漏电感应自动报警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689866阅读:23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漏电感应自动报警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报警装置技术领域。
电对人类的进步发晨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但由于人们在用电中的安全现念淡薄,电的使用不当或设备设施绝缘性能下降,产生静电或漏电严重,造成人身伤亡、设备损坏,以及电气引发火灾,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带来巨大的损害和损失,政府和职能部门对预防用电事故的发生都非常重视,采取了很多行政措施和质量管理措施,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仍不能从根本上消除隐患,事故还是层出不穷。实践证明必须采用科学技术进步来对隐患进行预防。有一种防火漏电电流动作报警器在市场销售,被消防部门所重视。但该产品有不足之处,它是在用电保险丝的限流原理上开发和扩展其功能,这就决定了它1、因它承担了设备的安全负载从单相2千瓦到三相每相17.5千瓦,额定负载电流从10A到200A,负载一重,功能件就粗大,体积亦就大,不能单独地在一般中、小型谩备上安装,也不适合恶劣环境。2、承接的功能多,只适合于群体管理,不适合于单性能单机安装。3、由于它只适合于群体管理,因而一台设备出现隐患,必然全部停电检查,影响面大。4、功能多、体积大,其造价亦就高,其售价4000元/台,一般单机想安装,见此价格就会有所考虑。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当设备一出现高压静电和漏电时,能立即感应并自动报警的装置。这种报警器不承担设备的安全负载,电路简单,自耗功率小,体积小、重量轻。适用范围广;它不与被监测设备的负载发生联系;使用绝对安全;造价低。有实质性特点和进步。
本实用新型是用如下方式实现的是它具有外壳6,该外壳6与底板1连接定位,二者之间有密封垫7,在底板1上装有电铃3;外壳6是六面体,其顶面装有电源指示灯4、报警红灯5,其底面有电源输入孔12,其侧面有工作开关8、限压监测开关9,还有探头10;在外壳6内具有整体电路,该整体电路由电源变压电路I、整流滤波电路II、整流电路III、降压稳压电路IV、直流单极放大电路V、耦合放大电路VI、讯号报警电路VII组成;上述电源变压电路I包括有变压器B;上述整流滤波电路II由桥式整流器PT1、滤波电容C2、C3、指示灯L组成;桥式整流器PT1由二极管D5、D6、D7、D8组成,与变压器B的副边绕组0-12V连接;上述整流电路III包括有桥式整流器PT2,由二极管D1、D2、D3、D4组成,与变压器B的副边绕组0-36V连接;上述降压稳压电路IV由电阻R1、二极管D9、D10、电容C4组成,与直流单极放大电路V、耦合放大电路VI、讯号报警电路VII联接;上述直流单极放大电路由三极管BG1、电阻R2、R3、开关K1组成,还有探头10;该电路与耦合放大电路VI相联;上述耦合放大电路VI由三极管BG2、BG3、电阻R4、R5、R6、R7、R8、电容C5、C6、二极管D11组成;该电路与讯号报警电路VII相联;上述讯号报警电路VII由二极管KP1、开关K2、继电器J、电铃3、报警红灯5组成,该电路与整流电路III、整流滤波电路II相联。
本实用新型有如下优点1.本产品的元器件采用进口或国产的高可靠产品,再加专项筛选,质量可靠,线路采用变压、稳压、自控措施,参数稳定、可靠性好。2.探头对静电和漏电反应极为敏感,只要大于0.7V的讯号输入,监测系统即全自动发出报警。3.报警采用红光和铃声,给人的感觉很直观,适合于各类工作场所,同时对聋、哑、盲人的工作场地亦很适用。4.电路块采用塑料封装,防潮性好,适合于各种工作环境的用电设备单机安装。5.不承担用电设备的安全负载,自成体系工作,低压安全,在监测时整个线路处于截止、休眠状态,不会因防漏电而带来新的不安全隐患。6.报警不限时,须操作人员控制,静电漏电限压值可根据用户要求而调整。7.产品体积小、重量轻,操作简便。造型美观、功耗小于10W。8.产品成本低,仅几十元到几百元一台,是产销双方共同受益的实惠产品。
