定组件解锁时,其与线路板分离且报警器与线路板通电;另外,线路板上安装有一安装座,在安装座内安装有与报警器电连接的发光器与接收器,在底座上开设有与发光器和接收器相应的孔,发光器与接收器间的光信号能穿过该孔投射于包装盒上,当接收器接收的光信号发生变化时,所述线路板与报警器通电;当水平移动本装置时,整个装置的位置发生变化,使得发光器与接收器之间产生的光信号与在初始位置上产生的光信号不同,以此来触发报警器报警,当在竖直方向上提起本装置时,发光器与接收器之间的光信号距离发生改变,也会触发报警器报警。该实用新型申请可以实现保护装置在水平移动、垂直移动后触发报警。
5.但是,该专利中的保护装置通过红外反射光强度来检测包装盒保护装置的平面位移距离和垂直位移距离,当保护装置在同色系或渐变色系的包装盒上移动时,由于移动前和移动后的反射光强变化很小,即红外接收管检测到的反射信号变化也很小,就会导致保护装置无法检测出移动变化,就会出现保护装置被移动到无法保护的位置上而不会触发报警的情况,从而产生了防盗漏洞。


技术实现要素:

6.设计目的:为避免背景技术中的不足,设计一种不仅防盗效果更好,而且能够提高检测效果,同时能够提高装配效率的防盗装置及防盗系统。
7.设计方案:为实现上述设计目的。
8.1、所述防盗装置本体内设有光学透镜且光学透镜正对感光模块中的图像接收器,
所述电子组件中的发光器产生的光线在通过检测窗口后能够照射到位于检测窗口外侧的物品,物品表面的反射光在通过检测窗口及光学透镜后能够被图像接收器接收的设计,是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之一。这样设计的目的在于:发光器产生的光线照射到物品(包装盒的接触面),从物品表面反射的光经过光学透镜聚焦后被图像接收端(图像接收器)接收,在感光模块中形成图像,通过图像的采集和对采集图像的比对,实现位移的检测,即本技术通过图像传感器对装置的位移检测,使得装置在同色系或渐变色系的包装盒上移动量也能得到准确检测,从而提高了装置的防盗效果。
9.2、所述检测窗口内设有光学透镜的设计,是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之二。这样设计的目的在于:在检测窗口设置光学透镜,这样无需额外增加光学透镜安装空间,有利于防盗装置的小型化。
10.3、所述光学透镜的一侧设有倾斜设置的折射镜且折射镜的上端头正对发光器、下端头位于检测窗口内,所述发光器产生的光线通过折射镜的两次折射后通过检测窗口且通过检测窗口的光线垂直检测窗口的孔径面的设计,是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之三。这样设计的目的在于:所述光学透镜的一侧设有倾斜设置的折射镜且折射镜的上端头正对发光器、下端头位于检测窗口内,所述发光器产生的光线通过折射镜的两次折射后通过检测窗口且通过检测窗口的光线垂直检测窗口的孔径面,折射镜的设置不仅能够降低发光器位置设置的要求(结构设计能够能到优化,使得防盗装置本体内已有空间能够被更合理的利用,从而实现防盗装置的小型化),而且能够提高光线通过检测窗口的量(这样检测效果更好)。
11.4、所述光学透镜和折射镜为一体结构的设计,是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之四。这样设计的目的在于:所述光学透镜和折射镜为一体结构,这样不仅能够降低光学透镜和折射镜的安装难度,而且能够提高光学透镜和折射镜的安装效率。
12.5、所述防盗装置本体内设有用于将控制单元中的主控芯片唤醒的微动传感器的设计,是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之五。这样设计的目的在于:所述防盗装置本体内设有用于将控制单元中的主控芯片唤醒的微动传感器,当包装盒静止时,除主控芯片处于低功耗运行状态,其他部件均处于掉电状态,防盗装置功耗极低,从而延长装置的使用寿命。
