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遇险自卫报警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690341阅读:20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车辆遇险自卫报警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使入侵者丧失活动能力并进行报警的装置,尤其是一种由置于车辆内隐蔽处的动触开关、壳体、置于乘客座位下的高压绝缘胶垫铜网等组成的车辆遇险自卫报警器。
众所周知,现有出租车辆上所用的防犯装置,一种是用隔离板将驾驶座位与乘客座位分隔开来;二是利用信号发射装置与中心台时刻保持联系,这两种防犯装置具有遇险无法自卫、安全系数低的缺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提供一种遇险能进行自卫并报警、安全系数高的车辆遇险自卫报警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由置于车辆内隐蔽处的动触开关、壳体、置于乘客座位下的高压绝缘胶垫铜网等组成,其特征是蓄电池(E)的负极接地,正极与脚踏开关(K)的动触点相接,静触点与脉冲振荡放大电路的电容(C5)的正极、电阻(R1)的一端、集成电路(IC1)的4脚、8脚、电阻(R4)的一端、升压器(B1)的初级线圈(L1)的首端相接,电容(C5)的负极接地,电阻(R1)的另一端分别与集成电路(IC1)的7脚、电阻(R2)的一端相接,电阻(R2)的另一端分别与集成电路(IC1)的2脚、6脚、电容(C1)的一端相接,电容(C1)的另一端接地,集成电路(IC1)的1脚接地,5脚经电容(C2)接地,电阻(R4)的另一端与发光二极管(D1)的负极相接,发光二极管(D1)的正极分别与集成电路(IC1)的3脚、电阻(R3)的一端相接,电阻(R3)的另一端与三极管(BG)的基极(b)相接,三极管(BG)的发射极(e)接地,集电极(c)与升压器(B1)的初级线圈(L1)末端相接,升压器(B1)的次级线圈(L2)的首端分别与脉冲整形开关电路的二极管(D2)的正极、二极管(D5)的负极相接,次级线圈(L2)的末端分别与二极管(D3)的正极、二极管(D4)的负极相接,二极管(D4)、(D5)的正极接地,二极管(D2)、(D3)的负极分别与电阻(R5)的一端、可控硅(SCR)的阳极、电容(C4)的一端相接,电阻(R5)的另一端分别与电容(C3)的一端、双向二极管(VD1)的一端相接,电容(C3)的另一端接地,双向二极管(VD1)的另一端与可控硅(SCR)的门极相接,可控硅(SCR)的阴极接地,电容(C4)的另一端分别与双路二次升压器(B2)、(B3)的初级线圈(L3)、(L5)的首端相接,初级线圈(L3)、(L5)的末端接地,双路二次升压器(B2)、(B3)的次级线圈(L4)、(L6)的首端分别经高压导线与置于驾驶室内乘客座位下的高压绝缘胶垫铜网(DW)相接,次级线圈(L4)、(L6)的末端接地;时间振荡电路的电阻(R6)的一端与脚踏开关(K)的静触点相接,电阻(R6)的另一端分别与集成电路(IC2)的2脚、6脚、电阻(R7)的一端、电容(C6)的正极相接,电阻(R7)的另一端、电容(C6)的负极、集成电路(IC2)的1脚接地,集成电路(IC2)的4脚、8脚、稳压电路的电阻(R11)的一端、音频功率放大器的集成电路(IC4)的6脚分别与蓄电池(E)的正极相接,时间振荡电路的集成电路(IC2)的5脚经电容(C7)接地,3脚与模拟报警声电路的集成电路(IC3)的(SEL1)端相接,电阻(R11)的另一端分别与稳压二极管(DW1)的负极、模拟报警声电路的集成电路(IC3)的(VDD)端相接,稳压二极管(DW1)的正极接地,模拟报警声电路的集成电路(IC3)的(OSC1)端与(OSC2)端之间用电阻(R8)串接,(VSS)端接地,(OUT)端分别与低通滤波器的电阻(R9)的一端、电容(C8)的正极、电容(C9)的一端相接,电阻(R9)的另一端、电容(C8)的负极接地,电容(C9)的另一端分别与音频功率放大器的电阻(R10)的一端、集成电路(IC4)的3脚相接,电阻(R10)的另一端、集成电路(IC4)的2脚、4脚接地,集成电路(IC4)的1脚与电容(C10)的正极相接,电容(C10)的负极与集成电路(IC4)的8脚相接,集成电路(IC4)的5脚与电容(C11)的正极相接,电容(C11)的负极经扬声器(SP)接地。
