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变换红绿灯系统

文档序号:37320524发布日期:2024-03-18 16:47阅读:10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能变换红绿灯系统

本技术涉及红绿灯系统,具体为一种智能变换红绿灯系统。


背景技术:

1、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交通压力变得越来越大,传统的交通系统有时不能很好地解决交通问题,时常出现交通拥堵、交通流量冗余等,更有甚者出现交通事故等危及生命的情况。

2、目前,针对以上问题,不少交通道路上已经出现了人工按钮控制人行横道红绿灯的实例,但是该实例针对老年人、残疾人以及幼儿等依然有着缺陷,无法满足行人、司乘人员等群体的安全通行需求,并造成资源的冗余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1、(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2、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智能变换红绿灯系统,具备安全性高和实用性强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红绿灯系统实用性差和安全性低的问题。

3、(二)技术方案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智能变换红绿灯系统,包括主体组件;所述主体组件包括:路面,其上方设置有红绿灯一;护栏,对称设置于所述路面上方红绿灯二,对称安装于所述路面上方;数码管,固定连接于所述红绿灯一上;所述路面上方设置有控制组件,所述控制组件包括:架体,对称固定连接于所述路面上方;摄像头,固定连接于两个所述摄像头同向端;控制箱,对称固定连接于所述路面上方;栏杆,转动连接于两个所述控制箱内,且所述控制箱内安装有伺服电机、处理板、控制器以及硬件模块。

5、优选的:所述栏杆上安装有红外检测器。

6、优选的:所述控制箱内设置有通讯模块。

7、优选的:所述摄像头为高清晰度摄像头。

8、优选的:所述护栏上设置有警示组件;所述警示组件包括:红外线感应器,固定连接于两个所述护栏顶部;声光报警器,固定连接于两个所述红绿灯一顶部。

9、优选的:两个所述红绿灯二顶部均设置有所述声光报警器。

10、优选的:两个所述红外线感应器之间的距离为五十米。

11、(三)有益效果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智能变换红绿灯系统,具备以下

13、有益效果:

14、本实用新型具备安全性高和实用性强的优点,红绿灯一为绿灯常亮状态,红绿灯二为红灯常亮状态,汽车正常通行,通过摄像头对行人停留之间进行监测后,发现行人需要过马路时,两个红绿灯一由绿灯转至红灯,两个红绿灯二由红灯转至绿灯,栏杆自动向上转动,随后行人过马路,行人通过后,栏杆、红绿灯一和红绿灯二复位,做到了“有人才切换,无人让车行”的安全通畅准则,以及缓解弯道频繁发生交通事故的问题,具有安全性高,实用性强,可联网等性质,满足了交通管理、道路通畅的需求,解决了现有的红绿灯系统实用性差和安全性低的问题。



技术特征:

1.一种智能变换红绿灯系统,包括主体组件(1);所述主体组件(1)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变换红绿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栏杆(24)上安装有红外检测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变换红绿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箱(23)内设置有通讯模块。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变换红绿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摄像头(22)为高清晰度摄像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变换红绿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护栏(15)上设置有警示组件(3);所述警示组件(3)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智能变换红绿灯系统,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红绿灯二(13)顶部均设置有所述声光报警器(32)。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智能变换红绿灯系统,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红外线感应器(31)之间的距离为五十米。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红绿灯系统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智能变换红绿灯系统,包括主体组件;所述主体组件包括:路面,其上方设置有红绿灯一;护栏,对称设置于所述路面上方;红绿灯二,对称安装于所述路面上方;数码管,固定连接于所述红绿灯一上;通过摄像头对行人停留之间进行监测后,发现行人需要过马路时,两个红绿灯一由绿灯转至红灯,两个红绿灯二由红灯转至绿灯,栏杆自动向上转动,随后行人过马路,行人通过后,栏杆、红绿灯一和红绿灯二复位,做到了“有人才切换,无人让车行”的安全通畅准则,以及缓解弯道频繁发生交通事故的问题,具有安全性高,实用性强,可联网等性质,满足了交通管理、道路通畅的需求。

技术研发人员:陈胜,庞金涛,孙浩淼,张琴,陶昆,莫金容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贵州师范大学
技术研发日:20230619
技术公布日:2024/3/1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