现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电路方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电路图。
参照图1、图2、图3,本实用新型的电路控制按工作性质用虚线划为7个部份,其工作原理按其区城描述如下I区域电源变压电路由E型变压器完成。目前,用电设备上采用的负载是交流220V、380V,因报警器是随用电设备而安装,采用与设备共用电源,较为方便,报警工作电铃是36VAC电压,工作块是直流12V,从上述四点来看,宜采用E型变压结构对线路工作的稳定性要好。工作经过是初级接上0-220V或0-380V,次级0-12极上便降压为AC12V0-36极上便降压为AC36V。II区域整流滤波电路是为线路提供直流12V电源,原理是利用二极管的P-n结特性,将交流电变为直流电,其电流运动方向是变压器输出次级12端上为正半周期内,12端为正,O端为负,D6、D7导通,D5、D8截止,电流由12点-D6-R-D7,回到O端。变压器次级O端为负半周期内,O端为负,D5、D8导通,D6,D7截止,电流方向是O点-D8-R1-D5,回到12点端上,对于负载R1来说,无论交流是正、是负,都有电流通过,因此,输出为直流。C2、C3是滤波电容,由于电容的充放电的功能,在负载R1的两端上可得到波纹较小而平滑的直流电压。III区域;整流电路是为报警电铃提供AC36V电源。原理同II区域,但这里处理较为特别用变压器输出次级O端与36端直接连接电铃,电铃只发出嘶哑的声音,为解决这个问题将输出次级O端和36端接入桥式整流III区域内以获得直流36V的正电压,将正电压端接到电铃的一端上,电铃的另一端接到变压器输出次级O端上,形成Ac电压回路处理的效果是电铃发声宏亮,不再嘶哑。IV区域降压稳压电路有R1、D9、D10、C4四个元器件器件,其工作原理是R1是降压电阻,将整流的正电压调整到适当的电压提供给线路正常工作。D9的作用是解决直流放大电路V VI区域BG1、BG3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初始电位为零,只有当信号输入时,输入端与输出端的电位才随之发生变化,构成直流正12V的回路而使线路正常工作。D10是稳压管,它是在制造半导体二极管的P-n结特性时用特殊工艺使之具备雪崩和齐纳击穿特性的二极管,连接在线路中,当电路电压波动时,它的限流电阻和动态电阻特性能稳定线路,使流过的电流和输出电压基本不变。C4是输出端电容,作用是改善脉冲电流负载下的动态性能,提供短时间的脉冲电流,配合D10进行工作。V区域直流单级放大电路,在这里作触发开关使用,由BG1、R2、R3和K1组成,BG1的工作原理是因它是NPN三极管当Eb=0时,Vbe≈0,基极电流Ib也近似等于零,三极管处于截止状态,当Vbe接到大于0.7V的启始电压时,三极管由截止立即转变为导通,其连接方式为共发射极法。BG1还有一个重要的特性是反相作用,基极电压对发射极电压或外加电压增大,则集电极电压对发射极电压减小,前者减小则后者增大。利用这个特性,选取适当的NPN管,则解决了探头在工作时碰到的高电压而不烧坏线路的关键。R2是BG1的基极偏流电阻,作用是调整基极电流。R8是限压电阻,控制一定的启始电压,而使BG1在一定的限压范围内处于截止状态。K1是换向开关,是改变自测灵敏度和限压监测的接线作用。VI区域耦合放大电路,有BG2、BG3、R4、R5、R6、R7、R8、C5、C6、D11组成,BG2、BG3者是采用共集电极接法BG2仍然是作第二级截止,导通开关使用,R4是偏流电阻,R5是分流电阻,在一定范围内限制BG2导通。C5是隔直电容,使直流电压不能通过,但它具有放电数值越大,惰性亦越大的特性,这里把它作为控制可控硅管通断的时间抑制。BG3是将外加电压讯号经调节进行放大,输出给KP1的触发电压电流。R6是偏流电阻。R7是BG3集电极电阻,作用将BG3放大了的电流Δic在R7的作用下变成电压,放大器的输出电压正是由此而得到的,协同BG3的实现电压放大。R8是回差电阻,起控制回差电压作用。C6是旁路电容,由于回差电阻削弱了电路的正反馈作用,影响到电路的转换速度,因此在需要快速转换,又要回差电压小时,并一小电容对回差电阻起傍路作用。VII区域讯号报警电路有KP1、K2、继电器、电铃、红灯组成。KP1的工作原理是采用半导体技术制成PNPN四层材料结构。