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火电厂热工控制用自动报警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887995发布日期:2023-07-25 16:47阅读:30来源:国知局
一种火电厂热工控制用自动报警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火电厂热工设备,具体是一种火电厂热工控制用自动报警装置。


背景技术:

1、火电厂的热工控制包括对玻火电厂各热工参数(如温度、压力、液面、气氛、流量和流速等)的测量与自动控制。热工测量是检查热工过程的基本手段,自动控制是保证热工设备维持最佳状态的重要措施。正确地安装与使用热工测量与自动控制仪表,可以正确、及时地了解与控制热工设备的工作状态,保证设备的安全运转,提高玻璃的产量和质量、降低燃料消耗,提高劳动生产率

2、根据专利(公告号cn214226102u)一种火电厂热工控制用自动报警装置,本实用新型中,所述一种火电厂热工控制用自动报警装置,温度传感器故障需要更换时,打开箱门,手托着温度传感器,下压压板,因伸缩杆的设置,使得压板只能够竖直向下移动,并压缩第二弹簧,因滚轮与压板之间的连接关系,从而能够带动滚轮向下移动,因晃动板转动套接在固定轴上,故而晃动板能够以固定轴为中心转动,因传动板固定安装在晃动板的顶部,故而传动板能够以固定轴为中心转动,因滚轮与传动板的顶部相接触,故而随着滚轮的向下移动,能够挤压传动板,使得传动板转动,从而使得第一弹簧发生形变,从而能够带动晃动板转动,继而带动固定安装在晃动板底部的锁销转动,当锁销移出插槽时,解除了对定位块的限位,因定位块和温度传感器之间的固定连接关系,从而能够取出故障的温度传感器,然后将新的温度传感器放入安装槽内,松开压板,因第二弹簧的弹力作用,推动压板向上移动,继而带动滚轮向上移动,从而使得滚轮不再挤压传动板,因第一弹簧的弹力作用,推动传动板转动,从而带动锁销转动,使得锁销插入插槽内,从而完成了新的温度传感器的快速安装。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操作便捷,能够通过按动压板,达到更换温度传感器的目的,具备了便于安装拆卸的优点,有利于人们的使用。

3、但是该装置使用时由于未设置有防尘除尘机构,由于火电厂中灰尘浓度较大,现有的自动报警装置都是直接进行使用,导致灰尘很容易对报警器的精密度造成影响,使得测量数据不准确,且有的大型报警设备会放置在地面,在地面潮湿囤积雨水时,会对报警设备带来损坏,影响了报警设备的正常使用,降低了报警设备的使用寿命,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火电厂热工控制用自动报警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火电厂热工控制用自动报警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装置使用时由于未设置有防尘除尘机构,由于火电厂中灰尘浓度较大,现有的自动报警装置都是直接进行使用,导致灰尘很容易对报警器的精密度造成影响,使得测量数据不准确,且有的大型报警设备会放置在地面,在地面潮湿囤积雨水时,会对报警设备带来损坏,影响了报警设备的正常使用,降低了报警设备的使用寿命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火电厂热工控制用自动报警装置,包括:

4、底座,设置于所述底座上方的顶座,设置于所述底座与顶座之间的升降机构,固定连接于所述顶座顶部的防护框,设置于所述防护框内部的报警设备本体,可拆卸设置于所述防护框四边的防尘机构,设置于所述防护框四边外侧的除尘机构;

5、所述防尘机构包括:开设于所述防护框四边的开口,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于四个所述开口上的防尘网。

6、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固定连接于所述底座顶部四角处的筒体,套设于四个所述筒体内部的齿条柱,开设于四个所述筒体侧部上方通口,固定安装于所述底座的顶部左侧后方的第一电机,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电机输出端的第一转轮,设置于所述底座的顶部且位于右侧后方的第二转轮,所述第一转轮与第二转轮之间经过皮带构成传动连接,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转轮与第二转轮前端的第一连柱,固定连接于两个所述第一连柱前端的第一齿轮,固定连接于两个所述第一齿轮前端的第二连柱,固定连接于两个所述第二连柱前端的第二齿轮,固定连接于两个所述第二齿轮前端的第三连柱,固定连接于所述底座的顶部前端的固定板,转动连接于所述固定板上的两个第三连柱。

7、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四个所述齿条柱的顶端均与顶座的底端固定连接。

8、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两个所述第一齿轮均与后方的两个齿条柱之间构成啮合连接,两个所述第二齿轮均与前方的两个齿条柱之间构成啮合连接。

