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报警方法、管理平台和报警系统的制作方法_3

文档序号:8943913阅读:来源:国知局
签ID时,管理平台判断出终端的进出状态为终端进入;或者,当第二子RFID读写器读取到RFID标签ID后第一子RFID读写器读取到RFID标签ID时,管理平台判断出终端的进出状态为终端退出。
[0101]具体地,如图5所示,第一子RFID读写器包括RFID读写器Fl?F4,第二子RFID读写器包括RFID读写器BI?B4,当RFID读写器Fl?F4先读到RFID标签ID,一段时间内RFID读写器BI?B4后读到RFID标签ID,则管理平台判断出终端的进出状态为终端进入;反之,当RFID读写器BI?B4先读到RFID标签ID,一段时间内RFID读写器Fl?F4后读到RFID标签ID,则管理平台判断出终端的进出状态为终端退出。
[0102]当然,第一子RFID读写器和第二子RFID读写器的数量并不局限于此,本实施例仅以第一子RFID读写器和第二子RFID读写器的数量分别为四个进行列举。
[0103]优选地,第二子RFID读写器与第一子RFID读写器之间相距2?4m。
[0104]之所以如此设置,是由于为了提高RFID读写器读取的准确性,RFID读写器对RFID标签ID进行读取时,RFID标签ID必须位于RFID读写器的天线辐射的近场区内。
[0105]步骤407,管理平台根据终端的进出状态更新用户列表,用户列表包括RFID标签ID0
[0106]之所以如此设置,是由于公共场所的人流量较大,公共场所内顾客的进出变化大,因此,必须实时更新包括RFID标签ID的用户列表,才能在发生突发事故时,及时的向在公共场所内的顾客提出报警。当然,在突发事故发生后,管理平台仍旧会根据RFID读写器读取到的RFID标签ID进行用户列表更新,以对新进入公共场所的顾客进行提醒。
[0107]步骤408,管理平台接收硬件设施发送的故障信息。
[0108]硬件设施(电梯、安全门)在发生突发事故时及时向管理平台发送故障信息,以使管理平台及时获取故障发生的时间和地点。
[0109]步骤409,管理平台向电信运营商发送RFID标签ID。
[0110]在管理平台接收到故障信息后,立即向电信运营商发送更新的用户列表中的RFID丰不ID。
[0111]步骤410,电信运营商根据预先储存的终端与RFID标签ID的对应关系查询RFID标签ID对应的终端号码。
[0112]步骤411,电信运营商向管理平台发送RFID标签ID对应的终端号码。
[0113]步骤412,管理平台生成与故障信息对应的报警信息。
[0114]当然,也可以在接收到硬件设施发送的故障信息后就直接生成与故障信息对应的报警信息。
[0115]步骤413,管理平台根据终端号码向终端发送报警信息。
[0116]在生成与故障信息对应的报警信息后,管理平台根据电信运营商发送的RFID标签ID对应的终端号码向终端发送报警信息,以对顾客进行报警提醒。
[0117]本实施例的报警方法中,RFID技术获取通过顾客终端绑定RFID标签生成的RFID标签ID,公共场所的管理平台根据RFID读写器获取的RFID标签ID判断顾客终端进入某个特定区域(如公共场所内),在发生突发事故时,通过RFID标签ID与终端号码的关联关系确定目标人群,通过公共场所的管理平台与电信运营商的短信网关对接,能够及时获取顾客的终端号码,对顾客发送报警信息,可以有效提高发生突发事件时公共场所的管理方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的及时性,降低伤亡发生率和经济损失;通过管理平台判断顾客是否在公共场所内,在发送报警信息的时候,只向在公共场所区域范围内的顾客发送该报警信息,以免对不在该公共场所内的人群也发送相同的报警信息,造成与该公共场所的突发事故无关的人员的恐慌。
[0118]实施例5:
[0119]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管理平台,包括:接收模块11、生成模块12、发送模块13。
[0120]接收模块11用于接收硬件设施发送的故障信息;接收电信运营商查询出的与用户列表中的RFID标签ID对应的终端号码;接收RFID读写器从RFID标签读取并发送的RFID 标签 ID。
[0121]进一步地,接收模块11具体用于向电信运营商发送RFID标签ID ;接收电信运营商发送的RFID标签ID对应的终端号码。
[0122]生成模块12用于生成与故障信息对应的报警信息。
[0123]发送模块13用于向电信运营商发送用户列表中的RFID标签ID ;根据终端号码向终端发送报警信息。
[0124]优选地,该管理平台还包括判断模块14和更新模块15。
[0125]判断模块14用于根据读取的RFID标签ID判断与RFID标签对应的终端的进出状
??τ O
[0126]更新模块15用于根据终端的进出状态更新用户列表,用户列表包括RFID标签ID。
[0127]本实施例提供的管理平台可用于实现上述实施例1或2的报警方法,具体描述可参见上述实施例1或2。
[0128]本实施例的管理平台中,RFID技术获取通过顾客终端绑定RFID标签生成的RFID标签ID,公共场所的管理平台根据RFID读写器获取的RFID标签ID判断顾客终端进入某个特定区域(如公共场所内),在发生突发事故时,通过RFID标签ID与终端号码的关联关系确定目标人群,通过公共场所的管理平台与电信运营商的短信网关对接,能够及时获取顾客的终端号码,对顾客发送报警信息,可以有效提高发生突发事件时公共场所的管理方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的及时性,降低伤亡发生率和经济损失;通过管理平台判断顾客是否在公共场所内,在发送报警信息的时候,只向在公共场所区域范围内的顾客发送该报警信息,以免对不在该公共场所内的人群也发送相同的报警信息,造成与该公共场所的突发事故无关的人员的恐慌。
[0129]实施例6:
[0130]如图7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报警系统,包括管理平台URFID读写器2、终端3、硬件设施4和电信运营商5,其中,
[0131]管理平台I用于向电信运营商发送用户列表中的RFID标签ID;用于根据读取的RFID标签ID判断与RFID标签对应的终端的进出状态;用于根据终端3的进出状态更新用户列表,用户列表包括RFID标签ID ;用于接收电信运营商5查询出的与用户列表中的RFID标签ID对应的终端号码;用于根据故障信息生成对应的报警信息,并根据终端号码向终端3发送报警信息。
[0132]RFID读写器2用于向管理平台I发送读取到的RFID标签ID。
[0133]电信运营商5用于根据用户列表中的RFID标签ID向管理平台I发送RFID标签ID对应的终端号码。
[0134]终端3用于接收管理平台I根据终端号码发送的报警信息;与RFID标签进行绑定得到RFID标签ID,以获取终端与RFID标签ID的对应关系;将终端3与RFID标签ID的对应关系发送至电信运营商5,以供电信运营商5储存终端3与RFID标签ID的对应关系。
[0135]硬件设施4用于向管理平台I发送故障信息。
[0136]其中,管理平台I具体用于向电信运营商5发送RFID标签ID ;接收电信运营商5发送的RFID标签ID对应的终端号码。
[0137]其中,RFID读写器2包括第一子RFID读写器和第二子RFID读写器,第一子RFID读写器位于公共场所外部,第二子RFID读写器位于公共场所内部。
[0138]RFID读写器2具体用于第一子RFID读写器读取到RFID标签ID后第二子RFID读写器读取到RFID标签ID ;或者,第二子RFID读写器读取到RFID标签ID后第一子RFID读写器读取到RFID标签ID。
[0139]管理平台I具体用于当第一子RFID读写器读取到RFID标签ID后第二子RFID读写器读取到RFID标签ID时,判断出终端的进出状态为终端进入;或者,当第
当前第3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