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河道暗涵用的防水气体检测报警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303013发布日期:2023-02-28 23:15阅读:84来源:国知局
一种河道暗涵用的防水气体检测报警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河道暗涵内气体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河道暗涵用的防水气体检测报警装置。


背景技术:

2.随着城市化发展,河道暗涵中淤泥清理已经成为现代化城市治理的难题。特别是近年城市化发展迅猛,工业和生活污水大量流入暗涵,使得河道暗涵淤泥和一些建设生活垃圾淤塞河道暗涵的现象更加严重,由于河道暗涵内部淤积减小了行洪断面,影响河道的行洪能力,有导致城市内涝的风险,同时严重威胁城市排水系统的安全,因此河道暗涵的清理工作势在必行,河道暗涵的清淤工程中由于不仅有淤泥淤积,还存在有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而实际清淤过程中,暗涵内存在有害气体对工人产生危害,需要实时进行气体监测,确保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所以需要用到河道暗涵用的防水气体检测报警装置。
3.现有的河道暗涵用的防水气体检测报警装置存在的缺陷是:在对河道暗涵进行清淤时有大量泥水飞溅,普通的气体检测探头不防水容易损坏,容易导致清淤时暗涵内存在有害气体对工人产生危害,确保河道暗涵内清淤工作的正常进行,而且不方便对河道暗涵内部的气体进行过滤与除臭,容易导致河道暗涵内部有害气体持续蔓延,对工人和周围的行人产生危害。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河道暗涵用的防水气体检测报警装置。
5.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6.一种河道暗涵用的防水气体检测报警装置,包括检测箱,所述检测箱的两侧皆活动安装有防水型气体检测仪,所述防水型气体检测仪的顶部皆活动安装有定位架,所述定位架的相对面皆贯穿设置有内螺纹套,所述内螺纹套的内部皆固定安装有螺纹栓,所述检测箱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分隔板,所述分隔板的顶部固定设置有过滤箱,所述过滤箱内部的两端等距安装有卡板,所述卡板之间活动设置有过滤网,所述过滤网的一侧等距设置有活性炭网,所述过滤箱的贯穿安装有进风扇,所述进风扇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排风扇,所述过滤箱的顶部活动设置有进气管,所述进气管的一侧活动设置有排气管,所述分隔板的底部固定安装有蓄电池,所述过滤箱的底部活动安装有安装底板。
7.优选的,所述检测箱的顶部固定安装提手,所述检测箱的两侧皆贯穿设置有伸缩管,所述检测箱的表面通过铰链活动安装有箱门,箱门的表面贯穿设置有门锁,所述检测箱的底部等距设置有固定套。
8.优选的,所述固定套的表面螺纹安装有固定栓。
9.优选的,所述过滤网与活性炭网的表面固定安装有密封板,密封板的表面固定安装有拉手。
10.优选的,所述安装底板的底部固定设置有支撑垫,所述安装底板内部的两侧皆贯穿安装有安装栓,所述安装底板的顶部等距安装有插杆。
11.优选的,所述箱门的表面固定安装有控制按钮。
1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3.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4.通过在检测箱的两侧皆活动安装有防水型气体检测仪,能够利用定位架对防水型气体检测仪进行限位,然后旋转螺纹栓,接着利用螺纹栓在内螺纹套进行左右移动,从而对防水型气体检测仪进行定位,然后利用防水型气体检测仪对河道暗涵内部的气体进行检测与报警工作,接着利用蓄电池为防水型气体检测仪提供电能,能够对河道暗涵内部的气体进行持续检测工作,然后利用防水型气体检测仪防止清淤时飞溅的大量泥水影响气体检测工作的正常进行,避免清淤时暗涵内存在有害气体对工人产生危害,确保河道暗涵内清淤工作的正常进行;且通过在分隔板的顶部固定设置有过滤箱,能够利用蓄电池为进风扇提供电能,接着利用进风扇配合进气管将自然风导入过滤箱的内部,然后利用过滤网将气体进行初步过滤,接着利用两个活性炭网将气体进行过滤与除臭,然后利用排气管将洁净的气体导出,提高河道暗涵内部气体的洁净度,能够缓解有害气体对工人产生的危害。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7.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防水型气体检测仪局部立体图;
18.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过滤箱局部立体图。
19.图中:1、进气管;2、防水型气体检测仪;201、定位架;202、内螺纹套;203、螺纹栓;3、控制按钮;4、检测箱;401、伸缩管;402、固定套;403、箱门;404、门锁;405、固定栓;5、安装底板;501、支撑垫;502、安装栓;503、插杆;6、排气管;7、过滤箱;701、过滤网;702、活性炭网;703、卡板;704、进风扇;705、密封板;706、排风扇;707、拉手;8、提手;9、分隔板;10、蓄电池。
具体实施方式
