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视提示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687699阅读:32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近视提示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近视提示器,特别是一种提示使用者预防近视读书、写字的提示器。
现市场销售的一种防近视台灯(福州生产),采用台灯上方两侧安装悬臂,悬臂夹置使用者头部两侧前一定距离,臂前端设有光电感应孔,使用者读书、写字时,一旦低头,就遮断光电感应孔光源,台灯内发出报警声,提示使用者纠正姿势读书、写字。该防近视台灯体积大、无外接电源不能使用,不便随身携带。光电感应装置造价高,影响了使用面的普及率。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颖的近视提示器,它能方便的提示使用者用正确的姿势读书写字。预防近视造成眼疲劳而导致的视力下降。
本实用新型是以如下方式完成的近视提示器有上下并合的外壳,外壳上开有音孔,外壳的半圆槽上卡置可转动的挂勾。音孔下方有止动旋扭。壳内装有集成电路芯片、电池、压电蜂鸣片,静触片,铅锤动触片和动触片轴。本实用新型使用时,旋开止动旋扭,转动挂勾调整,试挂在使用者耳廓上,使铅锤动触片在眼睛与书本的正确距离内,处于与静触片非接触状态,即可挂在耳廓上正式使用。一旦使用者低头或塌腰,眼睛与书本距离变近时,铅锤动触片在垂直重力作用下,向静触片移动接触,接通电路,压电蜂鸣片即发出讯号(警笛声或短乐曲),提示使用者纠正姿势后,则铅锤动触片恢复原位,电路断开,讯号声停止。
本实用新型采取挂耳式使用方式,具有自备电源,可方便的随身携带使用。结构简单,体积小,造价低,利于使用面的普及。
下面根据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外形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参照附图,近视提示器主要有通过咬口(7)并合的外壳(2),半圆槽(3)上卡置可沿箭头(6)所示方向转动的挂勾(1),外壳(2)上开有音孔(4)。音孔(4)下方装有向箭头(18)(20)所示方向转动的止动旋扭(5)。壳内装有集成电路芯片(12),芯片底板(16)上电源正极引线(21)的一端焊有动触片轴(电源正极)(8),轴上装有可向箭头(17)(19)所示方向活动的铅锤动触片(11)。芯片底板(16)上另焊有静触片(电源正极)(9),静触片(9)下方夹装电池(10)、电源负极引线(14)连接集成电路芯片(12)内。芯片底板(16)后置压电蜂鸣片(15),讯号输出线(13)焊接在压电蜂鸣片(15)上。
使用时,向箭头(20)所示方向旋转止动旋扭(5),按箭头(6)所示方向转动半圆槽(3)上挂勾(1)调整试挂在使用者耳廓上,使铅锤动触片(11)在眼睛与书本的正确距离内,处于与静触片(9)的非接触状态,即可挂在耳廓上正式使用。一旦使用者低头或塌腰,眼睛与书本距离变近时,铅锤动触片(电源正极)(11),在垂直重力作用下,按箭头(17)所示方向,绕动触片轴(电源正极)(8)转动,向静触片(电源正极)(9)移动接触,接通电路,电源经电池(10)负极引线(14)和铅锤动触片(电源正极)(11)、静触片(电源正极)(9)、动触片轴(电源正极)(8)、电源正极引线(21)共同构成的正极通路,输入集成电路芯片(12)内,转换成音频讯号,经讯号输出线(13)输入压电蜂鸣片(15),发出讯号声(警笛声或短乐曲)由音孔(4)传出。提示使用者及时抬头或直腰,纠正姿势后,则铅锤动触片(11)向箭头(19)所示方向恢复原位,与静触片(9)脱离接触,电路断开,讯号声停止。
不使用时,向箭头(18)方向旋转止动旋扭(5),使铅锤动触片(11)不能转动。
权利要求1.一种具有挂勾、外壳、集成电路芯片、电池、压电蜂鸣片、静触片、动触片轴和铅锤动触片的近视提示器,其特征是挂勾卡置在外壳半圆槽上,壳内集成电路芯片底板上焊有动触片轴,轴上装有铅锤动触片,底板上另焊有静触片,静触片下方夹装电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近视提示器,其特征是外壳上还装有止动旋扭。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近视提示器主要由集成电路芯片、电池、压电蜂鸣片、静触片、铅锤动触片组成。能及时方便的提示使用者用正确的姿势读书、写字,预防近视造成眼疲劳而导致的视力下降。
文档编号G08B3/00GK2108334SQ9123048
公开日1992年6月24日 申请日期1991年11月9日 优先权日1991年11月9日
发明者金茂勇 申请人:金茂勇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