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智能门禁的智慧地下车库联动系统、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7119050发布日期:2024-02-22 21:21阅读:24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智能门禁的智慧地下车库联动系统、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智慧停车场,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智能门禁的智慧地下车库联动系统、方法。


背景技术:

1、地下车库是指建筑在地下用来停放各种大小机动车辆的建筑物,主要由停车间、通道、坡道或机械提升间、出入口、调车场地等组成。

2、申请号为202310650585.0的发明专利中公开了一种联动视频定位的智慧停车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包括:s1,车牌识别装置识别停入车位的车辆的车牌号并与所停车位的车位号作关联绑定并生成绑定信息推送给智慧停车管理系统:s2,所述智慧停车管理系统根据所述绑定信息中携带的所述车位号,并基于事先建立的所述车位号与对应通道的绑定关系,获取车主离车后拟进入的第一通道信息并与车主id绑定;s3,需要取车时,车主到达通往地下车库的任意一个入口后,通过智能终端向所述智慧停车管理系统发送寻车指令;s4,所述智慧停车管理系统根据所述寻车指令对所述车主当前所处的所述入口进行定位,以获得于所述入口进入地下车库后可能途径的每个第二通道的第二通道信息并与所述车主id绑定;s5,所述智慧停车管理系统根据步骤s4和步骤s2获取的关联所述车主id的各所述第二通道信息和所述第一通道信息,并联动视频定位,规划并实时更新校正车主前往目标停车位的最优路径,并将所规划的所述最优路径通过寻车app实时推送给所述车主。

3、该申请在于解决:“凭借记忆并按照原路返回的思路寻找车辆停放位置的方式存在如下弊端:需要强大的记忆力,对记忆力不佳的人群非常不友好,寻车非常不方便,所有的行走路径完全凭记忆,完全靠人为规划,寻车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不够智能。”的问题。

4、然而,针对目前智慧地下车库而言,往往由智能化设备代替人工管理,从而实现驾车用户的自主泊车,然而,这类智慧地下车库其智能性,往往集中于车库的入口门禁道闸,对于驾车用户的泊车需求产生阶段及车辆停泊过程阶段,智能引导效果较差,为驾车用户所带来的智能化体验程度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缺点,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智能门禁的智慧地下车库联动系统、方法,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技术问题。

2、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3、第一方面,一种基于智能门禁的智慧地下车库联动系统,包括定位层、识别层及配置层;

4、车辆的实时位置信息通过定位层采集,于采集层中储存,采集层同步基于内部储存的车辆实时位置信息,求取当前车辆泊车率及预测当前车辆泊车比率,识别层接收定位层中求取的车辆泊车率及车辆泊车比率,同步获取地下车库道闸采集信息及车位占用信息,基于车辆泊车率、车辆泊车比率、地下车库道闸采集信息及车位占用信息决策是否为车辆配置泊车车位,配置层基于识别层决策结果运行,配置层运行状态下为车辆配置泊车车位;

5、识别层包括交互模块、分析模块、决策模块,交互模块用于获取定位层中求取的车辆泊车率、车辆泊车比率、地下车库道闸采集信息及车位占用信息,并执行地下车库道闸采集信息及车位占用信息向定位层中车辆实时位置信息储存位置反馈的操作,分析模块用于接收交互模块获取的数据,应用交互模块获取数据分析车辆驾驶用户泊车倾向,决策模块用于设定判定阈值,接收分析模块中分析到的车辆驾驶用户泊车倾向,基于判定阈值与车辆驾驶用户泊车倾向比对,决策是否触发配置层运行;

6、所述分析模块中车辆驾驶用户泊车倾向分析逻辑表示为:

7、

8、式中:δ为车辆驾驶用户泊车倾向表现值;g为车辆泊车比率;t为车辆泊车时长累积;γ为修正系数;g0为车辆泊车频率;k为车辆泊车率;

9、其中,t0为车辆各次驶入系统服务区域的时长累积,车辆驾驶用户泊车倾向表现值δ越大,则表示车辆泊车倾向越高,反之,则表示车辆泊车气管线越低。

10、更进一步地,所述定位层包括接收模块、储存模块及预测模块,接收模块用于接收车辆的实时位置信息,储存模块用于储存接收模块接收的车辆实时位置信息,预测模块用于遍历储存模块中储存的车辆实时位置信息,基于车辆实时位置信息求取车辆当前泊车率及泊车比率;