9、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除尘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防护框上部的框体,固定连接于所述框体前后端的一组l形柱,其两组所述l形柱均与防护框的顶端固定连接,开设于所述框体底部的开孔,固定安装于所述框体侧部的第二电机,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电机输出端的卷轮,其一端贯穿至框体的内部并经过轴承与框体的内部侧壁转动连接,缠绕于所述卷轮外部的第一绳体,固定连接于所述防护框四边下方的一组底块,固定连接于四组所述底块顶端的导向柱,固定连接于四组所述导向柱顶端的顶块,分别固定连接于防护框侧壁上部两侧的四组顶块,套设于四个所述导向柱外部的安装板,固定连接于四个所述安装板上的毛刷,均设置于四个安装板顶部中端的第二绳体。

10、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均固定连接于第一绳体一端的四个第二绳体。

11、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四个所述安装板上均开设有四组导向柱的相互匹配的通孔。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3、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防尘机构,在使用时,经过设置的防尘网用于过滤灰尘,以防灰尘对报警设备本体造成损坏,且设置的防尘网便于拆卸,当报警设备本体损坏时,可将其便捷取出,设置的除尘机构,当防尘网上产生堵塞时,经过第二电机的运行,使其四个毛刷均在四个防尘网上上下移动刷动清理,以防影响报警器的检测精密度使得测量数据不准确。

14、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升降机构,在地面潮湿或囤积雨水时,经过第一电机的运行使其四个齿条柱均在四个筒体内部上移,使其外框上移至远离地面,以防对报警设备本体带来损坏,便于报警设备本体的正常使用,提高了报警设备本体的使用寿命。



技术特征:

1.一种火电厂热工控制用自动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火电厂热工控制用自动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3)包括:固定连接于所述底座(1)顶部四角处的筒体(301),套设于四个所述筒体(301)内部的齿条柱(302),开设于四个所述筒体(301)侧部上方通口(303),固定安装于所述底座(1)的顶部左侧后方的第一电机(304),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电机(304)输出端的第一转轮(305),设置于所述底座(1)的顶部且位于右侧后方的第二转轮(306),所述第一转轮(305)与第二转轮(306)之间经过皮带(307)构成传动连接,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转轮(305)与第二转轮(306)前端的第一连柱(308),固定连接于两个所述第一连柱(308)前端的第一齿轮(309),固定连接于两个所述第一齿轮(309)前端的第二连柱(310),固定连接于两个所述第二连柱(310)前端的第二齿轮(311),固定连接于两个所述第二齿轮(311)前端的第三连柱(312),固定连接于所述底座(1)的顶部前端的固定板(313),转动连接于所述固定板(313)上的两个第三连柱(31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火电厂热工控制用自动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四个所述齿条柱(302)的顶端均与顶座(2)的底端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火电厂热工控制用自动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第一齿轮(309)均与后方的两个齿条柱(302)之间构成啮合连接,两个所述第二齿轮(311)均与前方的两个齿条柱(302)之间构成啮合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火电厂热工控制用自动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除尘机构(7)包括:设置于所述防护框(4)上部的框体(701),固定连接于所述框体(701)前后端的一组l形柱(702),其两组所述l形柱(702)均与防护框(4)的顶端固定连接,开设于所述框体(701)底部的开孔(703),固定安装于所述框体(701)侧部的第二电机(704),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电机(704)输出端的卷轮(705),其一端贯穿至框体(701)的内部并经过轴承与框体(701)的内部侧壁转动连接,缠绕于所述卷轮(705)外部的第一绳体(706),固定连接于所述防护框(4)四边下方的一组底块(707),固定连接于四组所述底块(707)顶端的导向柱(708),固定连接于四组所述导向柱(708)顶端的顶块(709),分别固定连接于防护框(4)侧壁上部两侧的四组顶块(709),套设于四个所述导向柱(708)外部的安装板(710),固定连接于四个所述安装板(710)上的毛刷(711),均设置于四个安装板(710)顶部中端的第二绳体(71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火电厂热工控制用自动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均固定连接于第一绳体(706)一端的四个第二绳体(712)。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火电厂热工控制用自动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四个所述安装板(710)上均开设有四组导向柱(708)的相互匹配的通孔。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火电厂热工控制用自动报警装置,包括:底座,设置于所述底座上方的顶座,设置于所述底座与顶座之间的升降机构,固定连接于所述顶座顶部的防护框,设置于所述防护框内部的报警设备本体,可拆卸设置于所述防护框四边的防尘机构,设置于所述防护框四边外侧的除尘机构,通过设置防尘机构,在使用时,经过设置的防尘网用于过滤灰尘,以防灰尘对报警设备本体造成损坏,且设置的防尘网便于拆卸,当报警设备本体损坏时,可将其便捷取出,设置的除尘机构,当防尘网上产生堵塞时,经过第二电机的运行,使其四个毛刷均在四个防尘网上上下移动刷动清理,以防影响报警器的检测精密度使得测量数据不准确。

技术研发人员:陈院梅,王雄超,宁显明,梁洁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华能云南滇东能源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209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