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力施工安全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216502发布日期:2024-03-05 15:06阅读:17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力施工安全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电力施工,尤其涉及一种电力施工安全系统。


背景技术:

1、电力系统是现代社会的重要基础设施之一,然而,电力施工作为电力系统建设和维护的核心环节,常常涉及高风险的作业环境,特别是在高压线作业中,虽然会对作业的电线杆进行断电操作,但施工人员误爬错电线杆的情况时有发生,不仅导致电击、摔落和其他严重的安全事故,给人身安全和电力系统运行带来巨大威胁,而且还影响施工作业的准确性。

2、例如:中国发明专利:cn102087922a,所公开的“柱上开关状态提示器”,其说明书公开:目前,公知的与柱上开关相关的操作,当发生柱上开关机械指示失灵导致错误判断开关状态,或核对开关名称,编号错误导致爬错杆等情况,就容易发生带负荷拉合刀闸,后果不堪设想;上述专利可以佐证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

3、因此我们对此做出改进,提出一种电力施工安全系统及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和提出的技术任务是对现有技术方案进行完善与改进,提供一种电力施工安全系统,以提高工作的安全性目的。为此,本发明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2、一种电力施工安全系统,包括:

3、带有卡扣的连接绳,连接绳用于穿戴于施工人员身上,卡扣上都嵌有二维码一,卡扣用于作业时挂扣到接地线上,用于施工人员与地面之间建立安全接地;

4、配备在电线杆上的二维码二,第二维码与二维码一相配;

5、管理中心,通过主机向施工人员的移动终端发送准确的施工任务,用于作业任务的下达与管控;

6、移动终端,用于接收和显示来自管理中心的作业任务,以及进行二维码扫描验证;

7、作业时,施工人员使用移动终端扫描卡扣上的二维码一以及电线杆上的二维码二,移动终端将扫描的二维码一和二维码二发送给管理中心;移动终端或管理中心根据施工任务对二维码一和二维码二进行匹配判断,当卡扣上的二维码一与电线杆上的二维码二匹配时,移动终端直接给出允许施工人员进行工作的信息或管理中心通过主机向移动终端发送允许施工人员进行工作的信息;

8、当卡扣上的二维码一与电线杆上的二维码二不相匹配时,管理中心通过主机发出警报,同时将警报信息实时发送至移动终端,以提醒和警示施工人员遵循正确的作业流程。

9、系统通过二维码的匹配来决定是否允许施工人员工作,有效减少了因人为因素导致的安全事故,同时,管理中心可以通过主机对施工过程进行实时监控,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发出警报,保障施工人员的安全。系统操作简单,施工人员只需使用移动终端扫描卡扣上的二维码和电线杆上的二维码,即可验证身份并获取作业任务,同时,管理中心可以向移动终端发送准确的施工任务,方便施工人员快速了解作业内容。通过主机的实时共享功能,移动终端可以及时将位置信息等关键数据共享给管理中心,帮助管理人员更好地掌握施工现场情况,为决策提供依据。本系统可广泛应用于各种电力施工场景,如电力线路检修、电力设备安装等,为电力施工提供全方位的安全保障。此外,系统可以对每次作业任务进行记录,可以对施工过程进行追溯,方便对事故进行责任界定和整改。本技术方案通过严格的双重二维码扫描验证机制,能够有效减少施工人员误爬错误电线杆的情况,从而降低了高压线作业的安全风险;同时提高了施工作业的效率,通过智能验证、实时监测和警报机制等手段,该系统在电力施工领域具有重要的技术创新和应用前景;克服目前存在的问题:施工人员误爬错电线杆的情况时有发生,不仅导致电击、摔落和其他严重的安全事故,给人身安全和电力系统运行带来巨大威胁,而且还影响施工作业的准确性。

10、作为优选技术手段:电线杆的二维码二包含位置信息、高压线电力参数、绝缘状态、最近维护记录;

11、电线杆上的二维码二与gis地理信息系统集成,用于电线杆地理位置的定位。

12、通过二维码集成了更多的信息,包括位置信息、高压线电力参数、绝缘状态、最近维护记录等,使得对电线杆的全面了解更加便捷。

13、通过与gis地理信息系统的集成,可以精确地知道每根电线杆的地理位置,可以快速了解电线杆的位置,方便电力施工、维护和抢修等任务的进行。通过扫描二维码,施工人员可以实时了解电线杆的高压线电力参数、绝缘状态等信息,有助于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问题,提高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通过二维码可以方便地对电线杆进行数据管理,包括最近维护记录等,有助于提高维护效率和管理水平,使得电力施工更加信息化和智能化,提高了工作效率和质量。

