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继电保护报警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548968发布日期:2023-03-22 10:22阅读:88来源:国知局
一种继电保护报警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继电保护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继电保护报警装置。


背景技术:

2.继电保护是指研究电力系统故障和危及安全运行的异常工况,以探讨其对策的反事故自动化措施,继电保护的基本任务是:当电力系统发生故障或异常工况时,在可能实现的最短时间和最小区域内,自动将故障设备从系统中切除,或发出信号由值班人员消除异常工况根源,以减轻或避免设备的损坏和对相邻地区供电的影响,在对电力系统进行继电保护的过程中,当电力系统发生故障时,为了及时让工作人员察觉,往往需要一种继电保护报警装置。
3.在中国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公开说明书cn 210775331 u中公开的一种继电保护报警装置,虽然,该继电保护报警装置能够提高检测的效率,但是,该继电保护报警装置,在使用的过程中,其难以微调角度,导致其容易因无法根据使用需求改变角度而增加使用难度,并且其正面难以得到保护,导致其在使用的过程中容易因正面受到外物碰撞而发生损坏,综上所述,该继电保护报警装置,存在不便使用和使用寿命不太长的缺点。


技术实现要素:

4.(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继电保护报警装置,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6.(二)技术方案
7.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继电保护报警装置,包括支撑底板和第一继电保护报警器,所述支撑底板的上表面设置有半圆形支撑盘,所述半圆形支撑盘的一侧转动连接有第二支撑柱,所述半圆形支撑盘和第二支撑柱的数量均为两个,一个所述半圆形支撑盘的一侧开设有第二限位槽,一个所述第二支撑柱的另一端与另一个所述第二支撑柱的一端之间设置有第一支撑柱,所述第一支撑柱与第一继电保护报警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继电保护报警器的侧面设置有第三限位柱,所述第三限位柱和第一继电保护报警器均与半圆形支撑盘转动连接,一个所述第二支撑柱的一端设置有双弧面长板,所述双弧面长板的一侧螺纹连接有第二限位柱,所述第二限位柱与第二限位槽螺纹连接;所述第一继电保护报警器的一侧设置有第一限位柱,所述第一继电保护报警器的顶部设置有支撑块,所述支撑块的数量为两个,一个所述支撑块的侧面与另一个所述支撑块的另一侧面之间转动连接有支撑轴,所述支撑轴的外表面设置有支撑筒,所述支撑筒的外表面设置有连接长板,所述连接长板的侧面设置有防护端盖,所述防护端盖与第一限位柱活动连接,一个所述支撑块的侧面设置有第一支撑方杆,一个所述支撑块的另一侧面设置有第二支撑方杆,所述支撑轴的一端设置有第四支撑方杆,所述第四支撑方杆的侧面开设有第一支撑槽,所述第一支撑槽的一端内侧壁设置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一端设
置有第三支撑方杆,所述第三支撑方杆的侧面设置有限位方杆,所述限位方杆分别与第一支撑方杆和第二支撑方杆活动连接,所述第四支撑方杆分别与第二支撑方杆、第一支撑方杆和一个支撑块转动连接。
8.可选的,所述第二支撑柱贯穿于半圆形支撑盘,所述第二限位槽的数量为若干个,一个所述半圆形支撑盘的一侧设置有第一限位长板。
9.可选的,所述第一继电保护报警器贯穿于部分第一支撑柱,所述第二支撑柱和第一支撑柱均与支撑底板转动连接。
10.可选的,所述支撑底板的内部设置有半圆形支撑柱,所述半圆形支撑柱与第一支撑柱转动连接。
11.可选的,所述第二限位柱贯穿于双弧面长板,所述双弧面长板与一个半圆形支撑盘转动连接。
12.可选的,所述支撑轴贯穿于支撑块,所述支撑轴的外表面设置有限位环,所述限位环与支撑块转动连接。
