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报警手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967625发布日期:2023-08-01 12:04阅读:58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能报警手环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报警装置,具体涉及一种智能报警手环。


背景技术:

1、报警手环是一种穿戴式设备,它被设计为在特定情况下发出警报,以提供个人安全或健康危机的早期警告。这些手环一般配备有各种传感器和连接功能,可以监测穿戴者的健康状况、位置、运动状态等,并在检测到异常或者接收到手动触发报警时,通过无线连接向指定的接收设备或者服务发送报警信号。

2、报警手环在许多场合都可以发挥重要作用,例如:

3、由于老年人可能面临突发的健康问题,例如心脏病发作或者跌倒,佩戴报警手环可以帮助他们在出现危险情况时迅速通知亲人或医疗救护人员;

4、报警手环可以帮助家长跟踪孩子的位置,确保他们的安全,有些手环还能让孩子在遇到危险时手动触发报警;

5、报警手环也可以作为防身工具,如果遭遇威胁,可以通过手动触发报警来求助;

6、对于经常进行户外活动的人来说,报警手环可以在他们遇到紧急情况,如迷路、受伤或遭遇危险动物时,发送求救信号;

7、对于有心脏病、糖尿病等慢性疾病或特殊健康需求的人,报警手环可以监测他们的健康状况,并在检测到问题时及时发出警报;

8、报警手环作为一种能够提供早期警告和保护的穿戴设备,其设计和应用在一定程度上还存在一些固有的缺陷,这些缺点包括了使用方便性、佩戴舒适性,以及其敏感度和准确性等方面的问题:

9、一、传统报警手环的设计往往将报警主机与手环带一体化,这意味着在需要为设备充电时,用户必须首先打开手环带,然后取下手环带与报警主机进行充电。这种设计不仅操作繁琐,而且在充电完成后,因各种原因(例如年老的用户可能会忘记),用户可能会忘记重新佩戴手环,这就增加了在出现紧急情况时无法进行自动或主动报警的风险;

10、二、为了有效地监测生理参数,传统的报警手环需要保持其监测区域与人体皮肤充分接触,而实现充分接触的主要方式是通过调整手环带的松紧度。但这种设计有一定的局限性:如果手环带过于紧,可能会使佩戴者感到不适;反之,如果手环带过于松,则可能会导致监测区域与皮肤接触不足,从而影响监测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11、三、传统的报警手环常常依赖于陀螺仪和加速度传感器来检测是否发生了摔倒事件,其基本原理是,陀螺仪可以感知佩戴者的姿态变化,而加速度传感器可以感知佩戴者的运动状态,当检测到佩戴者的姿态突然改变,同时伴随着加速度的剧烈变化(例如从快速移动到静止),则会被判定为摔倒事件,然而,这种方法存在较高的误报警概率,例如,佩戴者做出剧烈的运动(例如奔跑然后突然停下,或者快速坐下),或者手环被硬物猛烈撞击,都可能被误判为摔倒,从而触发报警,这种误报警不仅会引起不必要的恐慌,还可能导致救援资源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智能报警手环,本发明通过设置独立的无线报警模块,既能作为手环带与手环主机的铰接连接件,又能作为独立的报警件,配合本发明手环主机的偏置安装结构,实现了手环的便捷充电、持续报警、精确生理参数监测,以及准确的摔倒检测,提升了使用安全性和便利性,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

2、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智能报警手环,包括:

3、手环主机,以及与手环主机拆装式配合使用的无线报警模块,当无线报警模块安装在手环主机上时,手环主机与无线报警模块组成报警手环;

4、无线报警模块,其与手环主机之间蓝牙匹配传输信号,手环主机通过无线报警模块进行远程自动无线报警;当无线报警模块独立使用时,无线报警模块通过人工主动方式远程报警;

5、手环带,所述手环带上固定设置有一底座,无线报警模块与底座弹性铰接,无线报警模块作为手环主机与底座的铰接连接件,手环主机通过铰接连接件与手环带弹性铰接,并使得手环主机的监测区域压紧在人体皮肤表面,手环主机偏置设置在手环带的一侧。

6、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手环主机包括主机外壳,主机外壳相对无线报警模块一侧具有一个装配槽,装配槽的一侧开设第一对接口,装配槽的另一侧开设第二对接口,无线报警模块的两侧分别定位安装在第一对接口与第二对接口内。

7、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主机外壳内安装有控制主板,所述控制主板底部的主机外壳内安装有手环电池,手环电池连接控制主板,控制主板上对应第一对接口的位置设置有第一充电触点,第一充电触点一端连接控制主板,另一端伸入至第一对接口内,当无线报警模块与手环主机装配后,第一充电触点与无线报警模块中的第二充电触点导电接触,并通过手环主机端的手环电池为无线报警模块充电。