11、其中,所述系统于地下车库位置部署有一组,所述系统还以软件程序格式植入各系统服务用户的车辆上安装的控制面板中,所述系统于控制面板中跟随车辆同步启动与关闭,安装于控制面板中的系统开启状态下通过设定指定反馈周期,反馈车辆的实时位置信息,部署于地下车库的系统通过设定指定大小接收区域,接收安装于控制面板中系统反馈的车辆实时位置信息。

12、更进一步地,所述储存模块中储存的车辆实时位置信息包括车辆位置信息及车辆车牌号,储存模块中储存的车辆位置信息基于车辆车牌号区分储存,储存模块运行阶段,同步于识别层中获取地下车库道闸采集信息及车位占用信息,并基于车辆车牌号对道闸采集信息及车位占用信息进行进一步区分储存;

13、其中,地下车库道闸采集信息包括:车辆车牌号、车辆图像、车辆入卡时间戳及车辆出卡时间戳,车位占用信息即车位占用状态,所述车位占用状态包括:已占用、未占用及待占用。

14、更进一步地,所述预测模块运行基于车辆实时位置信息求取车辆当前泊车率及泊车比率时,还应用储存模块中储存的道闸采集信息及车位占用信息,所述车辆泊车率即:车辆泊车次数与车辆驶入部署于地下车库的系统中设定的指定大小接收区域的次数的比值,所述车辆泊车比率求取逻辑表示为:

15、

16、式中:g为车辆泊车比率;k为车辆泊车率;m为部署于地下车库的系统中设定的接收区域大小;n为车辆驶入部署于地下车库的系统中设定的接收区域的次数集合;n为车辆驶入部署于地下车库的系统中设定的接收区域后的时间阈;li为第i次车辆驶入部署于地下车库的系统中设定的接收区域后i时刻车辆距离地下车库的直线距离;ti为第i次车辆驶入部署于地下车库的系统中设定的接收区域后i时刻至驶入时刻的时长;c为n内车辆驶入地下车库的次数;γ为修正系数;

17、其中,g≥1,车辆泊车比率g以分数的形式表示,车辆泊车比率g的分子表示车辆输入部署于地下车库的系统中设定的接收区域后的停留时间,车辆泊车比率g的分母越大,表示车辆泊车概率越大,修正系数γ的取值服从,车辆牌照所属地区与地下车库所属区域越近,则γ取值越小,反之,则γ取值越大,车辆泊车率;修正系数γ、车辆泊车率k及为车辆泊车比率g于储存模块中储存。

18、更进一步地,所述决策模块运行阶段,接收分析模块中分析到的车辆驾驶用户泊车倾向表现值δ,应用设定判定阈值与车辆驾驶用户泊车倾向表现值δ比对,车辆驾驶用户泊车倾向表现值δ处于判定阈值内,触发决策模块运行,反之,则不触发决策模块运行,决策模块运行时,同步于定位层中储存模块中获取对应车辆车牌的车辆泊车率、车辆泊车比率、地下车库道闸采集信息及车位占用信息,对车辆泊车率、车辆泊车比率、地下车库道闸采集信息及车位占用信息打包,并向配置层中选择模块反馈。

19、更进一步地,所述配置层包括选择模块、规划模块及刷新模块,选择模块用于接收决策模块运行获取的打包的车辆泊车率、车辆泊车比率、地下车库道闸采集信息及车位占用信息,基于车辆泊车率、车辆泊车比率、地下车库道闸采集信息及车位占用信息选择地下车库中泊车车位,规划模块用于接收选择模块选择的泊车车位,基于选择的泊车车位规划地下车库中泊车路径,刷新模块用于刷新地下车库中各泊车车位占用信息;

20、其中,规划模块中储存有地下车库的电子地图,规划模块运行阶段,同步获取当前车辆位置信息,基于获取的当前车辆位置信息识别距离当前车辆位置最近的地下车库道闸入口,在获取到地下车库道闸入口后,进一步应用规划模块接收的泊车车位与内部储存的地下车库电子地图,规划获取的地下车库道闸入口至接收的泊车车位间最短路径,所述规划模块中规划的最短泊车路径同步向车辆上安装的控制面板中植入的系统中反馈。

21、更进一步地,所述选择模块中泊车车位选择逻辑表示为:

