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批量地质灾害监测待监测设备离线状态判定方法与装置与流程

文档序号:35347823发布日期:2023-09-07 21:08阅读:121来源:国知局
一种大批量地质灾害监测待监测设备离线状态判定方法与装置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地质监测,特别是涉及一种大批量地质灾害监测待监测设备离线状态判定方法与装置。


背景技术:

1、

2、早期地质灾害监测主要靠人工观测地表变化特征,但受气候条件及地形通视影响不能持续监测、自动化程序低、人力投入大、数据难及时处理且监测周期过长等弊端,导致预防效果不太理想。后面随着人类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地质灾害领域的自动化专业监测设备(普适性监测设备)应运而生,使用自动化的监测设备代替人工监测后,能使布置了监测设备的隐患点监测信息第一时间送达到互联网平台端,平台可以通过对接收的监测数据进行计算后对可能要发生灾害的隐患点作出及时预警,对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起到了重大作用。

3、随着地质灾害监测设备数量日益增多,监测设备出现故障或其它原因导致数据不能传输到平台端的情况越来越多,管理者对待监测设备的在线情况(在线率)越来越重视,需要及时掌握各监测待监测设备的状态,并安排进行问题排查和维修。

4、现有技术中,对于待监测设备的状态监测通常都需要直接与数据库进行交互,来查询待监测设备是否在上报周期内进行正常上报,从而来判断待监测设备是否在线,但频繁同数据库进行交互无疑会增大数据库压力。

5、鉴于此,克服该现有技术所存在的缺陷是本技术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在减少对数据库的查询压力的前提下进行待监测设备状态的监控。

2、本发明选中如下技术方案:

3、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大批量地质灾害监测待监测设备离线状态判定方法,包括:

4、从数据库中获取所有待监测设备的信息,根据所述所有待监测设备的信息在缓存库中创建所有待监测设备关联的影子设备,所述影子设备用于记录更新待监测设备的上报时间与待监测设备状态;

5、根据每台待监测设备的允许离线时长设置离线倒计时;

6、当所述离线倒计时计数结束时,所述影子设备未更新待监测设备的上报时间时,则相应待监测设备离线并更新影子设备的待监测设备状态;当所述离线倒计时计数结束以前,所述影子设备已更新待监测设备的上报时间时,则待监测设备在线并更新影子设备的待监测设备状态,并将所述离线倒计时重新计数。

7、优选的,所述根据每台待监测设备的允许离线时长设置离线倒计时,具体包括:

8、当所述允许离线时长小于第一预设时长时,所述离线倒计时时长设置为允许离线时长加上第一预设容错时长;

9、当所述允许离线时长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时长时,所述离线倒计时时长设置为允许离线时长加上第二预设容错时长。

10、优选的,所述根据每台待监测设备的允许离线时长设置离线倒计时,具体包括:

11、将允许离线时长相同的待监测设备,设置相同的离线倒计时时长;

12、当存在两个以上数量的待监测设备的允许离线时长相同时,所有允许离线时长相同的待监测设备的离线倒计时时长均设置为允许离线时长加上相同的容错时长,从而保证所有相同允许离线时长的待监测设备的离线倒计时时长一致,从而缓解程序压力。

13、优选的,所述根据每台待监测设备的允许离线时长设置离线倒计时,还包括:

14、将允许离线时长处于预设区间的待监测设备划入同一分组,将所述同一分组中的待监测设备设置相同的离线倒计时时长;

15、获取同一分组中最小允许离线时长的第一待监测设备,以及所述第一待监测设备的最大容错时长;

16、获取同一分组中的最大允许离线时长的第二待监测设备;

17、所述离线倒计时时长小于等于所述最小允许离线时长加上所述最大容错时长,并且大于等于所述最大允许离线时长。

18、优选的,对于存在第三待监测设备的第三允许离线时长加上其容错时长超过当前各分组所对应每一个离线倒计时时长时,方法还包括:

19、获取所述第三待监测设备的第三允许离线时长和相应的容错时长,从已建立的分组中筛选出相应离线倒计时时长满足:n*第i离线倒计时时长<=第三允许离线时长<=(n+1)*第i离线倒计时时长,并且,(n+1)*第i离线倒计时时长-第三允许离线时长<=第三容错时长;

20、将所述第三待监测设备的影子设备划分到由第i离线倒计时时长表征的第i分组,并就其离线倒计时次数设置为n+1;

21、其中,每次完成第i离线倒计时时长下就所述第三待监测设备的离线分析结果为无上报,则所述离线倒计时次数自减1;若所述离线倒计时次数归零则确认所述第三待监测设备离线;若在离线倒计时归零前确认收到第三待监测设备的上报则重置所述离线倒计时次数设置为n+1。