14、作为优选技术手段:卡扣上的二维码与施工人员的身份信息、资质认证以及作业权限相关联。通过卡扣上的二维码与施工人员的身份信息和资质认证相关联,可以有效地验证施工人员的身份和资格,确保只有具备相应资质的人员才能进行相应的工作,提高了施工质量和安全性;可以方便地管理施工人员的作业权限,确保只有具备相应权限的人员才能进行相应的作业,避免了未经授权的施工操作,提高了管理效率;可以方便快捷地进行身份验证和资质保证以及作业权限管理,无需繁琐的手续和程序,提高了工作效率和便利性。由于卡扣上的二维码与施工人员的身份信息、资质认证以及作业权限相关联,可以对施工过程进行追溯,方便对事故进行责任界定和整改。通过有效的身份验证和资质保证以及作业权限管理,可以减少因人为因素导致的安全事故,提高电力施工的安全性。

15、作为优选技术手段:主机和移动终端的警报通过包括声音、震动、弹窗的方式提醒。通过声音、震动和弹窗等多种方式提醒,可以适应不同的使用场景和环境,确保施工人员能够及时收到警报信息。警报信息能够实时发送至移动终端,使得施工人员能够及时了解作业现场的异常情况,迅速采取相应措施。通过移动终端接收警报信息,可以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避免因口头传达等方式引起的误差和误解。通过主机和移动终端之间的通信,可以方便快捷地进行信息传递和警报提醒,无需繁琐的手续和程序。通过多样化的提醒方式和实时性,可以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问题,提高电力施工的安全性。

16、作为优选技术手段:移动终端向管理中心实时共享位置信息,当携带移动终端的施工人员到达作业位置时,管理中心通过主机发出提醒信息,以提醒施工人员到达作业位置。通过移动终端实时共享位置信息,管理中心可以实时监控施工人员的作业位置,有助于及时了解施工进展和现场情况。可以提醒施工人员及时开始作业,避免等待和时间浪费,提高工作效率。实时共享位置信息有助于管理人员更好地掌握施工现场情况,方便对施工过程进行管理和调度。

17、作为优选技术手段:系统还包括能与移动终端相配的多功能杆,所述的多功能杆的一端设有悬挂夹持机构,所述悬挂夹持机构包括调节部及设于调节部上的能夹持移动终端的悬挂夹持部。调节部可以调节角度,日常存放过程中,悬挂夹持机构可以用于悬挂存放,以减少地面空间的占用,而施工作业时,悬挂夹持部能够进行形态的变化,从而形成对移动终端夹持的结构,使得移动终端可以在施工人员施工时进行拍摄,管理人员可以更好地掌握施工现场情况,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问题,提高电力施工的安全性,不仅便于远程指挥,而且作业视频能够减少后续纠纷,尤其配合移动终端的位置信息,可以对事故进行追溯和责任界定,有利于事故的预防和整改。

18、作为优选技术手段:所述的多功能杆包括支撑,所述支撑的一端设置有握持杆,所述握持杆远离支撑的一端设置有与握持杆连接的调节部;

19、所述的调节部包括通过轴承安装在握持杆远离支撑一端上的连接轴,连接轴承远离握持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支撑座一,且支撑座一与握持杆接触,所述支撑座一远离握持杆的一面开设有滑槽一,所述滑槽一的侧壁上开设有滑槽二,所述滑槽一内固定安装有防护盒;

20、所述防护盒通过轴承安装有双向丝杆,所述防护盒与支撑座一之间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传动杆,所述传动杆与双向丝杆的外表面均套接有锥齿轮,两个所述锥齿轮啮合,所述传动杆远离锥齿轮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转盘。

21、作为优选技术手段:悬挂夹持部包括两个螺纹连接在双向丝杆外表面的支撑座二,且支撑座二上开设有两个垂直设置在螺纹孔,所述支撑座二的一端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固定安装有第一支撑轴,所述第一支撑轴的外表面套设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一侧通过轴承连接有第二支撑轴,第二支撑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悬挂夹持板;

