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波对射入侵探测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0895982阅读:449来源:国知局
微波对射入侵探测器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微波对射入侵探测器,涉及安防技术领域。所述探测器包括微波发射端和微波接收端;所述微波发射端与所述微波接收端相对设置;所述微波发射端包括发射天线装置、发射腔、第一电路板、第一接线弯头和第一底盘;所述微波接收端包括接收天线装置、接收腔、第二电路板、第二接线弯头和第二底盘。本实用新型所述探测器实现了200米远距离探测并且防范宽度可达12米,在室外恶劣环境下本实用新型能正常工作,同时,拥有低误报率和高可靠性。
【专利说明】
微波对射入侵探测器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安防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微波对射入侵探测器。
【背景技术】
[0002]微波的波长为I毫米到I米的电磁波,具有定向辐射;空间直线传输,遇到障碍物反射等特性。其中,水对微波的吸收最强,这种特性特别适用于入侵探测。微波对射入侵探测设备在工作时,在发射端和接收端中间形成一个稳定的橄榄型微波空间场,当收发端探测范围内有人体入侵时,接收机检测到微波信号的变化,产生入侵报警。现有的微波对射入侵探测器多为波束阻断式探测入侵者,收发天线多为平板天线,存在旁瓣多、易分散和波束不集中缺陷,容易引起误报,探测宽度约为2米左右,在户外恶劣环境下,宽区域的探测及低误报率的问题有待解决。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微波对射入侵探测器,从而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前述问题。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述CM919型微波对射入侵探测器,所述探测器包括微波发射端和微波接收端;所述微波发射端与所述微波接收端相对设置;
[0005]所述微波发射端包括发射天线装置、发射腔、第一电路板、第一接线弯头和第一底盘;所述发射天线装置与所述发射腔连接,所述第一电路板与所述发射腔连接,所述发射腔和所述第一电路板分别固定在所述第一底盘的内侧壁上,所述第一接线弯头贯穿所述第一底盘固定在所述第一底盘的外侧壁上;
[0006]所述微波接收端包括接收天线装置、接收腔、第二电路板、第二接线弯头和第二底盘;所述接收天线装置与所述接收腔连接,所述第二电路板与所述接收腔连接,所述接收腔和所述第二电路板分别固定在所述第二底盘的内侧壁上,所述第一接线弯头贯穿所述第一底盘固定在所述第一底盘的外侧壁上。
[0007]优选地,所述发射天线装置包括发射波导柱、发射反射面和发射波导管,所述发射波导柱贯穿所述发射反射面与所述发射波导管连接,所述发射波导管与所述发射腔连接。
[0008]优选地,所述接收天线装置包括接收波导柱、接收反射面和接收波导管,所述接收波导柱贯穿所述接收反射面与所述接收波导管连接,所述接收波导管与所述接收腔连接。
[0009]优选地,所述微波接收端还包括航空插头,所述航空插头贯穿所述第二底盘固定在所述第二底盘的外侧壁上。
[0010]优选地,所述微波发射端还包括第一外壳,所述微波接收端还包括第二外壳;所述第一外壳与所述第一底盘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外壳与所述第二底盘固定连接。
[0011]更优选地,所述第一外壳与所述第一底盘的内侧壁之间设置第一密封圈;所述第二外壳与所述第二底盘的内侧壁之间设置第一密封圈。
[0012]优选地,与所述微波发射端连接的外部接线穿过所述第一接线弯头与第一电路板连接,与所述微波接收端连接的外部接线穿过所述第二接线弯头与第二电路板连接。
[0013]优选地,使用第一U形螺栓将所述微波发射端固定在第一安装支架上,使用第二 U形螺栓将所述微波接收端固定在第二安装支架上。
[0014]更优选地,所述第一安装支架和所述第二安装支架的结构相同,均为底面直径为I Ocm镀锌管。
[0015]优选地,所述微波发射端和所述微波接收端与地面的距离为0.75m?0.85m。
[0016]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0017]本实用新型所述微波对射入侵探测器实现了200米远距离探测并且防范宽度可达12米,在室外恶劣环境下本实用新型能正常工作,同时,拥有低误报率和高可靠性,具体体现为:
[0018]1、本实用新型所述微波入侵探测器接收器能够检测35kg重的人体一一走、跑、四肢爬行、匍匐前进或跳跃。最大探测距离为200米橄榄型空间,最宽可达12米。
[0019]2、设备工作的环境温度能达到_40°C?+80°C,能够在恶劣环境条件下保持正常的探测。设备通过防尘防水的密封设计及其电路板的三防处理,即使在恶劣的环境条件下和含有高盐分的沿海地区也能确保设备稳定运行。
[0020]3、根据现场安装环境能调整灵敏度和阀值增加稳定性;并具有两种调试方式,可通过电路板拨码开关及RS422通讯接口进行设定。
[0021]4、优良的设计确保设备寿命长、运行可靠,同时还将维护量降到最低限度。