本实用新型由于在车辆隐蔽处设有脚踏开关和在乘客座位下设有高压绝缘胶垫铜网,在驾驶员受到入侵或其他危险时,踏下脚踏开关,启动自卫报警器,在铜网与车辆外壳之间形成瞬间高压,使入侵者暂时失去活动能力并经扬声器发出报警呼救声,所以本实用新型具有遇险能进行自卫并报警、安全系数高的优点。


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电路原理图,也是一种实施例的示意图。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进一步地说明如附图所示,本实用新型由开关、脉冲振荡放大电路、升压器、脉冲整形开关电路、双路二次升压器、铜网、时间振荡电路、模拟报警声电路、音频功放器、扬声器等组成,其中各电路中的元件选用类型和工作参数分别为蓄电池采用车载12伏蓄电池;脚踏开关(K)选用双联微动开关;各电阻的工作参数分别调试为(R1)为470欧、(R2)为4.7千欧、(R3)为680欧、(R4)为330欧、(R5)为3兆欧、(R6)为220欧、(R7)为1兆欧、(R8)为330千欧、(R9)为220欧、(R10)为10千欧、(R11)为1千欧;各电容的工作参数分别调试为(C1)为0.01微法、(C2)为0.01微法、(C3)0.1微法、(C4)为2.2微法、(C5)为100微法、(C6)为220微法、(C7)为0.01微法、(C8)为1微法、(C9)为0.1微法、(C10)为10微法、(C11)为100微法;集成电路(IC1)、(IC2)选用NE555型集成电路、集成电路(IC3)选用KD-9561型集成电路、集成电路(IC4)选用LM386型集成电路;二极管(D1)选用φ3发光二极管、二极管(D2)、(D3)、(D4)、(D5)选用IN4001型二极管、稳压二极管(DW1)选用2CW52型稳压二极管、双向二极管(VD1)选用DB3型双向触发二极管;三极管(BG)选用MJE13005型三极管;可控硅(SCR)选用2P4M型可控硅;扬声器(SP)选用0.5W8欧扬声器;升压器(B1)初级线圈(L1)匝数为40匝、次级线圈(L2)匝数为600匝、双路二次升压(B2)、(B3)的初级线圈(L3)、(L5)的匝数分别为95匝、次级线圈(L4)、(L6)的匝数分别为3000匝。其中蓄电池(E)的负极接地,正极与脚踏开关(K)的动触点相接,静触点与脉冲振荡放大电路的电容(C5)的正极、电阻(R1)的一端、集成电路(IC1)的4脚、8脚、电阻(R4)的一端、升压器(B1)的初级线圈(L1)的首端相接,电容(C5)的负极接地,电阻(R1)的另一端分别与集成电路(IC1)的7脚、电阻(R2)的一端相接,电阻(R2)的另一端分别与集成电路(IC1)的2脚、6脚、电容(C1)的一端相接,电容(C1)的另一端接地,集成电路(IC1)的1脚接地,5脚经电容(C2)接地,电阻(R4)的另一端与发光二极管(D1)的负极相接,发光二极管(D1)的正极分别与集成电路(IC1)的3脚、电阻(R3)的一端相接,电阻(R3)的另一端与三极管(BG)的基极(b)相接,三极管(BG)的发射极(e)接地,集电极(c)与升压器(B1)的初级线圈(L1)末端相接,升压器(B1)的次级线圈(L2)的首端分别与脉冲整形开关电路的二极管(D2)的正极、二极管(D5)的负极相接,次级线圈(L2)的末端分别与二极管(D3)的正极、二极管(D4)的负极相接,二极管(D4)、(D5)的正极接地,二极管(D2)、(D3)的负极分别与电阻(R5)的一端、可控硅(SCR)的阳极、电容(C4)的一端相接,电阻(R5)的另一端分别与电容(C3)的一端、双向二极管(VD1)的一端相接,电容(C3)的另一端接地,双向二极管(VD1)的另一端与可控硅(SCR)的门极相接,可控硅(SCR)的阴极接地,电容(C4)的另一端分别与双路二次升压器(