8、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控制主板上安装有充电接口,控制主板上还安装有第一蓝牙模块、加速度传感器以及陀螺仪,手环主机通过第一蓝牙模块与无线报警模块上的第二蓝牙模块蓝牙匹配交互数据。

9、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手环主机的监测区域设置有生物监测传感器以及压力传感器,手环主机通过铰接连接件弹性压紧在人体皮肤表面,此时压力传感器持续获得一个压力值,生物监测传感器与压力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均与控制主板的信号接收端连接,由加速度传感器、陀螺仪以及压力传感器组合形成自动报警系统。

10、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无线报警模块包括报警外壳、连接块以及对接杆,所述对接杆设置为两根,分别设置在报警外壳的两侧,对接杆插入至装配槽的第一对接口与第二对接口内,连接块与手环带上的底座转动连接,报警外壳内设置有无线报警模组,连接块位于报警外壳的一侧并与报警外壳固定连接,连接块的两侧分别设置一转轴,底座上对应转轴的位置设置有转轴孔,转轴转动安装在转轴孔内,转轴上均安装有扭力弹簧,通过扭力弹簧使得转动块与底座之间弹性铰接。

11、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对接杆包括固定对接杆与活动对接杆,所述固定对接杆插入至手环主机的第一对接口内,活动对接杆插入至手环主机的第二对接口内,固定对接杆的端面上设置有第二充电触点,当固定对接杆插入至第一对接口内时,第一充电触点与第二充电触点导电接触,通过充电触点为无线报警模块充电。

12、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无线报警模组包括模块主板、4g/5g模块、模块电池以及第二蓝牙模块,所述4g/5g模块、第二蓝牙模块均安装于模块主板上,模块电池用于为模块主板供电,所述模块主板固定安装在报警外壳内,模块电池固定安装在连接块内开设的电池腔内,模块电池连接模块主板;

13、当第一充电触点与第二充电触点导电接触时,由手环主机为无线报警模组充电,由第二蓝牙模块与手环主机内的第一蓝牙模块蓝牙匹配传输数据,通过4g/5g模块发送报警信号至远程服务器端,第二充电触点通过电源导线自固定对接杆内部走线连接模块主板。

14、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活动对接杆活动插入至报警外壳一侧开设的活动插槽内,所述活动插槽的底面设置有按压回弹式的报警按键,报警按键一端开槽并安装在模块主板上,活动插槽内还设置有顶出弹簧,顶出弹簧一侧支撑在活动插槽底面,报警按键位于顶出弹簧的弹簧孔内,顶出弹簧的另一侧与插入的活动对接杆接触并将活动对接杆顶出至外部,通过下压活动对接杆接触报警按键实现主动报警,或者通过手环主机监测人体生理参数配合压力传感器实现自动报警。

15、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活动插槽内靠近报警按键的位置设置有一弹性挡环,弹性挡环中间镂空,当活动对接杆挤压弹性挡环后,活动对接杆与报警按键挤压接触,所述活动插槽内壁面开设有导向滑槽,活动对接杆对应导向滑槽的位置设置有导向滑块,导向滑块滑动扣入至导向滑槽中。

16、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一、本发明将报警手环中的无线报警模块独立分设出来作为手环主机的铰接连接件,既能实现手环主机与手环带的连接装配,又能作为独立的报警模组,实现独立手动报警或者配合手环主机进行自动报警,这种结构可以让手环主机单独取下进行充电,而无线报警模块则依旧跟随着手环带,无需反复拆装手环带,使用更加的方便;

17、并且即使佩戴者忘记携带手环主机,还可以使用保留在手臂上的铰接连接件作为报警件进行主动应急报警,增加使用者出行的安全性,防止因为忘记穿戴手环而在紧急情况下时不能进行报警的情况;

18、二、本发明的无线报警模块跟随着手环带设置,当手环主机安装时,只要将活动对接杆压入报警外壳内,然后将其对接插入手环主机内即可完成装配,使得手环主机的拆装更加的方便,效率更高;

19、三、本发明的手环主机与无线报警模块装配后,可以利用弹性铰接端以及手环主机的偏置设计结构,使得手环主机底部的监测区域能够始终压紧在皮肤表面,防止因为监测区域与人体接触不充分,而出现监测数据中断的情况,本发明拥有更好的监测环境,使得监测区域的监测传感器始终能够充分与人体皮肤接触,增加人体生理参数监测的准确性;

20、四、由于本发明的手环主机弹性铰接在无线报警模块一侧,且手环主机呈偏置结构设置,即手环主机偏置设置在手环带一侧与人体压紧,这样当使用者不慎摔倒时,利用较大的冲击力使得手环主机的活动端因为冲击惯性力而打开,这样原本与人体接触压紧的压力传感器的压力数值便会出现短暂中断,此时如果陀螺仪与加速度传感器同时检测到异样,那么即可利用这种判定方式判定佩戴者发生摔倒,进而实现自动报警,减少误报警的情况,增加自动报警的准确率。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