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邻分体式路段信号控制人行横道的协调信号控制方法

文档序号:8320126阅读:213来源:国知局
相邻分体式路段信号控制人行横道的协调信号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交通工程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相邻分体式路段信号控制人行横道的协 调信号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下文中涉及的符号解释如下:
[0003]
【主权项】
1. 一种相邻分体式路段信号控制人行横道的协调信号控制方法, 包括行人最大过街时间计算方法和协调信号配时优化模型两部分,其特征在于:
(1)行人最大过街时间计算方法 行人最大过街时间是指人行横道一端的行人自到达人行横道边缘至通过整条人行横 道所需的时间;分体式路段信号控制人行横道的行人最大过街时间包括人行横道边缘的等 待时间、第1段人行横道的步行时间、安全岛的步行时间、安全岛边缘的等待时间和第2段 人行横道的步行时间;1条人行横道具有2个步行方向,有2个行人最大过街时间;建立行 人最大过街时间计算方法,见公式1~8 ;
(2)协调信号配时优化模型 对于相邻的分体式路段信号控制人行横道,在保证机动车双向绿波效果的前提下,以 最小化任意人行横道、任意步行方向的行人最大过街时间的最大值为目标,采用整数非线 性规划方法,建立一种协调信号配时优化模型,见公式(9);
决策变量受到公式(9)的约束,其中,1是最大公共信号周期时间;2是机动车相位的 最小绿灯时间;3是机动车相位的设计饱和度;4是下游协调相位的初始排队消散时间边界 值:5是最小绿波带宽率;6、7、8、9、10分别给出了下游协调相位的初始排队消散时间、绿波 带宽率、安全岛的步行时间、机动车停止线之间的设计行程时间、机动车相位的绿灯时间、 机动车相位和行人相位的绿灯启亮时刻等信号配时参数的计算方法;11~14是对研宄对 象和建模假设的体现; 下游协调相位的初始排队消散时间边界值:根据机动车的时间距离关系,若上游协调 相位的车队头车在到达下游协调相位的停止线之前受到红灯期间排队车辆的阻滞而减速 停车,紧随车队头车的车辆将减速停车或缓行,远离车队头车的车辆可能以设计车速通过 下游协调相位的停止线;因此,在上游协调相位的车队头车到达下游协调相位的停止线之 前,保证下游协调相位具有一定的初始排队消散时间是形成机动车绿波效果的重要前提; 最小绿波带宽率:绿波带宽率,即任意车行方向的绿波带宽与上游协调相位的绿灯时 间的比值;在下游协调相位具有一定的初始排队消散时间的前提下,绿波带宽等于下游协 调相位的绿灯结束时刻减去上游协调相位的车队头车以设计车速行进至下游协调相位停 止线的时刻;主要车行方向的绿波带宽率应大于等于次要车行方向。
【专利摘要】一种相邻分体式路段信号控制人行横道的协调信号控制方法。对于单个分体式路段信号控制人行横道,根据行人的时间距离关系,建立了行人最大过街时间计算方法;对于城市干道沿线的相邻分体式路段信号控制人行横道,根据机动车的时间距离关系,在保证机动车双向绿波效果的前提下,以最小化任意人行横道、任意步行方向的行人最大过街时间的最大值为目标,采用整数非线性规划方法,建立了协调信号配时优化模型。本发明的模型结构简单,待定参数少且易于确定,可以为机动车和行人提供更加多样的交通运行方式,更加灵活地调节机动车和行人的通行时间资源供求关系,具有良好的实用性和广泛的适用性,可以在工程实践中推广应用。
【IPC分类】G08G1-07
【公开号】CN104637316
【申请号】CN201510084638
【发明人】徐洪峰, 何龙, 章琨
【申请人】大连理工大学
【公开日】2015年5月20日
【申请日】2015年2月17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