13.可选的,所述第一继电保护报警器的侧面设置有半回形把手,所述支撑筒与第一继电保护报警器转动连接,所述限位方杆与第四支撑方杆滑动连接。
14.可选的,所述第三支撑方杆的侧面设置有连接方杆,所述连接方杆的侧面设置有第二限位长板,所述连接方杆和第二限位长板均与第四支撑方杆滑动连接。
15.(三)有益效果
16.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继电保护报警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7.1、该继电保护报警装置,通过半圆形支撑柱的设置,使该继电保护报警装置具备了防止第一支撑柱沿着支撑底板滑动的效果,通过第一支撑柱、半圆形支撑盘和第二限位柱的配合设置,在使用的过程中可以使第一继电保护报警器小幅度转动,从而起到了微调第一继电保护报警器角度的作用,进而起到了避免第一继电保护报警器在使用的过程中因无法根据使用需求改变角度而增加使用难度的作用,达到了方便使用的目的。
18.2、该继电保护报警装置,通过第一限位柱的设置,使该继电保护报警装置具备了防止防护端盖覆盖在第一继电保护报警器上时发生晃动的效果,通过支撑轴、第一弹簧和限位方杆的配合设置,在使用的过程中可以使防护端盖覆盖在第一继电保护报警器的正面,从而起到了使防护端盖保护第一继电保护报警器正面的作用,进而起到了避免第一继电保护报警器在使用的过程中因正面受到外物碰撞而发生损坏的作用,达到了使用寿命长的目的。
附图说明
19.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20.图2为本实用新型后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21.图3为本实用新型侧视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22.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3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23.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一正视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24.图6为本实用新型俯视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25.图7为本实用新型图6中b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26.图8为本实用新型第二正视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27.图中:1、防护端盖;2、支撑筒;3、连接长板;4、支撑轴;5、支撑块;6、半回形把手;7、第一限位柱;8、支撑底板;9、双弧面长板;10、第一限位长板;11、第二限位槽;12、第二支撑方杆;13、第三支撑方杆;14、第四支撑方杆;15、第一支撑方杆;16、半圆形支撑盘;17、第一继电保护报警器;18、第一支撑槽;19、第二支撑柱;20、第一支撑柱;21、半圆形支撑柱;22、第三限位柱;23、第二限位柱;24、限位环;25、限位方杆;26、连接方杆;27、第二限位长板;28、第一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28.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29.实施例1