B2)、(B3)的初级线圈(L3)、(L5)的首端相接,初级线圈(L3)、(L5)的末端接地,双路二次升压器(B2)、(B3)的次级线圈(L4)、(L6)的首端分别经高压导线与置于驾驶室内乘客座位下的高压绝缘胶垫铜网(DW)相接,次级线圈(L4)、(L6)的末端接地;时间振荡电路的电阻(R6)的一端与脚踏开关(K)的静触点相接,电阻(R6)的另一端分别与集成电路(IC2)的2脚、6脚、电阻(R7)的一端、电容(C6)的正极相接,电阻(R7)的另一端、电容(C6)的负极、集成电路(IC2)的1脚接地,集成电路(IC2)的4脚、8脚、稳压电路的电阻(R11)的一端、音频功率放大器的集成电路(IC4)的6脚分别与蓄电池(E)的正极相接,时间振荡电路的集成电路(IC2)的5脚经电容(C7)接地,3脚与模拟报警声电路的集成电路(IC3)的(SEL1)端相接,电阻(R11)的另一端分别与稳压二极管(DW1)的负极、模拟报警声电路的集成电路(IC3)的(VDD)端相接,稳压二极管(DW1)的正极接地,模拟报警声电路的集成电路(IC3)的(OSC1)端与(OSC2)端之间用电阻(R8)串接,(VSS)端接地,(OUT)端分别与低通滤波器的电阻(R9)的一端、电容(C8)的正极、电容(C9)的一端相接,电阻(R9)的另一端、电容(C8)的负极接地,电容(C9)的另一端分别与音频功率放大器的电阻(R10)的一端、集成电路(IC4)的3脚相接,电阻(R10)的另一端、集成电路(IC4)的2脚、4脚接地,集成电路(IC4)的1脚与电容(C10)的正极相接,电容(C10)的负极与集成电路(IC4)的8脚相接,集成电路(IC4)的5脚与电容(C11)的正极相接,电容(C11)的负极经扬声器(SP)接地。在驾驶员遇到入侵者时,踏下脚踏开关(K),电源接通,首先由电阻(R1)、(R2)和电容(C1)及集成电路(IC1)组成的脉冲振荡放大电路开始工作。在接通电源时,由于电容(C1)上端电压不能突变,故集成电路(IC1)处于置位状态,输出端3脚呈高电平,电容(C1)通过电阻(R1)和(R2)对其充电,集成电路(IC1)的2脚电位随电容(C1)上端电压的升高呈指数上升,当电容(C1)上的电压随时间增加达到2/3电源电压时,集成电路(IC2)的6脚内部翻转,其输出端3脚呈低电平;当电容(C1)放电使其电压降至1/3时,触发集成电路(IC2)2脚,内部又翻转,使输出端3脚呈高电平,如此重复产生。其中电容(C2)为抗干扰滤波电容。脉冲振荡电路所产生的方波振荡信号,由限流电阻(R3)送至三极管(BG)进行放大,然后三极管(BG)的集电极(C)端送往第一级升压器(B1)进行升压,升压后的脉冲电压经四只二级管(D2)、(D3)、(D4)、(D5)组成的桥式整流器进行整流后送至脉冲整形开关电路,经电阻(R5)向电容(C3)充电,与此同时电容(C4)也进行充电。当电容(C3)充电达到可控硅(SCR)门级触发电压时可控硅(SCR)导通,电容(C4)经可控硅(SCR)向双路二次升压器(B2)、(B3)的初级线圈(L3)、(L5)放电,其次级线圈产生二次高电压,经高压线送至高压绝缘胶垫铜网(DW),使高压绝缘胶垫铜网(DW)与车辆外壳之间形成一个瞬间脉冲高压,从而使入侵者暂时失去活动能力;在脚踏开关K开启的同时,模拟报警声电路开始工作,在开关启动的瞬时,电容(C6)约2秒充满,其集成电路(IC2)的3脚呈低电平,电路暂不工作,此后电容(C6)经电阻(R7)放电至1/3VDD电压时,集成电路(IC2)的3脚输出端翻转,呈高电平,后级电路接通,集成电路(IC3)的SEL1端的模拟报警声专用集成电路工作,其中电阻(R8)是该电路的振荡电阻,通过调整其阻值来改变模拟报警声的音调,电阻(R11)及稳压二极管(DW1)用来降压稳压,给模拟声报警集成电路提供电源;模拟报警声电路输出的内储警笛报警声信号,经电阻(R9)、电容(C8)构成低通滤波电路处理后由电容(C9)耦合至由电阻(R10)、电容(C10)、(C11)及集成电路(IC4)组成的音频功放器进行信号功率放大,最后推动扬声器(SP)发出逼真的报警呼救声。