22、

23、式中:λ为泊车车位选择优先权重;p为系统服务车辆泊车次数的集合;δw为第w次系统为车辆提供服务时,最新求取的车辆驾驶用户泊车倾向表现值;γw为第w次系统为车辆提供服务时,最新应用的修正系数;tw为截止第w次系统为车辆提供服务时,车辆泊车时长累积;cw为第w次系统为车辆提供服务时,车辆驶入地下车库的次数累积;kw为第w次系统为车辆提供服务时,最新求取的车辆泊车率;θw为第w次系统为车辆提供服务时,地下车库中处于未占用状态泊车车位的数量;χ为车辆驾驶用户泊车倾向变更趋势;为车辆每次驶入部署于地下车库的系统中设定的接收区域进行泊车的平均时效;

24、其中,χ=0或1,最新求取的连续三组车辆驾驶用户泊车倾向表现值δ连续减小,则χ=0,反之,则χ=1,泊车车位选择优先权重λ值越大,则选择距离车库道闸入口越近的且处于未占用状态的泊车车位,反之,则选择距离车库道闸入口越远的且处于未占用状态的泊车车位,泊车车位选择优先权重λ在求取后,基于泊车车位选择优先权重λ选择的泊车车位切换至待占用状态。

25、更进一步地,所述刷新模块运行阶段,同步于定位层中获取地下车库道闸采集信息,基于地下车库道闸采集信息刷新车位占用状态;

26、其中,刷新模块中设定有运行周期,刷新模块基于运行周期连续运行刷新车位占用状态,刷新模块中设定有判定时效,判定时效外,待占用状态泊车车位仍未泊车,刷新模块对存在车辆出卡时间戳对应车辆应用的车位,及判定时效外待占用状态泊车车位仍未泊车的车位切换至未占用状态。

27、更进一步地,所述交互模块通过介质电性连接有预测模块,所述预测模块通过介质电性连接有储存模块及接收模块,所述交互模块通过介质电性连接有分析模块及决策模块,所述决策模块通过介质电性连接有选择模块,所述选择模块通过介质电性连接有规划模块及刷新模块。

28、第二方面,一种基于智能门禁的智慧地下车库联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29、步骤1:采集车辆实时位置信息,构建数据库储存采集到的车辆实时位置信息;

30、步骤11:车辆实时位置信息储存逻辑的设定阶段;

31、步骤2:获取数据库中储存的车辆实时位置信息,应用车辆实时位置信息求取车辆泊车率及车辆泊车比率;

32、步骤21:车辆泊车率及车辆泊车比率求取逻辑的设定阶段;

33、步骤3:获取地下车库的道闸采集信息及车位占用信息,获取车辆泊车率及车辆泊车比率,根据道闸采集信息、车位占用信息、车辆泊车率及车辆泊车比率分析车辆泊车倾向;

34、步骤31:车辆泊车倾向分析逻辑的设定阶段;

35、步骤32:道闸采集信息及车位占用信息向数据库反馈,于数据库中储存阶段;

36、步骤4:基于车辆泊车倾向决策是否为车辆配置泊车车位;

37、步骤5:步骤4决策结果为是,泊车车位选择逻辑的设定阶段,泊车路径的配置阶段;

38、步骤51:选择的泊车车位及泊车路径的交互阶段;

39、步骤6:步骤4决策结果为否,执行步骤跳转,跳转步骤3执行。

40、采用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与已知的公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

41、有益效果:

42、1、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智能门禁的智慧地下车库联动系统,该系统在运行过程中,能够通过地下车库中道闸采集信息、泊车车位占用状态、车辆实时位置信息的应用及结合分析,为存在泊车需要的驾车用户带来智能、快捷的泊车体验,有效提升了智慧地下车库中道闸、车位与用户泊车需求的联动效果。

43、2、本发明中系统通过双系统交互的模式,提供以车辆实时位置信息与车库中道闸采集信息、泊车车位占用状态信息的交互,从而通过数据交互,为车辆泊车率及车辆泊车比率的求取提供先要条件,确保求取的车辆泊车率及车辆泊车比率能够更进一步的应用于车辆驾驶用户泊车倾向分析逻辑,在基于车辆驾驶用户泊车倾向分析逻辑,进一步为泊车车位选择逻辑的运行提供必要的数据支持,确保系统运行稳定。

44、3、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智能门禁的智慧地下车库联动方法,该方法在其步骤执行过程中,能够进一步提供以系统运行逻辑支持,且在该方法的步骤执行过程中,进一步提供以该技术方案中系统应用阶段跳转逻辑,确保系统运行具备连续性,能够持续的为有泊车需求的用户系统智慧泊车服务。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