[0022]5、信号的数字化处理方式能够减少因植物晃动、环境干扰、小动物和突发的环境改变所引起的干扰性报警。在减少干扰性报警的同时,保证人体入侵的报警。
[0023]6、设备拥有专用的软件进行监控与调试,具有远程的调制模式及良好人机交互界面。
【附图说明】
[0024]图1是微波发射端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2是第一外壳3的结构不意图;
[0026]图3是微波接收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0028]实施例
[0029]本实施例所述微波对射入侵探测器,所述探测器包括微波发射端和微波接收端;所述微波发射端与所述微波接收端相对设置;
[0030]参照图1,所述微波发射端包括发射天线装置、发射腔14、第一电路板16、第一接线弯头17和第一底盘15;所述发射天线装置与所述发射腔14连接,所述第一电路板16与所述发射腔14连接,所述发射腔14和所述第一电路板16分别固定在所述第一底盘15的内侧壁上,所述第一接线弯头17贯穿所述第一底盘15上设置的弯头通孔19后通过紧固件18固定在所述第一底盘15的外侧壁上;
[0031]参照图2,所述微波接收端包括接收天线装置、接收腔24、第二电路板26、第二接线弯头28和第二底盘25;所述接收天线装置与所述接收腔24连接,所述第二电路板26与所述接收腔24连接,所述接收腔24和所述第二电路板26分别固定在所述第二底盘25的内侧壁上,所述第一接线弯头28贯穿所述第一底盘25固定在所述第一底盘25的外侧壁上。更详细的解释说明为:
[0032](— )所述发射天线装置包括发射波导柱11、发射反射面12和发射波导管13,所述发射波导柱11贯穿所述发射反射面12与所述发射波导管13连接,所述发射波导管11与所述发射腔14连接。
[0033](二)所述接收天线装置包括接收波导柱21、接收反射面22和接收波导管23,所述接收波导柱21贯穿所述接收反射面22与所述接收波导管23连接,所述接收波导管23与所述接收腔24连接。
[0034](三)所述微波接收端还包括航空插头27,所述航空插头27贯穿所述第二底盘25上设置的插头通孔27a,固定在所述第二底盘25的外侧壁上。
[0035](四)所述微波发射端还包括第一外壳3,所述微波接收端还包括第二外壳;所述第一外壳与所述第一底盘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外壳与所述第二底盘固定连接。
[0036]所述第一外壳与所述第一底盘的内侧壁之间设置第一密封圈;所述第二外壳与所述第二底盘的内侧壁之间设置第一密封圈。
[0037](五)与所述微波发射端连接的外部接线穿过所述第一接线弯头18与第一电路板16连接,与所述微波接收端连接的外部接线穿过所述第二接线弯头28与第二电路板26连接。
[0038](六)使用第一U形螺栓将所述微波发射端固定在第一安装支架上,使用第二 U形螺栓将所述微波接收端固定在第二安装支架上。
[0039]所述第一安装支架和所述第二安装支架的结构相同,均为底面直径为1cm镀锌管。
[0040](七)所述微波发射端和所述微波接收端与地面的距离为0.75m?0.85m。
[0041]对于微波发射装置:发射天线装置用于微波信号定向发送,此天线方向性强,低旁瓣。发射腔体产生微波源,经发射腔体谐振产生10.525Ghz微波源。第一电路板体具有远程422通讯,地址选择,宽动态电源功能;报警、故障、防拆信号输出,通过拨码开关可改变8种调制通道分别为 3khz、4.5khz、6khz、7.5khz、9khz、10.5khz、12khz、13.5 khz 驱动腔体发送微波信号。第一外壳中带有密封圈和第一底盘组成防护壳,拥有IP64防护等级。
[0042]对于微波接收装置:接收天线装置接收定向传来微弱的微波信号,并增强信号强度,此天线具有一定的选频特性。接收腔体接收微波信号并检波。第二电路板作为接收电路板安装于第二底盘上,并与接收腔体连接,对接收腔体输出的检波信号进行前置放大,并通过慢速自动增益控制系统,使得前置放大器的输出量维持在一个稳定的水平,可适应不同的收发端距离和周围环境对微波信号的影响。前置放大后的信号经锁相检波,和带通滤波器,只处理设定信号的频率(指和发射端同调制频率信号),排除伪信号和其他发射器不同频道的干扰,减少误报。同时具有422通讯接口,具有宽动态输入电压,接口电路具有一定的防雷特性。
[0043]本实施例所述微波对射入侵探测器的使用方法:
[0044]S1、微波对射入侵探测器安装在一根外直径10厘米的金属管上,发射器和接收器以200米对射方式安装在离地面0.75-0.85的地方。
[0045]S2、将配电线连接到标有+12VDC(正极)和GND(负极)的端子上;
[0046]S3、调整拨码开关的通道,设置成发射端与接收端相同的通道;
[0047]S4、将微波对射入侵探测器的接收器与微波对射入侵探测器的发射器的方向对齐断开电源重新启动设备。查看指示灯状态,使其绿色LOCK灯(频率锁定)和红色RF灯(微波信号)保持长亮。当有人体进入探测区域时,接收端报警指示灯亮起,在没有物体干扰时,不会产生误报,即达到演示效果。
[0048]通过采用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上述技术方案,得到了如下有益的效果:本实用新型微波对射入侵探测器实现了 200米远距离探测并且防范宽度可达12米,在室外恶劣环境下本实用新型能正常工作,同时,拥有低误报率和高可靠性,具体体现为:
[0049]1、本实用新型所述微波入侵探测器接收器能够检测35kg重的人体一一走、跑、四肢爬行、匍匐前进或跳跃。最大探测距离为200米橄榄型空间,最宽可达12米。
[0050]2、设备工作的环境温度能达到40°C?80°C,能够在恶劣环境条件下保持正常的探测。设备通过防尘防水的密封设计及其电路板的三防处理,即使在恶劣的环境条件下和含有高盐分的沿海地区也能确保设备稳定运行。
[0051]3、根据现场安装环境能调整灵敏度和阀值增加稳定性;并具有两种调试方式,可通过电路板拨码开关及RS422通讯接口进行设定。
[0052]4、优良的设计确保设备寿命长、运行可靠,同时还将维护量降到最低限度。
[0053]5、信号的数字化处理方式能够减少因植物晃动、环境干扰、小动物和突发的环境改变所引起的干扰性报警。在减少干扰性报警的同时,保证人体入侵的报警。
[0054]6、设备拥有专用的软件进行监控与调试,具有远程的调制模式及良好人机交互界面。
[0055]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主权项】
1.一种微波对射入侵探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探测器包括微波发射端和微波接收端;所述微波发射端与所述微波接收端相对设置; 所述微波发射端包括发射天线装置、发射腔、第一电路板、第一接线弯头和第一底盘;所述发射天线装置与所述发射腔连接,所述第一电路板与所述发射腔连接,所述发射腔和所述第一电路板分别固定在所述第一底盘的内侧壁上,所述第一接线弯头贯穿所述第一底盘固定在所述第一底盘的外侧壁上; 所述微波接收端包括接收天线装置、接收腔、第二电路板、第二接线弯头和第二底盘;所述接收天线装置与所述接收腔连接,所述第二电路板与所述接收腔连接,所述接收腔和所述第二电路板分别固定在所述第二底盘的内侧壁上,所述第一接线弯头贯穿所述第一底盘固定在所述第一底盘的外侧壁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微波对射入侵探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射天线装置包括发射波导柱、发射反射面和发射波导管,所述发射波导柱贯穿所述发射反射面与所述发射波导管连接,所述发射波导管与所述发射腔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微波对射入侵探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天线装置包括接收波导柱、接收反射面和接收波导管,所述接收波导柱贯穿所述接收反射面与所述接收波导管连接,所述接收波导管与所述接收腔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微波对射入侵探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波接收端还包括航空插头,所述航空插头贯穿所述第二底盘固定在所述第二底盘的外侧壁上。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微波对射入侵探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波发射端还包括第一外壳,所述微波接收端还包括第二外壳; 所述第一外壳与所述第一底盘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外壳与所述第二底盘固定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微波对射入侵探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外壳与所述第一底盘的内侧壁之间设置第一密封圈;所述第二外壳与所述第二底盘的内侧壁之间设置第一密封圈。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微波对射入侵探测器,其特征在于,与所述微波发射端连接的外部接线穿过所述第一接线弯头与第一电路板连接,与所述微波接收端连接的外部接线穿过所述第二接线弯头与第二电路板连接。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微波对射入侵探测器,其特征在于,使用第一U形螺栓将所述微波发射端固定在第一安装支架上,使用第二 U形螺栓将所述微波接收端固定在第二安装支架上。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微波对射入侵探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支架和所述第二安装支架的结构相同,均为底面直径为1cm镀锌管。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微波对射入侵探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波发射端和所述微波接收端与地面的距离为0.75m?0.85m。
【文档编号】G08B13/184GK205582174SQ201620303061
【公开日】2016年9月14日
【申请日】2016年4月12日
【发明人】崔铁军, 孙涛, 夏鹏, 崔岩
【申请人】北京洛达世安电子设备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