权利要求1.一种车辆遇险自卫报警器,由置于车辆内隐蔽处的动触开关、壳体、置于乘客座位下的高压绝缘胶垫铜网等组成,其特征在于蓄电池(E)的负极接地,正极与脚踏开关(K)的动触点相接,静触点与脉冲振荡放大电路的电容(C5)的正极、电阻(R1)的一端、集成电路(IC1)的4脚、8脚、电阻(R4)的一端、升压器(B1)的初级线圈(L1)的首端相接,电容(C5)的负极接地,电阻(R1)的另一端分别与集成电路(IC1)的7脚、电阻(R2)的一端相接,电阻(R2)的另一端分别与集成电路(IC1)的2脚、6脚、电容(C1)的一端相接,电容(C1)的另一端接地,集成电路(IC1)的1脚接地,5脚经电容(C2)接地,电阻(R4)的另一端与发光二极管(D1)的负极相接,发光二极管(D1)的正极分别与集成电路(IC1)的3脚、电阻(R3)的一端相接,电阻(R3)的另一端与三极管(BG)的基极(b)相接,三极管(BG)的发射极(e)接地,集电极(c)与升压器(B1)的初级线圈(L1)末端相接,升压器(B1)的次级线圈(L2)的首端分别与脉冲整形开关电路的二极管(D2)的正极、二极管(D5)的负极相接,次级线圈(L2)的末端分别与二极管(D3)的正极、二极管(D4)的负极相接,二极管(D4)、(D5)的正极接地,二极管(D2)、(D3)的负极分别与电阻(R5)的一端、可控硅(SCR)的阳极、电容(C4)的一端相接,电阻(R5)的另一端分别与电容(C3)的一端、双向二极管(VD1)的一端相接,电容(C3)的另一端接地,双向二极管(VD1)的另一端与可控硅(SCR)的门极相接,可控硅(SCR)的阴极接地,电容(C4)的另一端分别与双路二次升压器(B2)、(B3)的初级线圈(L3)、(L5)的首端相接,初级线圈(L3)、(L5)的末端接地,双路二次升压器(B2)、(B3)的次级线圈(L4)、(L6)的首端分别经高压导线与置于驾驶室内乘客座位下的高压绝缘胶垫铜网(DW)相接,次级线圈(L4)、(L6)的末端接地;时间振荡电路的电阻(R6)的一端与脚踏开关(K)的静触点相接,电阻(R6)的另一端分别与集成电路(IC2)的2脚、6脚、电阻(R7)的一端、电容(C6)的正极相接,电阻(R7)的另一端、电容(C6)的负极、集成电路(IC2)的1脚接地,集成电路(IC2)的4脚、8脚、稳压电路的电阻(R11)的一端、音频功率放大器的集成电路(IC4)的6脚分别与蓄电池(E)的正极相接,时间振荡电路的集成电路(IC2)的5脚经电容(C7)接地,3脚与模拟报警声电路的集成电路(IC3)的(SEL1)端相接,电阻(R11)的另一端分别与稳压二极管(DW1)的负极、模拟报警声电路的集成电路(IC3)的(VDD)端相接,稳压二极管(DW1)的正极接地,模拟报警声电路的集成电路(IC3)的(OSC1)端与(OSC2)端之间用电阻(R8)串接,(VSS)端接地,(OUT)端分别与低通滤波器的电阻(R9)的一端、电容(C8)的正极、电容(C9)的一端相接,电阻(R9)的另一端、电容(C8)的负极接地,电容(C9)的另一端分别与音频功率放大器的电阻(R10)的一端、集成电路(IC4)的3脚相接,电阻(R10)的另一端、集成电路(IC4)的2脚、4脚接地,集成电路(IC4)的1脚与电容(C10)的正极相接,电容(C10)的负极与集成电路(IC4)的8脚相接,集成电路(IC4)的5脚与电容(C11)的正极相接,电容(C11)的负极经扬声器(SP)接地。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使入侵者丧失活动能力并进行报警的装置,尤其是一种由置于车辆内隐蔽处的动触开关、壳体、置于乘客座位下的高压绝缘胶垫铜网等组成的车辆遇险自卫报警器,由于在车辆隐蔽处设有脚踏开关和在乘客座位下设有高压绝缘胶垫铜网,在驾驶员受到入侵或其他危险时,踏下脚踏开关,启动自卫报警器,在铜网与车辆外壳之间形成瞬间高压,使入侵者暂时失去活动能力并经扬声器发出报警呼救声,所以本实用新型具有遇险能进行自卫并报警、安全系数高的优点,可广泛应用于各种车辆上。
文档编号G08B23/00GK2332611SQ98220439
公开日1999年8月11日 申请日期1998年3月11日 优先权日1998年3月11日
发明者张丛江 申请人:张丛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