13.技术方案1:一种防盗装置,包括防盗装置本体,所述防盗装置本体内设有电子组件和感光模块,所述防盗装置本体中的底盖上设有检测窗口,所述防盗装置本体内设有光学透镜且光学透镜正对感光模块中的图像接收器,所述电子组件中的发光器产生的光线在通过检测窗口后能够照射到位于检测窗口外侧的物品,物品表面的反射光在通过检测窗口及光学透镜后能够被图像接收器接收。
14.技术方案2:一种防盗系统,包括至少一个防盗装置、基站和上位机。
15.本实用新型与背景技术相比,一是防盗装置通过图像传感器对装置的位移检测,使得装置在同色系或渐变色系的包装盒上移动量也能得到准确检测,从而提高了装置的防盗效果;二是防盗装置不仅使用效果好,而且安装效率高。
附图说明
16.图1是防盗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17.图2是防盗装置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18.图3是防盗装置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19.图4是电子组件中的各元器件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20.图5是防盗装置触发时的检测流程示意图。
21.图6是防盗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2.实施例1:参照附图1-图5。一种防盗装置,包括防盗装置本体1,防盗装置本体1中的底盖101通过转动轴可枢转地连接于防盗装置本体1中的主体的底部,主体包含有面盖103、内盖104、锁芯105、由锁块和钉构成的连接锁钉106、频率元件107、限位开关按钮108,所述锁块设于底盖上,钉通过注塑或其他成型方式与锁块形成一体式结构,锁芯105、频率元件107、电子组件2、感光模块3以及光学透镜4容纳于面盖103和内盖104形成的容腔内,上锁时,钉插入锁芯105使得主体和底盖101实现连接,所述防盗装置本体1内设有电子组件2和感光模块3,所述防盗装置本体1中的底盖101上设有检测窗口102,所述防盗装置本体1内设有光学透镜4且光学透镜4正对感光模块3中的图像接收器31,所述电子组件2中的发光器21产生的光线在通过检测窗口102后能够照射到位于检测窗口102外侧的物品,物品表面的反射光在通过检测窗口102及光学透镜4后能够被图像接收器31接收。所述检测窗口102内设有光学透镜4。
23.所述物品为包装盒,在将防盗装置本体1与包装盒绑定且防盗装置本体1中的底盖101与包装盒上的对应的面实现面面接触时,发光器21产生的光线能够通过检测窗口102并照射到该包装盒的接触面上且经接触面反射的反射光线在通过光学透镜4的聚焦后被图像接收器31接收。由于光学透镜4聚焦距离有限,防盗装置抬起过高(即底盖101与接触面之间的垂直分离距离大于光学透镜4的有效聚焦距离)会导致主控芯片检测不到位移,会造成新的防盗漏洞;在防盗装置本体1中的底盖101与包装盒接触面之间的垂直分离距离大于光学透镜4的有效聚焦距离时防盗装置本体1将触发报警,这样就能解决这个新缺陷。具体的,利用占空比的计算方法解决上述缺陷问题,当包装盒相对底盖101在垂直方向移动时,包装盒(接触面)和底盖101之间的间距不同,控制单元22中的主控芯片检测到的反射信号(光线反射信号)占空比是不同的,随着两者(包装盒和底盖101)之间的间距变大占空比阈值变大,在两者之间的间距大于光学透镜4的有效聚焦距离时,此时主控芯片检测到的占空比阈值大于设置的占空比阈值,防盗装置触发报警,利用占空比的计算方法无需额外设置元器件,且受外界干扰小,同时检测精准度高的优点;也可以是采用测距方法解决上述缺陷问题,即设置一个距离检测传感器,当距离检测传感器检测到的抬起距离(包装盒和底盖101之间的间距)超过光学透镜4的有效聚焦距离时防盗装置触发报警。
24.所述感光模块3能够将图像接收器31接收的图像信息传输给电子组件2中的控制单元22,所述控制单元22内包含有主控芯片,主控芯片优选采用蓝牙、低功耗、系统级的nrf52833芯片,其可搭配不同传感器(位移、微动、温度等传感器)封装而成,传感器的种类、数量可根据需要进行选择。发光器21优选led发光二极管。