30.请参阅图1至图8,本实用新型提供技术方案:一种继电保护报警装置,包括支撑底板8和第一继电保护报警器17,支撑底板8的上表面设置有半圆形支撑盘16,半圆形支撑盘16的一侧转动连接有第二支撑柱19,半圆形支撑盘16和第二支撑柱19的数量均为两个,一个半圆形支撑盘16的一侧开设有第二限位槽11,一个第二支撑柱19的另一端与另一个第二支撑柱19的一端之间设置有第一支撑柱20,第一支撑柱20与第一继电保护报警器17固定连接,第一继电保护报警器17的侧面设置有第三限位柱22,第三限位柱22和第一继电保护报警器17均与半圆形支撑盘16转动连接,一个第二支撑柱19的一端设置有双弧面长板9,双弧面长板9的一侧螺纹连接有第二限位柱23,第二限位柱23与第二限位槽11螺纹连接,第二支撑柱19贯穿于半圆形支撑盘16,第二限位槽11的数量为若干个,一个半圆形支撑盘16的一侧设置有第一限位长板10,第一继电保护报警器17贯穿于部分第一支撑柱20,第二支撑柱19和第一支撑柱20均与支撑底板8转动连接,支撑底板8的内部设置有半圆形支撑柱21,半圆形支撑柱21与第一支撑柱20转动连接,第二限位柱23贯穿于双弧面长板9,双弧面长板9与一个半圆形支撑盘16转动连接。
31.使用时,挪动第一继电保护报警器17,使第一继电保护报警器17与电力系统连接,此时可通过第一继电保护报警器17对电力系统进行继电保护,并且当电力系统发生故障或异常工况时,第一继电保护报警器17发出信号,以便提示值班人员消除异常工况,在第一继电保护报警器17对电力系统进行继电保护的过程中,转动第二限位柱23,使第二限位柱23与一个第二限位槽11脱离连接,转动双弧面长板9,使双弧面长板9沿着一个半圆形支撑盘16转动,第二支撑柱19分别沿着支撑底板8和半圆形支撑盘16转动,第一支撑柱20分别沿着支撑底板8和半圆形支撑柱21转动,半圆形支撑柱21能够防止第一支撑柱20沿着支撑底板8滑动,第一继电保护报警器17和第三限位柱22均沿着半圆形支撑盘16转动,当第二限位柱23与另一个第二限位槽11相互对应时,使第二限位柱23与另一个第二限位槽11螺纹连接,在此过程中,第一继电保护报警器17能够小幅度转动,使第一继电保护报警器17的角度能够微调,使第一继电保护报警器17在使用的过程中能够避免因无法根据使用需求改变角度而增加使用难度,使本装置能够方便使用。
32.实施例2
33.请参阅图1至图8,本实用新型提供技术方案:一种继电保护报警装置,包括第一继电保护报警器17,第一继电保护报警器17的一侧设置有第一限位柱7,第一继电保护报警器17的顶部设置有支撑块5,支撑块5的数量为两个,一个支撑块5的侧面与另一个支撑块5的另一侧面之间转动连接有支撑轴4,支撑轴4的外表面设置有支撑筒2,支撑筒2的外表面设置有连接长板3,连接长板3的侧面设置有防护端盖1,防护端盖1与第一限位柱7活动连接,一个支撑块5的侧面设置有第一支撑方杆15,一个支撑块5的另一侧面设置有第二支撑方杆12,支撑轴4的一端设置有第四支撑方杆14,第四支撑方杆14的侧面开设有第一支撑槽18,第一支撑槽18的一端内侧壁设置有第一弹簧28,第一弹簧28的一端设置有第三支撑方杆13,第三支撑方杆13的侧面设置有限位方杆25,限位方杆25分别与第一支撑方杆15和第二支撑方杆12活动连接,第四支撑方杆14分别与第二支撑方杆12、第一支撑方杆15和一个支撑块5转动连接,支撑轴4贯穿于支撑块5,支撑轴4的外表面设置有限位环24,限位环24与支撑块5转动连接,第一继电保护报警器17的侧面设置有半回形把手6,支撑筒2与第一继电保护报警器17转动连接,限位方杆25与第四支撑方杆14滑动连接,第三支撑方杆13的侧面设置有连接方杆26,连接方杆26的侧面设置有第二限位长板27,连接方杆26和第二限位长板27均与第四支撑方杆14滑动连接。
34.使用时,当根据使用需求改变第一继电保护报警器17的角度后,拉动第三支撑方杆13,使第一支撑槽18被拉伸,连接方杆26和第二限位长板27均沿着第四支撑方杆14滑动,限位方杆25分别沿着第一支撑方杆15和第四支撑方杆14滑动,当限位方杆25与第一支撑方杆15脱离连接后,转动第三支撑方杆13,使第四支撑方杆14分别沿着第一支撑方杆15、一个支撑块5和第三支撑方杆13转动,支撑轴4和限位环24分别沿着支撑块5转动,支撑筒2沿着第一继电保护报警器17转动,防护端盖1转动,当第四支撑方杆14转动至与第三支撑方杆13完全重合时,第一限位柱7进入到防护端盖1内,第一限位柱7能够防止防护端盖1覆盖在第一继电保护报警器17上时发生晃动,松开第三支撑方杆13,第一支撑槽18由拉伸状态变为压缩状态,使限位方杆25进入到第二支撑方杆12内,在此过程中,防护端盖1能够覆盖在第一继电保护报警器17的正面,使防护端盖1能够保护第一继电保护报警器17的正面,使第一继电保护报警器17在使用的过程中能够避免因正面受到外物碰撞而发生损坏,使本装置的使用寿命长。
35.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