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放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761950阅读:16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收放盒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有涉及一种用于收放音乐用光盘、数字光盘以及计算机程序光盘等信息记录媒体的收放盒。
背景技术
音乐用光盘等的信息记录媒体一般是以收放在收放盒内的状态保存着。对于在这样的收放盒的内部是否收放有信息记录媒体,从收放盒的外部很难由目视确认。对此,为解决此问题的收放盒例如在专利文献一中公开。
在该专利文献一所述的收放盒是对应在收放部有无信息记录媒体,以色彩辨别显示窗部及发光显示元件使视觉变化,让使用者可从外部通过目视确认。
专利文献一特开2000-191072号公报(段落号0018,图1~6)发明要解决的问题然而,通过目视确认有无收放的方式,例如视障者在使用这种收放盒时很难确认是否收放,因此需要有以目视以外的方式来确认有无收放。另外,即使是健康人,例如在开车时眼不能离开的情况下,放进取出光盘时,用所述现有技术也无法确认有无收放。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用于解决所述问题的,其目的是提供一种可通过突起片的出没从外部识别收放盒内有无信息记录媒体的信息记录媒体的收放盒。
解决问题的手段为解决所述问题,本发明第一方面所述的收放盒中,通过收放盒本体与盖可自由开闭的设置,信息记录媒体收放在收放盒本体的媒体收放部内;该收放盒具有收放状态判定部,其通过突起片的出没,确认有无信息记录媒体。
本发明第二方面所述的收放盒,在第一方面所述的收放盒中,所述收放状态判定部具有窗部,其是设在收放盒本体外侧部的孔;移动部,其可转动地轴支在收放盒本体,且接触片与突起片分别形成在媒体收放部侧前端与窗部侧前端;靠压部,其靠压移动部的接触片使其位于媒体收放部侧;其中,从媒体收放部将信息记录媒体取出时,通过靠压部靠压的移动部接触片进入媒体收放部内的同时突起片从窗部突出,另外,当信息记录媒体收入媒体收放部时,在移动部的接触片由信息记录媒体压出的同时,突起片从窗部拉入。
本发明第三方面所述的收放盒,在第二方面所述的收放盒中,转轴轴支在所述移动部,使从转轴到接触片的长度比从转轴到突起片的长度短;突起片的移动量与接触片的移动量成比例增大。
本发明第四方面所述的收放盒,在第二或第三方面所述的收放盒中,所述窗部设在收放盒本体与盖的开口部侧的侧面。
本发明第五方面所述的收放盒,在第二或第三方面所述的收放盒中,所述窗部设在收放盒本体与盖的转动部侧的侧面。


图1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收放盒的构造图;图2为说明收放判定部的放大构造图、图2a为未收放光盘时的构造图;图2b为已收放光盘的构造图;图3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收放盒的构造图;图4为说明收放判定部的放大构造图、图4a为未收放光盘时的构造图、图4b为已收放光盘的构造图。
编号说明10~收放盒本体;11~媒体收放部;12~夹钳部;20~盖;30~收放状态判定部;31~窗部;32~移动部;32a~转轴;32b~接触片; 32c~突起片;
33~靠压部;100~收放盒;200~光盘; 201~中心孔。
具体实施例方式
以下,按

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
首先,图1为本实施例的收放盒的构造图。图2为说明收放状态判定部的放大构造图。图2a为未收放光盘时的构造图。图2b为已收放光盘时的构造图。
如图1所示,收放盒100具有收放盒本体10与盖20。在收放盒本体10自由开闭设置盖20。在该收放盒100中,收放作为信息记录媒体的具体例的光盘(例如音乐光盘等)200。
在收放盒本体10的媒体收放部11中,设有板弹簧状的夹钳部12,嵌入固定光盘200的中心孔201。
在该媒体收放部11的附近设有收放状态判定部30。该收放状态判定部30,如图2a、2b所示,具有窗部31、移动部32以及靠压部33。
窗部31具体的是设在收放盒本体10侧面(收放盒本体10与盖20的开口侧的侧面)的孔。
移动部32通过转轴32a轴支并可自由转动地设在收放盒本体10。接触片32b形成在该移动部32的媒体放部11侧的前端,另外,突起片32c形成在窗部31侧的前端。
靠压部33将移动部32的接触片32b靠压定位在媒体收放部11侧。
以下,对通过具有收放状态判定部30的收放盒100收放光盘200进行说明。
从媒体收放部11取出光盘200,在媒体收放部11中无光盘200时,如图2a所示,通过靠压部33的靠压力,移动部32的接触片32b稳定移动而进入媒体收放部11。此时,突起片32c从窗部31突起。即当突起片32c突出时,可判定为无光盘200的状态。
另外,光盘200收入媒体收放部11,在媒体收放部11中存在光盘200时,如图2b所示,移动部32的接触片32b从光盘200的边缘压出,抵抗靠压部33的靠压力而朝箭头A的方向移动。由此移动部32以转轴32a为中心转动,突起片32c从窗部31朝箭头B的方向拉入。即当突起片32c未突出时,判定为有光盘200的状态。