25.微动传感器24、发光器21、报警器25、感光模块3、限位开关26、无线通讯模块23以及给电子组件2供电能的电池均电连接于主控芯片,且微动传感器24、发光器21、报警器25、感光模块3、限位开关26、无线通讯模块23以及电池与主控芯片的电连接为现有技术,故在此不再赘述。报警器25可以采用声音报警,或者发光报警,或者兼具声音报警和发光报警,
提供声音报警的器件优选采用蜂鸣器,提供发光报警的器件优选采用led。电池优选采用cr2450纽扣电池。感光模块内还包括有驱动芯片。
26.所述光学透镜4的一侧设有倾斜设置的折射镜5且折射镜5的上端头正对发光器21、下端头位于检测窗口102内,所述发光器21产生的光线通过折射镜5的两次折射后通过检测窗口102且通过检测窗口102的光线垂直检测窗口102的孔径面。所述光学透镜4和折射镜5为一体结构,所述光学透镜4为凸透镜,所述光学透镜4和折射镜5由光学玻璃制成。所述折射镜5上端头为扇形端头,且扇形端头的端面为外凸弧形端面,所述折射镜5下端头为条形端头,且条形端头的端面为平面,所述条形端头的端面斜向下设置且条形端头的端面位于光学透镜4的下方;外凸弧形端面能够对发光器21起到聚光折射作用,经过外凸弧形端面形成的聚光光线在折射镜5下端面再次折射后射出折射镜5,射出折射镜5的聚光光线垂直检测窗口102的孔径面,聚光光线能够更好的照亮物品,提高防盗装置的检测效果,另外,光线在位于光学透镜4下方的折射镜5下端面处折射,这样能够使得光线有效照亮感光模块3有效拍摄区域。
27.所述电子组件2中还包含有无线通讯模块23,控制单元22能够将通过无线通讯模块23将数据定时上传。所述防盗装置本体1内设有用于将控制单元22中的主控芯片从休眠模式中唤醒的微动传感器24。
28.使用时,将包装带或打包带以十字交叉的形式从底盖101与主体形成的空隙中穿过,把底盖101与包装带或打包带可靠绑定,再把底盖101与主体上锁,从而把防盗装置与包装盒连接在一起,限位开关按钮108把限位开关26按下,防盗装置进入保护状态。
29.当包装盒静止时,除主控芯片处于低功耗运行状态,其他部件均处于掉电状态,防盗装置功耗极低,此时任何对商品的移动都将导致防盗装置的微动传感器的导通状态发生变化,从而引起电平变化唤醒主控芯片,主控芯片开启感光模块中的感光模块电源,并对驱动芯片初始化,点亮发光器21并通过与光学透镜4一体的折射镜5照亮防盗装置的底部并照射物品(包装盒的接触面),从物品表面反射的光经过光学透镜4聚焦后被图像接收端(图像接收器31)接收,由驱动芯片对比对图像进行实时计算相对位移值,再由主控芯片定时读取,累积水平方向x轴与y轴的位移值,将读取累计值与警戒值比对判断是否驱动报警器25报警,通过图像比对计算相对位移值的技术为现有技术,故在此不在进一步赘述。
30.实施例2: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参照附图6。一种防盗系统,包括至少一个一种防盗装置、基站和上位机。上位机,可以是终端用户使用的电脑、手机、手持机等终端设备,基站收集到的信息传递给上位机,上位机才能把警示信息传给终端用户。防盗装置与基站之间可通过ble蓝牙低功耗技术或zigbee技术进行无线通讯。系统工作时,当附着有防盗装置的包装盒被客人拿起时,就会被主控芯片记录,并且定时上传给基站,基站将数据传输到上位机(可以是服务器或远程服务器)进行处理,这样每件商品被客户拿起观察的次数都会被记录处理,这些数据可为后期的陈列防盗提供意见。当收到传感器传递信号时,按2.4g私有协议完成数据传输,之后防盗装置正常工作,进入低功耗模式并实时监听环境状态。
31.需要理解到的是:上述实施例虽然对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思路作了比较详细的文字描述,但是这些文字描述,只是对本实用新型设计思路的简单文字描述,而不是对本实用新型设计思路的限制,任何不超出本实用新型设计思路的组合、增加或修改,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