20.为了更好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结构及功能,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21.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河道暗涵用的防水气体检测报警装置,包括检测箱4,检测箱4的顶部固定安装提手8,检测箱4的两侧皆贯穿设置有伸缩管401,检测箱4的表面通过铰链活动安装有箱门403,箱门403的表面贯穿设置有门锁404,检测箱4的底部等距设置有固定套402,固定套402的表面螺纹安装有固定栓405,箱门403的表面固定安装有控制按钮3;
22.具体的,如图1和图2所示,使用时,通过在检测箱4的顶部固定安装提手8,能够利用提手8将检测箱4进行位置调整,便于工作人员进行携带,接着利用伸缩管401将导线进行贯穿,能够对导线进行保护,防止导线受损,然后利用控制按钮3启动电器设备;
23.检测箱4的两侧皆活动安装有防水型气体检测仪2,防水型气体检测仪2的顶部皆
活动安装有定位架201,定位架201的相对面皆贯穿设置有内螺纹套202,内螺纹套202的内部皆固定安装有螺纹栓203,检测箱4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分隔板9;
24.具体的,如图1和图3所示,使用时,通过在检测箱4的两侧皆活动安装有防水型气体检测仪2,能够利用定位架201对防水型气体检测仪2进行限位,然后旋转螺纹栓203,接着利用螺纹栓203在内螺纹套202进行左右移动,从而对防水型气体检测仪2进行定位,然后利用防水型气体检测仪2对河道暗涵内部的气体进行检测与报警工作,接着利用蓄电池10为防水型气体检测仪2提供电能,能够对河道暗涵内部的气体进行持续检测工作,然后利用防水型气体检测仪2防止清淤时飞溅的大量泥水影响气体检测工作的正常进行,避免清淤时暗涵内存在有害气体对工人产生危害,确保河道暗涵内清淤工作的正常进行,拆装简单,便于工作人员进行维护工作,防水型气体检测仪2通过导线与控制按钮3进行电性连接,该防水型气体检测仪2的型号可为kp810,防水型气体检测仪2采用先进技术的超低功耗微控元件超高亮led显示、液晶数字显示读数超小的体积、精巧的设计超高度防水设计传感器故障自检、自动校准功能、减小测量误差提供可更换的直插式模块传感器两级三重报警(声、光、振动)声光报警可清晰辨认壳体采用工程塑胶精铸而成防滑、防水、防尘、防爆手感好,小巧,便于携带;
25.分隔板9的顶部固定设置有过滤箱7,过滤箱7内部的两端等距安装有卡板703,卡板703之间活动设置有过滤网701,过滤网701的一侧等距设置有活性炭网702,过滤箱7的贯穿安装有进风扇704,进风扇704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排风扇706,过滤网701与活性炭网702的表面固定安装有密封板705,密封板705的表面固定安装有拉手707,过滤箱7的顶部活动设置有进气管1,进气管1的一侧活动设置有排气管6,分隔板9的底部固定安装有蓄电池10;
26.具体的,如图2和图4所示,使用时,通过在分隔板9的顶部固定设置有过滤箱7,能够利用蓄电池10为进风扇704提供电能,接着利用进风扇704配合进气管1将自然风导入过滤箱7的内部,然后利用过滤网701将气体进行初步过滤,接着利用两个活性炭网702将气体进行过滤与除臭,然后利用排气管6将洁净的气体导出,提高河道暗涵内部气体的洁净度,能够缓解有害气体对工人产生的危害;
27.过滤箱7的底部活动安装有安装底板5,安装底板5的底部固定设置有支撑垫501,安装底板5内部的两侧皆贯穿安装有安装栓502,安装底板5的顶部等距安装有插杆503;
28.具体的,如图1和图2所示,使用时,通过在过滤箱7的底部活动安装有安装底板5,能够利用插杆503与固定套402进行活动连接,然后拧紧固定栓405进行固定,再利用安装栓502将安装底板5安装在清淤设备上,接着利用橡胶支撑垫501避免装置的刚性连接。
29.工作原理:使用时,首先,通过提手8将检测箱4进行位置调整,便于工作人员进行携带,接着利用伸缩管401将导线进行贯穿,能够对导线进行保护,防止导线受损,然后利用控制按钮3启动电器设备,再利用插杆503与固定套402进行活动连接,然后拧紧固定栓405进行固定,再利用安装栓502将安装底板5安装在清淤设备上;
30.其次,通过定位架201对防水型气体检测仪2进行限位,然后旋转螺纹栓203,接着利用螺纹栓203在内螺纹套202进行左右移动,从而对防水型气体检测仪2进行定位,然后利用防水型气体检测仪2对河道暗涵内部的气体进行检测与报警工作,接着利用蓄电池10为防水型气体检测仪2提供电能;
31.最后,通过蓄电池10为进风扇704提供电能,接着利用进风扇704配合进气管1将自
然风导入过滤箱7的内部,然后利用过滤网701将气体进行初步过滤,接着利用两个活性炭网702将气体进行过滤与除臭,然后利用排气管6将洁净的气体导出。
32.可以理解,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一些实施例进行描述的,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悉的,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特征和实施例进行各种改变或等效替换。另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教导下,可以对这些特征和实施例进行修改以适应具体的情况及材料而不会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此处所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所有落入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内的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