在这样的移动部32中,移动部32的转轴32a配置成从转轴32a到接触片32b的长度比从转轴32a到突起片32c的长度短。由此,在压出光盘200而移动部32的接触片32b移动的状况下,具有通过比例法则使突起片32c的移动量增大的作用,突起片32c的移动量如图2a、2b所示,为用于确认光盘200的有无的充分移动量。
若使用这样的收放盒100,即使关闭收放盒100的盖20,通过突起片32c的出没状态,可判定光盘200是否收放在其内部。
从而,使用者可通过触觉或视觉辨认突起片32c从窗部31突出或者没入内部。
因此,例如视障者可通过从外部触及窗部31(突起片32c)而容易地确认在收放盒100的内部是否收放光盘200。
接着,说明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
首先,图3为本实施例的收放盒的构造图。图4为说明收放状态判定部的放大构造图。图4a为未收放光盘时的构造图。图4b为已收放光盘时的构造图。
图3、图4所示的第二实施例是变更第一实施例的收放判定部30的位置。另外,与第一实施例相同的构造给予相同的编号并省略重复的说明。
收放盒100具有如图3所示的收放盒本体10与盖20。在该收放盒100中,收放有光盘200。媒体收放部11的附近设有收放状态判定部30。
收放状态判定部30如图4a、4b所示,具有窗部31、移动部32以及靠压部33。在第一实施例中,窗部31设在收放盒本体10与盖20的开口侧的侧面,在本实施例中与之不同的是设在收放盒本体10与盖20的转动部侧的侧面。
接着,对在使用具有这种收放状态判定部30的收放盒100中收放光盘200进行说明。
从媒体收放部11取出光盘200,在媒体收放部11中无光盘200时,如图4a所示,通过靠压部33的靠压力,移动部32的接触片32b稳定移动而进入媒体收放部11。此时,突起片32c从窗部31突起。即突起片32c突出时,可判定为无光盘200的状态。
另外,在光盘200收入媒体收放部11,在光盘200存在于媒体收放部11中时,如图4b所示,移动部32的接触片32b从光盘200的边缘压出,抵抗靠压部33的靠压力而朝箭头C的方向移动。由此移动部32以转轴32a为中心转动,突起片32c从窗部31朝箭头D的方向拉入。最后当突起片32c未突出时,判定为有光盘200的状态。
在这种移动部32中,移动部32的转轴32a配置成从转轴32a到接触片32b的长度比从转轴32a到突起片32c的长度短。由此,在压出光盘200而移动部32的接触片32b移动的状况下,具有通过比例法则使突起片32c的移动量增大的作用,突起片32c的移动量如图4a、4b所示,是用于确认光盘200的有无的充分移动量。
因此,即使在本实施例中,通过从窗部31的突起片32c的出没状态,可确认有无收放光盘200,因此可通过触觉进行识别。
另外,突起片32c出没的窗部31的位置,即是移动部32的位置设在收放盒本体10的其它两侧面的任意一面均可。
另外,在所述各实施例中,将以盲文表示收录在光盘200的内容(专辑名称及演奏者名,电影片名、计算机程序名等)的贴纸或封条粘贴在盖20的表面及转动部侧的侧面(形成图4中的窗部31的面),可提供对视障者更便利有益的收放盒。
发明的效果如以上的本发明,由于通过突起片的出没可从外部识别收放盒内有无信息记录媒体,可提供一种特别对视障者有益的收放盒。
权利要求
1.一种收放盒,通过收放盒本体与盖可自由开闭的设置,信息记录媒体收放在收放盒本体的媒体收放部内;其特征在于,该收放盒具有收放状态判定部,其通过突起片的出没确认有无信息记录媒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收放盒,其特征在于,中所述收放状态判定部具有窗部,其是设在收放盒本体外侧部的孔;移动部,其可转动地轴支在收放盒本体,且接触片与突起片分别形成在媒体收放部侧前端与窗部侧前端;靠压部,其靠压移动部的接触片使其位于媒体收放部侧,当从媒体收放部将信息记录媒体取出时,通过靠压部靠压的移动部接触片进入媒体收放部内的同时,突起片从窗部突出,另外,当信息记录媒体收入媒体收放部时,在移动部的接触片由信息记录媒体压出的同时,突起片从窗部拉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收放盒,其特征在于,转轴轴支在所述移动部,使从转轴到接触片的长度比从转轴到突起片的长度短;突起片的移动量与接触片的移动量成比例而增大。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收放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窗部系设在收放盒本体与盖的开口部侧的侧面。
5.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收放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窗部系设在收放盒本体与盖的转动部侧的侧面。
全文摘要
一种信息记录媒体的收放盒。其可通过突起片的出没从外部识别收放盒内有无信息记录媒体。在收放盒本体(10)的媒体收放部(11)内收入紧紧光盘等光盘(200)的收放盒(100)中,通过成对应在收放盒本体(10)内有无光盘(200)的而使突起片(32c)从收放盒本体(10)的侧面的窗部(31)出没配置移动部(32),形成从外部通过触觉识别有无光盘(200)的收放状态判别部(30)。
文档编号G11B33/04GK1571059SQ200410003920
公开日2005年1月26日 申请日期2004年2月10日 优先权日2003年2月12日
发明者前原春彦 申请人:Mk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