22、优选的,对于所述进行多次离线倒计时的待监测设备数量超过一个分组的预设数量上限时,执行一轮分组更新操作,以便将原本由多次离线倒计时完成离线计时的待监测设备尝试性的以分组更新操作完成新分组的建立。

23、优选的,当相同上报周期的待监测设备数量大于预设数量时,将所有相同上报周期的待监测设备进行分簇,每一簇中待监测设备的数量均小于或等于所述预设数量,将不同簇中待监测设备的初始上报时间点进行不同时长的延后,保证不同簇的待监测设备在不同的时间点进行信息上报,从而将不同簇的待监测设备的上报信息分批接收,减轻判定程序的压力。

24、优选的,当所述影子设备的待监测设备状态由在线更新为离线或者由离线更新为在线时,将该影子设备对应在数据库中的待监测设备状态更新为影子设备的当前待监测设备状态。

25、优选的,当所述影子设备的待监测设备状态由在线更新为离线或者由离线更新为在线时,将该影子设备打上未同步标签;

26、建立定时调度任务,所述定时调度任务的调度周期为预设周期,所述定时调度任务获取所述缓存库中所有带有未同步标签的影子设备,并将所有带有未同步标签的影子设备在数据库中待监测设备状态同步为影子设备的当前待监测设备状态,同时将所有带有未同步标签的影子设备改为已同步标签。

27、第二方面,一种大批量地质灾害监测待监测设备离线状态判定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通信连接的存储器;其中,所述存储器存储有可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的指令,所述指令被所述处理器执行,用于执行所述的大批量地质灾害监测待监测设备离线状态判定方法。

28、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大批量地质灾害监测待监测设备离线状态判定方法与装置,通过在缓存库中对每台待监测设备创建影子设备,所述影子设备用于记录待监测设备基础信息、上报时间、待监测设备的当前状态和离线倒计时中的一个或者多个,通过影子设备来查询待监测设备的离线倒计时以及最后一次上报时间,来判断待监测设备是否离线,因此大部分的查询过程仅需要同缓存库进行交互,而无需频繁同数据库进行交互,极大的减少了数据库的压力。



技术特征:

1.一种大批量地质灾害监测待监测设备离线状态判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批量地质灾害监测待监测设备离线状态判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每台待监测设备的允许离线时长设置离线倒计时,具体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批量地质灾害监测待监测设备离线状态判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每台待监测设备的允许离线时长设置离线倒计时,具体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大批量地质灾害监测待监测设备离线状态判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每台待监测设备的允许离线时长设置离线倒计时,还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大批量地质灾害监测待监测设备离线状态判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对于存在第三待监测设备的第三允许离线时长加上其容错时长超过当前各分组所对应每一个离线倒计时时长时,方法还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大批量地质灾害监测待监测设备离线状态判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对于所述进行多次离线倒计时的待监测设备数量超过一个分组的预设数量上限时,执行一轮分组更新操作,以便将原本由多次离线倒计时完成离线计时的待监测设备尝试性的以分组更新操作完成新分组的建立。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批量地质灾害监测待监测设备离线状态判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当相同上报周期的待监测设备数量大于预设数量时,将所有相同上报周期的待监测设备进行分簇,每一簇中待监测设备的数量均小于或等于所述预设数量,将不同簇中待监测设备的初始上报时间点进行不同时长的延后,保证不同簇的待监测设备在不同的时间点进行信息上报,从而将不同簇的待监测设备的上报信息分批接收,减轻判定程序的压力。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批量地质灾害监测待监测设备离线状态判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影子设备的待监测设备状态由在线更新为离线或者由离线更新为在线时,将该影子设备对应在数据库中的待监测设备状态更新为影子设备的当前待监测设备状态。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批量地质灾害监测待监测设备离线状态判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影子设备的待监测设备状态由在线更新为离线或者由离线更新为在线时,将该影子设备打上未同步标签;

10.一种大批量地质灾害监测待监测设备离线状态判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通信连接的存储器;其中,所述存储器存储有可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的指令,所述指令被所述处理器执行,用于执行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大批量地质灾害监测待监测设备离线状态判定方法。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一种大批量地质灾害监测待监测设备离线状态判定方法与装置,通过在缓存库中对每台待监测设备创建影子设备,所述影子设备用于记录待监测设备基础信息、上报时间、待监测设备的当前状态和离线倒计时中的一个或者多个,通过影子设备来查询待监测设备的离线倒计时以及最后一次上报时间,来判断待监测设备是否离线,因此大部分的查询过程仅需要同缓存库进行交互,而无需频繁同数据库进行交互,极大的减少了数据库的压力。

技术研发人员:沈旭明,傅锦荣,李泽波,樊旭,黄蓉,代玲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武汉达梦数据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