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汛报警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953480发布日期:2023-11-07 01:29阅读:67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汛报警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一种报警装置,具体为一种防汛报警装置,属于水利防汛。

背景技术

0、
背景技术:

1、防汛是指为了防止和减轻洪水灾害,在洪水预报、防洪调度、防洪工程运用等方面进行的有关工作。防汛的主要内容包括:长期、中期和短期天气形势预报,洪水水情预报,堤防、水库、水闸、蓄滞洪区等防洪工程的调度和运用,出现险情灾情后的抢险救灾,非常情况下的应急措施等。

2、为了降低汛情带来的损失,常使用防汛警报装置对汛情进行监测,现有的防汛警报装置在使用过程中,在大风天气时浮板等设备容易受到风浪的影响,随风浪上下运动,导致监测结果不够准确,同时浮板等设备容易被水中漂浮物缠绕,导致其无法正常工作,为此,提出一种防汛报警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
技术实现要素: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汛报警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之一。

2、本实用新型由如下技术方案实施:一种防汛报警装置,包括监测组件,所述监测组件包括连接板、连接杆、筒体、通孔、红外传感器、导向杆、滑杆和浮球;

3、所述连接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筒体,所述筒体的外侧壁均匀开设有通孔,所述筒体的内侧壁顶部安装有红外传感器,所述筒体的内侧壁对称固定连接有四个导向杆,所述导向杆的外侧壁滑动连接有滑杆,所述滑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浮球,所述浮球设置于红外传感器的下方。

4、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监测组件的一侧设有主体组件,所述主体组件包括第一支撑柱、底座、扎地螺栓、滑槽、电机、螺纹杆、第二支撑柱、安装座、太阳能电池板、支撑板、控制器、信号传输器和声光报警器;

5、所述第一支撑柱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均匀设置有扎地螺栓。

6、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第一支撑柱的内部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侧壁底部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与螺纹杆的一端固定连接。

7、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螺纹杆的外侧壁滑动连接有第二支撑柱,所述第二支撑柱滑动连接于滑槽的内部。

8、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第二支撑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的顶部转动连接有太阳能电池板。

9、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第二支撑柱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连接板固定连接于第二支撑柱远离支撑板的一侧。

10、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支撑板的上表面安装有控制器和信号传输器,所述控制器与信号传输器信号连接。

11、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支撑板的一侧安装有声光报警器,所述声光报警器与控制器电性连接。

12、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实用新型通过筒体对浮球起到防护作用,防止水中漂浮物进入筒体内部对浮球的运动产生影响,保证浮球能够正常工作,同时筒体能够减缓水流速度,减少风浪对浮球的影响,浮球随风浪上下运动时,利用红外传感器检测浮球距离变化,并根据距离变化数据计算平均水位,从而使得监测结果更加精确,避免报警器在浮球最高点位到达设定阈值时提前报警。



技术特征:

1.一种防汛报警装置,包括监测组件(20),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测组件(20)包括连接板(21)、连接杆(22)、筒体(23)、通孔(24)、红外传感器(25)、导向杆(26)、滑杆(27)和浮球(2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汛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测组件(20)的一侧设有主体组件(10),所述主体组件(10)包括第一支撑柱(11)、底座(12)、扎地螺栓(13)、滑槽(14)、电机(15)、螺纹杆(16)、第二支撑柱(17)、安装座(18)、太阳能电池板(19)、支撑板(110)、控制器(111)、信号传输器(112)和声光报警器(11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汛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柱(11)的内部开设有滑槽(14),所述滑槽(14)的内侧壁底部安装有电机(15),所述电机(15)的输出轴与螺纹杆(16)的一端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防汛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杆(16)的外侧壁滑动连接有第二支撑柱(17),所述第二支撑柱(17)滑动连接于滑槽(14)的内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防汛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柱(17)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安装座(18),所述安装座(18)的顶部转动连接有太阳能电池板(19)。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防汛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柱(17)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板(110),所述连接板(21)固定连接于第二支撑柱(17)远离支撑板(110)的一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防汛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110)的上表面安装有控制器(111)和信号传输器(112),所述控制器(111)与信号传输器(112)信号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防汛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110)的一侧安装有声光报警器(113),所述声光报警器(113)与控制器(111)电性连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防汛报警装置,包括监测组件,所述监测组件包括连接板、连接杆、筒体、通孔、红外传感器、导向杆、滑杆和浮球;所述连接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筒体,所述筒体的外侧壁均匀开设有通孔,所述筒体的内侧壁顶部安装有红外传感器。本技术通过筒体对浮球起到防护作用,防止水中漂浮物进入筒体内部对浮球的运动产生影响,保证浮球能够正常工作,同时筒体能够减缓水流速度,减少风浪对浮球的影响,浮球随风浪上下运动时,利用红外传感器检测浮球距离变化,并根据距离变化数据计算平均水位,从而使得监测结果更加精确,避免报警器在浮球最高点位到达设定阈值时提前报警。

技术研发人员:成毅峰,赵广臻,李栋强,付波,吴松,杜玉霞,李洪,梅津,薄豪,段必倩,杨子恒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水利水电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601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