22、所述悬挂夹持板内开设有螺纹槽,所述螺纹槽内壁螺纹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一端穿出螺纹槽且固定连接有手轮,所述螺纹杆的外表面通过轴承套设有位于悬挂夹持板和手轮之间的夹板,所述夹板与滑槽二的内壁滑动连接。

23、作为优选技术手段:所述支撑的另一端设置有清理固定机构,所述清理固定机构包括设置在支撑一端处的清理固定部,清理固定部与支撑之间设置有限位部;清理固定部包括开设在支撑远离握持杆一端处的连接槽,所述连接槽内固定安装有支撑柱一,所述支撑柱一的外表面套设有两个齿轮一,两个所述齿轮一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座一,两个所述连接座一远离齿轮一的一面均固定安装有连接柱二,两个所述连接柱二的外表面均通过轴承套设有清理刀片;

24、两个所述清理刀片靠近的一面均固定安装有插杆,且两个清理刀片靠近的一面均开设有插槽,两个清理刀片上的插槽位置交错设置,且两个清理刀片上的插杆与插槽相互插接;

25、限位部包括开设在支撑内的腔室,所述腔室与连接槽的内壁之间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螺纹管,所述螺纹管内螺纹连接有调节螺杆,所述调节螺杆的一端伸入连接槽内且固定连接有弧形齿条,所述弧形齿条的与两个齿轮一卡合;

26、所述腔室的内壁上通过轴承安装有转轴,转轴以及螺纹管的外表面均固定套设有齿轮二,两个所述齿轮二之间啮合。

27、作为优选技术手段:所述支撑与握持杆之间设置有辅助警示机构,所述辅助警示机构包括设置在支撑与握持杆之间的防护部一,防护部一连接有防护警示部;

28、防护部一包括贯通开设在支撑中的容置槽,所述容置槽内固定安装有气囊一,所述支撑的外表面固定套设有气囊二,所述气囊二与气囊一之间通过管道连通;

29、所述容置槽两侧的内壁上均开设有两个卡槽,防护警示部包括两个设置在容置槽中的防护警示件;

30、防护警示件包括固定安装在容置槽内的支撑柱三,所述支撑柱三的外表面套设有连接座二,所述连接座二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远离连接座二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座三,所述支撑杆的外表面套设有两个滑座,所述支撑杆的两侧均设置有警示板,每个警示板与两个滑座之间均铰接有连杆;

31、所述支撑杆的外表面套设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滑座固定连接,两个所述警示板相互远离的一侧均固定安装有定位板,所述定位板的外表面与卡槽插接。

32、有益效果:

33、1.通过严格的双重二维码扫描验证机制,能够有效减少施工人员误爬错误电线杆的情况,从而降低了高压线作业的安全风险;同时提高了施工作业的效率,通过智能验证、实时监测和警报机制等手段,该系统在电力施工领域具有重要的技术创新和应用前景。

34、2.通过设置的清理固定机构,在清理障碍时,清理固定机构用于砍除杂草树枝等障碍物,从而便于施工人员到达作业区域,在对施工区域进行警示时,清理固定机构中的清理固定部能够进行形态的变化,以便于清理固定机构插入地面中,使得支撑竖起,即清理固定机构在不同形态下具有不同的功能,提高了清理固定机构的功能性;

35、3.通过设置的辅助警示机构,在清理障碍时,辅助警示机构中的防护警示件能够挤压防护部一,使得防护部一位于握持杆外表面的部分能够充气,从而能够提高施工人员握持时的舒适性,在对施工区域进行警示时,辅助警示机构中的防护警示件,可以扩展以起到隔离警示的目的,即辅助警示机构在不同形态下具有不同的功能,提高了辅助警示机构的功能性;

36、4.通过设置的悬挂夹持机构,日常存放过程中,悬挂夹持机构中的悬挂夹持部,可以用于悬挂存放,以减少地面空间的占用,而施工作业时,悬挂夹持部能够进行形态的变化,从而形成对移动终端夹持的结构,使得移动终端可以在施工人员施工时进行拍摄,不仅便于远程指挥,而且作业视频能够减少后续纠纷,即悬挂夹持机构在不同形态下具有不同的功能,提高了悬挂夹持机构的功能性。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