首先,可以把这四层结构可看成是二个相接的三极管,一个是NPN型,一个是PNP型,一管的集电极接到另一管的基极,当A接正电位,C接负电位,加正向电压时,KP1将通过电流,其电压落在J2上,当外加电压较小,由于J2反向,通过电流较小,处于截止状态,当控制极的外加电压大于1V时,可立即使J1变成导通,将A极正电压加到N1P2N2管的N1上,使三极管饱和导通,所以KP1又变成了一只二极管,控制极上的触发电压电流大小,则又控制了可控硅通断的时间,KP1是较好的无触点开关。K2是手控电压电流的通断开关。继电器的作用是报警的电压一接通,它立即吸合,将被切断的电铃电压线接通,使其在红光报警时同时发出铃声报警。电铃和红灯是起报警信号作用。在开展监测工作时,其线路工作如下接通电源
指示灯亮,合上K2,打开限压监测开关K1,整个线路随BG1处于截止休眠状态,如限压监测头收到一个大于0.7V的静电或漏电防范值时,BG1立即由截止状态迅即变成导通状态,IB电流,Ic电流流向Ie,流向Ic的另一部份电流则形成BG2的IB电流,使BG2由截止状态迅即变成导通状态,Ie电流汇同C5的放电电流经偏流电阻R6的调整处理,到达BG3基极使BG3由截止变成放大工作状态,由BG3将放大的电压电流经发射极输送到KP1的控制极,使KP1的阳极和阴极接通。电铃和红灯得到正电压电流迅即进行报警工作。本实用新型依据其性能设计为三个品种1.L-1型属固定安装型。电源与设备设施共用,可接
变压直流流12V工作,线路板和元器件可用塑料注封,适合于各种环境的设备,设施单机安装,固定孔2、固定孔11用于固定本实用新型。2.L-2型属手握携带型,电源为直流18V,工作为直流12V,它有辨别电源火线与零线之功能,高压静电和漏电严重时,除用红光报警外,还配有“漏电严重、请提高警惕”的语句作报警,造型小巧,可随身放于口袋,抽测各种用电设备、设施,便于电业作业人员作随身工具。3.L-3型属固定安装型,电源为
变压12V直流工作,线路板,元器不用塑料注封,除用红光和电铃进行报警外,还另加切断设备用电功能,适合于居民住房和小用电场作静电和漏电测试使用。同样用固定孔2、固定孔11用于固定本实用新型。
权利要求1.一种漏电感应自动报警器,其特征在于它具有外壳[6],该外壳[6]与底板[1]连接定位,二者之间有密封垫[7],在底板[7]上装有电铃[3];外壳[6]是六面体,其顶面装有电源指示灯[4]、报警红灯[5],其底面有电源输入孔[12],其侧面有工作开关[8]、限压监测开关[9],还有探头[10];在外壳[6]内具有整体电路,该整体电路由电源变压电路I、整流滤波电路II、整流电路III、降压稳压电路IV、直流单极放大电路V、耦合放大电路VI、讯号报警电路VII组成;上述电源变压电路I包括有变压器(B);上述整流滤波电路II由桥式整流器(PT1)、滤波电容(C2(C3)、指示灯(L)组成;桥式整流器(PT1)由二极管(D5)(D6)(D7)(D8)组成,与变压器(B)的副边绕组0-12V连接;上述整流电路III包括有桥式整流器(PT2),由二极管(D1)(D2)(D3)(D4)组成,与变压器(B)的副边绕组0-36V连接;上述降压稳压电路IV由电阻(R1)、二极管(D9)(D10)、电容(C4)组成,与直流单极放大电路V、耦合放大电路VI、讯号报警电路VII联接;上述直流单极放大电路由三极管(BG1)、电阻(R2)(R3)、开关(K1)组成,还有探头[10];该电路与耦合放大电路VI相联;上述耦合放大电路VI由三极管(BG2)(BG3)、电阻(R4)(R5)(R6)(R7)(R8)、电容(C5)(C6)、二极管(D11)组成;该电路与讯号报警电路VII相联;上述讯号报警电路VII由二极管(KP1)、开关(K2)、继电器(J)、电铃[3]、报警红灯[5]组成,该电路与整流电路III、整流滤波电路II相联。
专利摘要一种漏电感应自动报警器,属于报警装置技术领域。由外壳内的电源变压、整流滤波、整流、降压稳压、直流单极放大、耦合放大、讯号报警共7个区域电路构成整体电路。目的是解决设备漏电即自动报警问题,当设备一出现高压静电和漏电时,能立即感应并通过电铃、红灯报警。这种报警器不承担设备的安全负载,电路简单,自耗功率小、体积小,重量轻,适用范围广;它不与被监测设备的负载发生联系;使用绝对安全,造价低。
文档编号G08B5/22GK2293092SQ97208240
公开日1998年9月30日 申请日期1997年3月27日 优先权日1997年3月27日
发明者刘坚成 申请人:刘坚成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